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資源

(Q&A) 教育體制令人昏頭,講者對目前「體制外」教育的看法?

 

問:請問講者對目前台灣「體制外」教育的看法(如全人、華德福等)?背景自然是,現在光怪陸離的教育體制令人昏頭,正努力加強親職教育,但若要到都在家自己教恐怕有些難度,感謝回應!(29歲 女 醫師)

 

答:(謝宇程)台灣的教育體制,令人失望已經很久。但,是否執行體制外的教育,就以華德福來說,是必要?或是會對學生顯著較好?

 

 

長話短說「華德福」

 

首先,華德福教育體系和模式,背後有一套相當高尚光明的信念。就看這些信念的字面,大致上你我都會認同 — 雖然其中有一些關於「靈性」的信念問題見仁見智。華德福教育體系在世界各地也推行數十年,整體來說並沒有太大的爭議,也受到不少肯定。

 

在網路上,我們偶而也可以看到對華德福不利的言論。但這此批評主要是針對各別學校與幼兒園,甚至是部分教師的個人問題,根本質疑其理念與核心方法的言論相當少見。華德福的教育理念認為,在幼兒時期不必勉強做智力的教育(例如認字、算數)。因為等到智力快速發展的階段,早年的學習造成的差異很小,所以小時候的時光,可以用來學更重要的東西,例如美感、人格等方面。這些說法,大致上也有不少研究佐證。

 

即使如此,是否一定要就讀這些體系外的幼兒園或小學呢?似乎不一定。

 

 

「花錢就消災,昂貴即好貨」適用教育嗎?

 

教育資源

除了特殊的教育體系之外,提供各種教育資源的管道愈來愈多。圖 / 雲門舞集為小小孩開設舞蹈班的廣告。

 

首先,從各種資料來看,雖然華德福沒有顯著的、整體的不妥,但也沒有特出優良。華德福收費相當高,相對的,在環境、師資上特別認真經營,也許對學生成長有好處,但沒有明確而可靠的資訊顯示華德福畢業的孩子,日後絕對會在能力、人格、成就等方面有過人之處。考量大部分會將孩子送入華德福體系的家庭,可能是特別重視教育,或本身比較富裕,華德福教育出來的學生,表現不輸,甚至略勝平均值,這並不讓人意外。

 

第二,在幼兒園階段,並沒有公定教材,每間幼兒園,甚至每個老師,對於智力層面教學有多看重,都不相同,而且常常看市場需求而轉向。有些很重視全英語、雙語教學,有些也很重視人格養成和才藝玩樂,其實選項頗多。至於小學,其實這是台灣的教育體系中,體質最好,問題最少的一個階段。考試升初中的時代過去已久,而且現在嚴重少子化,一般國小的師生比,在堪稱健康的範圍內,並且愈來愈不會以考試來主導教學。

 

這種狀況下,是否要花大錢,進一個有名堂的幼兒園或是小學,這是見仁見智的事了。對於那些富裕的父母而言,錢確實不是重要的議題,寧可信品牌效應,高價買安心,這當然也是合理的選擇。

 

但是,如果您的收入不到一個「付幾萬塊沒感覺」的階層,也許面對「為了孩子的未來,多付一些也值得」這樣的說法,就可以三思。

 

最好的那個

引用創意藝術家李瑾倫的話「要成為最好的那個,其實沒有那麼少,沒有那麼難。」

 

 

教育特效藥何在?少些幻想 少些執著。

 

許多人迷信名牌,台灣人更常有「特效藥」心結,認為世界上總存在一個東西,雖然貴,但是效果滿檔、人人適用、服用簡易、藥到病除、無後遺症……這種藥真的存在嗎?

 

其實,大部分的情況,把孩子培養成人格、心智、身體健全的人,也不是這麼的困難,這並不是只有極少數人要花大錢才能辦到的事。我們不該忽略人類,本來就有的調適力和生命韌性。多數人並不會只為在孩童時代受了些壓力、委曲、辛苦、挫折,日後一生就完蛋。

 

台灣的家長對於「美好童年」可以少些幻想,正如對「成績卓越」可以少些執著。

 

當然,在少數較極端的案例中,孩子對於一般學校體系,產生絕對的不適應,例如:在學習上,或是和老師與同學的相處上,出現極大障礙。也許可以考慮求助於特別的教學方法來嘗試解決。但是在一般的情況中,父母對孩子親密的感情、父母與教師密切的溝通合作,以多元而趣味的方式陪伴孩子認識世界,這就已經是孩子成長茁壯 必要 且 充分 條件了。

 

 

會展

(Q&A) 生活環境的教育資源不足,如何讓小孩擁有充沛資源?

