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網路講堂

電腦遊戲也可以成為優良教材?

 

講者:謝宇程 研究員

 

當許多人問我是否打電動的時候,我通常很自豪地說:我不打。這樣的心情,可能會類似別人問我有沒有酗酒、有沒有咬檳榔一樣。直到最近,我對於電動遊戲的評價,愈來愈無法和過去一樣單純負面。甚至,我有點懷疑,如果過去多打些電動遊戲,也許某些方面會表現得更好,尤其是:程式設計。

 

我在大學修過程式設計課,那門課我表現得極差,在我的學習歷程中從來沒有過,讓我極為挫折,自此離程式遠遠的,再也不敢碰。這個經驗也讓我對優秀的程式工程師感到好奇:這麼辛苦、困難的一門技術,他們是怎麼學的?為什麼會對程式感興趣?

 

他們常給我一個答案:電腦遊戲。

 

原來,電腦遊戲可以帶給人有益於生涯的成長 ─ 我一開始難以想像。雖然和原本預期不同,秉持科學精神,我還是將這些現象記述下來,供大家參考。

 

 

資訊業入侵所有領域,學習程式日益重要。學程式可以怎麼開始?也許是,電腦遊戲?

資訊業入侵所有領域,學習程式日益重要。學程式可以怎麼開始?也許是,電腦遊戲?

 

 

爭取遊戲好成績 → 研究程式碼

 

Mosky 才大約 23 歲,但在 Python 語言領域已經相當知名,是台灣走在技術前緣的專家之一。電腦遊戲(甚至不是益智類、也不是為了程式教育而設計的遊戲)正是讓她燃起興趣的原因之一。

 

在她國小時,很流行線上遊戲,經過同學的介紹,發現可透過修改線上遊戲的執行檔,連上別人的私人伺服器,來玩別人所設計的故事與設定,但這必須經由改程式碼才可以做到。

 

當時她只是按別的玩家在網誌中的教學一步步進行操作,也不懂自己在改些什麼,但卻成為她進入程式世界的開端。(私人伺服器是不合法的,其實並不是理想的程式學習起手式。)

 

 

角色扮演 →  觀察社會、參與群體

 

TonyQ 是另一位非常年輕的程式高手,但是閱讀他的文章,會發現他的思緒縝密、高遠、成熟 ─ 我原來猜是一位 45 歲左右的人,後來見面時才知他現在才 28 歲上下。而刺激他思考發展與成熟的原因,不是哲學書籍,不是通識人文課程;據他說,是因為電腦遊戲。

 

 

pic 102

資訊展的時候,電腦遊戲區的攤位極大,人潮不斷。我們該為此感到非常憂慮嗎?

 

 

自幼父母離異,負責照顧 TonyQ 的父親忙碌,因而他早年的時候並不擅長和人互動,甚至因為不擅與同學相處,受到排擠欺侮。後來,讓他學會和人互動的工具正是角色扮演遊戲。

 

TonyQ 說,遊戲之中也是個社會,雖然有遊戲架空設定的規則,但在其中玩的都還是真人,都帶著真人全部的複雜性 ─ 貪心、善良、殘忍、想交朋友、想出風頭……等等。而在遊戲中,人們的行為更為快速、直接、明確 ─ 例如合作奪寶,結果出賣隊友獨吞。

 

 

電腦遊戲不見得是浪費時間

 

TonyQ 整個高中,幾乎是在遊戲之中度過的,但是這並不是浪費時間而已。他透過遊戲這個機制 ─ 不斷地觀察他人、與他人線上交談、與他人合作和競爭……等等。在這個過程當中,他慢慢補足自己對人的了解。

 

電腦遊戲不見得是浪費時間,不見得是讓人變宅、變得不善社交。透過電腦遊戲開始學程式的人很多,透過電腦遊戲交到(頗為真誠的)朋友,其實都不是少數,TonyQ 和 Mosky 只是案例之一。

 

對了,TonyQ 從電玩中學習的歷程,還有一半我沒說完。他從電腦遊戲的世界中學了一件我們都會覺得很有價值的事:溝通與領導。你信嗎?

