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研究所 下的所有文章

從 PTT 到新思惟,改變生活,也看到更好的自己!

 

作者:北港媽祖醫院 中醫部 王志豪 醫師

 

 

01_innovarad_wangch_Meed2014-541

 

 

改變生活的開端

 

在大學時期就是蔡校長部落格的粉絲,一開始在 PTT 醫學生版看到其「時間管理技巧」系列文章,改變了我的許多生活習慣,學會將事情分門別類並且按部就班的完成,偶爾回顧自己所完成的事情總是覺得驚奇,原來自己也可以在有限時間內完成那麼多事!

 

閱讀更多 »

(Q&A) 不同的道路上,教職及研究所是必需的基本條件嗎?

 

問:外科系醫師留在醫院發展所需學習的能力?轉往基層發展所需學習的能力?教職及研究所是必需的基本條件嗎?

 

答:(蔡依橙)各種不同的道路,我都有朋友,以下分述之。

 

 

醫院發展

 

醫院發展主要分三種:臨床型、綜合型、行政型。

 

臨床型:病人爆多,走百大良醫路線,以診斷與治療為樂。這種的需要的技術,就是開刀好、術後 care 好、對病人態度好。不過您要看開,臨床型醫師是在醫院裡頭最容易被 abuse 的人,醫院吃定你喜歡看病,會利用各種方法增加你的工作負擔,但另一方面批評你沒有論文,可能會走入無止盡的悲憤,所以需要調適心情的能力。

 

綜合型:臨床也做的不錯,教學反應也好,研究也一年有個幾篇 SCI,這種需要的技術,是全面型的能力,有點講究天分,大概 5% 不到的醫師,能做到這樣。所以如果沒天分的話,就算了。因為這種人過的也不好,能力強、鋒芒太露,各種臨床、教學、研究的要求,都修理不到他,但對專走行政的人,卻是權力的潛在威脅者。你需要對抗與鬥爭的能力,讓大家知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才能持盈保泰。

 

行政型:悲哀的是,在台灣往往是臨床不行的人會積極的去走行政,臨床超好而有機會去做行政的,大概 45 歲以上才比較常見,我們這輩只有往衛星醫院,或被挖角,成立一人/少人科室的時候才有機會。因為台灣醫療體系本質為政治特許的關係,在生存權重上,行政表現比不上乖乖聽話。加上外科系天生的弱點,你被綁在開刀房的時間多,作 social、送往迎來的時間,比其他科少。其實很難。這型需要的能力,是應酬、喬事、做人情。聽來很心酸,但在台灣,的確多數時候是這樣。

 

 

基層發展

 

基層發展比較像是微型創業,由於台灣的中小型醫院的生存空間漸小,我們就假設您想開診所好了。

 

開診所,只有極少數的案例,您還能開刀,多數狀況,就是放掉自己的刀藝。這需要看開過去,把自己一身武藝當成「沈沒成本」的能力。其實我離開醫院時,也是放掉了自己能做各種疑難雜症、介入治療的一身武藝。

 

開診所,需要的是商業經營的能力,選地點、在法令內行銷、維持團隊運作與士氣、防弊、競爭者管理、客戶關係管理、口碑經營。如果您與健保局簽約,那又有申報、剔退、低點值、總額社交圈等需要煩惱。

 

在基層發展,刀藝幫助不大,一般內科疾病、慢性疾病、兒科疾病的處理,以及患者心理的掌握,才是關鍵。真的!

