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圖

哈佛畢業生分享:美國首善中學教育,強調比標準化知識更重要的東西

 

講者:謝宇程 研究員

 

ychsieh-01-03-2

 

Alan 十歲左右時候舉家移民到美國,後來就讀紐約最好的中學之一 (南圭臬中學),哈佛畢業後,再進入哥倫比亞醫學院。我和他見了一面,談他在中學的時候看到的教育,和台灣有什麼不一樣之處。

 

他最後有一個感嘆:台灣重視標準答案而不重視思考。我問他,為何這麼說?以下是他的回答:

 

 

家長和校方合作形成良好生態系 公立學校也能頂尖

 

有人說美國的教育,一定要讀私立才好,其實不一定。Alan 一路就讀的是公立學校。雖然這是父母精挑細選的學校,可以說是全美公立學校之中最好的公立中學之一,但這一些學校的家長,不見得都是富商巨賈。Alan 注意到,這些父母的共同點不是收入,而是他們都重視兒女的教育。

 

這些家庭的兒女,普遍有高品質的早年學習經驗。父母在孩子學習出現瓶頸、墮後的時候,會和孩子一起找方法克服,或向師長求助。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的素質相當整齊,也有相當良好的學習氣氛和風氣。大部分家長會尊重老師的教學,且積極配合。

 

 

很早就用學思想的方式經營教育 而非學知識

 

幾乎可以說是從小學開始,Alan 受的教育,就不是機械式的算數、寫字、背知識。他們的英文課程,在教學生看懂課文之後,重點就不是背單字。課文不是學單字的載具,而是練習思考的材料。例如,課文中寫了「瑪莉和朋友因故吵架」,老師會帶同學思考,為什麼瑪莉要吵架,這樣對嗎,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哪個方法更好……。這樣的情況,發生在每一個課堂。

 

聽課

在某明星高中的課堂一景:台灣還是習慣老師講、學生聽的單向教育,即使是在明星高中。

 

Alan 回想,在小時候剛到美國的時候,感到兩邊的教學確實有很大的差異。在台灣,教學注重的是重複、熟練、具體知識、正確答案。而他到美國之後,發現老師最重視的是學生的思考。

 

 

沒有對錯 自由創造本身就是重要的學習內容

 

在南圭臬中學,上課時充滿了沒有答案的開放式問題,用各式各樣的方式發揮想像、思考、創造。例如,上英文課的作業會是「你想寫什麼樣的書?」上藝術課的作業會是「畫一則政治漫畫」。當然,當週的課程主題,就會是政治漫畫的賞析。上音樂課,學生的作業不只是「學唱歌」,而是「作曲」。

 

通常,這些自由創作的課程是不會有分數的。學生自由地發表他們的創造成果,老師和同學會提供回饋建議,彼此互相觀摩,砥礪彼此做得更好。

 

繪圖

在誠品信義店一個自由繪畫空間所拍到的一張圖,是某讀者自發作畫和其他讀者分享的創作,這樣的機會,也許該多給學生一些。

 

 

師生平等討論,課後學生主動求助是常態

 

在課程之中,學生或有不懂,或有不同看法,表達出來是非常正常的。在下課之後,學生去辦公室找老師討論課程內容,也是非常正常的。也因此,並不真的存在制度性的「課輔班」。

 

學生都對自己負責,當他們認為自己上課沒有聽懂,自己也沒有弄懂,就會和老師討論。若有必要,就在下課後與老師約時間。不是請老師重述一次上課內容,而是學生提問,說出自己的想法,提出疑惑的癥結點。

 

這樣的補救教學模式,是在自然而然之中發生,也比較不會發生標籤化學生的問題。

 

 

誠品

哈佛畢業生說明:美國最好的中學,如何培養學生強大的學習動力?

 

講者:謝宇程 研究員

 

ychsieh-01-02-1

 

Alan 生於台灣,讀過幾年小學;舉家移民紐約後,就讀全美最好的中學之一:南圭臬中學,哈佛畢業後,再進入哥倫比亞醫學院。當我和他談起,上學對許多台灣學生是種折磨,甚至對老師也是折磨。Alan 自己中學期間,卻絲毫沒有這樣的感覺。他在中學時期,從學習中感到的樂趣,至今還明顯感受得到。關鍵何在?