 

系列下集:電腦遊戲世界也能學習溝通與領導?

 

 

以小勝大

富裕家庭培育子女的關鍵重點 — — 克服挑戰、找目標

 

講者:謝宇程 研究員

 

系列前文:

 

富裕的家庭教育孩子有其特殊的難處,不是拿錢砸就可以堆出有成就的下一代。許多富裕家庭以送出國、讀私校、全面保護為教育原則,其實並不見得是完整、長期的解方。在上一篇文章之中,提出了「給榜樣」是教育裕家庭子女的重要課題。另兩個重要課題,在本文中討論。

 

 

經歷艱險靠己力取得成果

 

以小勝大

《以小勝大》作者 Gladwell 指出,自信的來源是面對危險的經驗。

 

在二戰的史料中顯示,倫敦人在被轟炸的日子裡,不但繼續日常的生活,而且反而對戰爭愈來愈有信心。葛拉威爾的名著《以小勝大》之中,他基於這個現象指出了一個關於教育的重要原則「自信不是來自於安全,而是來自於面對艱險的經驗 ── 克服艱難的挑戰、穿過危險完成任務。」

 

如果富裕家庭要有一個教育信條,它應該是「殺不死你的,使你更強壯」。如果孩子想做一件有些難度和危險的事情,別急著阻止他。和他討論,如何克服困難,如何控制危險,如果真的受了些損傷,這正是面對與學習的機會。

 

曾經訪問過 AppWorks 之初創投的合夥人 ── 林之晨,他出身於很優沃的家庭,但他高中大學時代,需要到快餐店當服務生、用兩百度的油鍋炸雞,來賺取生活費。林之晨說他要想辦法面對危險,保護自己,並且在和不同成長背景的同事相處。這段艱難的時間給他極好的心智、能力鍛鍊;當他體會到「千金難買少年窮」,他反而因這段經歷感謝他父親。

 

 

找到值得投身努力的目標

 

很少人比巴菲特更有資格被稱為「富爸爸」,而他的三個孩子都平安長大,而且各自發展長才,開創事業。這是幸運嗎?我們可以發現,巴菲特的兒女有一個共通特點「很早就找到自己的目標。」

 

長女 蘇珊.巴菲特,很早就投入人道公益事務,長年獻身於公平貿易、愛滋病照護等課題。次子 哈沃.巴菲特,熱衷於企業經營,23 歲就承租農地經營產銷,日後也利用事業收益,支持研究和保育的工作。幼子 彼得.巴菲特,終身投入音樂創作,努力不輟,在 1999 年因為紀錄片配樂得到了艾美獎。

 

擁有許多資源但無目標,很可能像失控的跑車,最終釀禍。目標不但是未來成就的指引,而且引發孩子自愛自重、克制衝動的力量。巴菲特的孩子們不必為錢財、資源、地位擔心。只要他們有目標可以全心追求,不但創造自己充實的人生,而且也為世界增進了美好。

 

 

榜樣、挑戰、目標,來個模擬考

 

上述的說明,也許有些人認為有點抽象。對台灣讀者而言,似乎許多事沒有化為考試的形式,就沒有辦法理解它的重要性。那我們就來模擬一場考試。當你的孩子十八歲的時候,給他這三個問題:

 

  1. 有沒有哪一個人(或一些人),為你的人生未來提供了深刻的啟發,他(們)讓你體認到哪些人生的重要功課?
  2. 如果現在,你失去了家庭任何的支持,你可以在社會上存活,甚至闖出一番成就嗎?你要怎麼做?
  3. 在這個人生之中,你想用自己的才幹達成什麼,想要為自己和世界帶來什麼?

