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bbc 下的所有文章

(Q&A) 離開教育體制,或是離開台灣,怎樣對孩子最好?

 

問:最近很流行「非體制內教育」(最有名的例子為宜蘭的華德福),想請問講堂主人們對於選擇「體制內」或「非體制內」,甚至是離開台灣,怎樣才是對孩子最好?請給一個徬徨的媽媽一點建議。謝謝!(30歲 家醫科醫師)

 

答:(謝宇程)

 

相關文章:

要不要自學?並非二分,而是幅度拿捏

重新衡量「學校教育」的效益和風險

上學有風險?現今「學校教育」的三個層次

(Q&A) 是否建議兒女從小去國外留學?建議的年紀為何?

(Q&A) 教育體制令人昏頭,講者對目前「體制外」教育的看法?

(Q&A) 就讀體制外小學,要如何避免未來銜接國中時適應不良?

(Q&A) 請問公私立學校如何選擇及家長如何適應?

(Q&A) 小學要不要遠讀資優班?

 

光是在新思惟講堂中,相似的提問就出現了許多次。每再出現一次,我就再一次感受到台灣父母的焦慮和急迫感-希望找到一個標準答案、一條正確道路、一個權威意見,只要依照遵循,一切就會完美。

 

每次我都要克制自己給「簡單答案」的衝動,我也建議您克制要找簡單答案的衝動。因為,我研究到現在,探討許多案例,真的沒發現某一條路一定是錯的,或是某一條路一定是對的。

 

如果一定要給一個最接近「正確」的答案,它不是關於哪個具體的機構、路徑、選項,而是關於父母與學生的心境。

 

 

在南投的暨大附中,校長老師合立建構非常豐富而且舒服寬敞的圖書館,體制內也有人在盡心盡力。

在南投的暨大附中,校長老師合立建構非常豐富而且舒服寬敞的圖書館,體制內也有人在盡心盡力。

 

避免天梯獨橋式的教育視野

 

日前我在商周刊出一則文章:《理化老師幫我考了高分,卻讓我從此遠離「科學」》分享我在高中的時候,以為做習題與考高分就是學科學,後來很堅決地不走這條路,多年後才發現這是個誤解。

 

後來有一些網友留言,指出我這個做學生的當時也有責任:「BBC 科普紀錄片早就有了,建中二十年前就有和中研院的人才培養合作,建中更是少數照表進行實驗的學校。你沒有發現科學的真貌,也要怪自己沒好奇心,不要只說老師不好。」

 

說真的我是感覺稍有委曲,我檢討的是教學目標的問題,而不是責難這兩位教師個人。但他說的沒錯,在高中的時候,是我自己蒙蔽掉了各種可能性。那時候我打從心裡認定了,高分、考試、升學,這既然就是對的路,何必還要冒「歧路亡羊」的風險?古書不是都教我們要專心致志、鐵杵磨針、愚公移山、心無旁鶩…嗎?

 

事實上,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體制之中,只要心中存著「天梯獨橋」的思維-認定了只有某條路、某學校、某方法才是唯一正解,從今以後不必向外探求,只要遵循這一套方針指引,就會走向幸福美滿的人生。如果你相信,那就慘了。若有人和你推銷這樣的說法,請你在心中默默地說:「呸,騙子。」(借了羅輯思維的梗)

 

 

抱持網絡多元式的教育態度

 

在教育課題上,我至今沒有發現無敵的神功。所有的判斷,都該依據具體的人、環境、目標來下決策,而這是一種態度與行動方針。

 

 

日前造訪暨大附中演講,和校長及老師深談,發現他們非常努力將外界視野帶入學校,學校也在改變中。圖為暨大附中一景。

日前造訪暨大附中演講,和校長及老師深談,發現他們非常努力將外界視野帶入學校,學校也在改變中。圖為暨大附中一景。

 

 

這個行動方針是指,對外,要儘量去接觸各種資源、材料、方法。客觀評判它們的價值。也就是說,我們要把自己放在一個知識的網絡之中,而不能只吃一個知識奶媽的奶水。現在,我們的知識網絡可以包括 Coursera, TED, Codecademy, BBC, 好學網,當然也包括體制內外的學校及老師。我們不必效忠於任何一個知識來源,無論他的知識多充沛多優良。

 

