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台北市這幾年的升學制度非常搖擺不定(北北基考區、分發問題、12年國教計分爭議等),可否請講師以在台北市研考會擔任研究員的經驗分享,為何「教育專家」研議出來的制度,常常與現實需求落差這麼大?如果制度真的很好,又為何常隨民意朝令夕改?(女 40歲 診所醫師)
答:(謝宇程)台灣許多教師、教授、教育專家,都心地善良,學有專攻。但是教育體系的改革,我們卻常感到正向效益很少,反而帶來很大的紛爭、衝突,以及您所說的「朝令夕改」。關於這些現象,以下是我的觀察:
1. 多元紛雜的需求 v.s. 一體適用的制度
「現實需求」這個詞,其實是關鍵。我們該問,教育的現實需求是什麼?仔細一想會發現,在教育體系中,每一個人,每一群體,現實需求都不一樣,而且十分複雜。
對李媽媽而言,教育需求是考高分,上名校;黃媽媽需要學校晚點下課,以節省安親費;吳爸爸希望學校,將孩子培養成未來的人才;王爸爸希望孩子畢業就有工作…。學生希望輕鬆點、老師希望不要變太多、校長和教育局官員又各有盤算……
當各種紛雜的期待、需求、盤算之間沒有對話,沒有共識,甚至各人都不清楚自己的目標,教改新政推下來,卻要一體適用全部的人,大部分的人當然感到不滿意。
2. 教改執行者 思維 與 眼界 的限制
教育政策的執行者是老師,老師們的培育過程、思維範疇是如何呢?他們是社會變遷、產業變化的專家嗎?通常不是。多數老師前腳踏出校門從學生身分畢業,不多久又換上老師身分進入學校,他們一輩子主要接觸的成年人都是現任老師、退休老師、自己過去的老師。
台灣的教育學,大致上是心理學的子領域,探討「怎樣有效地教會別人某件事情」,加上一些行政領導(如何管理學校)、一些哲學(什麼是健全人格)。而師範學校的各科系,專業就是重視特定學科的課程經營方法。例如數學老師,他有一套方法,教二元一次方程式的課程。
所以,你若要老師去思考大課題「未來的世界,學生需要用到什麼樣的數學?又要怎麼教?」他不擅長想這個問題,常常也不關心。在這種情況下,教改對他來說只是造成麻煩。
老師不內發性地追求更進步、更優質的教育,任何 規定 和 措施 都會失效。
3. 手段的錯誤認知:有權力好辦事
教改推動者的主張是否正確,不好說,但至少能肯定,他們常把手段搞錯。如前兩點所說的,家長有多元的複雜的需求(其中大多是短視、自相矛盾的),但許多老師無法思考,廣大變動的社會中,教學方法與內涵該怎麼變。
當消費者和員工,都沒做好改變的準備,改革推動者,應該從對話、試點、示範開始。
但是,教育改革者似乎太迷信權力。他們以為說服有權力者,然後以行政方法貫徹主張就能成功。他們不清楚一件事:
「在複雜多元的自由社會,政府強壓不能成事,必壞事。」
4. 反對陣營抵制反撲,政策支離破碎
綜結以上三點,「教育專家」的改革方案,常常未能與家長的需求、老師的處境相乎應,卻想透過行政權力貫徹,造成一體適用,終會引發集結抵制、反撲對抗。雖然一開始教改有其整體方案,但是在立法、交涉、執行當中受到頑強阻力,就必然得調整、變動。
結果,最終執行的方案,與一開始的計畫相比,往往支離破碎、面目全非。
您的問題,許多人寫了博士論文、專論書籍來討論,不勝枚舉。但眾多討論的細節中,您需要知道的是:
「現在教育的規劃執行體系體質確實不夠好,而在短期內不會改善。」
我們該怎麼辦?這正是我經營「學與業」系列研究的原因,來日方長,咱慢慢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