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演講 下的所有文章

(Q&A) 校長如何找出良好演講的關鍵要素?

 

問:蔡醫師在個人部落格的文章「醫學簡報與演講技巧:什麼叫做好的演講?提到:「2008 年,由於我的國際演講生涯開始了,我決心要把英文練好,便開始像著迷一樣地聆聽網路上的各種英文演講。」請問,校長是如何從這些優秀講者的演說中,找出良好演講的關鍵要素?而這些要素又是什麼?如何做到?

 

答:(蔡依橙)用大數據啊!最近沒用這詞,好像都落伍了 XD。流程是這樣的,TED 演講那麼多,我還真看不完。要全部看完並作歸納,時間上也不太可能。所以,就利用大量網友幫我做篩選。

 

 

畫面中央有「Most viewed」的按鈕可選。

畫面中央有「Most viewed」的按鈕可選。

 

 

大數據+ exclusion criteria

 

我選擇用 Most viewed 做為單一指標,依序看下來,大約看了 30 個演講,然後排除以下(這是一個 exclusion criteria 的概念):

 

  • 沒感動我的演講。
  • 我不喜歡的演講。
  • 講者特色與個性與我不同,無法沿用學習的演講。

 

接著,再以剩下的演講,鎖定幾位我特別喜歡的「人」,做為我的學習標竿,努力學習。其中,影響我甚大的有:

 

  • Ken Robinson:幽默,讓困難概念能用實例說出。
  • Hans Rosling:視覺化統計數據,以及熱情。
  • Pranav Mistry:有專業,就要讓人看見。
  • Richard St. John:沒有什麼概念,不能在三分鐘內講完。
  • Benjamin Zander:技術真的很好,就秀出來。

 

 

萃取出「對你重要且可學習」的特色 

 

這裡頭,Ken Robinson 跟 Hans Rosling 都是 TED 常客,他們有些點閱率不高的影片,我也一個一個翻出來看,從過去到現在,用歷史縱深,看著他們的進步,觀察他們做為一個活生生的「人」,怎麼去精進自己的表達。

 

當看得夠多、看得夠細,您會發現 Ken Robinson 講的笑話,並不是想到就隨便講的。內容看似輕鬆,卻都是經過安排。例如 How schools kill creativity 中,6’39” 處「莎士比亞的英文老師」這個段子,就是在提醒大家,「目前的學校教育是教不出大師的,甚至有可能毀了他」。

 

Hans Rosling 規劃演講前,會真正站在「觀眾」的角度思考,用物品、用視覺化、用比喻,想辦法把枯燥的統計與複雜的概念,讓一般人也能懂。例如在 New insights on poverty 中,6’29” 處他用 Volvo / Ford / Toyota 比喻,去解釋瑞典、美國、日本三個國家的經濟成長,讓人易於吸收。

 

為什麼他不是說 Saab / Chrysler / Subaru 呢?因為這三個牌子品牌形象太鮮明,但國家聯想較 Volvo / Ford / Toyota 弱些。所以,Hans Rosling 的神比喻,其實也都是演講前就決定的。

 

照這個「大數據」流程找出優秀講者,再根據你自己的個性,尋找適合的典範,努力反覆地看,自然會萃取出「對你重要且可學習」的特色,並規劃運用在自己的演講中。

 

加油!

 

 

近期課程

 

 

蔡依橙醫師演講

(Q&A) 如何克服上台演講的恐懼?如何訓練口才?

 

問:如何克服上台演講的恐懼?如何訓練口才,才能像蔡 P 這麼強?

 

答:(蔡依橙)上台演講的恐懼,是從我們的教育過程中,逐漸「寫入」的。我們被要求:乖乖坐好、不要亂動、不要講話、不要打斷老師、不要打斷別人。當被管束久了,就開始懼怕在眾人面前講話。

 

這個過程,在我的女兒很清楚的看到,幼稚園的他,上台分享週末見聞、期末朗讀,一點都不害羞,但進入小學後,才半年,就不太敢主動舉手發言了,除非在非常熟悉的環境。

 

這不是公立或私立小學的問題,而更多是整個教育文化的問題。今天即使找到很棒的老師,他能持續讓孩子具有勇氣,但中年級呢?高年級呢?國中呢?高中呢?大學呢?職場呢?

 

必須承認,這就是台灣的現況。

 

怎麼辦?只能靠自己文藝復興啦。讓自己多去聽演講、參加活動,有問題就逼自己舉手,感受腎上腺素沖洗全身的感覺,一次、兩次、三次、四次,你會發現腿開始不會軟、心跳不再那麼快、講話結巴開始少。

 

而您現在看到的我,是經過 400 場國內外演講訓練出來的,如果我還整天腎上腺素沖洗全身,那要 R/O pheochromocytoma 才對 XD (按:這是一種會分泌高量腎上腺素的腫瘤)

 

總之,克服恐懼的方法,就是不斷嘗試!

