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大量訪談經驗,深切感知台灣教育現況的研究型作家!
現職
研究型作家(教育趨勢與現況)
學與業小棧 站長
學經歷
芝加哥大學 社會科學碩士(政府與民間溝通機制研究:倫敦個案探討)
國立台灣大學 工商管理系 工業管理組
TEDxNTNU《教改,叫誰改?》演講
撰寫並出版《做自己的教育部長》
台北市政府研考會 機要副研究員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內政組 助理研究員
簡介
曾經以為我可以依循大家都在走的路,靠著比別人更認真、更努力、更乖順,來換得平安、幸福、快樂的人生,但我後來發現這件事在我身上不會發生。
我一直以為自己很普通,和別人只有一點點不一樣。但最後,我發現那一點點不一樣,無可迴避地決定了我生命的一切,那一點點不一樣的部分是:我堅持,我們值得一個更適合人類的生活。
一個更適合人類的生活,依我們的努力程度,聰明程度,早就應該可以達到。但是我們也許錯認了目標,也許錯用了方法,我們的努力自相抵消,我們的聰明用於虛耗。我們如今,多少人厭惡自己的人生、對這個社會悲觀,感到這個人生對不起自己所受的苦楚。
現在我正在努力,透過寫作或演講的方式,將許多知識和想法傳遞給讀者。寫作和演講的事業,是從這個世界當中開採知識的礦藏,提煉與鍛造之後,打造成清晰的樣貌、製作成方便的款式,讓人們運用在人生之中。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事業。
現在,我優先投入的題材,是關於兩種「業」的關係。一種是「學業」,一種是「產業、企業、商業、事業、專業」。我愈來愈意識到,「事業、專業」決定了個人的悲喜,「產業、企業、商業」則決定了群體的禍福。
然而,我們的「學業」,該如何為我們個人的「事業、專業」打底,有沒有為「產業、企業、商業」鋪建基礎?我們愈來愈感覺,比成績和爭名次,不見得是我們最好的「學業」模式,但是,什麼才是?這是我現在所經營的主要課題。
我之所以會投入這個議題的研究,原因很多。在我未來將寫、已經寫過的文字中已經提過不少,簡單陳述如下:
1. 家長和學生對學習與生涯的規劃,往往抱持輕忽的態度
在台灣,有不少家庭和學生,在選擇學習的內容和方法時抱持輕忽的態度,我們比較少思考「什麼是該學的?」,比較常思考「什麼是會考的?」「學什麼有助於我的名次和升學競爭?」。
2. 輕忽學習與生涯的規劃,似乎沒有明顯改善
這幾年,官方、媒體、民間意見領袖,都指出了過往盲目競爭的受教模式是不理想的。然而,我們卻沒有普遍地看到家長和學生拿回他們自主規劃的權力,反而是更高程度的放棄。
3. 輕忽學習與生涯的規劃,是教育體系改善的關卡
如果父母和學生,判斷和選擇的方式沒有改變,將是教育改革的最大障礙。如果我們繼續花大量的時間和資源在教育上,只是為了盲目地、不顧學生特質與世界實況,將擠入某個學歷窄門視為教育目標,所有的升學制度改變,很有可能只是讓教育換一種方式被扭曲。父母和學生,看起來沒有權力和責任,其實大權在握、責任重大,因為每個人的生涯,說到底還是由自己決定的。
4. 年輕人該以終為始,及早為自己的人生進行思考與準備
事業、專業、企業、產業的面貌複雜,愈來愈複雜,而且不斷變化。學生愈早了解「業」的世界,和「學」的世界有所不同,愈早了解「業」的世界的多樣性,可能性,學生將會愈早開始對未來,進行比較準確的選擇與預備。年輕階段的時間、心力、資源有限,家長和學生該怎麼思考,如何行動,值得更多細緻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