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國教

(Q&A) 十二年國教的峰迴路轉-三分鐘快讀版

 

問:小孩仍還沒上國小,對於十二年國教還沒有切身經驗,也無暇深入了解,只知道失敗了,學生更忙,補習班更多,可以麻煩謝老師幫我們整理來龍去脈,分析為何失敗嗎?謝謝!(40歲 男 電子業主管)

 

答:(謝宇程)

 

相關前文:(Q&A) 為何教育專家研擬的制度與現實落差大,常朝令夕改?

 

 

「高中職就近入學」是原初真正的目標

 

十二年國教,其實也是一群教改團體與專家學者在推動。他們認為台灣的教育問題在於迷信名校,而決定誰能進名校的排序工具是升學大考,而升學大考的存在,就讓整個國中教育被扭曲,知識填鴨、學習狹隘…。他們認為,「名校-大考」這個教育腫瘤必要切除,台灣的教育才有康復的希望。

 

於是,教改團體和學者專家與教育高層長期研討,大致上取得共識:如果能廢除大考,高中職階段學生也像國中一樣就近入學,將可以一舉切除「名校-大考」這個教育腫瘤。請記得,「高中職就近入學」,其實是十二年國教教改原初真正的目標。

 

 

十二年國教

教改推動者認為,「名校-大考」複合體是教育腫瘤,得一起切除。圖為某學校外升學金榜。

 

 

第一項退讓妥協-特招免試分家

 

然而,事情當然沒有如此順利,在明確方案擬定與公布之前就受到抵抗。台灣有很大一群人,仍然相信名校制度,將學生劃分等級教育培養是應該的、合理的、必要的。一連串檯面上面反對、檯面下抵制之後,發生了第一項退讓妥協-維持少數學校(所謂名校)部分名額仍以大考決定,即是「特招」;其他的學校與名額,依就近入學與適性選擇來決定,此為「免試入學」。

 

 

第二項退讓妥協-放棄就近入學

 

然而,爭議沒有在此解決。在學生家長老師的心目中,學校之間有明顯的好惡排序,大家都想搶某些學校的入學名額,也不甘願自己的學生子女與名校絕緣,不甘願有人因為「家裡住得近」就可以穿上一中及一女的制服。於是,一連串檯面上面反對、檯面下抵制之後,發生了第二項退讓妥協-放棄就近入學(小學區制),免試入學名額,仍然採大學區制,例如,北北基所有學生都可以爭取建中與北一女。

 

 

第三項退讓妥協-「免試」變成「比會考」

 

然而,爭議仍然沒有在此解決。既然名校的免試入學名額必然有超額申請,則必然需要比較,要比較就必然要有標準,定標準就得追求客觀、公平、可信、最好數量化。此時,公眾開始將超額申請的比序項目,拿出來一一檢視批判。結論是,無論獎懲、比賽成績、公共服務…這些指標都不可信,都可造假,還是升學大考最公平。

 

於是,一連串檯面上面反對、檯面下抵制之後,發生了第三項退讓妥協-原本十二年國教機制中,國中生畢業時考「會考」是用來鑑別是否具有畢業資格、判定是否需要補救教學的;結果,會考成績被用來當作為升學比序的依據之一,而且可說是最關鍵的依據。事至如今,「免試入學」需比「會考」成績,成為了無奈的諷刺。

 

 

十二年國教

一開始,十二年國教如火如荼,後來,反對者的聲浪勢如破竹。圖為抗議十二年國教團體的海報。

 

 

第四項退讓妥協到士氣崩盤

 

數度改弦易轍的結果,讓「十二年國教漏洞百出」這個印象在民間普遍生了根,反對方也乘勝追擊。民間輿論拿「不公平」、「不易預測」、「考得好也上不了名校」等理據大力批判,於是在超額比序之中,希望維持適性入學、減少考試影響的比序項目:志願序、會考成績三級分制…都守不住。

 

於是,造成了第四項退讓妥協-志願序的佔比愈來愈低,會考成績愈分愈細,和十二年國教改革前的狀態愈來愈接近。改革未成就算了,制度改變造成的不確定感,升學制度的複雜化,反而讓學生、家長更為驚恐、壓力更大、補習更嚴重,原來的教改提倡者,士氣幾乎全面潰敗。

 

 

十二年國教的失敗原因:太相信權力與制度

 

改革推行者相信風行草偃,誤以為訂了制度就會產生結果,誤以宣講說服就是溝通。他們不知道,若沒有改變思維與觀念,改變制度,教育只是換一種方式被扭曲。用童話的方式說:他們沒有聽過,或沒有聽懂「北風與太陽」的故事。

 

 

講者文章列表:黃世宜謝宇程蔡依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