 

 

教職與學位的意義

 

如果在大醫院發展,教職跟學位真的讓人走路有風,但以你我的年紀,最多就是助理教授、厲害一點的副教授,還拿個博士。有時候你看到哪些用「中文論文」升教授的罵咱們不認真,真會覺得時不我與。

 

這是一個「學歷通貨膨脹」的概念。

 

如果規矩清楚,對你有幫助,那就去拿吧。但我的朋友們,助理教授、副教授、博士的所在多有,在一流醫學中心當主任的還真不多,多數當到主任的,都是學位教職拿滿,結果還是沒辦法往上升遷,於是到其他地區/區域醫院工作,小小的科,當個小小的主任。

 

需不需要學位與教職,就看您囉。我個人覺得,「自己的好,有效的表現給人家知道」,比起用頭銜更有說服力。我們到國際學會上,其實不太在意誰是 professor 誰是 PhD 的,因為每個國家、每個學校發學歷的標準不一樣。

 

重點是,這個人的論文是否改變世界、這個人是做什麼出名的。

 

CHD_article

這篇 2006 年,用 MDCT 做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的文章,雖然是個冷門領域,但因改變業界臨床流程,至今(2014)已被引用達 87 次。在我參加國際學會時,總是會有幾位學者來致意,提到他們開始做這個領域,是受到我們文章的啟發。

 

 

近期課程

 

 

phd

(Q&A) 自己的或下一代的教育,都值得重視與討論。

 

問:《新思惟網路講堂》的團隊您們好,我是一個小兒科醫師,有家庭小孩,先生也是醫師,目前仍在大醫院,但之後也不一定有位子,我當年因某些原因,沒有拿次專即先離開至診所,打算等穩定再繼續進修,想請教的是進修的問題。

 

請問這樣的環境背景,會建議再花個 4-5 年(因要兼顧診所的工作)回醫院拿次專,還是念研究所?本來想念法律研究所跳脫醫療框架,但因家人都在國外,且最近的台灣令人失望,和家人討論過,若是有需要到國外去生活,念法律在當地找工作的難度比較大,家人當初是建議直接到美國念統計,不要在國內念研究所,把時間拿來準備 GRE,(家人是非醫療行業,只是單純看好美國統計市場),因國外缺統計人才且待遇不錯,也剛好可以帶著小孩,給他美語的環境。

 

但因短時間可能也出不去(經濟來源是一個問題,有聽說除了申請的學校之外,政府也有些獎學金可申請,但還沒研究),故打算先在國內念研究所,目前是考慮中國的生統研究所(生統或流病),念生統是想說是否在診所也可使用健保資料庫做 DRY LAB 寫 PAPER,不知這想法是否異想天開?想請教您們醫師念生統或流病在國內外的發展性如何,還是有建議其他方面的研究所?

 

整理一下我的問題

  1. 再花 4-5 年拿小兒次專值得嗎?還是念研究所?
  2. 醫師念生統或流病在國內及國外的發展性如何?還是有其他建議?

 

謝謝您們,很高興有這樣的網路平台能夠交流,的確,自己的或下一代的教育都值得重視與討論,幫助很大!謝謝!

 

答:(蔡依橙)從您的提問來看,您已經有「教育是投資」的概念,也就是說,目前所做的進修,應該要有「目的性」,已經進社會一陣子的人,因為青春年華不再,自我教育的投資在方向上一定要更精準,這是絕對正確的。

 

 

小兒次專

 

首先有關小兒次專,我個人認為意義不大。首先,您拿次專,如果是想回 center 工作,用較少的收入,換一個名氣,我猜機會不大,因為在您的問題中,想走的並非這條路。其次,如果您拿次專,是想讓自己開業患者更多,收入更好,取得經濟獨立,我認為也不值得。

 

您做這行久了,一定知道,其實一個患者決定來看您,只有一開始可能會看一下診所玻璃牆上的描述,知道你是那個醫院訓練出來的(不管是專科或次專、不管當到主任還是總醫師),之後,就是根據這次看病的互動,以及吃藥後的結果,決定要不要繼續來看、要不要推薦其他人一起來看。

 

所以,花五年時間,把自己操得沒日沒夜兼值班,還有醫院盯論文跟急重症醫糾壓力,怎麼看都不是一個好投資。之所以您看不開,應該還是醫療教育給我們的傳統價值觀,認為次專講話就比專科大聲、center 比診所大聲、有論文比只看病大聲。

 

您基層院所待久了,應該知道,去掉 lab、影像、biopsy、外科,其實面對患者、掌握病情、抓住顧客心理的能力,您是比 center 的次專教職醫師來得好的。

 

