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答案 下的所有文章

hardwork

(Q&A) 現今教育,沒有一定標準,但想聽大家的答案。

 

問:現今教育最缺乏且必需的是?最有效率的學習方式為?回顧過去,覺得終身受用的學習為?這些其實都沒有標準答案,但很想聽聽大家的答案。

 

答:(蔡依橙)台灣教育最缺乏的,是真正認清我們是個「人」,以及真正把未來交給「年輕人」或「孩子」的氣度。

 

因為如此,所以我們不信任孩子,希望他們長時間的待在學校、下課補習,拼命的安排各種才藝,不問他們的意見。也因為我們沒有認識到,「人」就是個「人」,所以會用一堂課 200 張 slide 的方式授課,而不是考慮「人」的學習心理學。

 

終身受用的,以我來說,是找回學習的自主權。在大學,因為大堂課真的太無聊,我個性又不喜歡去花兩個小時坐著,就為了一個「可能的點名」,所以幾乎都騎著車去買書、去上課、去研究所聽課、去藝術大學聽課。

 

很快的我發現,因為這些我有興趣、而且是我自己決定的,所以我的學習效率跟深度,都超過醫學本科,而這也讓我知道,其實我有能力自己在醫學(被大人規範的學習)之外,學到很多。

 

進了醫院,當我發現醫療非常有趣時,我也自己規劃了學習,不管是實習醫師、住院醫師、主治醫師階段,都自學成長。請參考以下幾篇:

 

 

hardwork

自學的,印象最深刻、學問最紮實。這張圖是上過國際期刊的。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8259739

 

 

電玩

(Q&A) 歐美第一流人才都是互動高手,所以結成網絡,成為領袖;台灣第一流人才都是讀書考試高手,都被僱用當職員?

 

問:謝老師在是否建議兒女從小去國外留學?建議的年紀為何?》一文中提到,「適應環境的能力不完全是智力問題,但需要練習,可以及早培養,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想請問「適應環境的能力」 該如何培養?(35 醫院科主任)

 

答:(謝宇程)謝謝您提問,讓我把這件重要的事講得更清晰。我本身不算是「適應能力」的高手,但可以提供一個案例分析。

 

George 比我稍大十來歲,似乎有天生的領導基因。他幽默風趣,卻又穩重可靠,曾和他一起參與一些活動,在群體中,他往哪兒一站,那兒就是中心點。

 

為什麼他到哪個團體、場合之中,都能夠快速融入,享受其中,並且積極地參與和貢獻。原來,他確實有稍稍受到一些培養和鍛練的。

 

 

問一個適應能力的高手

 

首先,George 經歷許多次環境的改變遷移。出生和成長在台灣,中學時期移往紐約讀大學,畢業後到洛杉磯工作,回台灣工作六、七年之後,又到芬蘭諾基亞公司工作八年,到諾基亞出現敗象的時候,又回到台灣另起爐灶。

 

每一次遷移,都在新環境中重新建立朋友圈、參與當地社群。

 

在美國中學的時候,有幾年是和一個遠房的堂哥一起過。這堂哥大他十歲左右,雖然也是個華裔,但是卻非常活躍。George 除了偶爾和堂哥一起參與教會活動之外,也會互相討論在美國適應的問題。

 

我自已從小是很傳統的台灣孩子,為了考試、升學,長時間躲在家裡讀書,一直沒去培養「適應環境的能力」。一直到我這幾年要獨當一面做研究、訪談、演講、談合作,才開始有意識地努力培養自己。現在還不是高手,但是己經改善很多。

 

綜觀 George 的經歷和自己的嘗試體會,提出幾點結論。

 

K書中心

台灣教育並不把經營人群的適應能力視為一件重要的事項,學生花許多時間在補習班、K 書中心。

 

 

適應能力和學琴、外科手術的相似之處

 

「適應環境的能力」與任何技能一樣,「實作」是不可或缺的環節。

 

聽完一個大師講解如何拉奏小提琴,我會變成小提琴大師嗎?不可能。寫程式、演講、繪畫、外科醫生開刀等,都有相似之處:

 

「需要在實作當中練習!」

 

所以,我們應該樂見、鼓勵孩子,到不同的環境中,學習自處以及溝通互動。但是,可別強迫他去。

 

小時候練習適應的機會包括幼稚園、和朋友的孩子玩、帶孩子到聚會、群體遊玩的場合。等孩子大一點,參加夏令營、長期的課程、學習社群,或其他的長期活動,都值得支持。

 

 

問題的「引導」,讓思考發揮效益

 

在成長階段,若能夠得到合適的引導成效會更好。

 

注意,是「引導」,不是「指揮」。不是一系列的「答案」,而是一系列的「問題」,讓他自己思考。以下列出幾個最重要的引導問題:

 

1. 想達到什麼目標?是想交到好朋友嗎,還是想認識女生/男生,或者是單純想一起遊玩,或者是想要學習領導和團隊活動經驗?想要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

 

在進入一個新群體、新情境之前、過程中都可以不斷自問這些問題。因為問題的答案,決定了應該要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電玩

年輕人往往也不把與人互動視為重要的事,用功之後以動電放鬆休閒往往花掉許多時間。

 

2. 如果想達到這個目標,合適的方式是做什麼?要和誰接觸、如何接觸?要如何呈現自己?要多主動、是否要引起注意,用什麼方式讓別人注意到?