 

蔡依橙醫師演講

 

 

大器不扭捏

(Q&A) 如何在台灣培養大器不扭捏的孩子?

 

問:在《(Q&A) 新加坡的工作邀約該如何從各面向來考量》一文中,校長提到了:「大器不扭捏,從孩子到年輕醫師到資深醫師,都一樣,他們很少會不好意思、客氣退讓、扭扭捏捏。這是我最希望孩子擁有的特質,但在台灣不是很容易培養」

 

而我的小朋友就有這種症頭,在外人面前很害羞,等到別人走了才回神,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引導,想請教如何「在台灣培養大器不扭捏的孩子」?(35歲 男 核醫科主任)

 

答:(謝宇程)

 

相關前文:(Q&A) 歐美第一流人才都是互動高手,所以結成網絡,成為領袖;台灣第一流人才都是讀書考試高手,都被僱用當職員?

 

先說一句:您真內行。這個問題太重要了,我恨不得早幾年開始面對這個問題,而不是三十歲才開始。這幾年,我很努力地培養「大器不扭捏的自己」,稍微有一點小小成果。

 

我從小生活的主要內容就是聽課、作業、復習、考試這些事情周而復始循環。在大學課堂上,我勉強算是同學之間比較擅長上台報告的,可以講話條理分明並且不發抖。但是我知道自己仍然對於「受到注意」有根深柢固的恐懼。我難以流暢地當面表達我的想法與意見,尤其是爭取權益、表達反對、主導事務。到了快三十歲,我看到一些同輩卓越人物的風采,發現我未來可能會需要站上台發表想法,我開始有危機感,才開始訓練自己。

 

以下的建議,融合我在書上找到的建議,以及我的自身經驗。

 

 

父母對待互動,像是平等同輩

 

Malcolm Gladwell 在其大作《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這本書分析對比了兩個案例,一個是天才少年藍根,後來人生卻充滿頓挫、沒沒無聞;另一個是歐本海默,除了自幼聰明伶俐之外,他三十八歲就成為主導核彈開發計畫的科學家。

 

 

大器不扭捏

Malcolm Gladwell 大作 Outliers,台灣譯為「異數」。

 

 

同樣是極聰明的人,為什麼兩人際遇天差地遠?Gladwell 給的答案是,藍根雖然聰明,但他對長輩和有權力的人恐懼且不信任;歐本海默則相反,他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侃侃而談、說服對方、爭取機會。

 

而這兩個人後來行為模式的差別,可能是幼年經驗造成的。藍根生長在家暴的環境,他的繼父常常酒後打人,從來不和孩子理性溝通。相反地,歐本海默的父母從小就將他當平等同輩看待,和他討論事理,讓他與各種各樣的大人溝通對話,從來不對他說:「小孩不懂事,閉嘴。」歐本海默從小沒有心理陰影,他長大之後和任何人對話的時候都不會緊張,即使對方是長官、長輩。

 

 

同儕之間的辯論、交流、討論對話

 

近幾年我認識了幾個年齡相近的年輕人,例如曾柏文李佩蓉,不但文章寫得好,見面對談時也極有丰采。後來他們都告訴我,他們之所以在說話的時候能有條不紊,能同時進行思考與表達,之所以能在表達的時候精準拿捏語調和機鋒,和他們參加過辯論社大有關係。

 

 

把自己放上講台,就會發現不進化不行。圖為我的某次演講。

把自己放上講台,就會發現不進化不行。圖為我的某次演講。

 

 

多數人參加辯論社是為了學習辯倒別人、得到獎牌,其實那反而是最不重要的。最重要的準備辯論的過程中,不斷反思自己的論點,不斷找到可能的弱點,不斷找到強化的方法,不斷找尋合適對表述方式。而他們在進行辯論的過程中,也不斷在練習,即使是雙方言詞互動攻擊的狀態下,不進入情緒與自我防衛的模式,仍然保持理智、冷靜,甚至幽默-這些都不是自然能達成,都要訓練才能達到。

 

即使不參加辯論社,如果能和幾個同儕,定期進行知識討論、思想交流,也會有益於養成自信優雅的行動、表達。

 

 

及早站上講台、踏入社交場合

 

這幾年來,我自己稍微走出「扭捏害羞」,在與人交流及互動上稍稍有自信及略知進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從辦公室的小小隔間走出來。

 

為了訓練上台發表,我參加交點、英語演講社;而且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也常有上台演講機會-通常兩小時起跳。參加英語演講社,顧名思義要用英文演講,而且常常講,講完還會互相評量、給建議,當然可以提升演講能力和膽量。

 

在參加這些活動的時候,除了發表和演講,在活動開始前後,也有和人自由結識互動的機會。和陌生人互動,在一群不熟的人之間如何自處是個學問,只要多練習多揣摩就絕對能學會,而且愈早開始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