 

這些問題,他們是否已經深思熟慮、探索思辯過,是否是根植於世界的現實,而非妄想、猜測、學校與社會的灌輪?是否因為心中早有答案,所以能快速回答,並很有自信地陳述?這些問題的答案,真正顯示了一個十八歲孩子所接受的教育品質。

 

還在鑽營學歷、分數、名次嗎?這些都是過眼雲煙。幫助孩子在上述至為重要的課題上,找到深植內心深處的答案,才是他們極需要的教育。

 

 

我愛身分地位

富裕家庭培育子女的關鍵重點 — — 給榜樣

 

講者:謝宇程 研究員

 

系列前文:

 

 

關於富裕家庭子女的第二種看法

 

如果目前的社會持續照現有軌跡發展下去,經濟學、社會學、公共政策學者都告訴我們,貧富差距會日益明顯,優勢世襲是穩定的常態。

 

有人認為,解方在於革命、仇富,逼迫有錢的人吐出更多稅金來。我對這一派的想法不予置評,但我心中有另一個方案:讓富裕家庭的子女得到真正優質的培養 ── 包括知識能力,更包括心智和眼界。讓這些有優勢的年輕人,不濫用資源害人害己,反而善用他們的優勢,成為引領社會穩定向前的力量。

 

富裕家庭孩子當然有其優勢,但是因為他們的特殊經歷、處境、人生前瞻,所以他們的教育有特別的風險與難關,這是在前文所強調的。

 

現在,我們來談談「該怎麼做?」

 

我愛身分地位

艾倫.德.波頓在其著作《我愛身分地位》中指出,現代人常活在身分焦慮之中。其實,富裕家庭子女受此困擾沒有較少,也許更多。

 

 

在身旁或心目中找到榜樣

 

當孩子意識到,他不需要憂慮衣食生計,那些我們以為很抽象、很遙遠的問題,對孩子而言會變得很真實且迫切「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就是「找榜樣」。

 

把什麼樣的人當作榜樣,很可能決定了這個孩子愛穿什麼樣的衣服,買哪些東西,如何運用時間,面對選擇時如何判斷,進而影響他未來整體人生景貌。

 

找榜樣有兩個來源:

  1. 在他身旁的,
  2. 在他的內心深處。

 

身旁的榜樣可能是父母,可能是老師或哥哥姊姊;至於內心的榜樣,可能是書上看來的郭靖、愛迪生、林肯,也可能是電視上看來的五月天、周杰倫、蔡依林。

 

也許,我們自己也對那段歲月,那分情懷並不陌生。

 

 

讓父母成為子女身旁的榜樣

 

親子關係,如果只是經濟、金錢上依賴的,只是在倫理權力上尊重順從,那樣的親子關係其實很無奈灰暗。相反的,如果父母的性格、心智、行為、成就獲得子女由衷的仰慕與認同,這樣的親子關係真的很美好。父母可以成為孩子最親密的老師,孩子對父母的敬愛就不是倫理責任,而是由衷生發。

 

google

要給孩子什麼樣的榜樣?可能不再是古中國帝王將相,也不是台灣現在的總統、部長。Google 的兩位創辦人也許是好選擇。

 

要達到這件事,首先就是父母要認真追求讓自己成為一個值得學習的榜樣。這不是指總要嚴肅死板、正襟危坐,父母絕對可以,而且也應該要親切開朗。重點是父母是否正直、善良、樂於付出、寬厚他人、認真負責……這一切孩子都看在眼裡,而他們都知道自己的父母是不是可敬的人。

 

在另一方面,我們要給孩子深入了解父母的機會,尤其是工作上。我們可以及早讓孩子知道父母工作不易,充滿挑戰。若有可能,帶孩子到工作的地方當小助手,甚至分擔一些工作 ── 孩子希望得到責任和信任,而且他更能體會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參考電影:《五星主廚快餐車》)

 

 

在廣大世界為子女找到榜樣

 

