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3-06-01

(Q&A) 如何尋求,與另一半教育理念有所不同時的平衡點?

 

問:與另一半對於教育的理念有所不同時,該如何化解衝突並尋求平衡點?

 

答:(黃世宜)這種情況非常常見,而且的確往往是爭執的引爆點。如何化解衝突尋求平衡?

 

 

20140813-06-01

找一個雙方都心情平靜愉快的時候,互相討論。

 

 

我的建議是:

 

 

(1)不管如何先肯定對方,有什麼不同的意見等一下再說:

教育理念再怎麼不同,但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另一半之所以堅持己見,也無非是為了孩子。因此,在開始進行溝通歧見之前,如果雙方都能先冷靜下來先肯定彼此善意的出發點,相信可以更平和理性地進行之後的討論。

 

 

(2)大量的溝通,共同做出列表:

在這一部分,重點在於雙方儘量提出各自具體的做法,把雙方的意見分兩邊來寫,寫在一張紙上,然後統一做一個對比,再一起討論,把最不可行的做法優先刪除。記住,列在表上的都是具體的做法,而不要加入情緒性的言辭,如:「為什麼你這麼自以為是?你有沒有想到我的立場?你以為就只有你最愛兒子嗎?」因為情緒化的言辭往往造成溝通中斷,對解決協調衝突沒有具體幫助。

 

 

(3)適當的讓步:

如果沒有太嚴重的影響,對孩子無傷大雅,還算可以接受的話,可以適當讓步。一般來說,刪到列表只剩下兩個選項的時候,往往也是雙方最堅持不肯讓步的點。此時我建議,可以等隔天,雙方都稍微冷靜下來,再想想,再溝通是否有彼此讓步的空間。

 

孩子的教養問題往往是夫妻爭吵的導火線,確實不容易,但是漸漸就會找出彼此相處之道了。或許您可以找個機會跟另一半好好討論這一個問題,可以找一個雙方都心情平靜愉快的時候,互相討論認識對方,不要等氣氛緊張的時候才來檢討對方的溝通方式,看看對方所能夠接受的溝通方式是什麼?

 

祝福你們!

 

 

20140813-05-01

(Q&A) 如何讓中學以上的孩子,學會可以帶著走的能力?

 

問:如何讓中學以上的孩子,學會可以帶著走的能力,而非僅僅背書解題?

 

答:(黃世宜)中學以上的孩子介於成人與孩童之間,已經具備相當成熟的邏輯思辨能力,生活細節也可以獨立自行處理,完全可以放手讓孩子表達自己,探索自己,從實現自己的過程中,掌握積極解決問題的各種能力。

 

 

20140813-05-01

讓孩子獨立規劃生活大小事,如:出遊。

 

 

因此,要讓中學以上的孩子不僅僅只會背書解題,擁有可以一輩子靈活運用的能力,我建議可從幾點下手:

 

 

(1)生活細節放手:

 

讓孩子學習獨立自主,自己處理並規劃生活大小事,比如做家事、參與夏令營、跟朋友出遊等等,生活本身就是最生動的教室,直接放手讓青少年獨立參與生活的各類學習(如怎麼下廚、怎麼理財),是脫離死讀書的好管道。

 

 

(2)把中學以上的孩子當做你的朋友,跟他討論課業與人生:

 

這一個年齡段的孩子,興趣特質基本的雛形已經浮現,對未來開始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抽象思維則開始在各方面,開始探索扎根,如感情觀、金錢觀、人生觀等等。我非常鼓勵家長,趁孩子這一段黃金時期,多多跟您的孩子做溝通與交流,讓他學習表達自己對這一個世界的看法,讓他自己建立起分析這個世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些能力,都會影響孩子一輩子,比背書解題考好成績重要太多了。

 

加油!

 

 

近期課程

 

 

(Q&A) 小孩好習慣,如:守時、勤勞、專注力……等等,如何養成?

