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謝宇程 下的所有文章

補習

嗜酒偷懶的家教老師,如何啟發日後的一流程式工程師?

 

講者:謝宇程 研究員

 

Ben 在美國第一流軟體公司總部工作,至今已經十八年。現在他擔任的職務是高級工程師,參與新穎而且具前瞻戰略意義的專案開發,也常擔任救援的主力部隊,改良長期沒有重大進步,或表現下滑的產品。

 

在這樣不斷切換工作內容的情境中,他每三年就要重新開始學新技術和內容。而且高手之間,從來不比工時長,而是比誰能三小時就寫完程式,解決別人一星期無法解決的問題。他謙虛地說他不是一流的工程師,只是很幸運能和最優秀的程式設計師一起工作。

 

我問 Ben,為什麼他能有現在的成就,他說:「因為一個偷懶又嗜酒的家教。」

 

 

補習

補習是提升分數唯一的路嗎,是培養人才的好方法嗎?

 

 

靠自己學習

 

在他國中第一次段考,因為單位換算沒學好,分數考很低,被父親毒打了一頓。當時開水果攤的鄰居,有一個大學畢業的孩子,沒別的工作因而在家裡幫忙顧攤,Ben 的爸爸請他當數學家教。於是一周兩天,Ben 吃完晚飯就到鄰居家,這個家教拿出參考書,勾 20 題要他做,和他說不懂的話先看課本自己想,然後出門喝酒。

 

等到他喝得醉醺醺回來,全身酒氣,再要 Ben 一題一題說明自己的算法,哪裡懂,哪裡不懂。說也奇怪,過了這一個月,Ben 的進步飛快,他不只數學進步,所有科目都進步,進入前三名,之後分到學校的「升學班」,也維持好成績。

 

Ben 後來回憶,在這一個月之中,他發現能靠自己學習,如果數學可以,別科為何不行?

 

 

自己的老師自己教

 

當 Ben 能夠靠自己學習,他再也不怕遇到爛老師,靠自己讀懂課本和思考,他一路在功課上保持中上的水準,一直到大學二年級,他發現了新大陸-電腦程式。

 

Ben 清楚記得,當他看到桌上放著一台 8086 電腦,是多麼興奮。但是,當時沒有人會電腦,由一個教微積分的老師來教電腦課程,結果一團糟。在沒有老師的狀況下,只有 Ben 樂在其中,自己到重慶南路找電腦程式書買回家研究,然後上課的時候……教老師。

 

雖然他讀的是商用數學系,但修了不少電子計算機學系的課程。他用現在我們看來非常原始的網路技術,透過電話播接,和外國的高手交流聯繫,切磋技能。就這樣,Ben 成為台灣第一代的程式高手。

 

 

教育困境

當政府、學校、老師、家長對於於教育困境束手無策,解方從何而來?

 

 

啟發學生自主學習意志,然後不要擋路

 

畢業後,Ben 雖有一身本領,但沒有機會,所以有一段日子接案維生,繼續學新知和練技術。機會總是給預備好的人,有一位學長在美國一流軟體公司工作,知道 Ben 的能力不錯,因此推薦他協助檢測。當時這個公司計畫將旗下軟體中文化,希望進入華文市場,但是中文 big 5 有內部缺陷,容易產生亂碼,他們發現原來 Ben 早就是這方面的高手,於是直接把他挖角到美國。

 

現在他住在美國最美的城市之一,和最優秀的同事一起做極富挑戰性的工作,這都是因為他有優秀的獨立學習能力,能不斷增強自己解決各種問題。

 

和 Ben 聊起台灣教育當前的困局,他有一番話值得我們深思:「政府僵化,老師無奈,父母忙碌,還能靠誰?靠學生。我們最重要的是啟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志,然後不要擋住他的路。」

 

 

自己的國家自己教:談國家認同教育

 

講者:謝宇程 研究員

 

相關前文:

年終的思想壯遊之一:我們的孩子能否開創世界新局?

