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歐洲 下的所有文章

年終的思想壯遊之五:讓下一代著眼於什麼樣的格局?

 

講者:謝宇程 研究員

 

系列前文:

 

台灣的教育的處境,一言以蔽之「多元開放世界中的自我封閉系統」 ── 確實有點抽象,但如果您閱讀了系列前文,就可以很快地理解這個描述。

 

身在現今的世界,比十六世紀的歐洲更多元,因為這個世界的權威已經極度地破碎分散,彼此不互相隸屬,丈量「優秀」與「傑出」有無數標準。例如:各種專業領域之間早就沒有尊卑,程式高手和名醫彼此之間沒有高下;新思惟國際的事業量體雖小,卻遠比規模巨大的 頂X 與 旺X 可敬可愛。這就像當盧森堡國民,比起當俄羅斯國民之間,並沒有卑尊高低。

 

 

茶壺內的爭奪,阻止不了茶壺被打破。

 

aranrust_03_15_01

未來在等待的人才,我們的兒女是否是其中之一?圖 /《未來在等待的人才》

 

 

但在現今台灣的教育體系的運作方式,仍像是古代的中國。其中盛行的思維方式,還是把學生放在一個中央集權、單一頂峰、單維排序的模式。大學之間有卑尊高低,高中之間有卑尊高低,全部學生都可以用高中大學的學籍科系排出一個卑尊高低的順序。

 

教育部歷次教改,希望改變排序的邏輯,但並沒有造成多元化的效果。你把任兩位大學生放在一起,他們都知道誰比誰「傑出」一些,雖然這個認知是假的,但在教育體系之中,就是這麼強韌的存在著。

 

在晚清,世界列強壓著清廷打,英國開來幾艘船鑑可以在鴨片戰爭中打趴中國,這不是晚清的讀書人沒有用功,而是他們用功根本錯了方向。晚清的讀書人用功在考科舉,在比誰能把旁人比下,在封閉的體系中依中央的標準,成為秀才、進士。無論他們怎麼比,無論由李某某中進士,或者曾某某中進士,對這個頹唐中的國家而言,其實都沒有差別。

 

對家長和學生而言,花在「教育體系」這個封閉架構內競爭排序,花太多的心神,擔心某次考試分數高幾分低幾分,名次高幾名和低幾名,科系或學校名字叫什麼。

 

其實無論我們在封閉體系內部競爭成什麼樣的勝利者,從沒有辦法改變一件事,從外部看來,從歷史的遙遠後端看來,這些人的身影都可悲地藐小。在世界中只配被擺布、犧牲、跟在別人屁股後面跑龍套。

 

 

用更廣闊的尺度看待自己

 

今日,家長們真正的課題在於,是要讓自己與兒女的思維,停在封閉體系內競爭狀態,還是跨出這個監牢,走入開放體系;也就是說,要用這個封閉體系內的績效指標來定義自己,還是用這個廣大世界的課題來定義自己。

 

這兩個選項具體來說有什麼不同呢?用更白話的方式說,是思考、決策、判斷、行動的一系列尺度的不同:

 

 

aranrust_03_15_03

 

 

對於核磁共振研究有極大貢獻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艾西鐸.拉比曾被問到,為什麼他後來會成為大科學家。他說:「小時候,多數孩子回家時,媽媽會問:你今天得幾分;而我媽媽總問我:你今天有沒有想到好問題?這造成我的一人生和別人不同。」

 

大部分的台灣家長,總是問他們的兒女:你考第幾名了?台灣和這個世界在等待的下一代,他們心中要想的是:「我要為這個世界做什麼?」

 

有沒有這樣的人?這樣的人有多少?將會造成台灣命運的不同。

 

 

國慶門樓

誤解扭曲的五育架構之二:膚淺狹隘的美育

 

講者:謝宇程 研究員

 

系列前文:

 

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是柏林圍牆倒塌,歐洲冷戰冰融的 25 週年紀念。25 年前的聖誕節,在冷戰的核心柏林,舉行了一次音樂會。這次音樂會的演奏家,歌唱家,來自東德與西德,以及原本在冷戰中敵對的兩方勢力:美、法、英、俄(蘇聯)。

