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

即使是孩子 也有隱私權

 

講者:黃世宜 老師

 

 

船

 

 

今天接送小孩上下學的時候,巧遇一位媽媽。這一位瑞士媽媽看到我,怒氣沖沖。

 

「我真的很生氣!」瑞士媽媽說,「剛剛某某的媽媽竟然敢打電話問我,想知道我女兒法文功課寫完了沒!」

 

當場我是有點呆掉,因為說真的,乍聽之下,覺得這應該是……很尋常的一個小問題。

 

「這個媽媽實在太沒禮貌!打電話先跟我說誰誰誰的功課根本沒她女兒厲害,老師憑什麼誇獎他!然後話鋒一轉,就問我孩子學校功課跟得上嗎?」這位瑞士媽媽批哩啪拉繼續罵著,「我很明確地告訴這個媽媽,我沒有權利要告知你,我女兒學業表現怎麼樣!這是她的隱私!然後我就冷淡地說再見,掛掉電話。」

 

看我呆愣無言,這位瑞士媽媽又接著提醒我,「那個某某的媽媽如果也來跟你哈拉小朋友的成績,別理她!」

 

真的是很不一樣的文化,個人,隱私,隱私,個人。

 

就像我今天參加的懇親會,也是一樣。一對一。

 

一個月前,老師約了一個時間,把所有家長集合起來,我本來以為那就是懇親會,可以瞭解更多孩子在學校的情況,結果不是。

 

老師只是把全班的班規還有上課內容簡單說明一下,然後就說,各位爸爸媽媽,你們可以回家了。於是有家長舉手,想瞭解更多自己孩子的表現,老師就回答說,不方便在大家面前提這個,為尊重個別隱私,請各位家長另外跟老師約一對一的懇親會,謝謝。

 

我現在真的會很小心,不要在自以為是的閒聊裡,突然踩到別人的地雷。因為即使是一個孩子,也有隱私權。

 

 

海賊王漫畫

教語言?教技能?還是教溝通?

 

講者:黃世宜 老師

 

 

海賊王漫畫

 

 

因緣際會,故事很長。總之新的一年,會把研究重心漸漸專注在文化溝通這一塊。尤其是觀察跨國公司裡,面對來自不同語言文化的員工時,怎樣進行溝通的策略。

 

想到很多年以前,那時候我剛跨進瑞士中文教學這一行。那時在一個瑞士教師培訓的場合上,遇到一位瑞士法語老師。這一位女老師看到我是華人長相,很快地,就拉著我說了很多她先生在中國經商的經歷。她先生,可以說是很典型的「瑞商」,在中國市場開放之時,跟許多歐洲人一樣,去東方闖。

 

這位太太告訴我瑞商先生所遇到過,許多的文化衝擊。其中一件讓他們印象最深的,也是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關於減少工時的例子。

 

這位瑞商老闆到了中國,僱用了當地的中國人當主管。本來想為了顯示自己公司的人性化,瑞商老闆很貼心地告訴中國主管,他決定減少工時,讓員工多放假。

 

當時中國主管點頭說好。

 

瑞商老闆一開始很得意,覺得自己施了德政。就瑞士人的想法是,他引進了歐洲人自豪的人性,尊重員工的放假權利。但是隔了一陣子,他發現屬下員工並沒有因為他的德政顯得開心。首先是,瑞商老闆發現,雖然工時少,多放假,但是大家臉上都淡淡的靜靜的,沒有快樂的交談。在瑞士,公司放假前,是會互相慶賀喝一杯,然後談一談要去哪裡玩的,但是,瑞士老板發現這一些華人員工,放假前異常沈默。

 

瑞士老板忍不住,問他的中國人主管,是不是有問題?員工是不是對他不滿?中國人主管說,沒問題啊。一切都很好。

 

瑞士老板一開始相信了中國主管。但又過了幾個月,還是感到毛毛的,看到員工異常沈默的收假,公司效率也並沒有提升。想一想不對勁,又問中國主管。

 

