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獨立 下的所有文章

Sunset

啟蒙:偶像與破除偶像

 

講者:黃世宜 老師

 

 

Sunset

 

 

Simone de Beauvoir……看到這名字,不禁讓我陷入回憶之中。她,是我大二時的精神偶像。

 

記得那一年,師範體系的學業很穩定進行著,未來的軌道似乎也已經看得很清楚:當老師,嫁人。當時親友所關心的,有沒有男朋友?是不是該找一個了?這個怎麼樣?要不要介紹聯誼?我突然為這一切的安排感到恐懼,於是在那一年,我迷上了西蒙波娃,原來二十世紀上半葉的法國,跟台灣這麼相似,壓抑、沈悶,尤其對女性。

 

因為崇拜波娃,我把她的作品傳記反覆咀嚼還不滿足,竟然開始動起腦筋,想讀懂原文資料追星。因此那一年暑假,我一邊打工,一邊把賺得的錢拿去請一對一的法文家教(那年代台灣沒幾個地方可以學法文),就從最基本發音讀起。

 

還記得老師是一個五官俊美,眼神深邃的法國紳士,優雅斯文。第一天上課,他很有禮貌地帶著濃濃口音的法式英文,告訴我他快要跟台灣未婚妻結婚了,然後,他問我怎麼會想學法文?因為他說他基本上都只能在台灣教英文賺錢這樣。我就很快跟他說,因為我喜歡西蒙波娃!

 

結果這個迷人的法國紳士整個呆掉,張大眼睛瞪著我。

 

然後接著拼命搖頭一直說,太可怕了!!你怎麼可以把這個女人當做偶像呢?你啊!少讀西蒙波娃,應該多讀讀雨果的作品!!

 

我那時突然覺得我好像說到什麼魔鬼的名字一樣,愣在那裡不知道怎麼辦,一直到幾年後,真的到了法國,在歐洲大學裡讀了存在主義還有雨果的作品,才突然瞭解當年那位法國男士的驚嚇。

 

不過,很有趣,一直把西蒙波娃當做偶像的我,到了歐洲,崇拜的情結反而漸漸淡掉了,我終於理解到,一個真正西蒙波娃的粉絲,是不會把西蒙波娃當做偶像的:因為作為一個獨立思考的女人,她只把自己當成偶像,不斷超越自己,並為突破自己為榮。

 

 

天主教堂

為什麼我要去上這個課?

 

講者:黃世宜 老師

 

 

天主教堂

 

 

昨天,談到大女兒應該要去準備上宗教課的事情。因為在瑞士天主教地區,很多家庭當孩子大概九到十歲左右,會開始在課餘送孩子去上一段時間的宗教課,然後準備接受聖禮,代表對天主的信仰更進一步這樣。

 

昨天聽到我們大人在那裡談怎樣安排課後去上宗教課時,我女兒突然說,

 

「為什麼我要去上這個課?」

 

其實我有點愣,對啊。

 

「這……在我們這一邊,受聖禮是天主教徒的一步。也是基督徒的開始。」其實一向習慣獨立思考的我,已經預感到我無法說服我的孩子,講得心虛。

 

「那為什麼我是基督徒?不是猶太教或是回教徒?」女兒很犀利。

 

「因為……因為你是生在這裡。而這裡大家都這麼做……小孩一出生就帶去受洗,然後等十歲就……」我聲音整個弱掉。

 

「所以,是你們父母幫我決定我該成為天主教徒的?你們憑什麼幫我做決定?不行!我不要去上這個課,我要等我長大之後,想清楚了,自己再決定要不要信教。」女兒一下子把我說服了。

 

後來我跟女兒道歉,並感謝七歲的她,教我的事。

 

 

瑞士鄉下

誰需要鼓勵?誰需要督促?

 

講者:黃世宜 老師

 

 

瑞士鄉下

 

 

剛剛終於考完了,三個月忙碌緊湊的課程,終於可以劃下一個休息的逗點。

 

猶記得最初決定重拾學業時,聽到一些反對的雜音,比如我已經是一個老師,一個母親,再當學生,會不會太忙了?孩子可以照顧得來嗎?最大的質疑就是,小孩都進小學,要督促功課,媽媽真的可以自私地去讀書嗎?

 

我想記錄三個月來,我們母女間的對話。

 

女兒說,媽媽,我很擔心明天的法文聽寫。

 

我說,哈哈,我懂,媽媽幾天後也有考試,我也很害怕呢。法文也不是我的母語。

 

女兒說,媽媽你不要怕。

 

我說,那你也不要怕喔。

 


 

女兒走過來,說,媽媽,你不是說你有考試嗎?怎麼玩臉書(Facebook)?

 

媽媽說,對對對,是不應該是不應該,媽媽檢討。等我寫完這一個留言,這是很重要的議題。

 

我對孩子說話從來不掩飾自己的弱點,用詞也把他們當大人討論。感動的是,這三個月來,孩子並沒有因為媽媽讀書去而荒廢學習,相反地,女兒作業考試還有課外活動通通自己準備自己規劃,我常常覺得比我更自動自發。

 

我不是一個盡責的完美母親,女兒做的勞作比我手巧,房間整理得我比整齊。我想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心靈上的陪伴。雖然早上各自在各自的學校努力,但是相處時的分享卻是我最珍惜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