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寫程式 下的所有文章

診所醫師

(Q&A) 基層診所醫師,如何增加競爭力及開拓不一樣的人生?

 

問:在基層診所的醫師,似乎視野有限。如何增加競爭力及開拓不一樣的人生?(34歲 男 耳鼻喉科醫師)

 

答:(蔡依橙)

 

這有很多種選擇,以下分述之。

 

 

醫療 = 興趣 + 職業

 

真把醫療當興趣的人,會選擇持續的進修,即使診所看不到的病,也讀、也想,並思考:這些疑難雜症,我在工具不多的狀況下,可以由哪些蛛絲馬跡猜到。

 

各地都有幾位特別神奇的開業醫,藉由大量知識的堆砌,總能在瞬間感覺「這病人不太對」,而能診斷出需要轉診的各種疾病,連醫學中心的後送醫師都敬佩,「他到底是怎麼光看症狀就知道的啊?」

 

 

健保以外的執業型態

 

還有一種,會尋找可以跳脫健保的職業方式,我有兩位朋友,陳建華的「Clive Chen Clinic」 與陳建行的「建行診所」都是,本來作健保,但覺得在儀器添購以及治療設計上,有許多想法,用自費更容易實現,也對病人的療程更有幫助,所以經過幾年的努力進修後,成功的轉型。

 

兩位陳醫師的故事,我們將會舉辦研討會,請他們現身說法。如果您有興趣,歡迎訂閱我們的電子報,預計在二月前會公布報名時間。推薦您追蹤訂閱我們的最新消息。

 

 

醫療 = 工作

 

另外一種比較常見的作法,是把醫療當工作。

 

我們都知道,其實開業絕大多數的時候,處理的事情都類似,在既有的診斷、給藥跟治療給付架構下,難免會喪失熱情。

 

而如果把醫療當成一個服務人群換取收入的工作,在閒暇之餘給自己年輕時代的熱情一個機會,寫寫程式、作作模型、念點歷史社會趨勢經濟的書,也是一條很好的路。

 

其實,當放射科醫師,多數的工作也是 routine work,剛開始做 TAE 或 PTCD 很有挑戰性,但其實做到第一百次、第一千次的時候,還是會疲倦,所以在專業養成的過程中,我還改了一台車 (這裡這裡這裡)、做好自己的部落格、精進了簡報演講技術、進入了國際學術社群

 

其實路很多條,只有自己,才知道最喜歡哪一條!

 

 

診所醫師

年輕時候還改了一台車,現在回頭看,覺得玩太大了 XD

 

 

近期課程

 

 

重新衡量「學校教育」的效益和風險

 

講者:謝宇程 研究員

 

最近,我的女朋友花了一些時間,幫我架了新網站,讓我刊登日後撰寫的新文章。她打開網站程式碼,東改西改做實驗,若有不懂或不會的,就關鍵字蒐尋教學文。原本我以為會是腳踏車程度的網誌,最後成果遠超過我的想像。

 

她大學讀中文,研究所讀 MBA,從來沒有在正式課堂中學過程式。她升高一的暑假在資策會學過一點 dreamweaver,後來加入高中網管小組,負責網站視覺設計,一切都自己學。對她而言,寫程式和做網頁就是個遊戲,她覺得「超好玩」。

 

其實,我上過正式的程式課程。

 

 

名校名教授不見得擅於教學

 

我就讀台大工管系時,大一下學期必修程式語言,並且由資管系系主任執教。這位老師人頗善良,樂於和學生互動,也是名校電腦科學博士,但他不擅於教學。

 

 

要學習程式,台大最好的地方嗎?不見得。圖為台大總圖。

要學習程式,台大最好的地方嗎?不見得。圖為台大總圖。

 

 

他將資管系學一年的課程,壓在一學期中讓工管系學生學完。每次上課教一個主題,上完課後就規定當週作業,我從第一堂課就沒有跟上,一直到學期末。每次寫作業都是土法煉鋼,品質極差的程式碼當然不能跑出正確成果,不斷除錯讓人沮喪地想撞牆。去請教原本就是程式高手的同學,他說:「重寫比較快。」

 

上完這門課之後,我打從心底認為我和程式沒有緣分,沒有天分,還是離這件事愈遠愈好。這門課程在我身上造成的影響,恰巧是所有教育目標的反面。

 

教育應該是讓人產生興趣、產生學習動能、建立繼續學習的信心。但台大這門課對我的影響,是讓我對程式完全喪失興趣,信心全面挫敗,完全沒有意願進一步學習。

 

 

學校、老師、上課,需要再評估

 

在正式的、專業的教育體系之中,一個學識優秀的教師,一個用功的學生,竟然出現了徹底「反教育」的結果。

 

後來我慢慢意識到,這件事常常在各地的學校、課堂、教室中上演,不是大學才發生,不是局限在一個科目。有時候是中學青春期就開始發生,而且破壞的是全盤的學習動力。

 

 

學習程式語言,最好的老師也許是你的同儕朋友、學長學姊。圖為建中電研社暑假時聚集學習程式。

學習程式語言,最好的老師也許是你的同儕朋友、學長學姊。圖為建中電研社暑假時聚集學習程式。

 

 

台灣的老師、學生、家長,投入大量時間、心力、資源在教育上,但是投入的努力,有多少比例轉化成學生可用的能力、社會的底韻素養?顯然比例低到我們必須思考:到底出了什麼差錯?

 

在資訊化時代之前,資訊傳遞速度緩慢而成本高昂,集中學生到學校上課是不得不然的方法。畢竟,那個時代只有兩個人生選擇:「去上學」或是「當文盲」,提供知識的唯一管道是:「老師」。所以我們對學校、老師、課本敬重有加,甚至加以神聖化,不可能批判,不可能加以「衡量」。

 

現在,傳佈知識和資訊的管道不再限於學校和教師,資訊傳遞快速而成本低廉。如果不去上學,我們還有各種替代方案,都可以達到「教育」效果。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開始可以將「教育」這件事拿到思想的天平上,衡量它的效益、代價,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