 

問:雙薪家庭(都在醫院工作),生活在花蓮,似乎教育資源相對不足的情況下,是否要為了小孩的教育,在國高中之後,到其他城市生活?若有其困難度,該如何讓小孩同樣擁有充沛資源?(36歲 醫師 女)

 

答:(謝宇程)我住在台北,台北在很多方面是比較方便,尤其如果你要買精品、吃美食、和政府打交道,或是到大公司找工作,這些我都完全不懷疑。但唯獨教育,父母的收入、眼界、思維,對孩子造成的助益或限制,遠遠大於城鄉因素,在網路時代尤其如此。

 

 

網路時代前,城市孩子有哪些優勢?

 

許多在台北的孩子,因為父母對孩子教育的漠視,孩子每天打電動;有些父母太過關心追逐短期成績,孩子出校門後都直奔補習班。對這些孩子來說,生長在台北有什麼好處嗎?很少,刺激和分心因素太多,近程短期的壓力佔了他們所有的注意力,反而讓許多這個年紀的孩子膚淺急躁,思維見解狹隘。

 

要說是否有什麼優勢,是花蓮孩子得不到的,當然也是有。例如,時裝精品、高級餐廳、工商會展,這些東西有助於孩子拓展他們人生的想像、對世界的瞭解,確實在城市中比較多元。但在實際上,台北的孩子,會利用這些資源的很少很少,通常連大學生都不會去接觸,國、高中就不用說了。另一個方面,都市裡的孩子,確實可以遇到更多強勁的考試對手,在考試這方面淬練他的能力。

 

然而,這一種陳舊思維下的優勢,面對變動的未來還有多少價值,我就很質疑了。

 

會展

台北的會展,其實是有教育意義,可以拓展眼界的資源,但事實上,大部分台北的學生都不會去利用這個資源。圖 / 2014 年資訊展

 

 

鄉村地區的教育優勢:空間、指尖、林間

 

現在,大量的知識與資源是在網路上的,對於台北和花蓮的孩子都非常公平。住在花蓮的家庭,只要懂得利用資源,極可能利用花蓮生活的優勢:「空間」,帶給孩子絕不遜於(甚至優於)台北的學習環境。

 

具體而言,以下這幾個建議,您也許可以參考:

 

首先,家裡的空間。
同樣的價錢,在花蓮可以買到的房子,是台北市的許多倍大。您可以空出一間房,專門作書房和學習之用。除了放滿好書之外,還有幾把靠窗的桌椅,讓這個地方舒服明亮,是全家人共同學習與交流的地方。

 

第二,花蓮空間的「隔絕性」。
花蓮沒有許多供年輕人流連玩樂的地點(如西門町),大眾交通又不完善,孩子們往來並不方便。您若願意,可以鼓勵孩子常常邀請朋友來家中,一起讀書、寫功課、討論、閱讀。若有一小群好朋友,從小建立了共學的習慣,日後一起做科展、想法交流、砥礪互補,將會是您的孩子最大的資產。

 

第三,花蓮的好山好水生態環境。
在城市之中,孩子們身邊沒有自然,所有的自然科學,都是從書本上習得。住在花蓮,更便於帶孩子看河看山,學習地球科學,看蟲看鳥看花看樹,驗證生物學。當台北的孩子在補習班之中寫考卷,也許您的孩子能在大自然之中獲得真正的學習興趣。

 

大自然

直接觀察大自然,可能引發的興趣,是課本和練習題所無法批擬的。圖 / 數年前我和某個地質學家長輩一同出遊,觀察岩層時所拍的照片。

 

最後,培養孩子閱讀的能力。

在這樣的空間環境之下,您若能把孩子閱讀的能力培養起來,尤其是英語能力及早專心打下基礎,讓他定得下心,能夠自主求知,用網路向世界伸展學習的觸角。多看高品質、提供前緣資訊的網站與資訊平台,拓展眼界。偶而帶孩子和他的小伙伴們一起來台北,聽個音樂會,看個設計展,開開眼界,回家路上交流心得。長此以往,您孩子的潛力和實力會遜於都市學生嗎?我不這麼認為。

 

 

圍城:城外想進去,城內想出來!