子女心中的舞台上不能只有父母,也要有其他各種人出場。父母給孩子看的書籍、電影、節目中,可以(不著痕跡但處心積慮地)放入各種偉大人物。最好要「各種」都出現,科學的、藝術的、商業的……。當孩子對某些人物、故事有興趣,就和他一起找資料,深入探究。重點不是人物崇拜,而是找出他們值得學習之處,讓孩子在榜樣的肩膀上看得更遠。

 

 

富裕家庭培育子女的不靠譜解方 — 讀私校、送出國、防護罩

 

講者:謝宇程 研究員

 

在前幾篇文章之中,我們談到並不是富裕家庭就一定能培養人格健全、卓越優秀的子女。

 

富裕家庭子女成長的風險:造惡、無知、不長進

富裕家庭培育子女的關鍵困難點:缺安全感、友情焦慮

富裕家庭培育子女的關鍵困難點:缺志向、無病識

 

富裕家庭要成功地培育子女,有其結構性的困難,所以需要更多巧思、心力,正確的引導。可惜,有些富裕家庭,資源和財力有餘,但不見得正確運用;有些父母花了時間、心力、金錢,但卻不見得有益,甚至有害。這些「不靠譜的解方」,最常見的是以下幾項:

 

 

讀私立學校,花大錢就消災?

 

私立學校有兩種。

 

一種是軍事化管理,嚴考勤教,以升學率為目標導向。這樣的教育方式是非常落後過時的模式。現代的世局變化快速,成功路徑、方法、形態多樣,而且不斷變化,請不必再迷信名次或學歷的競爭。請別讓孩子白受這種苦了。若有興趣,請參拙作:《做自己的教育部長》。

 

有人認為十二年國教下,學生的升學壓力反而更大。

有人認為十二年國教下,學生的升學壓力反而更大。

 

另一類的私立學校強調的是菁英教育,例如學生父母極多是政商高官、產學名人。這些學校往往強調外語培訓、資源充裕、特殊體驗。無可諱言,這類學校確實是較能給學生比一般學校更多的見識能力,也出了不少優秀畢業生。但這些學生若長期只和同為富裕子女的那群人互動,某種程度上也使學生的社會認知限縮狹礙,最後可能會和某位富裕的政界二代相似,就恕我不點破。

 

 

送出國受教育,一定能成人才?

 

另一件事是及早送孩子出國讀書,尤其是美國、加拿大、澳洲最常見。有些孩子送出國後來表現得好,有些則不然。例如,前文提到的夜店殺警案,主嫌曾威豪就是從國中就被送到澳洲唸書,唸完大學返台。

 

據我觀察,如果一個孩子性格平衡健康,和父母關係融洽親密,早年為尋求更好的教育環境而出國,可能表現得會不錯。但如果是在本身性格、與父母關係都不好的情況下,隻身遠赴異地,風險其實不少。這個部分,已在〈(Q&A) 是否建議兒女從小去國外留學?建議的年紀為何?〉一文中有詳細的討論。

 

 

金錢與權力撐架防護罩,愛之反害之。

 

有一部分富裕父母,或許忙碌,或許缺乏對教育的深入思想,或許對疏於與孩子相處懷有罪咎感,於是想透過沒有止境的寬宏、供給、保護,來表達對孩子的關愛。有些父母不但無盡地提供物質與金錢上的協助,甚至憑權勢幫孩子在政府、企業中安插職位。

 

在許多錯誤的養育模式之中,這也許是最有害的。這種方式被教育出來的孩子,往往最為迷惘。他們有錢買毒,有車可飆,甚至有權力可濫用,對自己、家庭、他人的傷害也可能最大。

 

說了這麼幾個「不靠譜解方」之後,究竟相對比較靠譜的解答是什麼呢?這會兒我先賣個關子。在下一篇文章中,再和讀者們說明。

 

 

富裕家庭培育子女的關鍵困難點 — 缺志向、無病識

 

講者:謝宇程 研究員

 

