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當工作性質(例:住院醫師)佔據大量時間,不知道講者是否能夠提供「假日父母」一個家庭教育的可能出路?又是否有教育先進學者提過的討論?(28歲 女 醫師)
答:(黃世宜)的確,在華人地區已經有教育期刊零星討論過「假日父母」這樣的現象。我整理我所搜集到的幾個重點,供您參考:
可以出門走走散心,參加戶外活動等正面積極的親子交流活動。
1. 心態上:
首先,假日父母千萬不要自責,要相信自己仍然可以給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
許多假日父母,因為聽說了不少這方面的負面批評,無形中產生了內心的焦慮與疑問。往往在這種自責心態下,父母很容易在假日相處的時候,過於寵溺孩子,比如大量購買禮物零食來補償;又因為對孩子平常的進步與特質並不了解,所以過度期待孩子的表現,造成教養孩子時容易過分嚴厲或緊張。
因此,我的建議是,無論如何先放下假日父母本身對孩子的愧疚感,對自己先做好心理建設,畢竟自己的付出,無非也是為了孩子的生活有保障,所以先告訴自己,作為父母,你們跟所有的父母一樣偉大。
2. 具體行動上:
(1) 與照顧者保持密切的協調與聯繫,掌握孩子實際的教育節奏與成長變化:
可以透過科技網路(如視訊),時時與照顧者和孩子保持親密互動。與照顧者之間,關於教育理念和觀點,最好是能時時保持溝通與協調,才不至於在假日與孩子見面時,讓孩子感到教育方式有太大出入。
掌握並理解孩子確實的成長進度,非常重要。因為誤解或不清楚孩子的發展,往往是假日父母最大的壓力挫折來源。比如幾歲開始應該要會說話?會說哪些話?假日父母有一個特徵就是,為了彌補心中遺憾,而大量閱讀書面資訊;而往往因為這一些書面資訊與孩子發展進度有想像差距,就產生患得患失猜疑不定的負面情緒。
負面情緒會影響到教育方式,可能過度苛求也可能過度寬鬆,所以儘量讓自己保持與照顧者和孩子雙向溝通的管道,盡可能全面掌握實際的教養情形。
(2) 維持孩子正面穩定的生活步調,這是愛與安全感的來源:
保持平常心,在假日與孩子共渡親子時光的時候,仍維持孩子平靜愉快的生活步調,這其實對孩子身心穩定、良好生活習慣養成是最有幫助的。可以出門走走散心,參加戶外活動等正面積極的親子交流活動,但如果假日父母總帶孩子去吃麥當勞,或任孩子無限制看卡通以補償內心的虧欠,這就容易對孩子的生活教育造成不小的傷害。
假日父母不容易,往往受到社會異樣眼光或其他批評,在這裏我想說,您是很棒的父母,非常理解您的心情。如果您還有什麼問題,歡迎您繼續發問噢!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