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STROPERTY 下的所有文章

(Q&A) 新加坡的工作邀約該如何從各面向來考量?

 

問:請問對於新加坡的工作邀約,從職涯、家庭、小孩教育方面,考量因素為何?感謝!

 

答:(蔡依橙)因為我也考慮過一樣的問題,行業雖不同,但有妻有小,生活考量相同,以下分述之:

 

 

新加坡路邊的裝置藝術展,跟這個國家給人的印象一樣 ─ 五彩繽紛、井然有序。

新加坡路邊的裝置藝術展,跟這個國家給人的印象一樣 ─ 五彩繽紛、井然有序。

 

 

動機要強

 

去新加坡,薪水是一定要比較多的,不然高物價一下去,可能反倒比在台灣窮。至於是兩倍、五倍、十倍 (能力強的主治醫師真的可以差十倍),或者有更多的股票、分紅、升遷機會,以及相關的 relocation expenses 補助,這部分是一定要搞清楚的前提。

 

個人建議,要是那種「不去拿會後悔」的數額,才考慮。不然換國家工作,適應總有挫折,鄉愁一來,薪水又沒有增加到很明顯,心裡很難受的。

 

 

所謂的物價

 

接著,薪水多了,但實際收入到底有沒有多?這就要考量物價跟大宗花費。而人一生花最多錢買的,就是房子跟車子。

 

如果以「要在新加坡定居」考慮的話,除了昂貴的汽車價格得問清楚,房價與生活品質更是最重要的關鍵。

 

 

在當地感受才準

 

最好的作法,是請五天假(含六日就只要請三天),自己一個人去新加坡(帶小孩行動力就弱了)。買個超便宜的自由行,配一些地點比較不方便的四星旅館(就像住 W Hotels 不能看到真的台北一樣),避開觀光景點。

 

 

高級地方,不是日常生活的新加坡。圖為 Equinox 餐廳。

高級地方,不是日常生活的新加坡。圖為 Equinox 餐廳。

 

 

每天起床,就買幾份報紙,看看新房屋都在那邊蓋、價格是否負擔得起,然後搭公車過去,親眼看看那邊的人、那邊的生活型態、多少錢可以買到怎樣的房子、跟怎樣水平的人當鄰居,也順道考量通勤到公司的距離。

 

 

評估生活環境的方法

 

這就像,外國人要考慮到台中長時間工作,網路上找不到準確的資訊。最好是到中科這附近,看房仲廣告評估買不買得起,順便到幾個大樓附近走一走感受一下,然後到台糖量販店,看看食物與日用品價格。

 

想找外國人比較多的地方,就該到勤美誠品、凱福登附近走一走,看看這樣的街道、這樣的物價、這樣的生活環境是否喜歡。

 

 

仔細找,最高貴的烏查路附近,也有台幣 60 元一餐的「混菜飯」,類似台灣的自助餐。物價是高,但要省著過日子,也行。所以,物價這事,要自己去看「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平與消費」才準。

仔細找,最高貴的烏查路附近,也有台幣 60 元一餐的「混菜飯」,類似台灣的自助餐。物價是高,但要省著過日子,也行。所以,物價這事,要自己去看「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平與消費」才準。

 

 

Mixed Vegetable Rice = 混菜飯 = 台灣的自助餐

Mixed Vegetable Rice = 混菜飯 = 台灣的自助餐

 

 

而這些,都是在「裕元花園酒店」這樣的觀光飯店裡頭看不到的,得花點時間作功課。

 

我一個朋友,獲得兩倍薪水的邀約,答應前,他就真的花了五天在新加坡看房子,發現自己的薪水雖然會增加,但在新加坡只能買得起「小印度」區的房子,社會階層與生活品質不如預期。相對的,繼續待在台灣,少說自己也是個高薪公務人員,又在中科這裡有了房子,算混得不錯。於是就沒過去了。

 

 

在台灣可以先做的功課

 

在台灣,您可以用「Singapore property」當 Google 關鍵字,找找房仲網站,瀏覽物件與價格,熟悉新加坡各個行政區,房價單位 (sqft) 與幣值 (SGD),到當地才不用反覆地按計算機,浪費寶貴時間,又抓不到數字感。

 

網站參考:

 

小孩教育

 

