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專注 下的所有文章

(Q&A) 如何專注?如何避免上網就黏到臉書?

 

問:專注,是自我學習基本要素,可是現實狀況,就是等你坐到書桌上時,腦袋裡總會有一些雜事影響你,要是打開網路,狀況更慘烈,開始收信回信,打開臉書之類,時間就沒了,所以除了對事情的熱情跟興趣外,想請教各位講師有沒有其他專注的秘訣?蔡醫師,您的時間管理系列後續,有沒有打算繼續寫?(敲碗~~)(男 35歲 市政府中堅幹部)

 

答:(蔡依橙)……狀態顯示為倒地不起。先回答專注好了。

 

這幾年,facebook 真是令人又愛又恨,為了跟這些網路服務和平共存,我有以下技巧:

 

時間管理技巧系列,快四年了,好像真該繼續寫了……

時間管理技巧系列,快四年了,好像真該繼續寫了……

 

 

  1. 瀏覽器的首頁,不可以設為 facebook。我目前是設 Business InsiderBBC 中文網新頭殼。這些網站黏力都不如 facebook,尤其用英文又有一些語言障礙,可以避免自己一開 Chrome 就魂飛魄散 XD 真黏上去,也學會看國際資訊,不錯。

 

  1. 即時通訊軟體,不可打擾工作。所以我的 facebook messenger、LINE、微信等,都設成 LED 通知,但無震動、無聲音。facebook 聊天室也從來都是關閉的。放心,如果有人要送你兩百萬,絕對會電話通知到你的,不會因為沒看 LINE 就錯失機會 XD

 

  1. 以「非同步通訊」為溝通主力。以我來說,Gmail 是聯繫主力,電話只討論急事。如果電話接起來,但發現是不急的事,我會在電話中說:「請您把企劃與相關資料,email 給我,我會仔細看過並回覆。」讓合作夥伴知道,我不是「隨時隨地可以打擾」,我做決策與回覆,都很認真。

 

  1. 重要的事,「約時間談」,好過「直接拿起電話」來打。與講師或朋友們談正經事,不管是電話或 Skype,我都是先在 email 跟伙伴約好時間,然後才談。因為約好時間,大家都有思考跟準備的餘裕,討論更深入、更切入重點。直接拿起電話來打,可能會打斷人家高品質的連續工作時間,真開始講了,又要花一段時間前情提要,很沒有效率。

 

「時間管理技巧」我剛去看,已經四年了!雖然裡頭的原則跟行事曆,我都仍然持續在每天的生活中使用。但這四年的世界,變化好大,的確是有增加的必要,

 

時間管理技巧:Part 1 前言、資源規劃與80/20法則

時間管理技巧:Part 2 切細夢想、捨棄的藝術與「口袋行事曆」

 

不過,最近新思惟國際剛上軌道,網路講堂也熱鬧,暫時還是以這邊為主,哪天您在這領域有了心得,歡迎您寫 2014 年的新版本,與大家分享!

 

 

(Q&A) 學習的路上,如何保持高度專注力及興趣?

 

問:在學習的路上,持之以恆才能守得花開結果。如何在這過程中保持高度專注力及興趣?

 

答:(蔡依橙)「熱情」。

 

聽來像是陳腔濫調,但背後有道理的,請聽我說。

 

以前人說「十年磨一劍」,但當代潮流變動太快,如果真想在一個專業上起飛,變成 somebody,時間要越短越好,避免我們十年練好了「劍」,走出江湖,舉目一望,卻已是「槍砲彈藥」的世界……

 

想成為世界等級的專家,需要「一萬個小時」的研發與練習。

 

假設你想成為婦癌研究的權威,白天上班總得處理門診、開刀、行政、評鑑等,屬於自己閱讀期刊、思考趨勢、整理資料、寫作發表的時間,就是每天下班與週末。

 

下班五點半,快速吃個飯、喝罐咖啡或綠茶,做到十一點回家。加上週末兩天,都從早上八點做到晚上八點。大概一年可以投注 2500 小時,四年達到一萬個小時。

 

如果你很幸運,上班時間也能做,恭喜你,一萬個小時,兩年就能達成。這就是何飛鵬所說的:「沒日沒夜過兩年」。

 