中國主管回答,應該是沒事吧。瑞士老板有點急了,說怎麼可能沒事,員工看到我這麼冷淡,我給大家這麼好的福利,怎麼還這樣,你給我調查清楚!結果看瑞士老板一急,逼著要真相,那中國主管就很小聲很小聲地說,大家是有一點不太開心……

 

那你怎麼不早說!?之前還說沒事沒事!瑞士老闆忍不住生氣了。

 

您對我們這麼好,真的是沒什麼事,只是……只是……中國主管很為難地,囁囁嚅嚅。

 

你趕快講真話,我很民主的。不會炒你魷魚的。瑞士老闆簡直快被搞瘋了。

 

就是我們很多員工覺得少了工時,也就少了加班費。您放我們這麼多假,工時又這麼少,那給家裡掙的錢也變少了。是不是可以請您讓我們有機會加個班?有些員工不只要賺錢買房養小孩,還要寄錢給鄉下的爸爸媽媽……中國主管好不容易提起勇氣這麼說。

 

文化溝通,真的是一條很漫長很艱辛的絲(思)路。

 


 

其實瑞士商人也不斷在調整並認識華人思維中,比如有經驗的瑞商,已經知道華人說「沒事」不代表沒事,「好」不代表真的「同意」。

 

就溝通理論來看,我們會鼓勵在不同文化交流時,從各種非文字的跡象去尋找真實的意義,而不只限於文字上的表達而已。比如說臉部表情,眼神,舉動,像例子中的瑞商,他很明顯覺得不對勁,就是因為發現員工反應冷淡,沒有笑容,雖然口頭上說沒事,但肯定有事。

 

常常覺得,在西方,很多想當然爾的事情都可以變成很科學很系統的策略,包括人類溝通學。我其實還是在外語教學研究所,但是會開始更精細在人類文化溝通學上,這也是經過一連串的摸索與轉彎才發現自己好像應該專心做這一塊。

 

我還是在外語教學的領域,但是因為有越來越多歐洲人發現,學中文不能只學語言而已,怎樣幫他們打開市場跟拿到生意,還是必須有策略地認識理解華人文化才行。

 

 

Coffee time

關於學生談戀愛

 

講者:黃世宜 老師

 

 

Coffee time

 

 

昨天,跟高中中文班那一對新出爐的班對聊天。

 

說實在話,自從他們兩個在一起後,兩個人眼睛發光很幸福貌(用台灣的流行話就是很閃超閃非常閃)感覺得出來,他們迫不及待宣告所有人,以分享他們的喜悅,呵呵。但我有時候又不知道,跟學生之間該不該主動說些什麼,畢竟我不是很清楚瑞士人隱私的界限在哪裡,尤其在學生跟老師之間。

 

「老師……」全班都回家了,教室只剩我跟這一對情侶,他們甜蜜地看著我。

 

「恭喜……恭喜你們啊……」我有點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

 

「謝謝!」他們看起來很幸福,我突然覺得他們就是因為信任我,所以也就像朋友一樣聊起來。

 

「老師,我們幼稚園的時候曾經同班喔!」兩人你一言我一語搶著跟我說,「後來他轉學到另一個城市,國中三年級的時候才又轉學回到這個城市,但那時我們並沒有來電,雖然知道彼此是誰。」

 

「所以你們是上高中之後,因為選修中文課才相戀的?」我說。

 

「對啊!」兩人很幸福地笑著回答。

 

「哇!真是浪漫啊!這就叫做緣分!」我驚嘆道。

 

「什麼叫緣分?」學生問。突然想到,對耶!緣分是屬於我們這個文化的說法,他們是瑞士孩子,聽不懂。正準備苦思怎樣用淺顯易懂的法文來解釋抽象的緣分時,女孩突然自己開口說,

 

「老師,您是不是要說,就是一種命運的安排?」

 

「對對對,就是命運,就是命運!」我很驚喜。「所以我說很浪漫啊!」

 

「對啊!因為我們兩個自己也覺得這是命運的安排。」他們兩個聽到我這麼認同他們兩人的交往,笑得更開心了。

 

看著他們兩個手牽手離開教室,走向雪地的背影,我突然覺得,我好幸運好幸運,可以分享到年輕生命的情感與思維,點點滴滴,沒有距離。

 

後記:說到綠制服,我跟我學生談起我們高中的事情,他們不大能接受綠制服跟榮譽之間的關聯。很有趣,他們喜歡自由穿著的生活,很不能想像要穿制服的樣子。本校也是第一志願,可是他們也沒有那種身為明星高中學生的榮譽感,我想這也是文化差異吧!