 

 

沒有「班級」單位 從國中開始依程度和興趣選課

 

在台灣的學校、教學、生活、同儕關係的建立,有一個很重要的單位,是 30 多位學生(過去 50 人以上)構成的「班級」,這個單位,從小學到大學,甚至研究所,都主導了學習與教育的樣貌。然而,「班級」這個單位,在美國的很多地區,自中學以後,就不復存在。班導師、班長……相關概念亦然。

 

以南圭臬中學為例,每年入學約有 210 個學生,完全不編「班」。每一門課,都是由學生自己選擇的。即使基礎必修學科,學生也可以選老師,老師之間有不同的風評、風格,甚至不盡相同的課程重點。數學和自然這些科目,有分難易度,學生要依自己的學習速度、動機強弱,選擇不同的難易。

 

自然科目(生物、物理、化學),學生可從三門中挑兩門修,藝能科目(工藝、家政等),學生可以從五門中挑兩門。如此,既會對老師教學品質造成一定程度的督促壓力,也會讓學生學習最有興趣、能力適合的課程。

 

ychsieh-01-02-1

在 2012 年初,台北誠品信義店的一個空間,提供空白明信片和畫筆,讓讀者自由創作繪畫專屬明信片,並貼在玻璃上和大眾分享,我們會發現「原來台灣好多天才」。

 

對於能力強、有自學基礎的學生,他們可以自願選擇接受評量檢定,跳過基礎的課程,直接上更精深的課程,甚至大學課程的預修。也因為是選課,沒有班級,所以學生只需要「跳課」,並不會要「跳級」。這樣的彈性,對於學習方和授課方,都是比較好的。

 

 

用開展生涯的思維 當做學習動力來源

 

在台灣,學習的動力來源是許多短期勝利的渴望,或是短期失敗的恐懼,例如:段考或是升學競爭。但在南圭臬中學,從很早開始,就引導學生思考自己本身的生涯發展前景,作為他們學習的動力,以及選擇規劃的依據。

 

在南圭臬中學,學習的選擇權、時間的安排權,人生的方向桿,都交到學生手裡,老師只是輔助。在這樣的環境下,上學是這樣的一件事:「如果我之後想要…那我現在應該學習什麼、準備什麼、達到什麼?」

 

無論這個目標,是成為運動明星、學者、技術人才……。從很早開始,孩子就明白學習不是為了短期考試的分數與名次,而是為了自己長遠的人生願望,並且自主判斷、取捨與規劃,也學習承擔後果。

 

繪圖

此畫是從上述誠品的自創明信片活動中拍到的其中一張。似乎這個畫家只是個素人,而且是一個沒有被發掘的天才呢!

 

 

學習輔導員,當你的燈塔與指南針

 

學生怎麼知道自己要如何選擇呢?這是個大問題。在南圭臬中學,學校做的不是迴避,而是及早投入資源與力量,教育學生如何思考這件事。

 

在南圭臬中學(如同歐美許多中學)有專任的「學習輔導員」,他們和台灣的輔導老師不同,他們不負責上課,不負責學生的感情與家庭問題,他們主要的責任就是和學生討論他們的人生想法、選課方針,以及學習情況。老師都會盡量幫助學生了解,他日後要面對的環境、要求、門檻,以及相應的學習途徑。

 

在南圭臬中學,高中部不到七百人,有八位專職學習輔導員,各有不同的專長,有些專長幫學生選大學、有些專長幫學生克服學習困境……等。在美國,一所學校是好是壞,學習輔導員的經營品質是一個很好的指標。這個機制在好學校運作順暢,在壞學校,可能有人從入學到畢業,連自己的學習輔導員見都沒見過。

 

 

榜單

課本上學不到的事物,丹麥學校如何教?

