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google 下的所有文章

行動閱讀時代來臨

 

作者:蔡依橙醫師

 

00_pie_feature

 

《網路講堂》上線至今將近三個月,到底都是哪些人、在怎樣的環境,連上網站看文章呢?

 

到後台一看分析,我都驚呆了,行動流量已經這麼可怕!

 

我們以最近一個月的流量分析,得出四個結論,配合數據圖,與各位分享。做為一個 Google 粉,分析數據絕對是公平公正公開的,不可能因為自己不想用 iOS,就在判讀上有偏差。

 

你看,我們還是承認 iPhone 是最常見瀏覽裝置!XD

 

閱讀更多 »

IC

(Q&A) 想請問蔡校長對 Coursera 的看法?

 

問:想請問蔡校長對於 Coursera 的看法,之前有空的時候曾經花點時間挑的一個課程上,但是有時候時間不夠就沒有把整個課程上完。想聽聽蔡校長對於這個媒介學習的看法。(37歲 男 一般外科醫師)

 

 

答:(蔡依橙)放心,你並不孤單。

 

 

IC

線上學習,是趨勢。我們都在學習與適應。

 

 

課程沒上完,是常態。

 

在一個小型的統計中,Duke 提供的 bioelectricity Coursera 課程,12700 名學生,只有 350 位最終完成了全部 course。也就是 97% 的 dropout rate,3% 的 course completion rate。即使統計更多的 Coursera 課程,平均來說,course completion rate 也多在 10% 以下。但,這並不代表 Coursera 是失敗的,也不代表你的學習是失敗的。

 

 

學習,不再要求「學完」,而是學到「需要的」。

 
我們想想自己看維基百科查資料的經驗,就說學一個新病 Fitz-Hugh-Curtis syndrome 好了,您一定看完概論後,就直接跳到 treatment 那邊,思考外科有什麼角色可以介入,而我則發現維基百科上頭沒有 CT 影像,於是看完概論後,直接跳到 Google 去找「Fitz-Hugh-Curtis syndrome CT」的圖片。   我們都沒有從第一個字看到最後一個字,但我們都學到自己要的重點了。   所以,course completion rate,就像 article completion rate 一樣,我們真去統計每篇維基百科條目的 article completion rate,一定很差,大概 3% 以下吧。但維基百科對我們重不重要?當然重要!我們有沒有學到東西?當然有!所以,重點是您有沒有學到您想學的東西,這個過程愉不愉快。只要有學到東西,您也開心,那就沒問題囉。

 

 

Coursera、edX 與其他線上課程

 

至於小弟對 Coursera 以及 edX 的看法,我認為這是趨勢,而且是世界頂尖大學鞏固領先地位的重要行動,屬於戰略投資,即使沒賺錢,也不得不做。這些平台的出現,就像 TED 影片上網,以及羅輯思維對中國年輕人的意義一樣,他們使嚴肅知識更普及,讓有心但沒有資源的年輕人,更容易看到寬廣的世界,能讓人類文明變得更好,這是毫無疑問的。(延伸閱讀:TED 上網前 Chris Anderson 的思考TED 上網後 Chris Anderson 的總結

 

 

跟不上,好挫折,怎麼辦?

 

如果您的學習時間是零碎的,參與這些 online courses 的挫敗感與疲倦感,自然會大些。我的建議如下:

 

  1. 改選其他方式進修,例如尋找好的資訊來源,藉由紙本或手持裝置閱讀。時間零碎,有讀就好,只要來源不錯、方向正確、自己喜歡,學習效果就不會差。我自己過去十年的主要學習方式,包括國際視野、專業知識、跨界學習,都是這樣完成的。(延伸閱讀:另一位外科醫師的學習困擾

 

  1. 真遇到好 course,決定要拼完一個學期,建議利用社群力量鞭策自己。像是柯紹華學長,就在一陣吆喝下,與三五好友,成立了 edX 的共學社團。如果你需要呼朋引伴,也歡迎到「新思惟之友 (InnovaRad: Radiating Innovations)」,尋找願意一起進修的朋友。

 

 

其實,新思惟網路講堂,就是這樣生出來的。

 

我們持續在協助醫療人員,高效學習,突破自己。不過,一直有朋友提到,即使新思惟國際的小班工作坊大型研討會,都只需要一天時間,但工作的壓力、請假的困難,都讓他們無法報名課程。

