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yrciou 的所有文章

作品

(Q&A) 對下一代的教育,如何做最適當的取捨?

 

問:如果我們無法確定自己從以前教育環境得到的觀念是否是適當的,那對於教育下一代要怎麼取捨?(29 歲 男 住院醫師)

 

答:(黃世宜)其實,教育觀念並不存在所謂的適當或正確。

 

作品

 

 

教育的不確定性

 

因為教育觀念事實上針對不同的時空,不同的階級,不同的需要,等等太多太多因子,去決定是否合適。

 

換句話說,「無法確定」在教育這一個領域,幾乎是唯一可以確定的真理。比如:現在提倡的某一個教育觀念,對某一個階級或族群來說(如:台灣青壯年醫師家庭的孩子),可能很適當,但是可能對台灣勞工階級的孩子來說卻並不恰當。

 

 

用開放彈性的態度來取捨

 

所以,既然沒有所謂的解決教育問題的標準答案,何妨用另一個開放彈性的態度來取捨決定,對自己下一代教育的態度。

 

所謂開放彈性,我建議就是多元思考,儘量思考不同的教育概念,然後從中選擇。取捨的選擇基準,則應該以您下一代本身的學習動機、特質、興趣、目標為考量中心。換句話說,完全以您孩子的個別需要為主,而不是讓您的孩子去適應跟隨一種被大家認定為「正確適當」的教育理念。因為所謂「正確適當」的教育理念,可能根本不適合您的孩子。

 

 

花時間摸索 隨時調整

 

我常常以挑選皮膚保養品來比喻教育觀念的取捨。名牌不是最好的,要根據您的膚質去選擇。如果出現過敏不適應的情況,就要馬上調整,因為孩子的心靈就像皮膚一樣脆弱稚嫩。一般來說,都會花上不少時間摸索,所以一起加油囉!

 

 

baby

(Q&A)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怎樣的陪伴才不會有遺憾?

 

問:現在待的醫院一個月要值三班 overnight 的班,再加上每週有一次夜診,要查一晚的洗腎室夜班,回家時寶寶也睡了。這樣加起來一個月會有 1/3 無法晚上回家時和寶寶互動,這樣對於他的養成教育是不是不好?(我老公也是醫師,待在醫學中心,我們白天上班時會送寶寶去保姆家,晚上下班時再接回,若無值班,六日自己帶!)

 

很猶豫是否要離開醫院去洗腎診所,才能多陪孩子一些?但可能去當二診醫師還是得包很多天的夜班洗腎室?萬一洗腎室倒了怎麼辦?有時看醫院裡的 NP 們即便沒值班也都很晚下班,想必她們應該也都有像我這樣的問題,還是其實與孩子的相處是重質不重量?

 

如果現在離開醫院去診所,以求多陪孩子,但也許等他上國小或國中,漸漸不再需要我那麼多時間的陪伴時,我到時會不會後悔自己當初的決定?但又覺得孩子的成長一旦錯過是無法重來的,總之真的是很猶豫啊~希望能聽聽講師們的意見!謝謝喔~(主治醫師 31歲 女)

 

答:(黃世宜)我完全可以理解您的感受!首先,我想跟您說,還是以您自己不要後悔的決定為主!

 

baby

用快樂,陪伴小孩成長。

 

為什麼?

 

因為許多父母,尤其是女人,容易為了家庭付出而犧牲自己內心的聲音。也因為壓抑了自己內心的夢想,而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容易流露出倦怠或無奈,而這一些負面的情緒,其實對孩子並非是好事。即使人陪在一旁,但心卻猶豫掙扎,孩子是能感受到父母的壓抑與犧牲的。

 

所以,我的建議是,從另一個角度,重新審視父母對孩子陪伴的意義。

 

所謂的陪伴,不是一個不快樂抱著缺憾的軀殼陪伴,而是充滿信心與希望、所謂心靈的陪伴。我看了您的描述,以您與您先生的工作形態,還有您倆為孩子的付出,晚上下班有接回來,假日自己帶,說真的,已經非常非常不簡單,是非常盡心的父母了。

 

相信我,孩子需要的是您快樂的陪伴。您倆的努力,孩子完全可以感受到,而無形的、屬於心靈的感受,比壓抑的、有形的、看似全天候照顧卻只是繞著孩子轉嘮叨發脾氣還要可貴。所以千萬千萬,不要再去自責懷疑自己是不是做得還不夠。

 

在我眼中,目前為止即便是醫療工作如此忙碌,但您倆依然如此盡心盡力要做到最好,所以完全沒有錯過孩子的成長,是世界上最棒的父母!在此為您倆喝彩。加油,一起努力。

 

 

補習街

(Q&A) 補習考私中興盛,如何讓孩子自主學習學得好、有自信?