 

錢鍾書的小說《圍城》裡,提到男女的感情像是被圍困的城堡:城外想進去,城內想出來 – 現在許多父母看待孩子的教育,也在相似的兩難中。其實,有一批父母為了孩子的學習,花了大錢從都市移居宜蘭或鄉間,您可以在網路上查到不少案例。您不見得應該反其道而行。

 

尤其,現在台灣的學制一直在轉型,雖然跌跌撞撞,但是大方向是明確的,也值得認同 — 就是避免以考試競賽來評價優秀。在這樣的趨勢下,您的孩子所累積的潛力,將更容易受到肯定。

 

 

溝通

(Q&A) 是否建議兒女從小去國外留學?建議的年紀為何?

 

問:是否建議兒女從小去國外留學,若是,建議的年紀為何?(38歲 男 醫師)

 

答:(謝宇程)我聽過不少留學生的故事,留學結果是好是壞,似乎和年紀沒有絕對的關連。或者說更明確一些,留學的結果,是由非常多因素決定,而留學生的年齡只是其中一個因素。

 

您若希望找一個合適的時間點送孩子去留學,減少風險,增加收獲,其實要依其他的因素,以及留學的目標而定。

 

 

留學時間點,要看目標和兩大因素

 

如果留學的目標,是讓孩子儘可能成為「外國人」,日後移民歐美而少有文化隔閡,那麼就應該在可容忍的範圍內儘早送出國。

 

如果是為了專業知識、學術訓練而出國,那麼晚一些也沒有關係,孩子智力和心理比較健全,整體來說可以減少風險。

 

無論是哪一個目標,都沒有最合適的時間點,只有可供判斷的相關因素。我就直接說那些變數是什麼。因素分成兩種:「當地因素」以及「本質因素」。

 

溝通

父母和子女的溝通愈順暢,感情愈好,較適合出國留學。圖 / 我的某次演講,許多父母帶孩子一起來聽,共同學習與對話。

 

 

當地因素:支持系統有多強?

 

當地因素,指的是兒女到國外,當地的支持系統有多強。舉例而言:

1. 父母和孩子一同移民,那麼支持系統當然很強。

2. 父母之一同去,那稍弱一些,而且對夫妻雙方也是很大的犧牲與辛苦。

3. 國外當地有關係良好,有願意為孩子付出的親友,當然會是一大助力。

4. 將孩子送入一個傳統優良,教師素質高的學校,那麼也會減少危險。

 

若當地外在支持系統較強,那麼也許可以讓孩子早一點去。如果父母無法同去,當地沒有親友,也找不到好學校可以送孩子去就讀,那麼孩子愈早送過去,風險當然愈大。另外,請注意,在些所謂的好學校,指的不只是學術能力的好與壞,更重要的是校方對學生人格培養投入心力,教師關懷學生成長的環境。

 

 

本質因素:不只智力問題

 

接著是本質因素,包含孩子的特質與成熟度、和父母之間感情與關係如何,以及他在台灣學習的適應度。

 

如果您的孩子本來就不怕生、常常參加營隊、勇於探索與結交朋友、從小就有自主的空間、在不同的環境中居住過、有跨文化的經驗、語言能力(尤其是英語,或是留學國家的語言)也強,這樣的孩子,當然有早點留學的本錢。

 

適應環境的能力不完全是智力問題,但需要練習,可以及早培養,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與父母的關係如何,是一個較少被提到的因素。據我觀察,如果出國的孩子,本身就和父母感情良好,溝通無礙,這樣的孩子也較不易偏差出軌。若遇到挫折,他可以從父母得到慰藉與鼓舞,出現疑慮,可以向父母徵詢建議;若出現無可化解的困難,父母也可以及早得知及因應。

 

翻轉教室

留在台灣受教育,也不見得是絕路,圖 / 某高中在嘗試自學和翻轉教室,讓學生自由討論。

 

 

外國月亮才發光,留在台灣是絕路?

 

最後是,在台灣學習,是否那麼地不適應,那麼地走投無路。台灣的教育,雖然不盡理想,卻也非一無是處。在台灣受教育的,也有不少人成為優秀的人物。其他國家也不是天堂,尤其美國,不好的學校也非常多。

 

孩子若太早離開父母留學,總是有風險,減少和父母的親情相處,本身就是很沉重的成本。孩子的特質是否到了「留在台灣受教育就毀了」的地步,或者有明確的跡象顯示「到歐美受教育必成大器」?若有這樣的現象,當然可以提早考量出國。

 

總而言之,出國留學也許沒有必然的、放諸四海皆準的最適年齡。要看「當地因素」以及「本質因素」,綜合考量風險、效益與成本來作判斷。

 

如果要讓孩子年輕時,就單獨出國讀書,也應該及早準備與培養。

 

 

古蹟

(Q&A) 孩子對學校課業興趣缺缺,如何引導渡過課業壓力?

