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信任 下的所有文章

hardwork

(Q&A) 現今教育,沒有一定標準,但想聽大家的答案。

 

問:現今教育最缺乏且必需的是?最有效率的學習方式為?回顧過去,覺得終身受用的學習為?這些其實都沒有標準答案,但很想聽聽大家的答案。

 

答:(蔡依橙)台灣教育最缺乏的,是真正認清我們是個「人」,以及真正把未來交給「年輕人」或「孩子」的氣度。

 

因為如此,所以我們不信任孩子,希望他們長時間的待在學校、下課補習,拼命的安排各種才藝,不問他們的意見。也因為我們沒有認識到,「人」就是個「人」,所以會用一堂課 200 張 slide 的方式授課,而不是考慮「人」的學習心理學。

 

終身受用的,以我來說,是找回學習的自主權。在大學,因為大堂課真的太無聊,我個性又不喜歡去花兩個小時坐著,就為了一個「可能的點名」,所以幾乎都騎著車去買書、去上課、去研究所聽課、去藝術大學聽課。

 

很快的我發現,因為這些我有興趣、而且是我自己決定的,所以我的學習效率跟深度,都超過醫學本科,而這也讓我知道,其實我有能力自己在醫學(被大人規範的學習)之外,學到很多。

 

進了醫院,當我發現醫療非常有趣時,我也自己規劃了學習,不管是實習醫師、住院醫師、主治醫師階段,都自學成長。請參考以下幾篇:

 

 

hardwork

自學的,印象最深刻、學問最紮實。這張圖是上過國際期刊的。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8259739

 

 

(Q&A) 台灣缺乏品牌,請問培養品牌的教育內容?

 

問:台灣缺乏品牌,我最想知道培養品牌的教育內容(已買相關書籍),台灣加油!

 

答:(蔡依橙)成功的品牌,是一種形象、是一種信賴、是一種可靠感。所以,我們應該從「負責」開始教育小孩。例如:

 

(O) 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每一個決定,都形塑了一部分我這個人「一生」的形象。

(X) 考上公務員後,國家就應該要照顧我。

 

(O) 請問還有什麼我能幫忙的嗎?

(X) 我下班了,你改天再來吧。

 

(O) 這雖然完成了,但過程中還發現什麼什麼可以作得更好,我來試試看。

(X) 我都照你交代的工作完成了,你還要怎樣?

 

品牌的打造,是以「顧客的信賴」為目標,需要自發與積極。但台灣的教育體系,是以「服從」與「完成長輩交代的事情」為主流,這樣的思考,自然只能做低毛利代工品牌,聽命歐美、準時交貨。

 

我們,從自己開始做吧。

 

 

MDCT team meeting

相信你的伙伴 給他們權力

 

講者:蔡依橙 醫師

 

MDCT team 合照

 

很多人,對我們的「多切面電腦斷層」團隊很有興趣,總覺得應該陣容龐大、資源豐碩。很可惜要讓大家失望了,哈哈,核心成員大概就照片裡頭這樣。這次我想談談,兩位具有世界級掃描技術的伙伴:右一的陳明至放射師,以及左一,已退休的林保鐘放射師。

 

 

世界級的放射師

 

我們在國際上發表超過 50 篇「多切面電腦斷層」的論文,所有的研究與案例,幾乎都是他們掃描的。不管是一天大的先天性心臟病超長部位高流速廔管掃描氣喘吁吁的肺高壓患者,都由他們用精湛的技術,獲得珍貴的診斷影像,幫助患者,也讓我們有更多與國際學界分享的素材。

 

有他們的幫助,我的 CT-guided biopsy,方向誤差也才能控制到極小,閃過重要血管。與優秀人才合作的經驗,會上癮的,那是完全信任、高度精準,我們都知道,正在做的,是世界級的事情。

 

CT-guided lung biopsy

 

為什麼他們這麼傑出?說穿了很簡單:因為我們是平等對待的,深切知道,團隊裡頭角色不同,經驗的流通,如果有階級的高低,就流不通了。

 

MDCT team meeting

 

我們每週,有一次中午的 MDCT team meeting,大家都要讀點新知,輪流報告,你報告,我也報告。對於失敗個案的檢討,我個人的想法錯了,就承認,你的決定對了,就鼓勵。

 

放射師站在醫療現場的第一線,任何直覺都有其珍貴的價值,應該去聆聽、去理解、去內化,更要給予犯錯的空間。優秀人才,能從犯錯的過程中學到的,比你預期的還要多很多,是非常寶貴的經驗,不應批評責罵。