重新衡量「學校教育」的效益和風險

 

這一篇文章要從一集電視節目談起:《羅輯思維》。也許不少人都已經看過《羅輯思維》這個節目,蔡依橙校長和我都是這個節目的忠實觀眾,為這個節目的趣味與淵博深感敬佩。蔡校長甚至為這個節目,開了一個臉書討論區,與同好交流觀後感。

 

在 2014 年的最後一集,羅振宇談:「甲午悲歌」,值得一看。在結論中,提到一個今日台灣教育中的問題,剛好趁這個機會,站在羅胖的肩膀上看得更遠,和大家分享。

 

 

國家認同教育,從解藥變爭端。

 

甲午悲歌」有個結論:中國輸給日本的一大原因,在於日本較早完成形塑現代化國家;人民不再只認同各自的家庭、宗族、地域、姓氏等「小共同體」,而是進一步認同國家「大共同體」。羅胖的結論是,因為中國與日本人民認同模式的差異,所以日本得以團結一致共迎外敵,中國內部各路人馬之間各逐其利,龐大的中國終究不敵量體不到十分之一的日本。

 

 

學歷史應該是讓我們對未來更加明智,而非承繼過往的錯誤和包袱。圖為古代學習治國的教材:貞觀政要。

學歷史應該是讓我們對未來更加明智,而非承繼過往的錯誤和包袱。圖為古代學習治國的教材:貞觀政要。

 

 

我們先不論這一集在史學上的因果是非。我想提的是台灣教育數十年來面對的爭端:國家認同教育。

 

確實,在十九世紀,世界各國實施大量的國家認同教育,成功建立「想像的共同體」,團結國內的民心和各種資源。就戰爭角度來說,兩國交戰,一方國家認同鬆散,一方國家認同緊密,後者必然佔有優勢。時至今日,許多後現代化國家,包括台灣、中國,都把國家認同教育視為國民教育的重要內涵。

 

 

教育界的地雷區,誰是其中贏家?

 

在台灣,國家認同教育不但存在,還是教育界中的地雷區。歷史、語文、社會等極為重要的知識領域教育圈,都有衝突對立的國家認同立場:偏中華,或偏台灣。而兩者的爭執、對立、對抗,長期佔據這些領域的教育討論。例如,每次歷史課綱編修,最大的爭議總是「日治」或「日據」,在文字上費盡脣舌。至於更重要的課題,例如在這個時代前瞻未來歷史科(或其他人文社會科目)的教育內涵、方法模式有沒有精進演化的可能等類似議題,反而沒有足夠的討論。

 

其實,無論兩派最後孰勝孰敗,我們該思考的是國家認同教育有益於戰爭,但有益於和平嗎?

 

國家認同教育幫助日本打贏甲午戰爭,但最終卻也促使日本在軍閥策動下發動全面侵華,無論日本或大東亞,數十億人都生靈塗炭。國家認同讓德、法、英、俄在二十世紀前五十年打了兩次大戰,戰爭結果有勝有敗,但人民都是輸家。

 

 

國家認同有益戰爭,但戰爭無益任何人(除了軍火商?)圖為軍事書籍。

國家認同有益戰爭,但戰爭無益任何人(除了軍火商?)圖為軍事書籍。

 

 

全球化時代,該養成什麼樣的認同?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越來越少以國家為單位的輸贏勝敗。一個國家的污染、沙塵暴、核災變,所有鄰近地區都遭殃。一個國家政經秩序崩盤,或是恐怖行動禍央全球 ─ 擊落客機的時候,可不會先檢查乘客中有哪些國籍。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認同親族與地域的小共同體,固然還是非常原始。如果強調對國家的認同是藉由醜化、敵對、排斥、憎恨其他的國家,來達成愛國教育目標(通常是最快也最有效的手段),也實在非常落伍。

 

今日的國家認同,最適合的投射對象是人類、地球、世界萬物 ─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地球的資源由所有生靈共享,人類不能獨活。而這個思維,並不是今日才萌生;四個世紀前的孟德斯鳩已提出非常清晰的想法:

 

如果我知道一件事,有益於我自己但傷害我家人,我會將它拋諸腦後;

如果我知道一件事,有益於我家人但傷害法蘭西,我會將它徹底遺忘;

如果我知道一件事,有益於法蘭西但傷害歐洲,或有益歐洲但有害人類,

我會將它視為罪惡。

 

回到教育現實。我們沒有辦法改變藍綠兩黨和各自的學術打手,如果兒女不幸遇到偏執的歷史、國文、公民老師,指使兒女與老師對抗,無益於國家認同教育。我們可以提供兒女更多元、多視角的故事材料(小說、史書、電影),同理各種人的經驗,並且鼓勵孩子用理解心、同情心,看待他們還在追求現代化的師長。

 

 

電腦遊戲世界也能學習溝通與領導?