我自己,在 2005 年開始寫作,2008 年開始獲邀國際演講,2009 年國際演講超過 20 場。的確是四年的時間。

 

蔡依橙醫師制訂亞洲心臟影像 guideline

2009 年獲邀制訂亞洲 guideline,隔年刊出。

 

不管,是兩年或四年,這過程是漫長而沈悶的,需要毅力與堅持。

 

只有「熱情」,才能帶你度過這一切。因為有「熱情」,即使你失去信心,不確定這個黑暗隧道到底有沒有出口時,每個努力當下所帶來的微小成就感與快樂,仍能支持你向前。

 

我當然也知道,每個努力的晚上,朋友同事歡樂聚餐,每個努力的週末,外頭天氣風和日麗(你知道的,台中天氣特別好….),但因為我真的非常熱愛各種 2D、3D 的醫學影像,對於能直接看到疾病奧秘非常著迷,所以我能繼續待在醫院組像、思考各種超越的可能。

 

因為「熱情」。

 

所以,找一個領域,讓你有心動感覺的領域,用「熱情」,度過那「一萬個小時」吧!

 

 

(Q&A) 如何發掘孩子的天賦和興趣?

 

問:

  1. 小孩都有獨特的潛在的天賦和興趣嗎?如果有,要怎麼發掘?參加才藝班是個探索興趣的好辦法嗎?
  2. 如何有系統的觀察小孩的興趣、特質、能力,以開發孩子的潛能,誘導自主學習呢?

(40歲 男 科技業跨國公司 經理)

 

答:(黃世宜)是的,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和天賦,即使是兄弟姐妹,每一個都是獨立思考的個體。

 

挖掘孩子的天賦,可以從許多地方觀察。

挖掘孩子的天賦,可以從許多地方觀察。

 

 

歐洲孩子也是有很多課外才藝活動的

 

我跟其他教育者的觀點不一樣。許多教育者認為應該別讓孩子去才藝班,應該讓孩子多玩,但是我在歐洲觀察,其實他們的孩子放學之後,也是有很多才藝活動的,只是,歐洲孩子所享有的空間相對較大,而且家長送孩子去學才藝的心態不求成,所以會給人有一種錯覺,認為好像歐洲孩子放學之後就都在玩一樣。其實,他們是「有所目的」地,玩才藝。

 

在台灣,人口眾多空間較小,所以才藝班給人的傳統觀念都是在室內。但是,在室內,也一樣可以挖掘孩子的興趣跟專長。透過不同才藝的嘗試,如繪畫,陶土,鋼琴,舞蹈等等,都是很不錯的方法。我注意到台灣這幾年才藝班的種類跟形式已經比過去還要多元而新穎,其實都是很不錯而且適合台灣國情的教育方式。

 

如何有系統的觀察小孩的興趣、特質、能力?我的具體建議是:

 

  1. 觀察孩子做某件事的情緒反應:比如:他彈鋼琴時,是愁眉苦臉呢?還是興高采烈?如果是不開心?為什麼?

 

  1. 觀察孩子做某件事的時間長度與專注程度:比如:他畫畫的時候是不是可以畫個三十分鐘以上,非常專注?還是大筆一揮就跑去看電視了?

 

  1. 觀察孩子做某件事的主動積極性與頻率:比如:他很主動不需催促就會自己彈鋼琴嗎?又或者,在不需家長叮嚀之前,孩子一天或一周內主動去碰鋼琴幾次了呢?

 

  1. 與其他孩子熟悉的人討論並交換彼此對孩子興趣特質能力的觀察:比如與孩子的好朋友,孩子的教師,其他孩子熟悉的長輩(如爺爺奶奶)交換觀察心得。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並挖掘您孩子的潛能。

 

以上四點具體的觀察面向,建議您也可以觀察結果,記在一個筆記本上,很簡單的幾句重點就行,主要讓您日後可以更有系統而清楚全面地分析孩子的興趣跟潛能。

 

這一位爸爸,我覺得您會問這種問題,顯示出您已經對您孩子的特質有相當程度的關切與理解!所以我相信您一定可以很快找到孩子的特質與潛能噢!祝福您!

 

 

素養教育教養深度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