 

講者:謝宇程 研究員

 

ychsieh-03-02-1

 

我的朋友 Helen 在丹麥擔任交換志工一年,在別納斯中學Bjergsnæs Efterskole擔任助教的工作。在這所以體育為特長的中學裡,她觀察到這群很普通的學生展現出來的成熟度、規劃與創造的能力,遠高於在台灣的同齡年輕人。如何辦到的?也許是因為丹麥了解,課本外的事物比課本裡的重要。在丹麥,有許多教育模式是我們很難想到的。

 

 

以體操和戲劇表演 訓練合作大型案件

 

在別納斯中學,每年都會帶學生巡迴演出,全丹麥二十餘場;在學期之間,還有舞台劇等大大小小表演。每一次表演,學生負責的不只上台展現才藝,所有行政與幕後籌備事宜都由學生擔任,包括:佈景、配樂、演出、舞蹈、服裝道具、過場動畫,都由學生分工。因為表演次數相當多,每次準備時間相當短 — 四天準備好一次校內演出,是常見的事。因此,別納斯中學畢業的學生,分工合作、溝通領導是一種天然直覺。

 

榜單

考試榜單,在丹麥,這會是最不需要、不值得拿出來展示的東西。

 

 

生涯教育是一件正經事 輕忽不得

 

在丹麥,沒有「先完成階段性任務」這件事。從中學開始,「你的未來」就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在別納斯中學,每年有一整周的時間專門用來討論生涯,不排課,學生不做別的事。學生找資料,和老師和同學討論,在周末會有一個分享會,所有學生都要做兩個大板子,板子上列出他想做的工作,以及對這項工作的所有理解:工作時間、薪資水準、工作情境、生活常態。在分享會之中,學生也要說明,他為什麼樣做這個工作,而為了這個工作,他日後要做什麼樣的準備。

 

從丹麥的中學畢業時,老師會給學生一分生涯評估,學生會拿著這個評估去申請合適的進修學校。這分評估相當受到重視,如果學生要申請的方向不同於這分評估,學校會在面試的時候要學生說明。

 

 

發揮自己所長貢獻於學校 呈現在大家面前

 

在丹麥,學校認為「讓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可以發光的舞台」是很重要的事。例如,當一個學生很著迷於玩遙控飛機,老師會安排一個時間,邀請同學一起看他玩,甚至和他請教。有同學會騎獨輪車,就將他安排在演出之中表現。有同學喜愛木工,老師就請他幫學校製作看板。「自己的才能自己秀」,在丹麥年輕人之間是常見的觀念。而老師的角色,不是主導和控制學生,而是在學生向前的路上,給他建議,幫他思考和檢討,走得更遠更穩。

 

 

愛與被愛不但可以 而且公開

 

別納斯中學有一面牆,上面貼滿了半顆愛心,每半愛心上寫著一個學生的名字,男生用藍紙,女生用紅紙。這面牆上畫著一條路,從單身通向曖昧,再走向穩定交往–兩半愛心合成一個。這面牆叫做「通往愛的路」,上面呈現了學生們的感情狀態。在丹麥,學校對戀愛的態度是:這是很正常,也是很美好的東西;不用遮遮掩掩,也不用獨自痛苦。無論是苦澀或是喜悅,都是可以和大家分享的。另一個好處是,如果發生了什麼感情困擾,師長往往也可以及早發現和協助。

 

手繪名信片

戀愛為什麼要隱藏和打壓?
圖 / 2012 年誠品信義店中自由手繪明信片中,公開展示的作品。

 

 

學習服務是正常而重要的教育環節

 

如果你問學生:「這週在學校學了什麼?」,他可能會回答:洗碗。沒錯,這所有160學生的學校,每周有四個人輪職洗碗,他們整周沒有別的事,不用上課,只有洗碗。每個學生大約一學年會輪到一次。經歷一周每天洗碗的人,日後對於家事應該不會排斥,對於基層工作者,例如服務生和打掃工,應該會多一分體貼和尊重。

 

在課本上學得到的,在 google 上用三秒就查得到;在深奧的書中學得到的東西,付錢給專家也買得到答案。唯獨書上學不到的事情,是在身體上,在心靈上,在直覺和人生觀裡的東西,決定一個人生涯的面貌 — 這是丹麥教育體認到的事。

 

 

松子模型

學習人生重於學習考試 – 丹麥教學

 

講者:謝宇程 研究員

 

松子模型

 

一位朋友前往丹麥當一年期的志工,在一所中學擔任助教。雖然有語言上的限制,但是她仍然被丹麥與台灣教育的差別震撼了。

 