 

講者:謝宇程 研究員

 

系列上集:電腦遊戲也可以成為優良教材?

 

在我小時候,第一次玩過電動玩具是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父親買了一台遊戲機給我,我開始瘋狂玩超級瑪利 ─ 但是每到第五關就跳不過一個極寬的峽谷。

 

幾天之後,或許因為我弟生氣我不陪他玩,或是我霸佔遊戲機不給他玩,總之,他拿剪刀將遊戲機遙控器的線一刀剪斷了。

 

既然只打得到第五關,再也前進不了;既然因為衝突導致遊戲機被弄壞,我也沒興致再玩,甚至沒拿去修。自此,我留下「電動遊戲也沒什麼好玩」的印象。台灣之後流行過的電腦遊戲,我都沒有參與。在朋友聊遊戲的時候,我不作聲;同齡男生一起打遊戲的時候,我自顧讀書、寫作業。

 

TonyQ 則相反,他整個高中都在玩遊戲、管理遊戲討論版。十幾年後,我們兩個人如何呢?

 

 

pic103

我曾經是知識宅,是兩年前開開始學習演講和活躍。圖為我近日演講時的照相。

 

 

曾是個做好自己的事即可的「知識宅」

 

大約 30 歲前,我都是獨來獨往的人。高中、大學、研究所,一路讀書都是「做好自己的事即可」。從學校到工作,都不要求我站在人群面前,甚至工作文化也認為,太「招搖」是不好的。因此我在 30 歲時、演講發表、溝通領導的能力都沒有開發,甚至可能比 20 歲時更退步了。

 

相對於「電動宅」,我應該是「知識宅」,然而社會對這種「宅」並沒有太多的批評或擔憂。在 30 歲的時候,我自己覺得生命受到太多框限,才跳出來重新發現自己、突破自己。

 

 

當「知識宅」遇見程式社群領袖

 

當我(32歲)和 TonyQ(28歲)接觸時,我不禁暗自比較我四年前和他的高下。

 

28 歲的 TonyQ ,已經是網路社群之中的領袖之一。他不只在技術社群中常常發表演講,他在柯 P 的選舉團隊中也扮演了資訊方面的要角。和他談話時,他沒有多數 28 歲年輕人的輕浮青澀;個子雖小,卻異常沉穩自信。

 

我暗自疑惑:我在當知識宅的時候,他也在當電玩宅,為什麼 28 歲的他不是我們印象中羞怯而拙言的宅男?

 

 

從管理遊戲論壇學制定規則與協調

 

原來,TonyQ 從開始就不只是遊戲玩家。他在高中的時候,接下了巴哈姆特上最熱門討論版版主。討論版在高峰期每天發四千到五千篇的文章,動不動就筆戰,所以版主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在沒有人要當版主的情況下, TonyQ 把擔子接下來。

 

TonyQ 說,擔任版主期間,每天要看數千篇文章,刪除不當發言,處理筆戰雙方,進行私下協調。在網路上,表達只透過文字,和面對面溝通不同,許多細節更要精準拿捏。雖然只透過文字,但情緒表現比見面時更不留情 ─ 他常常上一秒刪文,下一秒就收到一串髒話的信件。

 

因此,雖然沉浸在遊戲裡,他卻在溝通、說理、協調、制定規則等方面快速成長。他要保持絕對中立,獲得網民的信任,否則鄉民隨時會洗版暴動、人肉起底;他要制定眾人能遵守、有利社群的規則,並在執行時剛正不阿;他要和其他意見領袖拉好交情,在爭端的時候,才不會烽火四起。

 

 

任何事物都可以是學習的開始

 

版主之故,他發文量極大,思考速度和打字速度都愈來愈快,而且都要有縝密的論述、中立的態度。高壓管理環境當中,他學會複雜的溝通領導技巧,這都成為他才能與優勢的重要一部分。

 

當然,我們能說,不是每個在玩電動遊戲的人都在高速、有效地學習,許多也都沒有被啟發寫程式的能力。至少現在,我還不會普遍把電玩視為必然的好教材。

 

但另一方面,如果哪個年輕人已經沉迷上電玩,我們也不見得要認為他毀了、浪費生命了。也許,我們可以引導他從中有所學習,就像 TonyQ 曾在遊戲中的學習一樣 ─ 甚至最後,涵蓋了溝通與領導的領袖技能,也是可能的。

 

 

電腦遊戲也可以成為優良教材?