 

 

這個網路講堂,就是我們為忙碌的各位所量身打造的。用手機就可以讀,每週會提醒你讀,用大量的問答讓知識吸收更容易,一有問題又可隨時提問(延伸閱讀:新思惟網路講堂設計概念)。而且,在這裡沒有評量、沒有傳統課程的規劃,去掉挫折感與壓力。畢竟,人生的挫折感與壓力,已經很大了,不是嗎? XD

 

 

好學生

好學生興趣志向該是什麼樣?Google 創辦人不一樣。

 

講者:謝宇程 研究員

 

系列上集:好學生待人接物該是什麼樣?Google 創辦人不一樣。

 

關於追求興趣和志向,我們會給好學生什麼建議?

 

台灣的優等生常奉行「平衡發展論」:如果數學好而化學不好,那就少做點數學,多做點化學把它補起來,最好各科都 90 分。

 

台灣的優等生常奉行「先後緩急論」:先取得學歷,先依照遊戲規則爭取到主流社會眼中的優勢地位,再討論自己的人生興趣和志向。

 

台灣的優等生常奉行「恆心毅力論」:如果立下了某個志向,就努力朝這個方向走去,愚公移山,有志竟成。

 

但我發現 Google 創辦人佩吉和布林不是這樣。

 

 

全心投入志趣,即使學校沒教、考試不考。

 

布林和佩吉都有個相似之處,就是他們對想做的事情,會投入全力下去做。科科均優、項項拿 A 並不是他們的重要考量,而他們學習及花時間心力,也不是為了學校打的成績。

 

 

好學生

卓越的工程師、軟體創業者,常常都是早年開始自發寫程式。圖為某高中自發性的程式課程。

 

 

無論布林或是佩吉,在他們小的時候就對電腦產生興趣,而電腦可不是學校當時要教、要考的科目。甚至,兩人的興趣從來不只限於電腦領域,他們對於任何事情如何運作都有高度興趣,包括社會議題、政治。

 

佩吉高中的時候,最大的興趣就是和哥哥一起做「哥哥的電腦作業」。高中畢業前,佩吉就用樂高玩具做了一台可以使用的噴墨印表機。無疑地,這些事情和他的在校成績與升學的關係不大。

 

追求志趣的態度在他們的家中都不是特例。佩吉父親就是個電腦狂熱者,在 1978 年就買了家中第一台電腦,非常龐大非常昂貴。為了買那一台電腦,家中好一陣子都生活拮据-佩吉母親沒有為此吵離婚,證明她有這樣的丈夫與兒子絕非巧合。

 

 

追求志趣不變,方法道路靈活。

 

佩吉和布林後來都進入史丹福博士班,他們一開始想當學者。他們父親都是學者,將學者視為未來方向,既是家庭的傳統與期待,其實大致上也符合二人的特質與才智。

 

博士班階段他們改變了想法。史丹福大學是學術研究的重鎮,同時也是許多成功科技公司發源地,例如昇陽科技(Sun Microsystems),其中 Sun 其實是 Staford University Network 三字的簡寫。

 

該校提供學生資源去進行有潛力的商業計畫,也是最早成立「科技授權處」的學校,這不是為了讓學校將成果據為己有,而是從旁協助學生取得專利。史丹福的學生,都對於商業與科技結合的充滿興趣。

 

在史丹福,他們開始建構「世界最好的蒐尋引擎」。而這個蒐尋引擎的原理,是基於學術研究,而且和學術界評價論文的方式相仿。當他們愈來愈發現這個事業需要全力投入,而且可以對世界產生巨大影響,他們改變了人生方向,走上一個比較高風險的路。後見之明來看,他們的決定是對的。

 

今天,我們如何教導年輕人看待自己的才能、興趣、志向呢?我們是否還追求各科「平衡發展」,成績與未來「先後緩急」分清楚,是否定了志向就「恆心毅力」走到底?也許不同環境、不同時空、不同人物,不見得所有經驗都可以套用,但佩吉和布林的學習歷程,仍然為我們開啟了某種想像。

 

 

待人接物

好學生待人接物該是什麼樣?Google 創辦人不一樣。

 

講者:謝宇程 研究員

 

好學生是怎麼樣待人接物?