而態度是指,對於任何學習管道,我們都是在「效益」原則之下來使用它,而不是讓它來定義與評價自己。我們可以透過 Codecademy 學程式,如果你在多方試用後最喜歡它;我們可以看 BBC 記錄片學歷史,只要你在比較後發現是最適合的;當然也可以在體制內的學校中學,只要你知道要在其中學什麼。如果用某個方法,怎樣也學不好,該把它換掉,如果某條路怎樣都走不順,就換一條;不要讓學校或科目來認定自己是模範生或是劣等生。

 

我看過一些人,態度和方針是對的,他們在體制內學習,也極有創新精神和能力。他們曾經在有些壓力,有些死板的地方學習、成長、工作,但這個過程沒有壓死他們,反而讓他們更堅韌。因為他們的心靈面向無限的知識網絡,願意嘗試多元的目標、方法、內容,學校的水泥圍牆其實擋不住他們的學習。

 

反而,在任何所謂明星級、改革派的教育體制之中,信仰著某個知識來源、信仰這個體制是絕對正確的,這仍然是鬼遮眼的狀態。

 

 

體育館

誤解扭曲的五育架構之一:中空的體育

 

講者:謝宇程 研究員

 

長期觀看 BBC 新聞台以及歐洲新聞台,有幾件事讓我看不懂。

 

  1. 為什麼體育新聞佔比這麼高?每集新聞大約六分之一的時間在報體育,常常還會出現連續十五分鐘的體育專輯。
  2. 為什麼那些幾乎不用到「體能」的運動也算體育?撞球、賽車,甚至近年來的「電動競賽」,竟然都在體育報導中佔重要篇幅。
  3. 為什麼許多歐洲小國,卻可以在許多體育項目之中人才輩出,世界發光?

 

這些問題在我心中縈繞不去已經多年。最近突然有個想法:這可能是和我們深埋在教育理念中的「五育架構」有關。

 

而且順這個理路想下去,許多教育問題突然想通:原來,錯誤地認知與執行「五育均優並重」,正是掏空體育,甚至破壞人才培育的元兇之一。

 

聽起來好激進的想法啊。請聽我道來。

 

 

從奧運會看體育中的美與智

 

到底什麼是「體育」/sport ?讓我們來看一個體育的經典範本:奧林匹克運動會。如果我們拿五育架構來量測一下奧運會,我們將驚訝地發現:這哪裡只是個「體育」競賽?

 

奧運之中有一大群項目:跳水、鞍馬、吊環、跳關、單杠、雙杠、自由體操、藝術體操、水上芭蕾、冰上芭蕾……這些項目,你只比快、高、壯、狠嗎?不,在這些項目要勝出,絕對要擅於用身體表現和詮釋「美」。水上芭蕾與冰上芭蕾更是要與音樂互動,幾乎有大半是舞蹈。

 

更多的項目:擊劍、桌球、羽球、拳擊、柔道、網球……族繁不及備載,想要勝出,絕對需要策略,在短時間內快速反應判斷,這些不是「智」嗎?更不用說,現在的運動員養成,都需要「科學培育」,讓選手的健康、力量、技能、判斷能到達最佳狀態。

 

 

從奧運會看體育中的群與德

 

奧運會中另有一大群項目:壘球、籃球、排球、足球、曲棍球、沙灘排球…這些都是團體運動。要一群人合作無間、心意相通、各司其職卻又隨時互補,力求貢獻但對彼此隨時幫助成全。這是不是「群育」?

 
 

體育館

圖 / 台灣大學蓋的體育館,設備可能是全國大學體育館之中最好的一間,但學生之間運動風氣、意識、精神有多高?

 
 

最後,所有一切項目,甚至包括那些不列在奧運會中的項目,多麼重視比賽的公平、公正,重視選手的正直、胸襟,重視參賽者在全力爭取榮譽的同時,用最光明正大的手段。而且只要涉及禁藥、詐欺、惡意犯規,就會對參賽者加以重大的譴責,輕則禁賽,重則收回獎牌,那也意味著運動生涯終止。

 

 

以為體育是五育之一,是為大錯

 

如果奧運的內涵是「體育」這個概念的完整呈現,它告訴了我們什麼?

 

它告訴了我們,體育絕不是排除德、智、群、美之後剩下的東西。絕不是只講快、狠、準、強、壯、力、勇的事情。絕對不是只靠肌肉與四肢、強調什麼拼戰精神,全力以赴。更不是退縮到透過汗流浹背、氣喘吁吁來燃脂減肥。這些看法,都錯看體育,害了體育,也害了我們。

 

所以,體育是什麼呢?

 

 

延伸閱讀:

重新認識「體育」:歐美國家眼中的「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