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佑彥 中醫師

接觸新思惟還不到一年的時間,還記得自己一開始什麼都不知道,聽到朋友說了《那些醫學教育沒教的事》,才慢慢去認識新思惟。
從網路文章開始認識新思惟
偶然之間在臉書上看見了大量轉載的幾篇文章《自行開業:從別人眼中的滿分歸零從頭開始》、《重症現況:崩壞時代急重症醫師應有的心理準備》、《金融理財:從財經讀書筆記到投資論述體系》開始,就對這些沒教的事情產生濃厚的興趣。
所以,看見這一個全新的企劃,又不用跟大家搶報名的課程,想學的時候學,想看的時候看,真的是超級人性化的啦!

作者:林佑彥 中醫師

接觸新思惟還不到一年的時間,還記得自己一開始什麼都不知道,聽到朋友說了《那些醫學教育沒教的事》,才慢慢去認識新思惟。
偶然之間在臉書上看見了大量轉載的幾篇文章《自行開業:從別人眼中的滿分歸零從頭開始》、《重症現況:崩壞時代急重症醫師應有的心理準備》、《金融理財:從財經讀書筆記到投資論述體系》開始,就對這些沒教的事情產生濃厚的興趣。
所以,看見這一個全新的企劃,又不用跟大家搶報名的課程,想學的時候學,想看的時候看,真的是超級人性化的啦!


作者:台大醫學系 鄭宇庭 同學

首先,要先對新思惟網路講堂的結束表示深深的遺憾,身為使用者,我非常支持這樣一個全新的網路閱讀平台模式,透過支付合理的費用取得充分授權的文章,來達到作者與閱讀者雙贏的目標,我認為,使用者付費將會是未來的趨勢,期待未來《新思惟網路講堂》將進化成更成熟的面貌,重新與我們這些支持者們見面。


新領域沒有界線問題 (大千醫院 核醫科 蘇宣銘 主任)
期待未來全新的新思惟活動 (Mentor Graphics, Technical Marketing 陳昇祐 經理)
從「心」出發 – 新思惟,貼「心」思惟 (林佑彥 中醫師)
期待再次以全新的模式與讀者相會 (台大醫學系 鄭宇庭 同學)
從 PTT 到新思惟,改變生活,也看到更好的自己! (北港媽祖醫院 中醫部 王志豪 醫師)
教育不是注水入壺,而是點亮蠟燭。 (林口長庚 復健科 吳易澄 醫師)
讓自己在迷惘時,重拾信心與力量。(蚊子王)
打開教育的「心」思惟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家醫科 何君平 醫師)
世界的進步,靠的是每個人在自己的位置上各盡本分。(中心診所 林禹喬 醫師)
《網路講堂》提供我一個改變的出口 (台大醫院 風濕免疫科 沈玠妤 醫師)
學習那些很少人在學習的事,獲得稀有的能力組合。 (台南醫院 精神科 唐嘉宏 醫師)
一群美麗的心靈,認真思考教育的本質。 (台南醫院 精神科 唐嘉宏 醫師)
期待新思惟成為臺灣的專家問答網站領導品牌 (台南醫院 精神科 唐嘉宏 醫師)

作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家醫科 何君平 醫師

上方木作圖案為北海道美瑛的親子樹
到現在還是想不起來,自己為什麼會有勇氣加入網路講堂。
嚴格講,《新思惟網路講堂:我們來談教育》一開始對我來說不是什麼很有興趣的主題。一來,自己就是僵化傳統教育下的失敗作品,談教育只是徒增傷心。二來,網路講堂這樣的學習模式其實令人有點擔憂,在學費相對不便宜的情況下,只能靠長期以來對於新思惟的信心以及肯定,相信這樣的投入會換來長時間有效的回報。
因此其實在開辦的當下,我並沒有選擇加入,隨著時間的過去也就慢慢淡忘這堂課。
後來加入也是半夜(心智比較弱的時間總是比較容易手滑)的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