在〈富裕家庭培育子女的關鍵困難點:缺安全感、友情焦慮〉一文中,我們討論了兩個困難點,另兩個留在這篇文章中談。這兩個困難點,比上一篇文章說得更加的「無形無相」,但是它的影響可能更加深遠沉重。

 

 

缺乏志向,被欲望所掌控

 

物質和金錢資源比較稀缺的孩子,往往有在某個部分是比較充裕:志向。志向有兩個層面,一個是方向,一個是意志-用物理學上的「向量」概念就很好理解了。

 

嘗過缺乏的年輕人,他們很輕易地可以得到初步的人生方向感:生存、賺錢、過好日子。感受過辛苦的年輕人,尤其是那些看著父母家人吃苦的年輕人,更可以很年輕的時候,就在心中湧起一分意志力:為了改善自己和家人的人生,他們願意辛苦,願意受委曲與磨難。

 

當然,他們都知道這不是人生的全部,但他們更知道,缺了現實上的資源,他們的生活可以多糟糕。

 

然而,家境富裕的年輕人,卻可能陷入人生目標的迷茫:我的生命、力氣、時間、心神要用來做什麼?要賺錢嗎?已經很多錢了呀。無論是否努力,生活都會過得好,那麼又何必要努力呢?

 

吃高檔餐廳、開名車去夜店喝酒請客,看到朋友和美女們羨慕敬佩的眼神,那多爽。如果我缺了錢,我想辦法搞定爸媽,讓他們給我錢,問題就解決了不是嗎?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富家子女闖大禍之後,父母第一個反應都是:他很乖啊,怎麼可能?他很乖是因為他搞定你們了。

 

在這種情況下,要說服年輕人認真學習,忍受辛苦,磨練實力,可不見得容易。要年輕人發現生物欲望之外,還有很重要的生活目標,這需要智慧、知識、學養、胸懷,不見得很早就能培養,更不是一般的學校、老師、教科書所能傳達的。

 

台灣的教育環境,將升學等同於教育,常常沒有給年輕人志向引導、心理關懷的空間。

台灣的教育環境,將升學等同於教育,常常沒有給年輕人志向引導、心理關懷的空間。


 

 

缺病識感,找不到人開導

 

一個普通人家的孩子,他若對未來茫然、感到悲觀挫折,會比較能意識到問題-存款會告訴他。知道自己的問題後,他若焦慮可以找人問,可以和許多辛苦的年輕人一起抱怨訐譙,也許心態上比較健康。

 

反觀一個家境富裕的孩子,他可能要什麼有什麼,可能存款夠他花下半輩子(或很多輩子),他也常常打高爾夫、開名車跑夜店、出國渡假,別人看在眼中羨慕得要死。他不見得能意識到自己是茫然的、不見得能意識到他其實有深層的自卑、因為沒有目標而脆弱;更不見得會意識到他其實極為害怕得不到朋友、異性的肯定。

 

就算他意識到了,也不一定找得到人來開導輔助他。向朋友說?朋友說:你別鬧了,你怎麼可能心情不好,走我們去喝酒。向父母說?有些事業有成、位居政商要津的父母不願面對眼前的事實:也許我的孩子心裡有很深的問題,他們害怕自責,也害怕面子掛不住。

 

這些課題,更不是追求升學率的高中、爭搶學術卓越的大學可以解答的。遇到這些問題的年輕人,有些人經過一段時間摸索到出路,但有一些人,他們在找到出路之前,就跌下了再也爬不出來的幽暗深谷。

 

再次強調,我絕非認定家境富裕的孩子一定會出問題。我在說明:家境富裕的孩子,會遇到的問題,很少得到洞悉理解。不是他們本質壞,也不是父母犯了錯,而是他們的處境往往結構性地造成了另一種脆弱,這個部分在教育過程中很少得到應有的重視。

 

許多父母想要避免發生這樣的情況,或是發現問題後嘗試解決。他們對孩子情深意切,但可惜,有些方式或者是錯的,或者是沒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