 

開業還有幾年光景

 

目前健保也在走下坡,但「最近幾年」應該會是開業的最後時機,拼十年,還有機會經濟獨立。我幾個朋友最近都開診所,不管自費或健保,只要有想過,現在都活得很好,對您來說,努力增加開業收入,或許是往經濟獨立,最快速的一條路。

 

 

研究所

 

接著,有關研究所。台灣的高等教育,有很多苦澀的現實,包括政治、資源、人際、潛規則等,並不容易。我因為入學前已經規劃好:畢業條件能達到,有足夠的臨床盟友能協助我畢業,所以順利。但許多朋友,困在學術巨塔中,辦休學,或花掉大把時間在通車與社交上,卻一直找不到自己的未來。

 

phd

入學前規劃好,走向畢業之路就順利些。

 

我認為,在報考前,您有幾件事情可以先做的:

 

  1. 旁聽:有視訊的去聽視訊,有課程的直接進去聽。老師問,你就說:「我對這門課很有興趣,之後想報考研究所,先來適應環境。」先花幾個小時試試水溫,而不要先考試、準備科目、繳學費,最糟的是,頭洗下去,等到上課後,才發現與自己想像不同。
  2. 詢問:先問問看該研究所的校友,請他們吃個飯,幾百元一個人,你就能問到就讀的經驗,比學費便宜許多。

 

 

診所與健保資料庫

 

診所做健保資料庫,目前的困境,是診所沒辦法取得 IRB,所以你沒辦法成為獨立研究者,一定要找「有管道取得 IRB 與資料的人」合作。但如果核心關鍵在別人手上,往往咱們就只能淪為代工,就算你有幸拿到資料、跑出結果,因為 IRB 是合作者的名字,你還是沒辦法用自己診所的名義發論文。

 

相對的,如果你有好朋友在大醫院,而且願意平等對你,那就直接開始吧,也不用念研究所了。之後來報名 健保資料庫工作坊,花一天上課,幾週的時間實作努力,就可以囉。(工商服務時間)

 

 

統計工作在美國

 

至於念統計去美國,如果您有可靠的線,評估過後也覺得可行,可以考慮。但如果靠統計吃飯,只會算簡單 大概是不行的。多變項迴歸、odds ratio、類神經等可能都要略懂。更重要的,要擔任「能創造價值」的工作才會有高薪,例如:data scientist,能評估賣場消費行為並提出適合貨架擺設建議。或 marketing analyst,能從公司的巨量資料中取得下次行銷的重點…等。

 

以美國 100 Best Jobs 的排名,Market Research Analyst 排第 15平均月薪約台幣 30 萬。如果沒人脈,剛去大概會從低標開始做,考量美國物價以及「畢竟不是自己的國家」,就看您能不能接受囉。

 

 

第一代移民的辛苦

 

除非您有 USMLE,而且願意重新訓練,不然台灣的「醫師證書」去美國是沒有用的。我遇過蠻多亞洲醫師去美國工作,因為年紀大了,USMLE 考起來太辛苦,只好降格以求,心臟科醫師去那邊做超音波技術員,外科醫師做基礎研究助理,幫開小鼠手術。或者,電影也有演的,中國當紅心臟外科醫師,去美國實驗室做工,並幫有錢產婦開車當司機

 

我們的年紀,已經到了「夢想必須用現實來支持」的時候。畢竟,苦到自己還好,苦到孩子就真的辛酸了。

 

我們還是可以 take risk,但記得要 take calculated risk。

 

 

近期課程

 

 

師生關係:老師該是人格效倣的典範嗎?

 

講者:謝宇程 研究員

 

要討論一個很冷門很深刻的問題,也許最好的方式是用一個很熱門很膚淺的話題當開頭。而最近,最熱門膚淺的話題就是阿基師的桃色新聞。新聞爆發後,記者採訪路人,就有受訪者這樣說:「以後不願意再看他的節目學做菜了。」

 

為什麼?阿基師發生緋聞前後,做菜的知識、教烹飪的能力,不會有什麼改變。過去願意向他學做菜,未來不願意,顯示了一種什麼樣的心態?

