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自費 下的所有文章

診所醫師

(Q&A) 基層診所醫師,如何增加競爭力及開拓不一樣的人生?

 

問:在基層診所的醫師,似乎視野有限。如何增加競爭力及開拓不一樣的人生?(34歲 男 耳鼻喉科醫師)

 

答:(蔡依橙)

 

這有很多種選擇,以下分述之。

 

 

醫療 = 興趣 + 職業

 

真把醫療當興趣的人,會選擇持續的進修,即使診所看不到的病,也讀、也想,並思考:這些疑難雜症,我在工具不多的狀況下,可以由哪些蛛絲馬跡猜到。

 

各地都有幾位特別神奇的開業醫,藉由大量知識的堆砌,總能在瞬間感覺「這病人不太對」,而能診斷出需要轉診的各種疾病,連醫學中心的後送醫師都敬佩,「他到底是怎麼光看症狀就知道的啊?」

 

 

健保以外的執業型態

 

還有一種,會尋找可以跳脫健保的職業方式,我有兩位朋友,陳建華的「Clive Chen Clinic」 與陳建行的「建行診所」都是,本來作健保,但覺得在儀器添購以及治療設計上,有許多想法,用自費更容易實現,也對病人的療程更有幫助,所以經過幾年的努力進修後,成功的轉型。

 

兩位陳醫師的故事,我們將會舉辦研討會,請他們現身說法。如果您有興趣,歡迎訂閱我們的電子報,預計在二月前會公布報名時間。推薦您追蹤訂閱我們的最新消息。

 

 

醫療 = 工作

 

另外一種比較常見的作法,是把醫療當工作。

 

我們都知道,其實開業絕大多數的時候,處理的事情都類似,在既有的診斷、給藥跟治療給付架構下,難免會喪失熱情。

 

而如果把醫療當成一個服務人群換取收入的工作,在閒暇之餘給自己年輕時代的熱情一個機會,寫寫程式、作作模型、念點歷史社會趨勢經濟的書,也是一條很好的路。

 

其實,當放射科醫師,多數的工作也是 routine work,剛開始做 TAE 或 PTCD 很有挑戰性,但其實做到第一百次、第一千次的時候,還是會疲倦,所以在專業養成的過程中,我還改了一台車 (這裡這裡這裡)、做好自己的部落格、精進了簡報演講技術、進入了國際學術社群

 

其實路很多條,只有自己,才知道最喜歡哪一條!

 

 

診所醫師

年輕時候還改了一台車,現在回頭看,覺得玩太大了 XD

 

 

近期課程

 

 

(Q&A) 基層醫師需要做研究嗎?還是要成為大老繼續荼毒別人嗎?

 

 

 

 

問:基層醫師需要做研究嗎?或是說寫出很多 paper,是一種擺脫健保荼毒的好方法嗎?有地位後,成為大老,掌握資源,繼續荼毒別人,所以不再關心健保對基層醫師的剝削?(男 39歲 地區醫院婦產科主任)

 

答:(蔡依橙)其實我覺得基層醫師,如果沒興趣,並不用作研究的。但卻可以把研究的「精神」帶進工作中。

 

 

收集營業資料與可能影響因素,分析到底怎樣才能讓營業額最大化!

收集營業資料與可能影響因素,分析到底怎樣才能讓營業額最大化!

 

 

例如:所有的產婦中,多少比例的人會訂醫院的餐,多少比例的人會繼續住我們的月子中心?如果比例低,為什麼?是因為價格太高?環境不如期待?還是我們少提供了什麼民間在意的服務?這個問題要怎麼去取得答案?用問卷嗎?問卷大家會說實話嗎?問卷回收率能高到反應真實嗎?問卷要怎麼設計?請同仁一個一個問嗎?用問的大家會說實話嗎?用問的能做出高品質的決策嗎?

 

例如:為什麼一樣做人工受孕,我們的成功率就比別人低?機器、設備、人力都一樣,成功率跟滿意度就是輸人家一節?怎麼辦?

 

健保屬於政治策略(簡稱政策)的一環,要改變並不容易。大聲疾呼也很多人做,您是業內,也知道那些人後來下場如何,很苦澀的。所以,如果在健保內做的不快樂,建議可以逐漸往健保以外的自費領域去走,這部分,近幾年靜悄悄的蓬勃了起來。

 

生存第一,生存的快樂第二。研究,對您的生存或快樂有幫助時,就做;如果沒有,那就帶著「精神」去努力就好囉!

 

我做研究,我掌握資源,但我選擇不荼毒別人。

 

 

點滿自己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