 

講者:謝宇程 研究員

 

當許多人問我是否打電動的時候,我通常很自豪地說:我不打。這樣的心情,可能會類似別人問我有沒有酗酒、有沒有咬檳榔一樣。直到最近,我對於電動遊戲的評價,愈來愈無法和過去一樣單純負面。甚至,我有點懷疑,如果過去多打些電動遊戲,也許某些方面會表現得更好,尤其是:程式設計。

 

我在大學修過程式設計課,那門課我表現得極差,在我的學習歷程中從來沒有過,讓我極為挫折,自此離程式遠遠的,再也不敢碰。這個經驗也讓我對優秀的程式工程師感到好奇:這麼辛苦、困難的一門技術,他們是怎麼學的?為什麼會對程式感興趣?

 

他們常給我一個答案:電腦遊戲。

 

原來,電腦遊戲可以帶給人有益於生涯的成長 ─ 我一開始難以想像。雖然和原本預期不同,秉持科學精神,我還是將這些現象記述下來,供大家參考。

 

 

資訊業入侵所有領域,學習程式日益重要。學程式可以怎麼開始?也許是,電腦遊戲?

資訊業入侵所有領域,學習程式日益重要。學程式可以怎麼開始?也許是,電腦遊戲?

 

 

爭取遊戲好成績 → 研究程式碼

 

Mosky 才大約 23 歲,但在 Python 語言領域已經相當知名,是台灣走在技術前緣的專家之一。電腦遊戲(甚至不是益智類、也不是為了程式教育而設計的遊戲)正是讓她燃起興趣的原因之一。

 

在她國小時,很流行線上遊戲,經過同學的介紹,發現可透過修改線上遊戲的執行檔,連上別人的私人伺服器,來玩別人所設計的故事與設定,但這必須經由改程式碼才可以做到。

 

當時她只是按別的玩家在網誌中的教學一步步進行操作,也不懂自己在改些什麼,但卻成為她進入程式世界的開端。(私人伺服器是不合法的,其實並不是理想的程式學習起手式。)

 

 

角色扮演 →  觀察社會、參與群體

 

TonyQ 是另一位非常年輕的程式高手,但是閱讀他的文章,會發現他的思緒縝密、高遠、成熟 ─ 我原來猜是一位 45 歲左右的人,後來見面時才知他現在才 28 歲上下。而刺激他思考發展與成熟的原因,不是哲學書籍,不是通識人文課程;據他說,是因為電腦遊戲。

 

 

pic 102

資訊展的時候,電腦遊戲區的攤位極大,人潮不斷。我們該為此感到非常憂慮嗎?

 

 

自幼父母離異,負責照顧 TonyQ 的父親忙碌,因而他早年的時候並不擅長和人互動,甚至因為不擅與同學相處,受到排擠欺侮。後來,讓他學會和人互動的工具正是角色扮演遊戲。

 

TonyQ 說,遊戲之中也是個社會,雖然有遊戲架空設定的規則,但在其中玩的都還是真人,都帶著真人全部的複雜性 ─ 貪心、善良、殘忍、想交朋友、想出風頭……等等。而在遊戲中,人們的行為更為快速、直接、明確 ─ 例如合作奪寶,結果出賣隊友獨吞。

 

 

電腦遊戲不見得是浪費時間

 

TonyQ 整個高中,幾乎是在遊戲之中度過的,但是這並不是浪費時間而已。他透過遊戲這個機制 ─ 不斷地觀察他人、與他人線上交談、與他人合作和競爭……等等。在這個過程當中,他慢慢補足自己對人的了解。

 

電腦遊戲不見得是浪費時間,不見得是讓人變宅、變得不善社交。透過電腦遊戲開始學程式的人很多,透過電腦遊戲交到(頗為真誠的)朋友,其實都不是少數,TonyQ 和 Mosky 只是案例之一。

 

對了,TonyQ 從電玩中學習的歷程,還有一半我沒說完。他從電腦遊戲的世界中學了一件我們都會覺得很有價值的事:溝通與領導。你信嗎?

 

系列下集:電腦遊戲世界也能學習溝通與領導?

 

 

師生關係:老師該是人格效倣的典範嗎?