這大概是讓我們這種做爸媽的,最煎熬的部分。

 

新加坡的教育,競爭風氣超強,而且本地大學量少質精,體制內非常頂尖的學生才能進去。優秀的學歷,出來就是優秀的薪資。

 

沒辦法進入新加坡本地大學,必須遠赴其他國家就讀的孩子,也因為很早就有覺悟,所以教育過程「內建國際觀」,對於周邊國家、國際情勢、世界現況,比台灣長大的孩子更瞭解。

 

因為政策方向與產學失聯的關係,台灣學生即使有優秀的學歷,出社會並沒有優秀的薪資,產業轉型停滯,給年輕人的高薪位置越來越少。但是,有一壞必有一好,既然「多好的學校出來也都可能低薪甚至失業」,國民教育的成績競爭,自然也沒有新加坡那麼激烈。

 

 

一分才能、一分機會

 

雖然新加坡的激烈升學競爭,也產生了很多問題(參閱 小孩不笨小孩不笨2 兩部電影),但只要孩子在這樣的架構下,表現優異,能獲得的機會、資源以及能開創的未來,都是相呼應的。一分才能、一分機會。

 

新加坡政府求才若渴,優秀的外國孩子在新加坡唸書,好到一個程度,就由新加坡政府發給獎學金,連父母的生活費都包,期待這群 brilliant kids 可以留在新加坡,甚至成為公務員,讓政府永遠有 brilliant minds 進來。

 

我的幾個新加坡朋友,跟他們的小孩,多數散發出的共通特質是:

 

  1. 做事情實際,講求績效、講求業績,在台灣人的眼中,有時感覺的確比較現實些。但相對的,台灣人常滿口仁義道德,抓不到真正的重點。
  2. 對國際情勢比台灣人瞭解,看趨勢、抓機會都很準確。新加坡的教育,一直灌輸他們新加坡太小,要永遠看著全世界的變化,保有危機感。
  3. 大器不扭捏,從孩子到年輕醫師到資深醫師,都一樣,他們很少會不好意思、客氣退讓、扭扭捏捏。這是我最希望孩子擁有的特質,但在台灣不是很容易培養。

 

教育是許多父母做決定的關鍵因素。我的一位南韓朋友,在跨國公司工作,表現傑出。當歐洲總公司想開拓東南亞市場時,他主動請調新加坡,成立區域辦公室,薪水沒多,但就因「能給小孩比在南韓更國際化的教育」,以及「從無到有開創一個市場的權限」,加上外商公司福利不錯,轉調、租房、搬家、小孩教育各方面都有補助,就這樣在新加坡長期住了下來。

 

如果您對自己的孩子有信心,新加坡真是一個更大的出海口,讓孩子能看到全世界。如果您的孩子較為自由叛逆,擔心在一個壓力大且規範清楚的體系下沒辦法表現得很好,或許全家留在台灣,孩子有父母的陪伴,也是不錯的選擇。

 

 

國家發展與政治

 

新加坡是一個高度權貴資本主義的國家,跟台灣類似,世界第五與第八名的差異而已。不過寄人籬下,建議就別談政治了。

 

在新加坡,專業人士看政府,通常有兩種態度,分述如下。

 

年輕專業人才,多數認為人民行動黨執政太久,又全部都是李家的人,他們戲稱新加坡為 Lee Dynasty。非常厭惡李家人長期身居高位,領高薪。李顯龍之妻何晶,掌管淡馬錫國家主權基金運作,資金操作不透明,更是時常被批評的焦點。

 

但這類人,通常不敢公開說,也沒什麼實際的組織行動,更知道,公開跟李家對著做,只有兩種下場:「Jail or Exile (監獄或流放)」。

 

有點年紀的主管多數認為,李家雖然掌握權力與金錢,但對新加坡的治理,相當有成績,讓新加坡從小港口變成世界先進國家。金融海嘯後的經濟反彈,強勁有力。對於新加坡長遠的規劃,相當用心,也有遠見。

 

您在前往新加坡實際感受時,可以想想,您的看法傾向於哪一種?如果可以接受這樣的環境,也不喜歡談論他國政治,其實新加坡是一個不錯的工作環境與生活城市。

 

當然,其實台灣也不差。

 

祝您鵬程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