 

 

相信伙伴 給予權力

 

說來容易,但其實在醫療圈的人就知道,很多時候,第一線的人員不願意衝、不願意做,只是因為醫師高高在上,用命令的、用責罵的,但出事的時候,卻首先卸責。

 

而我相反,引進技術的時候,因為英文還行,我先從國外經驗引進,指導建置;等技術轉移成熟之後,我詢問、我討論,聆聽第一線伙伴的感覺與作法,並做調整。

 

大方向訂好之後,給他們現場靈活應變的權力,任何特殊狀況,他們都有權決定怎麼掃描,如果失敗,那是我做 leader 的沒教好、沒溝通好;相對的,如果成功,則不吝給伙伴們,鼓勵與讚賞。

 

因為我們起步比歐美國家晚,就必須應變比歐美國家快,才能在已經有非常多文章發表的領域,仍然提出新看法,讓國際期刊驚艷。

 

 

真誠分享,好嗎?

 

有人曾建議我:「醫院派系複雜,你今天帶了幾個放射師,這些人又不是你的人,哪天換去協助別人,技術也學走,這樣太可惜。」

 

的確,我曾經遇過指導的年輕人,學走技術,就為了想苗正根紅,與我撇清關係,並疏遠我。當時的確頂難過的。

 

也曾有長輩當面跟我說,不要以為你的技術多難得,你那麼會教學,策反幾個你教過的學生來做,就全部轉移了。

 

但人生在世,總有些無法妥協的價值。所以,我的解決方法就是:讓自己永遠保持進步,也永遠跟伙伴們分享最新技術。

 

如果哪天伙伴要離開,沒關係,反正我是為台灣醫療界做教育跟投資,不是為了自己,被你服務到的病人,也是我的同胞,很好。至於疏遠或甚至轉而攻擊我的,就想:「算了,反正損失的是你,我們未來的進步與學習,很抱歉,你就沒機會一起跟了。」

 

事實也是如此,與我合作越久的伙伴,往往成績就越豐碩,我也越加珍惜。如果您觀察我們團隊夠久的話,會發現老朋友們一直都出現在我辦的各種活動中,十幾年了,持續一起進步成長。

 

而且,因為這種開放、互惠、分享、平等的團隊文化,呆久了會上癮,所以這幾年,讓我傷心難過的人與事,倒也不多。絕大多數朋友,都一路打拼上來,一同分享榮耀!

 

 

結論

 

是的,世界複雜。但我們可以選擇簡單,更可以選擇真誠待人。我覺得還不錯,您有空也試試。

 

 

(Q&A) 請問有推薦的音樂教學資源嗎?

 

問:我對「學音樂有助於學習語言,以及一切知識」的態度很有興趣。台灣的音樂教室很多,但良莠不齊,請問有沒有比較推薦的資源?感謝!(40歲 男 電子業主管)

 

答:(謝宇程)在看到這個問題的一瞬之間,本來想搬出我聽古典音樂十五年的知識來賣弄一番;但是我再想一想 ─ 這可不對。

 

如果要提供古典音樂的知識見解,正格的音樂老師、演奏家,也許一樣可以回答得很好。我能給什麼樣的答案,可能對你更有幫助?我決定,把音樂專家的立場讓給別人,而以人生全局的視角,來討論音樂教育。

 

優劣好壞,總依一個標準來判斷,到底什麼該是標準?是名門高徒來當音樂教師,教最精深的演奏技法、逼學生勤練?還是一個熱情快樂的人,帶領孩子體會音樂的美好,點燃孩子對音樂的喜愛?

 

 

學才藝的目標該怎麼定?讓兒女告訴你。

 

到底為什麼讓孩子學音樂?是要讓他成為演奏家,那就需要精深教學和認真練習。如果只是為了培養喜好,那就不妨輕鬆看待,而老師的人格特質就重於音樂專業。

 

 

  許多父母都想讓孩子從小培養各方面的能力。圖為賣場中童書。

許多父母都想讓孩子從小培養各方面的能力。圖為賣場中童書。

 

 

到底要把目標設成什麼?請不要自己定。請不要在他五歲坐到鋼琴前的那一刻,就在腦中演起小劇場,陶醉在一個幻想的畫面:自己的孩子有一天在大都會歌劇院登台演出,一流交響樂團伴奏,表演完畢全場歡聲雷動,請不必。(補充案例:一位音樂才女的雙重悲劇:被逼成高手後母女決裂為實現夢想作弊受懲