 

 

獨立思考的前提是自私自利?

 

講者:黃世宜 老師

 

 

Shopping_cart

 

 

前一陣子本人大放厥詞,說「獨立思考的前提在於自私自利」,之後有一些討論,我就把回應寫在這裡。

 

當初用「自私自利」這一個負面強烈的字眼,從小被教育溫良恭儉讓的我,心裡的確也一陣猶豫自責。最後,還是狠下心,一劍給他揮下去,就是故意用「自私自利」。

 

為什麼?因為,我希望大家能感受到一種疼痛,才能正視我們思考上的「小腳」。

 

解開纏腳布,是上個世紀初的事情。把腳纏得小小的,本人走起路來痛苦不堪,但社會定義為「搖曳生姿」。我們崇尚自己的苦自己吞,要奉獻自己取悅眾人。現在,關在家裡的小腳們都不見了,但是小腳們卻還走在我們這個世紀的華人思維裡。

 

我觀察到,自私自利在東西方,所出現的時間點是不一樣的。西方人一開始的時候就明白公開地「自私自利」:很明確地告知,他本人如何如何質疑,不接受怎樣怎樣的條件。然後就大家所提出的不滿意見,反覆進行討論投票表决,直到大家達成共識。在西方,一個新制度會花很多時間討論才會付諸實行,但一旦實行後,這個制度,基本上就已經可以像一輛德國車,奔馳上路。

 

但我們的制度剛好是相反的。

 

一個新制度下來,起初都像一條乾淨潔白的纏腳布,充滿道德理想抱負。孩子,忍忍吧,咬著牙露出你的笑容,為服務社會奉獻努力吧。但一轉身,在背後數鈔票的,又是那一個當初叫你纏腳,你不知道該叫老鴇還是母親的長輩。然後,整個制度就像裹小腳的女人一樣,走得緩慢,走得搖搖晃晃。

 

 

Graduate institute

瑞士年輕人獨立思考的秘密

 

講者:黃世宜 老師

 

 

Graduate institute

 

 

最近寫了一些關於瑞士學生自主的文章。其實,這些文章除了不僅僅是近距離觀察的心得,也是我自己心路歷程的反映。我常常在思索,要怎樣才能讓我們的下一代,也能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最近我發現,養成獨立思考的前提竟是,要懂得自私自利。

 

前一陣子,接到校方通知,說今年暑假在上海有一個青少年夏令營,瑞士將從眾多申請者選派三名代表,參加九天食宿全免的中國之旅。作為老師的我,來到班上向大家宣布好康消息,以為瑞士學生會為此歡呼感激大好機會的降臨,結果沒有。瑞士學生竟然一派冷靜淡定,馬上潑了我很多冷水:

 

「老師,雖然食宿全免,可是我要付機票,卻只去中國九天,並不划算。您是否可跟主辦單位確認一下,是不是可以在夏令營之後還可以留下來遊學至少一個月?」

 

「老師,我從來沒去過亞洲,第一次單獨做遙遠的長途旅行,我很擔心。不知道主辦單位有沒有安排安全可靠的接機服務?」

 

「老師,參加這一個夏令營,有沒有什麼證書或是課程,可以讓我寫在未來的履歷裡?」

 

「老師,有沒有以前參加過這個夏令營的瑞士學生,可以分享他們的經驗?」

 

沒有感恩客套,沒有歡呼口號,只有為自己著想的實際問題。懂得為自己設想,為自己的利益捍衛,懂得權衡利害,懂得思考做決定:自私自利,原來可以是一種認真的生活態度。

 

一種認真看待自己生命價值的生活態度。

 

註:如果您是台灣善良民眾,自私自利四字讓您一時承受不了,我可以改一下,就是 「愛自己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