 

3. 在每一次參與新情境、與新群體互動之後,都可以自問:你達到了什麼,有什麼意外的收獲或損失?下次會想要如何調整,讓參與的結果會更充實、讓自己更開心?

 

 

引導、發問、經驗傳承

 

George 提到,在美國的環境中,對參與社群活動,不但鼓勵,還會提供一些引導。更進一步,還能得到珍貴的經驗傳承。

 

他的堂哥及其他認識的平輩、長輩,都會在生活中指導與分享:如何禮貌地認識別人?有衝突歧見時怎麼辦?如何有效地合作?如何在認識新朋友之後進一步保持聯繫?

 

有一個朋友到歐美工作過一段時間,感嘆地和我說:「歐美第一流人才都是互動高手,所以結成網絡,成為領袖;台灣第一流人才都是讀書考試高手,都被僱用當職員。」

 

希望我們的下一代不必再經歷相同的感嘆。

 

 

以小勝大

富裕家庭培育子女的關鍵重點 — — 克服挑戰、找目標

 

講者:謝宇程 研究員

 

系列前文:

 

富裕的家庭教育孩子有其特殊的難處,不是拿錢砸就可以堆出有成就的下一代。許多富裕家庭以送出國、讀私校、全面保護為教育原則,其實並不見得是完整、長期的解方。在上一篇文章之中,提出了「給榜樣」是教育裕家庭子女的重要課題。另兩個重要課題,在本文中討論。

 

 

經歷艱險靠己力取得成果

 

以小勝大

《以小勝大》作者 Gladwell 指出,自信的來源是面對危險的經驗。

 

在二戰的史料中顯示,倫敦人在被轟炸的日子裡,不但繼續日常的生活,而且反而對戰爭愈來愈有信心。葛拉威爾的名著《以小勝大》之中,他基於這個現象指出了一個關於教育的重要原則「自信不是來自於安全,而是來自於面對艱險的經驗 ── 克服艱難的挑戰、穿過危險完成任務。」

 

如果富裕家庭要有一個教育信條,它應該是「殺不死你的,使你更強壯」。如果孩子想做一件有些難度和危險的事情,別急著阻止他。和他討論,如何克服困難,如何控制危險,如果真的受了些損傷,這正是面對與學習的機會。

 

曾經訪問過 AppWorks 之初創投的合夥人 ── 林之晨,他出身於很優沃的家庭,但他高中大學時代,需要到快餐店當服務生、用兩百度的油鍋炸雞,來賺取生活費。林之晨說他要想辦法面對危險,保護自己,並且在和不同成長背景的同事相處。這段艱難的時間給他極好的心智、能力鍛鍊;當他體會到「千金難買少年窮」,他反而因這段經歷感謝他父親。

 

 

找到值得投身努力的目標

 

很少人比巴菲特更有資格被稱為「富爸爸」,而他的三個孩子都平安長大,而且各自發展長才,開創事業。這是幸運嗎?我們可以發現,巴菲特的兒女有一個共通特點「很早就找到自己的目標。」

 

長女 蘇珊.巴菲特,很早就投入人道公益事務,長年獻身於公平貿易、愛滋病照護等課題。次子 哈沃.巴菲特,熱衷於企業經營,23 歲就承租農地經營產銷,日後也利用事業收益,支持研究和保育的工作。幼子 彼得.巴菲特,終身投入音樂創作,努力不輟,在 1999 年因為紀錄片配樂得到了艾美獎。

 

擁有許多資源但無目標,很可能像失控的跑車,最終釀禍。目標不但是未來成就的指引,而且引發孩子自愛自重、克制衝動的力量。巴菲特的孩子們不必為錢財、資源、地位擔心。只要他們有目標可以全心追求,不但創造自己充實的人生,而且也為世界增進了美好。

 

 

榜樣、挑戰、目標,來個模擬考

 

上述的說明,也許有些人認為有點抽象。對台灣讀者而言,似乎許多事沒有化為考試的形式,就沒有辦法理解它的重要性。那我們就來模擬一場考試。當你的孩子十八歲的時候,給他這三個問題:

 

  1. 有沒有哪一個人(或一些人),為你的人生未來提供了深刻的啟發,他(們)讓你體認到哪些人生的重要功課?
  2. 如果現在,你失去了家庭任何的支持,你可以在社會上存活,甚至闖出一番成就嗎?你要怎麼做?
  3. 在這個人生之中,你想用自己的才幹達成什麼,想要為自己和世界帶來什麼?

 

這些問題,他們是否已經深思熟慮、探索思辯過,是否是根植於世界的現實,而非妄想、猜測、學校與社會的灌輪?是否因為心中早有答案,所以能快速回答,並很有自信地陳述?這些問題的答案,真正顯示了一個十八歲孩子所接受的教育品質。

 

還在鑽營學歷、分數、名次嗎?這些都是過眼雲煙。幫助孩子在上述至為重要的課題上,找到深植內心深處的答案,才是他們極需要的教育。

 

 

黃世宜 老師

黃世宜 老師 主講與問答

 

黃世宜 老師

 

黃世宜老師簡介

 

受教育

誰需要鼓勵?誰需要督促?

瑞士的大學,是這樣的。

為什麼我要去上這個課?

教育,其實是相逢。

技職教育:一個瑞士鐘錶匠的故事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