 

講者:謝宇程 研究員

 

要討論一個很冷門很深刻的問題,也許最好的方式是用一個很熱門很膚淺的話題當開頭。而最近,最熱門膚淺的話題就是阿基師的桃色新聞。新聞爆發後,記者採訪路人,就有受訪者這樣說:「以後不願意再看他的節目學做菜了。」

 

為什麼?阿基師發生緋聞前後,做菜的知識、教烹飪的能力,不會有什麼改變。過去願意向他學做菜,未來不願意,顯示了一種什麼樣的心態?

 

 

尊敬老師之前,先卑微自己。

 

師生關係在華人社會有一層特殊的意義。華人傳統認為,「老師」並不只是各種職業中的一種而己,進入老師的身分,並不只是具某種專業知識技能而己。「老師」是一種人格和位階比較高的人,在往來互動之中該被尊奉、被恭敬對待。傳統中「師生大禮」近乎父子,皇帝的老師受到極高尊崇,和其他宮中的職務無法相提並論。

 

而在互動中,要把對方抬高的方法,最基本而常見的方式就是將自己壓低。因此,華人傳統中老師和學生之間有嚴格的尊卑關係。恪守傳統的人往往認為打破這層尊卑關係,不但是有辱對方,甚至是自己的僭越罪過。

 

 

一個出軌的廚師,有沒有資格教做菜,你怎麼看?圖為書店的食譜書。

一個出軌的廚師,有沒有資格教做菜,你怎麼看?圖為書店的食譜書。

 

 

老師的特殊身分,造成學習的障礙?

 

我印象很深刻,我在美國讀研究所的時候,Program Director 是一個人類學教授 John MacAloon,是著名學者,年紀約五十出頭。他要大家稱他 John ,而大部分的人都這樣叫他,但我堅持叫他 Mr. MacAloon。我覺得若對老師沒有表達充足的恭敬,對我而言是說不出來的怪。

 

當我們認定「老師」不僅是萬般職業之一,而有一種特別神聖崇高的地位,這看起來是對老師的尊崇,但其實是對老師、對學生、對求真求知三方面,都是不利的。

 

首先,我們對老師有太高的期待。實事求是來說,許多各種專業知能的老師就是平凡人,他們在某方面較有經驗和知識,可以和別人分享,如此而已。我們要求他人格超卓,神聖無過,實是嚴苛。若他們在為人處事上有犯錯,我們就撤銷他們分享專業知能的資格,對學生和社會都是損失。

 

在另一方面,認定學生要以下事上、自表卑微的方式對待老師,也有重大的代價。如此,我們永遠不能和老師以平等的方式討論事理,這不利於探究知識與真理。而因為成為學生,意味採取低下的身分,這將為學習帶來很大的、不必要的成本,讓很多人(尤其是成人)不願意學習。

 

 

企求老師是聖人,只因學生不動腦。

 

當然,對於任何人都有道德要求,對老師也應該是一樣的,不必比別人更高或更低。每一個職業都該有道德準繩,去規範他們達成職業的目標與使命。正如警察不該吃案,法官不該收賄,老師也有其專業準繩(例如性侵孩童的不能當中小學老師),但不見得要用其私生活的得失,評判他傳授專業能力的資格(例如婚外情的人不能教作菜)。

 

某程度而言,要把老師當成聖人來要求,還是和我們認知的「教育本質」有關。如果我們認為的教育本質,是抽走獨立思辨判斷的複製模仿過程,那麼我們無疑是要聖人才能當老師-確定誰是聖人,他所言所行所為都不會錯,我們就全力模仿他尊崇他。若他有可能犯錯,不是一切言行都能模仿,我又不能獨立分辨,乾脆撤銷他的老師地位。

 

 

不願意用自己的頭腦思考道理,就會需要道德純良、超凡入聖的上師來啟示真理。圖中的寶典是不是真正的寶典呢?

不願意用自己的頭腦思考道理,就會需要道德純良、超凡入聖的上師來啟示真理。圖中的寶典是不是真正的寶典呢?

 

 

如果我們心中的教育本質是獨立思辨,而老師僅是引發和培養思辨能力的人,那麼他就不必是聖人。當我有能力獨立判斷是非對錯,當老師做錯事的時候,我會判斷,不會學習,他犯錯就對我無傷。

 

將老師的身分墊高,也許在某個時空環境之中曾經對社會的穩定有所貢獻,但今日這個時代,我們可以重新反思,到底什麼是我們今日需要的師生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