 

問:我們家的大女兒 9 月升七年級。很喜歡看課外書及聽廣播(台北愛樂電台)。我認為她個人的特質是聲線悅耳,咬字清晰,對食物的味覺敏銳。飢餓遊戲、哈利波特、金庸全集、東方出版社世界少年文學系列及其它皆已完讀。但對學校課業則興趣缺缺,常在學習目的上與媽媽起爭執,有時還說出世界末日搞不好明天就來了,學這些有用嗎?我個人是覺得,不一定要讀普通高中,繼續搞三年的國英數理化社會,那 7~9 年級應如何引導這樣的孩子安然渡過繁重的課業壓力呢?(41歲 男 建設公司)

 

答:(謝宇程)在台灣,您絕對已經是一個在高標線以上的爸爸。

 

20140826-01-02

 

能夠這麼用心仔細地了解孩子本身的特質,關心她的喜好與感受,並對她的未來採取開放的態度。您的孩子很幸運。

 

您的孩子絕對夠聰明,愈是聰明愈不易受外在體制的擺布,愈容易想走自己的路。但是在和體制相處、拔河的過程中,卻容易挫折與焦慮。對台灣的孩子而言,聰明這件事當然是優勢,但也往往意味著辛苦的成長歷程。

 

依令嬡的特質,可能確實不適合用強迫的方式逼她學習,引起自發動力是必須的。對這樣的孩子,引起自發動力有兩個主要切入點,一是腳下動能,二是遠程拉力。

 

 

投其所好,舉腳往前踏

 

腳下動能來自她現在已經有興趣的事物。您說她喜歡音樂,那她也許會對樂器原因感興趣,而樂器原理背後就是物理,您可以找這方面的影片、書籍給她看。她若對味覺敏銳,對烹調有興趣,這背後就是化學與生物學,相關的書不少。金庸和各種文學背後,是歷史、地理,可以鼓勵她上網多找資料、考證各種說法。若她喜歡飢餓遊戲、哈利波特,也許她也會希望看懂原文,想看原文,想聽懂電影中的對白,就要學英文背單字了。

 

烹調

烹調和味覺的背後就是化學與生物學,所以,鼓勵孩子做飯,也是觀察化學反應呢。

 

有了喜歡的事物,就很有可能也有興趣學習相關的、深入的知識。若她更進一步有創造的動力,那她更會需要知識基礎,這時候就是引發學習動力的機會。當她想求知,但是看不懂的時候,正是時機讓她知道課本中的知識和這些事物有什麼關連,讓她知道為什麼打底很重要。有好題目,未來還可以做成科展、小論文,引發學習的成就感。

 

 

耐心引導,找尋生涯北極星

 

遠程拉力來自個人將來的目標,無論是成就、是生活、是體驗、是樂趣、是身分…。即使令嬡常說:「也許明天就要死了」。也許您仍可試著探問:「如果明天不死,後天不死,如果你會活到五十、六十、七十歲(而那可能性很大),你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過什麼樣的生活?要像爸媽一樣嗎?還是像某個叔叔伯伯一樣?還是像某個名人一樣?」

 

可能她不會一下子有答案,但請給她時間,您們重視這個問題,她慢慢就會感受到這個問題重要。在她看書、看新聞、看電影之際,有技巧地帶出這個話題,不要在時間和選項上限制她或影響她,給她自由思考的空間。

 

只要她有了一個嚮往的方向,就可以帶著她思考,要走向這個目標,要學會什麼能力,要有什麼資格,要讀什麼學科或學校,又和現在的學科有什麼相關之處?例如,如果她想畫卡通,那要擅長電腦繪圖,要把這件事做得好,就得學程式、數學、英文等科目。她真的選擇什麼不重要,事實上什麼都好,而且極可能會一變再變。

 

總之,要先找到一顆暫時指引方向的「北極星」。

 

古蹟

若喜歡歷史故事或小說,也許表示有社會學科的潛在興趣。所以,多帶孩子參觀古蹟也不錯。

 

 

現象背後的原因,方案之外的可能

 