 

這次演出,可能是人類歷史至今以來最具歷史意義的藝術表演。當時全世界有二十餘個國家即時轉播,包括半個地球外的日本與台灣。他們演奏的,是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一個終身孤獨最後耳聾的音樂家,最後對世界的遺言。指揮家決定將曲中的「快樂」,改為「自由」。指揮家是柏恩斯坦,他在這次演奏會之後的十個月離開人世。

 

每隔一段時間,我會有意無意地聽貝九,通常是一邊聽一邊工作。幾乎沒有意外的,在第一句哈合唱齊聲吶喊的時候,我總會被重重撞擊,像是無形的大雨傾盆、大風搖撼。這樣的經驗,一次又一次地告訴我,真實世界中的「藝術」,無論聆賞或創作,有多少溢出了我們五育架構下「美育」。

 

 

國慶門樓

國慶日在總統府前架設的門樓,有沒有人想過,它有創意嗎,有美感嗎,值得當作國慶的代表物嗎?

 

 

當「美」淪為洋裝廉價花邊般的娛樂妝點

 

在五育架構下,「美」是和「德」平行無涉的。美的教育是美術課畫畫和音樂課唱歌,美只是生活中的娛樂與妝點,這樣的美只是洋裝的廉價花邊,不是藝術。

 

不確定是國中或高中,音樂老師確實有帶我的班唱過「快樂頌」,還有與原文不太相符的中文翻譯歌詞(真的是好棒棒?),但就只是唱,與唱「春神來了」,是一樣的教育程序。很慶幸我和藝術作品的緣分不僅於此。

 

我們若要培育好的欣賞者、優良的創作者,就要在教育中,正視藝術涉及了人類的多少領域,至少,必然涉及那看不到也聽不到的精神領域;在五育之中,也許是「德」。

 

後來,我透過德 ‧ 英對照,看懂了原文歌詞。我閱讀了貝多芬的創作歷程,聆聽了歷史性的經典演奏,知道了這首曲子被歐盟定為國歌。我才一步一步理解作曲家、演奏者,乃至整個歐洲文明,埋藏蘊釀在這首曲子之中的,是為什麼樣的人類理想發生的痛楚、渴望、掙扎、吶喊。

 

台灣有許多音樂家,每天各地不缺表演,但常缺聽眾。和社會不相聞問的諸多表演,就是藝術的最佳狀態?

 

 

教藝術的內核 ── 作品無聲無相的部分

 

藝術的最內核價值一定在於精神層面,《合唱》被不斷流傳演奏成為經典,絕不是因為它是世界最「悅耳」。Bruno Mars 的情歌固然朗朗上口,但不會在人類歷史當中成為不斷回顧的藝術,在人類最重要的紀念時刻,我們會一次又一次選擇貝九,是因為它為人類最深的內心發聲。

 

如果我們期望台灣的下一代有任何人、任何作品在藝術的領域有世界級的成就,我們教「美」的方式就需要改變、深化。藝術的教育者要帶領學生體悟與經歷各種真實的人生經驗,從愛與恨、信仰與懷疑、發明與毀滅、孕育與殘殺;也許幾十年後,台灣某個角落,也許會有個了不起的心靈,結出光輝恆久的藝術之果。

 

人類的精神,總是仰賴藝術帶令我們訪查與體驗戰爭、和平、邪惡、善良、寬恕、殘酷。而且通常是藝術,而非道德教條,讓我們進行各種關於人類心靈與情感的思考與學習。有趣的是,用教條教道德,總像是以鋼鐵製造棉襖,而且會讓人失去人性。

 

是心靈反思充實了藝術,是藝術展現而且啟發了心靈。

 

 

素養教育 / 教養深度對談

 

 

children

(Q&A) 在歐洲,是否有為孩子量身打造符合年齡的學習環境?