 

也許我們心中會浮現一個類似「小叮噹中的王聰明」的孩子:上課安靜聽講,勤抄筆記,回家認真複習;下課路上遇到老師躬身行禮,被稱讚的時候要謙虛地說「沒有啦」,拿到梨子收下來留給弟弟。

 

 

卓越人士的學生時代

 

在我的「學與業」研究中,最近開始進行「卓越人士的學生時代」探討計畫。我想知道,那些卓越人士是如何度過他們的年輕時代。他們的思維、行動和選擇,都可能是我們教育的重要參考。

 

第一站,我從 Google 兩位創辦人:賴瑞.佩吉(Larry Page,下文稱為佩吉)及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下文稱為布林)開始。[註]

 

 

待人接物

佩吉和布林的家庭對他們的人格影響極大。台灣的父母,是將孩子載往補習班的路上,或是引至發明創造的路上呢?

 

 

不溫不良不恭不讓

 

在我閱讀兩人的記載之中,首先讓我驚訝的是他們從小的表現,若在台灣包準會被當做壞孩子。無論對父親或對老師,他們可從來沒表示出所謂「晚輩式的恭敬」,對平輩更是如此。

 

佩吉不是個愛聊天講話的孩子,但他從小就極為好辯,和父親就有許多知識上的深刻對話,常常針鋒相對,直指核心。

 

布林也有相同的特質,熱愛智力較勁,無論針對什麼主題,都希望找到一個說法或方案比別人更好,或是發現別人想法中的錯誤。他常常和老師辯論,最後證明老師的觀點是錯的。

 

有趣的是,佩吉和布林兩人不會因為這樣的特質而交惡,反而因為彼此熱愛探究的特質而成為同伴,兩人後來也始終維持這個風格。佩吉和布林總是不斷互相戲謔、鬥嘴,並和任何樂於加入戰局的人爭辯,但從不自滿與頑固。

 

 

待人接物

佩吉和布林在年少的時候,花許多時間討論及閱讀,沒有邊界。圖為某高中圖書館。

 

 

思想自由沒有邊界

 

布林的思考是有名的直接而快速,他有想法會立刻表達,毫不猶豫和任何人對話及互動。在他讀書的時候,常常不敲門就進指導教授的辦公室,劈頭就說自己的新概念,在任何聚會當中他都是最先被注意到的那個。

 

佩吉沒有像布林那樣衝,他通常深思熟慮,在會議上不見得發表意見,甚至常常不被注意到,但他總是深入思考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當他深入思考後,也總會爭取發表他的意見。

 

但關於思想與談論事理,他們的共通點是:沒有邊界。他們聊電腦、哲學,以及任何想得到的事。這樣的模式發軔於他們與父母家人的相處模式。他們從小探究與討論各種課題,家人從來不會說「不要問那麼多」、「先把要考的東西讀熟再說」。

 

佩吉和布林兩人的自主性在研究生時代極為顯著,也展現在空間利用與安排上。他們原本被分到不同的研究室,但後來佩吉搬進布林的研究室。布林堅持使用更符合人體工學的椅子,不用學校分配的椅子,而且他們用樂高做成一個電腦架。他們在研究室掛滿盆栽以及藤蔓,並安裝了幫浦和自動澆水系統,幾乎成了熱帶叢林。

 

 

如果佩吉和布林生長在台灣?

 

如果佩吉和布林生長在台灣,可能不會被視為「好學生」。或者,可能早年的時候被父母「調教」,被師長「糾正」成接近「王聰明」的模式。他們是聰明人,為了生存、為了得到接納,想必也可以順利地改變自己。但如此,他們後來是否還會直探事理的本質,進行沒有框架的創造發明?

 

在佩吉和布林的學生時期,他們不被卡在「尊卑」的框架之中,他們直接的目標是學習,他們最重視的是事理。而幸運的是,他們身處的環境,並沒有那些容易被得罪、會受傷被冒犯的大人。因此,他們可以沒有顧忌地成長發展。

 

[註]:賴利.佩吉的名字應是勞倫斯:Lawrence,「Larry」是 Lawrence 這個名字的常見暱稱。相關課題,請參考:給兒女取什麼英文名字?看似小事,請別大意。

 

系列下集:好學生興趣志向該是什麼樣?Google 創辦人不一樣。

讀者提問:(Q&A) 在台灣環境中,孩子如何能順應心性來待人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