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美麗的心靈,認真思考教育本質。

 

作者:台南醫院 精神科 唐嘉宏 醫師

 

 

NHIRD

 

 

新思惟的「談教育」網路講堂企劃,最近畫下句點,令人感傷(絕對不是因為以後沒得問了)。這段時間,看到三位不同風格的作者,娓娓道來對於「教育」的三種觀點。

 

另外還有非常貼心、讓大家拼命問的「Q & A」園地。從這些提問當中,我看到家長們(包括我自己)的焦慮、對未來的悲觀;但更重要的是,我也看到一群美麗的心靈,認真地思考教育的本質。我看到的是希望。

 

 

黃老師從語言教育談到文化溝通

 

語言教育轉向文化溝通的研究方向,是作者黃世宜的專長。學校語言教育部分,她以歐洲的經驗和台灣相對照,提供了一些建言,這包括盧森堡三種語言的教育銜接與評量方式;家庭語言教育部分,她討論了 ESL (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 環境成人和孩童的語言學習技巧,分析科技教材在語言學習的適用性虛擬教材的角色,也強調一人一語和多元文化活動的重要性。

 

另外,也觀察到歐式教育的其他面向,例如幼稚園的美育、自律和社區課程幼稚園的生活實作生活與邏輯的訓練順序適性發展的長期作戰計劃等等。

 

 

把小孩當做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

 

討論小孩主體性的文章非常多篇,而主旨可能就這一條:孩子是「獨立的人」。這個觀念站穩,再來追求作法上的彈性與細膩。對小孩要講道理,平等對待;說好的遊戲規則,自己同樣遵守,犯錯時承認自己的缺點,這也是「身教」的一部分。

 

孩子中學階段一起討論人生,在孩子小學階段平等相待,甚至讓學齡前小孩學習自主,以及讓孩子自己選擇想讀的書;在觀念上,都要把小孩當做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這樣一來,小孩才會學到如何先愛自己,精打細算,為自己負責。

 

如何告訴小孩真正的真理學生遲到就扣分處罰嗎孩子不打真的不會變壞嗎?這些提問,顯示出社會上仍有許多家長式教育的迷思,需要提醒再提醒,才有機會破除。其實,把小孩當大人,鼓勵引導,他會慢慢找到自己的真理、對遲到帶來的損失負責、在不體罰的環境下自己找到變好的理由。

 

 

讓孩子從好行為當中獲得滿足感

 

技巧部分:好習慣的養成技巧規範孩子對 3C 產品的使用正增強與削弱讓孩子大器勇敢跟世界對話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引導孩子發展自我……等等。

 

步驟拆解:正增強代替處罰(體罰)、讓孩子自我增強(註:自己從好行為當中獲得滿足感)學習自主規範、用身教(自我進修也是一種身教)來潛移默化、開放式問句引導思考等技巧,都要立基於前面的觀念「尊重孩子是獨立的人」。

 

有時候家長很想要求學校老師配合自己的教育理念,有時候老師也想要脫離僵化的教學,家長之間也會有教養意見分歧的時候。看完文章,瞭解到這些都需要樂觀面對、好好溝通。

 

孩子的興趣與天賦,如何和現實生活結合?這是一個世世代代都會面對的難題。這裡建議的做法是,想讓孩子適性發展,父母的心態要信任與放手,並和孩子一起進行長期作戰計畫,提供資源、持續鼓勵、共同討論、讓孩子自主決定;這會是一段費盡心機的過程,但孩子會真正的長大。

 

 

彈性地面對每一個獨一無二的孩子

 

我覺得,這些文章談的是心法,而非細節。雖然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我很無聊的去問說,要怎樣教出蔡依橙這種孩子 XD),但在面對每一個獨一無二的孩子時,只能彈性地面對。

 

對我來說,這些文章帶來最重要的是觀念的影響。將來,在每一次想要打小孩的瞬間,或是在每一回想要硬塞東西給小孩的時刻,我想我會停下來。因為,我腦中已經有這些文章的聲音。

 

 

講者文章列表:黃世宜謝宇程蔡依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