依照令嬡的聰明特質,對學習沒興趣,也許背後有些原因。例如,是否之前有老師的上課方式讓她感到不愉快,她心中對於學校 – 老師 – 學科產生了負面感覺的聯結。也許和她聊聊,幫助她釐清學科、學校、老師是分開的事。為了一個不好的老師,而阻斷了某方面的學習,實在很可惜。

 

如果令嬡現在才升七年級,而她有這些閱讀的興趣,其實不必現在就認定,她日後一定要讀職校(雖然那也沒什麼不好)。在台灣並沒有完美的學校體系,無論在哪裡,教師素質與教學模式,整體而言都不樂觀,只有好一點和差一點的分別。重點還是及早引發學習動力,學著和教育體系共處,以適當的方式利用它,而不被它主導。繞過它不夠好的地方,不要被它操控和羈絆。

 

我認為令嬡的學習困境是暫時的。有您這樣的父親,她很幸運,我很樂觀。

 

 

世界名字

「世界名字」是什麼?該怎麼取?

 

講者:謝宇程 研究員

 

系列前文:

給兒女取什麼英文名字,看似小事,請別大意。

您的兒女也許需要一個「世界名字」

 

世界名字是什麼?舉一著名的例子,現任的美國總統:Barack Obama。歐巴馬總統的父親,其實也叫做 Barack Obama,所以嚴格來說,歐巴馬總統該被稱為「二世」。而他的名字 Barack,其實在英美歷史中可以說從來沒有前例。

 

歐巴馬總統的父親,從小生養在肯亞鄉村,Barack 其實是當地語言中的名字。然而這個名字,無論發音和記憶,都不會對歐美人造成困難,所以就不妨礙它成為一個「世界名字」,至少在歐美都可以便利地使用。

 

 

設計世界名字的思路

 

中文是將更多的意義放在字型而不僅字音,所以我們要創造「世界名字」是比較複雜。有幾個思路可以參考。

 

思路一:參考中文名字的發音,創造一個歐美人士容易發音的名字。例如,我有朋友中文名字是佳柔,另一個名字是 Jalo,一個朋友中文名字是剛羚,另一個名字是 Connyn,這兩個名字都會是不錯的「世界名字」。現在這種例子已不少見。

 

 

世界名字

許多世界性的品牌都具有「世界名字」的特徵,UNIQLO 就是一個好例子。

 

 

依這個思路,其實在取中文名字的時候,就可以試著考慮「世界名字」的問題,兩個名字一起取,而不是先取中文名字,因為之後可能發現很難以此為基礎,創造便利歐美人士發音的名字。

 

思路二:如果已先有一個不易轉音的中文名字,另發明一個在發音和意思上不相關的單字作為世界名字,絕對是可以接受的 — 在軟體界,這還會被認為是一件頗酷的事。例如之前文章中提到的 Python 專家 Mosky,這名字雖然和她的中文名沒有關係,但好記好念,識別度又高,其實也是個好的世界名字。

 

思路三:如果希望取一個更有文化意涵的世界名字,也許可以以拉丁字根、希臘字根為基底進行創造(例如 Lucy 有光明之意,Leo 有獅子之意,都來自拉丁字根),並藉由發音或意義設計中文名字。但這樣做難度較高,目前還沒找到例子。說真的,我很認為若有熱愛語言學、各國語文的年輕人有興趣創業,這絕對會是個可以發展的事業。

 

 

世界名字

書名是一本書和讀者溝通的第一句話,而人和他人溝通的第一步常是名字。要讓一本書暢銷,要花很多心力想書名。

 

 

世界名字與世界觀教育

 

這篇文章乍看和教育無關,其實不然。

 

中國古代文人有名、字、號,正是為了在親屬、官方場合、文人友群之中,以最合適的方式呈現自己、自我描述,與接受描述 — 他們的名字號,分別對應他們生活與世界相關的好幾個層次。

 

如果「世界觀」是教育的重要課題之一,也許這個課題可以開始得比我們想像要早。取名字這件事之中內涵著重要的世界觀思維 — 取什麼樣的名字,以什麼思維取名字,反映了我們期待把自己呈現在什麼樣的人面前,走進多寬廣的世界。

 

所以,取名字要找算命仙嗎?或者,請教一位熟悉中文、英文、拉丁文、希臘文(而且有世界觀)的專家,也許更符合我們的孩子,在二十一世紀生存的需求。當我們和兒女解說他的名字有什麼意義,為什麼取這名字,將比任何書更深刻地告訴了兒女,他們與世界的複雜關連。

 

莎士比亞透過羅密歐問了這個問題:

 

What is in a name?

Oh, dear. Too mu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