詢問她最主要的差別是什麼,她說:丹麥的教育,是為了幫學生經營一個快樂而健康的人生;反觀,台灣的教育常常為了各種目標,不斷地犧牲人生,甚至長大後也持續下去。

 

以下,是她所分享的丹麥教育重點摘錄。

 

 

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是教育重點之一

 

丹麥的教育思維中,認真地將「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視為一個重要的課題。在丹麥,大部分的學生都會有一到兩年的間隔年。可能在高中畢業後的任何時間發生 — 上大學前,大學中間,大學畢業,都行。為的是用自己的方式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丹麥對十八歲青年的態度是:你成年了,世界在你眼前,你可以去任何地方。

 

在丹麥,要自我探索不必壯遊流浪,如果不知道如何做才好,也有學校專門在做這件事。

 

 

體育學校最重視什麼?答案:思考

 

丹麥有一個特別的學校形態,叫市民高校(Højskole, Folk high school),是以交朋友、自我探索、發展自我興趣為主所設立的,這樣的學校招收 18~30 歲左右的年齡層。各市民高校有不同的主軸,從語言、創作、音樂、新聞編輯都有,招生的年齡跨度也很大。在市民高校,學生皆住校,就學時間從三個月、半年、一年都有。

 

高雄駁二特區

在丹麥,嘗試各種人生方向並做自己的決定,是教育的重要一部分。所以有各種工匠、藝術、技能的「市民高校」。 圖 / 高雄駁二特區。

 

我的朋友當交換志工的地方,是在Bjergsnæs Efterskole這一間高校,是受到højskole 啓發而成立的年輕版 højskole,招收 15-16 歲的學生,共 150 人,也是住校。

 

該校有四項教學重點主軸:知識、體操、足球、創意。某程度而言,我們可以將它視為一個體育學校。但是,這所體育學校可不是培養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運動員,他們非常重視「思考」。

 

 

學習外文,首先把文法練正確嗎?

 

該校的英文課是這樣教的(注意,是外文課哦),每半年,老師給學生三個主題,內容可能包括了:死刑該不該存在、企業外包有何影響、國際化連鎖餐廳會帶來什麼影響、美國的擁槍權是否合理……等。學生可依興趣從中挑選一個。

 

英文課的內容,就是用英文去閱讀文章、蒐集資料、調查研究,並最後用各種形式發表想法。他們認為教外語的重點在學生能用英文吸收消化資訊,並且表達自己的想法。

 

他們都學得很好。但也得承認,他們英文文法的細節是比較弱的。

 

 

超想像的數學課和瘋狂實驗課

 

丹麥數學科重視口試,而不是運算。口試時,老師給學生一個題目,學生描述他會怎麼分析,怎麼列算式。丹麥的數學老師認為,學會列算式、分析問題是最重要的,至於算出答案,這件事情交給電腦就好了。

 

丹麥學校中,學科之間並沒有嚴格的界限,跨學科的教學,讓各科目的能力與知識交融運用,是老師們所重視的。例如,丹麥文課會給學生藝術相關的作業:給學生幾幅丹麥藝術家的畫作,學生的作業是寫藝術評論。又例如,該校有操作科學課(被戲稱為瘋狂實驗課),在這個課中,學生可以用電窯做陶瓷、做玻璃融接,使用機械做木工,總之就利用物理和化學為基礎,加上各種工藝能力,學習實作。

 

松子模型

操作科學課中,學生可以用電窯做陶瓷、做玻璃融接,使用機械做木工。
圖 / 台灣高職學生在冶金課做的松子模型。你看得出哪個是真松子嗎?

