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疏離

(Q&A) 網路世代,關心的事物、對象,是否陌生人多於朋友?

 

問:社群網站上,美食、旅遊、無病呻吟可以換來大家的關心;相對的,如果是一些旁聽演講心得、或是學習分享,往往就乏人問津。是這個世代對時事、學習特別冷漠嗎?但同時間,PTT 上面卻有蠻多質量不錯的文章,甚至是願意幫助一些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提供職涯分享。不是很奇怪嗎?寧可花時間與不認識的網友分享,也鮮少貼文在自己的塗鴉牆跟真實朋友分享。(25歲 男 露天拍賣交易安全部研究員)

 

答:(黃世宜)您的問題我分兩方面來回答:

 

 

網路疏離

 

 

1. 這個世代對時事、學習是否特別冷漠?:

 

關於這一點跟閱讀習慣的改變有很大的關係。

 

資訊網路電子螢幕取代傳統紙張書報的閱讀方式,人的眼睛接受訊息的頻率跟容忍長度已經不像以前這麼長。比方說,美食旅遊的照片或是輕鬆短小的笑話漫畫,就容易被肉眼接受並轉載。

 

同樣的,時事、學習等嚴肅主題,因為需要長篇論述或評析,所以文字篇幅較長,比如手機要滑兩三頁才讀得完,所以就很容易干擾閱讀的意願。但是,觀察一下,如果這一類時事學習主題撰寫的時候,儘量控制在手機不用滑就可以讀完整篇的精簡長度,或是加上簡潔標題排版或吸睛圖片,那麼就能提高閱讀率或轉載率。

 

 

2. 為何 PTT 上面卻有蠻多質量不錯的文章,願意幫助一些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

 

關於這一點,我認為跟網路隱私有關。歐洲有一位作家曾說過:匿名的人,敢說真話。以 PTT這樣的平台來說,全用暱稱,不知真實身份,可以放心盡情書寫,分享所有的感覺,無形中也幫助了許多陌生人;不像臉書可從背景資料還有交友名單推測,因此在發表文章也容易多所顧忌。

 

或者我們也可以說,不同的網路社群平台,各有不同的書寫風格,各有不同的資訊接收和傳送方式,為這個資訊世代平添不少多彩多姿的風景。

 

 

講者文章列表:黃世宜謝宇程蔡依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