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xembourg

母語?外語?── 從盧森堡看台灣

 

講者:黃世宜 老師

 

 

Luxembourg

 

 

為了孩子學好英文和國文,是否在家應該停止講方言(如閩南語、客家話)?

 

許多台灣家長往往擔心,如果在家裡講方言,是否會影響孩子在學校的語言學習?尤其,國語(國文)和英文,又被視為學校必修的重點科目。也因此,有些家長選擇放棄使用方言,改用國語跟孩子溝通,甚至還有一些英文程度不錯的家長考慮是否應該跟孩子講英文…在這一篇文章中,我們就以盧森堡為例,來探討一下,究竟方言會不會影響孩子的外語學習?又,方言教育會不會削弱孩子未來的國際競爭力?

 

 

世界人均 GDP 第一的盧森堡:當地公立學校怎麼教孩子語言?

 

筆者之所以挑選盧森堡作為分析對象的原因在於,盧森堡的語言情況跟台灣很相似:

 

  1. 盧森堡有自己的方言:

盧森堡的官方語言有三種:盧森堡語、德語、法語。其中盧森堡語,可以視為一種近似德語,在盧森堡境內通行的方言。

 

  1. 盧森堡自古以來被歐洲列強包圍,境內語言交錯:

盧森堡與歐洲列強為鄰,是一個語言文化相當多元的小國,跟台灣的情況相當近似。但是,與台灣地理與語言條件勁似的盧森堡,卻創造了世界人均 GDP 第一的奇蹟。這個奇蹟,連瑞士人都非常推崇。

 

在歐洲,瑞士也是一個相對富裕、有許多方言通行的小國。但根據筆者觀察,連一向標榜本土、非常自信的瑞士人,都非常羨慕盧森堡的國際化與富裕程度。因此,筆者特地透過人脈關係,做了盧森堡語言教育的實際調查。想了解這一個歐洲小國,是如何創造經濟奇蹟的?他們的多語能力又是培養出來的呢?

 

除了訪談之外,以下資料出自盧森堡國家教育部「幼兒和青少年教育部門」官方網站

 

 

重視方言,幼稚園階段率先打下方言基礎(三到五歲幼兒)

 

盧森堡非常重視自己的母語方言,不但將自己的方言「盧森堡語」,列入國家正式官方語言,並且在幼稚園基礎教育,三到五歲的幼稚園階段,明文規定盧森堡語是課堂唯一使用的語言。

 

如此,可以確定國民的方言水平,另一方面,由於在幼稚園階段並不學習書寫,因此與口語方言並不衝突。

 

 

重視學校生活應用的交叉多語教育

 

盧森堡與其他歐洲國家的語言教學,最大的差別在於他們的語言學習,並不只是在該科目的課堂上,而是把這一門語言,當作某一個階段,學校生活必備的溝通語言。換句話說,盧森堡人所學的語言,並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為了融入學校生活,孩子應該具備的溝通能力。

 

以一個讀盧森堡普通高中的孩子為例,當這個孩子六到十一歲時,在學校所有的課程以及溝通,都是用德語,僅法語課和數學課例外。而十二歲以後,又會經歷又一次重要的學校生活語言轉變:

 

從過去在學校通行的德語,轉換成全部用法文上課及溝通。只有德語課、英文課、或某一門外語課例外(如義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

 

盧森堡高職也是如此。在盧森堡,基本的語言教學原則就是,「語言學習並不只在課堂上,而是包括了整個學校、涵蓋了孩子整個的成長歲月。」孩子必須要在不同的階段,運用他們所學得的語言,去學習,去交友,去生活。

 

 

結論:從盧森堡看台灣何去何從

 

盧森堡雖然是小國小民,但是重視母語方言加上靈活開放的語言教育,讓他們的國民自小就具備至少三種語言能力:盧森堡語、德語、法語。

 

從盧森堡的例子,我們可以發現,重視母語,提倡方言教學,完全不會阻撓後來的語言學習。相反地,方言教學對之後的多語能力,甚至起了正面加分的作用。

 

盧森堡人的多語能力,比瑞士人還要自如流暢。這是因為,盧森堡的多語教育,並不是只為了應付書面考試,而是從小就在學校生活中應用溝通。而法語跟德語,更是歐陸主要兩大語言,也因此法德語言流利的盧森堡人,在歐洲各國的就業市場,更具備了國際化的競爭力。

 

另一方面,也正因為流利的多語能力,穩定而民主的政治,對盧森堡的銀行業產生了推波助瀾的加分作用,進一步創造了世界第一的人均GDP。

 

從盧森堡的例子,我們可以發現,原來真正的國際化競爭力應該是這樣子的:

 

  1. 重視母語,不壓抑族群。
  2. 靈活的多語教育,能應用於生活溝通。

 

台灣這幾年,如何提升國際化競爭力,始終都是大家非常關心的議題。從盧森堡的例子,或許可以給台灣一條思考的方向。

 

讀者提問:

(Q&A) 盧森堡語言教育的轉換模式,學生銜接上是否有困難?

 

 

講者文章列表:黃世宜謝宇程蔡依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