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小孩性向 下的所有文章

(Q&A) 如何觀察小孩的性向、特質與能力?

 

問:想問謝宇程老師:如您所說的,教育目前是無法客製化的。我兩個兒子,大男生六歲,小男生三歲,請問如何觀察小孩的性向、特質與能力?(37歲 男 一般外科醫師)

 

答:(謝宇程)

 

相關文章:
課本上學不到的事物,丹麥學校如何教

哈佛畢業生說明:美國最好的中學,如何培養學生強大的學習動力?

(Q&A) 家長要成績、學生要玩樂,在學習上如何找到交集點?

(Q&A) 如何激發年輕人的學習動機?馬拉拉的父親說:「我所做的,只是沒折斷她的翅膀。」

(Q&A) 生活環境的教育資源不足,如何讓小孩擁有充沛資源?

(Q&A) 孩子對學校課業興趣缺缺,如何引導渡過課業壓力?

 

我真是想當面和您說一句:您真是好家長,這個問題很重要。許多父母正在把心思放在如何把兒女培養成全方位的優等學(考)生,您已經將心思放在幫助兒女發現長才與特色。

 

將心思放在發現兒女的長才與特色是極好的,但依據我訪談和閱讀許多人的經驗,如果您的孩子才六歲和三歲,現在一點也不必急,您的孩子還有充裕的時間可以嘗試與摸索;而且答案勢必無法很快就在眼前出現。以下和您分享幾個目前為止我發現的一些方向與原則。

 

 

很少人是在十二歲之前找到的

 

也許少數古典音樂家、中國特技學校的孩子,他們在十二歲之前就確定了未來的方向,但他們究竟是發現自我的愛好,或是被封閉了其他的可能性、太早投下巨量而不可移轉的投資?我們很難說。大部分人在十二歲之前,都在學習基礎知識與能力,還無法分辨本身的特質與長才,這很正常。

 

 

在幼年,我們還在建構基本知識與能力,不急著找到「特長」。

在幼年,我們還在建構基本知識與能力,不急著找到「特長」。

 

 

通常兒女自己會知道

 

大部分時候,兒女自己會發現自己在哪方面學得快,學得開心-我們也要鼓勵他們留意和發現。在父母那一邊,其實不必每天拿著放大鏡檢查兒女才能的蛛絲馬跡;若才能存在,而兒女不知道,需要父母告知和鼓舞,這表示其中有些疑點。做為父母,兒女發現才能或興趣,父母不澆冷水、不堅持自身心中的期待,就有一百分了。

 

 

常是和外環境互動體驗的結果

 

所有的才能與天賦都不是在真空中發生,總是和外界互動的結果。舉個粗淺例子:在電腦出現之前,不會有「程式天才」;在台灣不再有人靠漁獵為生,也就不會有「天才獵人」。愈廣泛地了解世界,愈廣泛地經歷各種可能性,您的兒女會愈早發現適合他的方向,並獨立探險尋索。

 

 

興趣才能充滿雜訊與誤判

 

興趣不是一種元素,也不是個純物質,而是一種混合物。當一個年輕人談到興趣的時候,往往背後是複雜的因素,包括:老師教得好、自己考得好、朋友間流行、媒體追捧代表性人物,自己學得比別人快、某種被看好的職業前景…這些都讓人以為自己對什麼有興趣;但深入理解後,會發現不見得是那一回事。

 

 

科技、環境、自我都在變遷

 

剛才看到一篇文章,討論過去十年之間科技和環境的變遷,感觸甚多。試想,現在三歲的孩子看到的世界,當他十三歲、二十三歲、三十三歲的時候,變成什麼樣子?我的一個朋友在十年前考上資工,當時他只知道這是個能學會修電腦的科系。現在,資訊科技的影響貫串、顛覆每個產業。

 

時代真的走得很快,許多新的媒材、營生模式、發揮才能方式、創造價值管道都在快速起滅轉換。我們的興趣才能既要寄託依附在這些外在現實的工具之上,必然會、也必要隨環境有所轉換變化。這幾年,我們剛剛開始強調:重視興趣與才能;我現在已經發現,面對未來,可能要進一步開始強調:不能只重視當前眼下看得到的興趣與才能。

 

我的想法還在摸索與塑形之中,有幾個概略的想法和您分享:

 

  1. 不急不迫,給兒女嘗試的時間與空間,不必急著讓孩子在六歲定向,十歲、十五歲,都還非常早。現在回頭看,二十三歲大學畢業能有個概略想法-基於理解前瞻外在大局而產生的想法,而不是失去自信只想找個蘿蔔坑窩著 — 那就非常早了。
  1. 沒有預設,不必阻止也不必加強兒女心中的趨向:在任何時點與情境,不必和兒女說某條路走不通,也不必和兒女說某條路一定比較好走。他們想法有轉變的時候,請樂觀地欣賞他們的成長,而不必擔憂和指責。
  1. 開放想像,擴展兒女既有興趣與其他事物的連結、擴展他們將才能做各種我們意想不到的轉化、改造、變形、呈現。這件事,我們叫做「開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