 

也不必盤算,現在開始練才藝,可以在升學中取得多少優勢 ─ 例如只用一成心力取得「恰恰好」玩票的水準,九成心力放課業,以後就有加分效果……等等,請不要。

 

我建議一開始先讓兒女在一個放鬆、感受音樂之美的環境。讓他們綜合地學學樂器、歌唱,甚至舞蹈,讓兒女自己在其中感受,到底是只要玩玩即可,還是自發地產生了「認真學」的動力。雖然在實踐上必然不易,但我原則上建議家長儘早讓兒女掌握自己學習的主控權。而音樂這類的才藝科目,可比升學要考的主科容易多了。

 

 

到底甚麼是「認真學」?

 

即使是「認真學」,也有好多種認真學。

 

確實有一種認真學是去爭奪比賽名次、比標準的技法、為了穿燕尾服或晚禮服在音樂廳表演的資格,那也沒錯,但那只是一種認真學。

 

也有一種認真學,是大致掌握演奏、熟悉音樂(甚至不見得是樂理),之後可以用音樂表達自己的情感,或是把音樂當作創作的素材。

 

 

學音樂就為了上台表演嗎?不見得。圖為中山堂,台北市主要的音樂表演場地之一。

學音樂就為了上台表演嗎?不見得。圖為中山堂,台北市主要的音樂表演場地之一。

 

 

也有一種認真學更偏門一點,可能是打鼓,可能是口琴,可能是風琴,可能是口哨,可能是電子音樂……等等。不必以為音樂不能當飯吃,音樂不但可以當飯吃,而且從趨勢來看,這是好大一碗飯,愈來愈多人拿音樂當飯吃,而不是愈來愈少。拿音樂當飯吃的人也有極多種,愈偏門的,往往愈不容易被替代,愈有一個小眾市場。

 

 

好老師的標準是什麼?讓兒女告訴你。

 

這些都是認真學,每一種認真學都可能帶來主觀的快樂,也都可能在未來成為專業和營生的工具。每一種認真學,都有它所對應「好老師」的標準。

 

請鼓勵兒女感受、判斷自己要什麼樣的「認真學」,什麼樣的老師最能幫助他所需要的「認真學」 ─ 只要能幫助他的,就是好老師、好的教學機構。留學德奧、師事名家、鐘點費五千元 ─ 這些不是好老師的必然條件。

 

所以,兒女需要哪一種認真學,可以由他來告訴你,可以由他來判斷哪個老師適不適合他,而不是反過來 ─ 依據誰的建議找了一個老師,讓這個老師決定孩子要怎麼學,甚至孩子適不適合音樂。

 

 

(Q&A) 如何處理學生遲到的問題?

 

問:學生遲到有兩種原因,通常是自己睡過頭或是家長睡過頭。以往處理遲到的學生都用扣分或剝奪下課時間的方式,可是效果不彰而且容易引起家長的反感,不知道有沒有更好的方式?(32歲 國小老師)

 

答:(黃世宜)我的做法是,在處理之前先理解遲到的原因。遲到的原因如果不是惡意重複,就不懲罰。

 

 

蘇黎世理工學院一景

蘇黎世理工學院一景

 

 

我個人對遲到的學生,一般都是屬於信任法,並不懲罰。如果理由可以說服得了我,那麼就讓他遲到。但是,我的課一定是準時開始準時結束,如果自己遲到,漏掉了什麼(如:因為遲到小考少了十分鐘或是沒拿到講義)請自行負責後果。

 

我會在第一堂課就把課堂規則說清楚講明白。也就是說,雖沒有懲罰,但是遲到所招致的後果,必須跟學生一開始就簡單解釋我的原則,然後讓學生自行選擇:我要不要遲到?遲到會怎麼樣?讓學生自己學會承擔自己的選擇。

 

在歐洲課堂「先信任,然後自行負責惡果」的教育方式很常見,目的是讓孩子自行發現這一些壞習慣一旦養成,最大的受害者實際上是他們自己,而不是老師本身。也因此,學生必須要自己積極地改變問題。懲罰只是讓他們暫時性消極解決眼前的錯誤,但沒有辦法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在這個壞習慣中所扮演的主動角色是什麼。

 

所以,我會建議放手,信任地讓孩子遲到個兩三次,偶爾犯個錯誤也沒關係,最重要的是讓他自己知道,老是這樣犯錯下去也不是辦法,於是學生就會開始試著,先從自己改變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