 

 

丹麥老師:我不管理你,我們是同伴

 

在丹麥的學校中,師生是學習和生活的同伴,而不是上對下的管束關係。日常課後,部分老師會主動發起活動,有興趣的學生就加入參與。其他的學生就自己安排時間。

 

在宿舍,學生有廚房和客廳,課後可以自己煮食和活動,和一般成人的生活無異。

 

丹麥中學不會分班,但該校每個導師會負責 7-10 位導生,每周有 40 分鐘的導師課程。在導師課程之中,老師引導學生討論,他們當時面對的各種生活課題。例如:智慧手機該怎麼用才不會影響到別人、影響上課,也談學生學習的問題、未來的規劃等等。導師會帶領學生做靈活的兩兩討論,釐清他們的思考,找到選擇與行動的原則。在課外也可以和老師約專門時間,見面討論問題。

 

這樣子教出來的學生,和台灣教出來的,會有什麼不同呢?這問題,留給大家思考。

 

 

排隊人潮

誤解扭曲的五育架構之四:畸型和殘廢的愚化

 

講者:謝宇程 研究員

 

系列前文:

 

最近我和幾位教師在線上討論起五育這個概念,他們說「好在,現在學校已經不強調五育了。」在我當中小學生的時候,學校成績單上有五育成績欄位,現在許多學校都取消;有位老師接話「以往強調五育均衡是假象,獨尊智育才是真。」

 

好佳哉,大部分學校不再強調五育架構。但這還不夠。因為五育架構這個錯誤概念現在還指導了許多家長的思考、表達,例如那位提到我們「獨尊智育」的老師就還受五育概念餘毒之害。

 

其實,我們根本沒有認真對待「智能」的本質,我們貢奉在神壇上的,是把「智能」殘酷地閹割掉「德、體、群、美」之後的可憐殘廢,而「德、體、群、美」與「智能」之間相互切除,也很可能成為發育不良的畸型。

 

 

工具

德育和智育相分割的結果就是,在學校,智能為分數服務;工作上,智能只為賺錢服務。是非對錯的思辨從來就沒有在心中生根。

 

 

不思辨的道德教育,只是奴性養成

 

我們回想一下在學生時代,德育成績是怎麼打的?看的是,學生是否遵守校規的、一個學生有沒有染髮、有沒有穿顏色正確的鞋襪。學校是否曾經教育我們「深刻思考事務的事非對錯,檢視校規、法律、政府、有權者的行為,抵抗不義和責難濫權?」我從未聽過。而不鼓勵不尊重學生自發思考對錯的德育,本質其實是一種奴化教育。

 

而不被用在思考是非、善惡,只用於考試、分數、升學的智育訓練,又是真正的啟發智慧嗎?不,這也只是一種奴化過程,讓學生未來可以成為另一些人用得比較順手的工具。

 

 

不用腦的群育,培養服從與鄉愿

 

再讓我們回想一下,在中學之中打群育分數的實際是什麼樣的情況?通常是老師看看這個同學是不是很多朋友,有沒有和同學有糾紛。

 

所以什麼樣的孩子群育高分?正是那些看到糾紛、衝突,卻袖手旁觀的孩子;是那些班上出現什麼風潮,立刻跟從加入的孩子;是那些看同學穿什麼衣服,看什麼卡通,玩什麼遊戲,立刻急切地跟隨效法,不敢有自己風格的孩子。有些家長還以為這是孩子合理的「社會化過程」。

 

 

排隊人潮

「不」成功的群育,讓台灣人非常「合群」,凡事一窩風,人人跟流行,將別人的行為當自己判斷的依據。圖 / 夜市中某家店的排隊人潮。

 

 

學校理解群育的時候,強調不用腦袋的合群,註定了台灣缺少一種人:領導者。

 

領導者可不是合群的,領導者要看出群體的錯誤、缺失、不足,領導者要不甘只是「其中一分子」,領導者要展現他「與眾不同」,領導者要能影響和說服別人:要往哪兒走,要怎麼做。

 

這一切,沒有智能,豈能辦到?

 

 

假性獨尊智育,恰達成愚化結果

 

說我們的學校獨尊智育,實在是有點抬舉它了。因為我們並未獨尊智育,我們只將某種類的大腦活動訓練得肥壯發達,但是和考試、分數、升學不相關的智能活動,我們將它限縮、壓抑、甚至切除。

 

我們並未獨尊智育,因為我們若真正重視智能,我們就不會犯這麼明顯的概念錯誤,誤以為道德善惡、群我關係等其他的人生面向不需要思辨,和智能沒有關係。

 

把智能限縮在考試上,把道德認定為順從,視合群為理所當然的人我關係,這樣的教育產生了什麼?愚民。

 

深深期盼,錯誤五育思維,就停止在我們這一代,不要再往下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