標籤 期望 下的所有文章

分享

(Q&A)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如何無私的,引導開發尋找自我?

 

問:如何引導兒女在成長過程中開發尋找自我,並避免將父母的想法、行為或期望無形中影響子女將來的發展?(36 歲 男 放射科醫師)

 

答:(黃世宜)可以嘗試透過兩個階段,幫助孩子尋找自我:

 

 

分享

彼此的信任感增加,孩子才能願意與父母溝通。

 

 

第一階段:儘量多用問句,少用直述判斷句

 

  1. 不預設答案的連續式小問題

幫助孩子在尋找自我時,最重要的就是儘量避免用「已預設答案」,或「充滿暗示」的問題。比如:你是不是喜歡棒球?這就是一個可能已經預設個人立場的問題,孩子會根據家長平時的喜好去猜測父母期待的答案會是什麼。相反的,可以將這一些是非題,改成答案開放的漸進式小問題。比如先問:你喜歡玩什麼球類?接著問:為什麼喜歡棒球?然後最後問:當你看棒球賽的時候,你看到了些什麼?你有那一些感覺?等等。

 

  1. 避免使用直述判斷句,因為容易帶入父母本人的價值觀和期望

如:爸爸以前很喜歡棒球。打棒球對身體很好。這一些非問句的判斷句,很直接地表達了父母個人的觀點。在初期幫助孩子開發自我的時候,儘量多用引導式的詢問,而避免直接告訴孩子您的個人經驗或看法。

 

 

第二階段:向孩子坦誠分享您的所有感覺,包括擔憂與困惑

 

經過一番開放式問題的討論之後,父母和孩子本人開始了解彼此,此刻,家長一定會開始醞釀自己內心的想法。此時,不需要為了避免影響孩子的自主性而刻意壓抑自己把話吞下去。您依然可以用坦誠的態度告訴孩子您的感受。可以先跟孩子表達您的支持和理解,接著表達自己的立場。如果有任何擔憂與疑問,都可以跟您的孩子分享,請孩子提出他的解決之道,一起討論,一起解決。

 

記住,儘量讓孩子提出他個人的問題解決方案,而不是父母代勞。比如,經過第一階段的討論,孩子決定參加棒球隊:

 

孩子:「我很喜歡棒球,所以我要參加棒球隊。」

 

家長:「你想參加棒球隊我可以理解(表達支持),我以前也有這樣的想法。(表達認同)但是,我在想,你現在已經學英文,又學鋼琴,還有時間玩棒球嗎?(表達您的擔憂)」

 

孩子:「可以吧?」

 

家長:「你看看時間怎麼安排?如果星期三跟星期五要學英文跟鋼琴的話,你要什麼時候去棒球隊?(把具體的問題交給孩子去思考)」

 

 

用鼓勵取代情緒判斷

 

在整個溝通過程中,切忌用情緒化的言語判斷,如:「你很愛玩ㄟ!」或是「連這個都不會嗎?我對你真是太失望了!」等語句,這種話很容易讓孩子退避三舍,以後就寧可關起心房了。儘量多說:「我懂,我理解」或「然後呢?你怎麼看?」之類的句子,鼓勵孩子慢慢表達自我。

 

在這裡也特別提醒各位家長,引導孩子開發自我的過程非常緩慢,需要時間慢慢來的。大部份的孩子可以跟同學朋友分享心事,而不願意回答父母的問題,這是非常非常正常的現象,所以切勿不要心急,如果孩子不想談,就讓他自己靜靜,耐心等待,等彼此間的信任感增強,孩子想說的時候,自然會願意跟父母溝通。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