 

 

尊敬老師之前,先卑微自己。

 

師生關係在華人社會有一層特殊的意義。華人傳統認為,「老師」並不只是各種職業中的一種而己,進入老師的身分,並不只是具某種專業知識技能而己。「老師」是一種人格和位階比較高的人,在往來互動之中該被尊奉、被恭敬對待。傳統中「師生大禮」近乎父子,皇帝的老師受到極高尊崇,和其他宮中的職務無法相提並論。

 

而在互動中,要把對方抬高的方法,最基本而常見的方式就是將自己壓低。因此,華人傳統中老師和學生之間有嚴格的尊卑關係。恪守傳統的人往往認為打破這層尊卑關係,不但是有辱對方,甚至是自己的僭越罪過。

 

 

一個出軌的廚師,有沒有資格教做菜,你怎麼看?圖為書店的食譜書。

一個出軌的廚師,有沒有資格教做菜,你怎麼看?圖為書店的食譜書。

 

 

老師的特殊身分,造成學習的障礙?

 

我印象很深刻,我在美國讀研究所的時候,Program Director 是一個人類學教授 John MacAloon,是著名學者,年紀約五十出頭。他要大家稱他 John ,而大部分的人都這樣叫他,但我堅持叫他 Mr. MacAloon。我覺得若對老師沒有表達充足的恭敬,對我而言是說不出來的怪。

 

當我們認定「老師」不僅是萬般職業之一,而有一種特別神聖崇高的地位,這看起來是對老師的尊崇,但其實是對老師、對學生、對求真求知三方面,都是不利的。

 

首先,我們對老師有太高的期待。實事求是來說,許多各種專業知能的老師就是平凡人,他們在某方面較有經驗和知識,可以和別人分享,如此而已。我們要求他人格超卓,神聖無過,實是嚴苛。若他們在為人處事上有犯錯,我們就撤銷他們分享專業知能的資格,對學生和社會都是損失。

 

在另一方面,認定學生要以下事上、自表卑微的方式對待老師,也有重大的代價。如此,我們永遠不能和老師以平等的方式討論事理,這不利於探究知識與真理。而因為成為學生,意味採取低下的身分,這將為學習帶來很大的、不必要的成本,讓很多人(尤其是成人)不願意學習。

 

 

企求老師是聖人,只因學生不動腦。

 

當然,對於任何人都有道德要求,對老師也應該是一樣的,不必比別人更高或更低。每一個職業都該有道德準繩,去規範他們達成職業的目標與使命。正如警察不該吃案,法官不該收賄,老師也有其專業準繩(例如性侵孩童的不能當中小學老師),但不見得要用其私生活的得失,評判他傳授專業能力的資格(例如婚外情的人不能教作菜)。

 

某程度而言,要把老師當成聖人來要求,還是和我們認知的「教育本質」有關。如果我們認為的教育本質,是抽走獨立思辨判斷的複製模仿過程,那麼我們無疑是要聖人才能當老師-確定誰是聖人,他所言所行所為都不會錯,我們就全力模仿他尊崇他。若他有可能犯錯,不是一切言行都能模仿,我又不能獨立分辨,乾脆撤銷他的老師地位。

 

 

不願意用自己的頭腦思考道理,就會需要道德純良、超凡入聖的上師來啟示真理。圖中的寶典是不是真正的寶典呢?

不願意用自己的頭腦思考道理,就會需要道德純良、超凡入聖的上師來啟示真理。圖中的寶典是不是真正的寶典呢?

 

 

如果我們心中的教育本質是獨立思辨,而老師僅是引發和培養思辨能力的人,那麼他就不必是聖人。當我有能力獨立判斷是非對錯,當老師做錯事的時候,我會判斷,不會學習,他犯錯就對我無傷。

 

將老師的身分墊高,也許在某個時空環境之中曾經對社會的穩定有所貢獻,但今日這個時代,我們可以重新反思,到底什麼是我們今日需要的師生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