 

問:先簡述背景,這幾年在老家(台中市)發現國小學童補習考私中(衛道、曉明)的風氣變得相當盛,各科都補,對孩子的身心均衡不利。請問如何讓國小的孩子自主學習也能學得好,有自信心?(40歲 男 科技業)

 

答:(黃世宜)其實坦白說在二十幾年前,我還在台中市讀小學高年級時,當時班上補習考國中資優班的情形就已經相當普遍。當時,我並沒有補習,雖然才小六,可是已經知道怎麼自主規劃學習。

 

 

補習街

台灣補習風氣興盛,大街小巷充斥著補習班的蹤影。
圖:補習街口 by Gary Chang / CC BY-SA 2.0

 

 

給孩子釣魚竿

 

給孩子魚,不如給他釣魚竿。雖然當年我並沒有參加補習,但是我自己想辦法去了解資優班考試的內容。再根據內容,去書局選定自己認為合適的練習題,然後每一天自己做練習,學習的進度則看距離考試日期還有多長。

 

換句話說,雖然沒去補習,但是,我,就是我自己的補習班。

 

 

自主規劃學習課程

 

因此,您可以協助您的孩子,自己在家裡規劃一個自主學習的課程。所有的補習班,所有的教學,都是要做一個教學計劃的。

 

您完全可以自己做一個自主學習計劃,只要掌握下列三個重點:

1. 設定明確目標

2. 選用合適教材

3. 評估合理進度

 

您就可以在家幫自己的孩子補習,幫助他建立自信了。

 

 

窗

(Q&A) 如何讓孩子獨立思考,學會捍衛自己的權益?

 

問:學校教育強調溫良恭儉讓,老師也是被這樣訓練出來的,如何讓孩子獨立思考,學會捍衛自己的權益?(40歲 男 電子業)

 

答:(黃世宜)據我所了解,目前在台灣學校的老師,也面臨世代衝突。年輕一輩、願意改變的老師越來越多,所以相信台灣學校教育強調傳統價值的現象,會逐漸有所改變。

 

 

窗

讓孩子敞開心中的那扇窗

 

 

在這一段等待的過程中,如何讓孩子獨立思考,學會捍衛自己的權益?我有以下建議:

 

 

觀察力 與 表達力 為前提

 

訓練孩子獨立思考之前,首先必須培養孩子敏銳的觀察力與表達力。懂得觀察與表達的孩子,才能發現不合理的現象,才能注意到自己的權益受損。所以,平常鼓勵孩子觀察周遭,並讓孩子勇於陳述自己觀察的結果,勇於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這一些做法,都能打下獨立思考的基礎。

 

 

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 讓孩子不怕說出真心話

 

如果學校老師傳統,溝通不良的話,我建議至少家長本身必須要跟孩子建立良好直接的溝通,讓孩子受委屈時,至少知道父母是可以信任,可以放心傾吐的人。

 

孩子因為涉世未深,其實他們獨立思考的自由靈活度比大人還好。只是,往往因為表達能力受限或是畏懼與長輩溝通,因此他們的思維往往被壓抑。

 

所以我們要讓孩子敞開心房,讓他們勇於為自己的權益捍衛。

 

 

學校群體

(Q&A) 如何培養小孩對多元文化,多種語言的接納吸收的胸懷?

 

問:我的同事分布在各國,看他們有的小孩也習慣多元文化多種語言,請問如何培養小孩對多元文化,多種語言的接納吸收的胸懷?(40歲 男 電子業)

 

答:(黃世宜)要培養孩子多語言能力與多元文化的胸懷,我有下列建議:

 

 

學校群體

孩子會自己轉換聲帶,會根據對象自己轉換語言的。

 

 

1. 重視母語,並堅持一人一語原則:

 

其實根據語言教學專業的建議,母語打好基礎,才是孩子未來發展多語言能力的關鍵。因此,如果家長本身母語是中文,那麼建議您跟孩子溝通時請用中文,切記不要因為住在美國而跟孩子講中英夾雜的話,會影響孩子學習語言的判斷。

 

請堅持一人一語原則。所謂一人一語,就是每一個跟孩子接觸的人,只講他們各自最擅長的母語。比如,一個與英國父母去德國工作的孩子,隔壁鄰居是土耳其人,那個這孩子就有機會接觸到三種語言:跟父母講英語,在學校講德語,跟鄰居孩子玩的時候學到土耳其語。如果堅持一人一語原則,孩子會自己轉換聲帶,會根據對象自己轉換語言的。

 

 

2. 破除語言迷思,不限制孩子:

 

有許多語言迷思,往往壓抑阻擋了孩子的多語言學習機會。以下是兩項多語言學習時常常出現的迷思,大家務必記得避開,記住,前提就是放孩子自由,不要被迷思嚇倒:

 

(1) 「學太多語言,對孩子負擔太重」:

 

錯。孩子比我們大人想像還聰明。越多語言刺激,對孩子是好事。只要堅持一人一語原則,孩子的潛力無窮,請放心。

 

(2) 「外語比較難學,所以母語放一邊,全家改說外語」:

 

錯。如果全家放棄母語,改說不擅長的外語,對孩子來說其實是傷害,因為孩子反而因此學到了一些外語錯誤。

 

 

3. 儘量安排多元文化的親子活動(在此特別強調,不是安排語言課程,而是親子活動):

 

至於文化層面,除了課堂上的語言課程,其實強調生活應用的自然語言環境,更能成功刺激孩子,自主學習語言、探索不同文化的動機。比如,全家一起去吃法國餐廳,而下一次換吃義大利餐廳等等,在這一些細微的生活互動中,都可以跟孩子討論,在法國餐廳所吃到的菜餚,跟義大利菜有什麼差別?用最自然生動的方式,與孩子一起談天,讓他們表達敘述所觀察到的差異處,慢慢地,開闊的文化視野就這樣細潤無聲地培養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