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您的孩子找出屬於他自己的方向,並提早做上路的準備。

(Q&A) 如何避免「害怕小孩將來失敗」這種想法呢?

 

問:在台灣的產業結構不像瑞士,各行各業間的歧異非常巨大。「讓小孩隨性發展」就像摸彩, 萬一興趣以後沒辦法當飯吃,其結果不難想像。比如在台灣成為鐘錶匠的生活品質必定遠遠比不上瑞士,藝術家或作家除非超頂尖,其他大概都死在沙灘上,更不用提職業運動之類。正因為這樣的歧異(可能也是社會集體價值觀型塑所致),所以如果小孩能夠上醫科、電機, 就盡量鼓勵他朝那邊發展,避免落入許多行業收入微薄且不被尊重的結局,所以起源是「害怕小孩將來失敗」(因為這個社會有太多悲慘的實例)。我的問題是:如何避免這種想法呢?

 

答:(黃世宜)其實會有這種想法,是非常自然的。不但自然,甚至應該要讓孩子一同理解,在台灣選擇職業的嚴峻,然後跟孩子一起想辦法。千萬不要試圖壓抑這樣的擔憂,因為這是面對事實。

 

 

20140716_08

協助您的孩子找出屬於他自己的方向,並提早做上路的準備。

 

 

所以我的建議是:不要勉強自己避免這樣的想法,坦誠接受自己內心所有關於人性的感覺。只要是父母,都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不受傷害的。然後,認識真相之後,把準備面對選擇的作戰時間拉長,並且,讓孩子一起參與這一項作戰。

 

以瑞士為例,坦白說,瑞士的父母也一樣看不開。在瑞士,醫師以及電機這兩個行業,也是屬於相對高薪並且社會地位受到尊重的階級。所以我觀察,在瑞士孩子面臨職業選擇時,瑞士父母也會面臨相同的喜悅驕傲或擔憂無奈,不見得比台灣父母看得開。

 

那麼瑞士父母是怎麼與孩子一起作戰的呢?

 

我觀察到,在瑞士,這一個「面對真相的作戰時間」是拉長的。換句話說,他們在孩子幼兒期,就已經放手讓他們摸索,接觸不同的興趣、遊戲、活動。到了小學階段,不僅僅是家長,包括學校,也會開始安排不同行業的訪問參觀活動,讓孩子們提早認識這個世界的多種行業和運作方式。這樣子,讓孩子本身有足夠的準備時間,可以一邊找自己的興趣,一邊思索自己的能力跟夢想之間的差距,也給家長有足夠的時間心理準備,陪伴孩子找到他自己的方向。

 

所以我給台灣父母的建議就是,「協助您的孩子找出屬於他自己的方向,並提早做上路的準備。

 

 

講者文章列表:黃世宜謝宇程蔡依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