 

問:如何養成小孩好習慣? e.g. 守時、勤勞、專注力、儉樸等等。

 

答:(黃世宜)可以根據目標,設計一個很簡單的、易於執行的、日常反覆發生的小動作,讓孩子漸漸養成習慣。提醒家長注意幾項原則:

 

 

(1)把生硬死板的習慣,儘量柔性,並且簡單化、儀式化,一決定就不隨意更動,免得造成孩子的壓力或無可適從:

 

如守時,早上按時起床準備上學,可以跟孩子說:「每一天早上起床的時候,我都會先抱抱你跟你說早安!」就像一個小小的溫馨的儀式,孩子會非常喜歡這樣的親暱,會主動讓這樣的習慣進入他的生活模式之中,比「每天你都要給我在七點準時起床!」這樣的命令,更能讓孩子信服。因為我們是一家人,是一個家庭,並不是一個軍營,一支軍隊。對孩子不需要用到管理模式,而只需要用到全心的愛。

 

 

( 2 ) 拆解成容易執行的具體小步驟:

 

儘量讓你希望孩子達到的事情,拆成幾個孩子能夠理解、容易執行的具體步驟,一步步執行它。再拿之前準時起床的例子,跟孩子解釋,這一個習慣的內容步驟就很簡單:「先起床,接著爸爸媽媽抱抱。」

 

如果跟孩子講一堆:「拜託你快點起床好嗎?你是不知道我還要趕去上班嗎?老闆會生氣要扣我薪水你知道嗎?」對孩子來說,「上班」、「老闆」、「薪水」,都是他完全並不理解的世界,他是沒有辦法,把這一些完全陌生的抽象人事,放在他的行為模式中。

 

 

(3)不建議獎賞和懲罰,目標是達成積極自主,而非仰賴消極的獎賞和懲罰:

 

許多專家會建議適當用獎賞或懲罰,尤其是獎賞這一部分。我個人的看法是看情況,儘量不要使用獎賞或懲罰來制約習慣的養成,除非萬不得已。因為生活習慣是屬於個人自主負責的一部份,我們教育孩子的目標,是為了他能夠成為一個懂得自主自律的成人,而不是為了成為一個想得到獎賞而逼使自己屈從規則的順民。

 

 

(4)身教:

 

家長本身,就是孩子最直接也是最有力的模仿對象喔!所以如果您希望孩子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自己最好也能同步達到。所以爸爸媽媽跟孩子們,一起加油噢!

 

 

(Q&A) 需要給小孩念 ESL 嗎?甚麼時候開始較為恰當?

 

問:需要給小孩念 ESL 嗎?若是,甚麼時候開始較為恰當?

 

答:(黃世宜)關於這一個問題,不管是 ESL 也好或是其他外語學習,事實上,從專業的觀點來看,並沒有特別限制,任何時候都歡迎開始,即便是嬰兒期。

 

任何時間點都可以展開,那麼真正取決的成功關鍵其實是在環境的佈置。所謂的幼兒(兒童)外語學習的「環境佈置」,包括 ESL 師資的選擇、ESL 學校的教學方式、親子居家的 ESL 教學等等,都是屬於幼兒 ESL 教學環境佈置的一環。

 

至於幼兒 ESL 需不需要?我個人的觀點是樂觀鼓勵不強迫。

 

如果經濟許可,有機會找到合適的 ESL 教學環境,就不妨展開,但如果各種主客觀條件無法達到(如孩子寧可學畫畫也不願學外語;或是 ESL 課程師資不盡理想),此時不需要強迫孩子非學不可,完全視個別情況做調整。

 

 

(Q&A) 資優教育與能力分班,對於現今的教育的意義?

 

問:關於資優教育與能力分班,對於現今的教育還有其意義嗎?

 

答:(黃世宜)其實資優教育與能力分班,一直都對教育有其意義,無論古今中外。並且,它們甚至都是教育領域中,一個很重要的研究主題或專科。

 

資優教育與能力分班本身,事實上從專業教育方法的觀點來看,是有其必要性與優點的。資優教育與能力分班可以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以及有效運用教學資源的特點;即便是在歐洲,公開能力分班以及實施資優教育的情況,依舊存在。

 

但之所以在台灣資優教育與能力分班被扭曲的原因是,整個文化與社會背景太過於強調精英階級的功利價值,而忽略了其他不同階級的需要。從這一點來看,資優教育與能力分班本身並沒有原罪,出問題的是不合理的大環境,舉凡政治經濟(如不合理的薪資),社會福利政策等,才是直接影響教育制度扭曲的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