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 如何培養勇於表達意見的孩子?

 

問:孩子在幼稚園的團體分享中,發言不太主動,老師點到才會發言,請問如何培養勇於表達意見的孩子?(40 男 跨國公司主管)

 

答:(黃世宜)其實孩子的天性,一般在團體分享都不會太主動。因為人性本來就是會害怕受傷、需要肯定的,特別是在公開場合發言、都是陌生人的情況之下。也因此,很多孩子在課堂上會很安靜沈默,但回到家裡就又很活潑,就是這個道理。

 

即使在瑞士這樣鼓勵孩子多多發言的國家,孩子在早期幼稚園或小學階段,甚至瑞士高中生或成人,也還是有不少並不喜歡公開發言的孩子跟我們是一樣的,每一個人都怕傷害、被否定。

 

 

fb_classroom

 

 

耐心培養孩子的「發言安全感」

 

也因此,如果要培養出孩子勇於表達意見的上課態度,最重要的概念就是:讓孩子有安全感。

 

這一個安全感的培養需要時間,看孩子的個性,長短不一定,但師長千萬要有耐心,慢慢來。基本上培養課堂發言安全感的步驟如下:

 

    一、不強迫,順其自然:

孩子的嘴巴就像蚌。越想逼他說話,他嘴巴越緊。孩子可以感受到那一種被期待發言的壓力,這反而會造成他們內在的恐慌與不安。因此建議順其自然。

 

如果不想講,沒有點到就不說也沒關係。記住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評論這一件事(如:你今天有沒有在大家面前說話?你要多多跟大家玩啊不要害羞之類的話),盡量裝作不在乎,讓孩子自己慢慢熟悉老師和同學,慢慢建立自己的安全感。

 

讓孩子自己靜靜找到「跟公眾說話的安全感」。而安全感的累積,是一點一滴需要時間的。

 

    二、開始積極發表意見時,請盡量都給予正面鼓勵,傾聽就好,不要下個人判斷:

不只在學校,在平常親子溝通也是如此。關於這一點,坦白說老師就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如果老師越能給予正面鼓勵與肯定,不加上個人判斷,那麼孩子日後就能卸下心防願意分享自己真實想法。相反地,如果換來的是糾正或否定,甚至當場給孩子打臉,那孩子就很容易像受到驚嚇的蚌,退回到自己的殼裡。

 

舉例:

 

老師說:「想去日本玩,要搭飛機還是火車?」

 

孩子發言:「搭龍貓去日本。」

 

(全班哄笑)

 

老師:搭龍貓公車?太好啦!老師也想一起搭呢,一定很有趣。(正面肯定,老師一起跟著開心大笑,真心覺得有趣覺得孩子有創意,而不是露出譏諷的表情嘲笑,小孩子很敏感的,馬上可以感覺到大人的真實意念。)
 

老師:龍貓?那個是卡通啦!沒有龍貓!要去日本一定只能搭飛機去!(這種回答就算再怎麼溫和,都是一種負面否定的傷害,立刻就能把孩子的創意跟勇氣打退了。只要不是危險的錯誤資訊,請盡量多一點感性與想像,少一點理性與判斷。如果真的不同意孩子的回答,就笑笑聽聽就好,不要認真反應。)

 

    三、課外多參與表演與娛樂運動:

課外活動休閒看似跟課堂發言無關,但其實都是大眾接觸的管道。課外活動越多的孩子,一般膽子越大,越喜歡發表自己的想法,越有自信。比如音樂表演,運動競賽,戲劇舞蹈等等,都是增加上台經驗、慢慢培養膽識的開始。

 

以上三個小撇步,基本上就跟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一樣。我們都只願意跟那種我們信任、有安全感的朋友分享秘密,孩子也是一樣的。

 

 

相信凡事自有其時,也尊重孩子本性。

 

曾經遇過一位瑞士大學教授,他在高中以前完全都無法在大家面前說話,非常害羞。但經過長時間的耐心與來自師長與自我的肯定,後來竟然從事語言學的教學工作。所以,我相信凡事自有其時。

 

最後,如果經過這一些努力,孩子還是依舊如此不習慣公開發表意見,也請家長不要擔心,這說明孩子的個性本來就是這樣,我們依舊還是要支持尊重他原有的本性,不要強迫。

 

事實上,就課堂表現而言,不見得踴躍發言的孩子就是好。我們大人教育孩子的立場,是視每一個孩子皆為寶物,獨一無二。每一個孩子的秉性,都有它獨特而美麗的姿態,都會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講者文章列表:黃世宜謝宇程蔡依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