 

問:

  1. 想問世宜老師,關於您提及歐洲與台灣幼兒園的差別。那歐洲會有教育「派系」的不同嗎?
  2. 我自己是認同學齡前教育(0-6 歲)是人格及生活習慣養成的基礎,不過好奇一件事,在國外,真的絕大部分都會依照小孩年紀準備剛好尺寸的東西嗎?(掃帚、抹布等)有時候看到小孩子主動想試,卻因為沒有合適尺寸,總是跟他說「你太小,不會」似乎不是挺理想的回應?(雖然我們也是這樣長大……)(29急診醫師)

 

答:(黃世宜)

 

 

歐洲教育也存有「派系」

 

有的。在歐洲,以瑞士幼稚園為例,也存在著不同的派系。

 

一般來說,我所熟悉的是一般歐洲公立幼兒園的做法。但是,也有所謂的私人幼兒園,因為校方有著特殊的教育理念,比如:堅持早期多語學習,而比一般公立幼兒園多上幾門外語,也有所謂的蒙特梭利華德福幼兒園。一般來說,公立幼兒園必須在教學上遵守共同的教育政策和學習目標,但私人辦學的幼兒園,因為各校自主,所以往往擁有自己辦學的教育特色。

 

 

讓孩子參與生活實作

 

 

children

 

 

在歐洲,許多超市(不只玩具店)有販售非常完備、適合孩子使用的生活器具,比如小掃把,小廚具,小吸塵器,小鏟子,小锯子等等。目的就是讓孩子可以參與生活實作。但……

 

即使沒有,歐洲大人也往往放手讓孩子參與。

 

比如幼兒園安排了自制披薩的活動。讓孩子自己切青椒絲,火腿片,洋菇片等等。起初很驚訝學校老師竟然讓孩子用大人用的小刀來切菜,因為對我來說實在還太危險,但是他們竟然就讓孩子這麼使用。關於這一點,坦白說我自己還沒有辦法辦到完全放手。

 

比如大人用的拖把,給小孩子拿去拖地我認為是無妨的,因為並不會發生危險,頂多就是被拖把的柄敲到頭而已。但讓小孩子用刀子切菜還是讓我心驚膽跳,由此可以發現,歐洲大人在生活教育上,尺度放得很大,這一點我個人無法做到,更無法向其他台灣家長建議。

 

畢竟,我個人認為,孩子的健康與安全是基本前提,安全做到了,其他都好說。

 

 

(Q&A) 歐洲和台灣幼兒園教育有何差異?小小孩該帶出國見世面嗎?

 

問:

  1. 對於學齡前(0~6歲)小孩,台灣幼兒園教育和國外教育最大的差異在哪,如何幫助小孩提升自身能力?(32歲 男 眼科醫師)
  2. 問:有一位二歲未滿的小小孩,到底該不該帶出國見世面?父母想出國開醫學會又放不下他一個人在台灣。(37歲 男 核醫科醫師)

 

答:(黃世宜)以西歐幼兒園為例,跟台灣幼兒園教育最大的差異在:

 

 

  1. 歐洲幼兒園不重視智育,重視美育和體育:

比如在歐洲幼兒園,上小學之前不拿筆做習題,不學認字,但是有大量的勞作與遊戲,運動與出遊。非常重視美育和體育,智育方面認為上了小學再開始即可,應該趁幼兒園好好玩,從玩中學習。

 

 

  1. 歐洲幼兒園重視生活良好習慣的自律與養成:

比如鼓勵孩子自己收拾餐具,自己做點心,自己選衣服自己穿衣服,自己走路上學,自己照顧幼兒園內的小動物,自己整理教室等等。讓孩子從手動勞動中學習,養成生活獨立的自主習慣。

 

 

  1. 歐洲幼兒園鼓勵與社區或外界有更強的聯結:

學校經常安排跟外界接觸的多元活動。比如參觀麵包店怎麼製作麵包,參觀社區裡的養老院,或是到附近的森林裡找野生香菇等等。讓幼兒園的小朋友對生活周遭不同的人事物,產生關心與好奇。

 

在歐洲會有父母帶小孩去滑雪,自然接觸不同的環境。

在歐洲會有父母帶小孩去滑雪,自然接觸不同的環境。

 

以上這三點,是我個人所觀察到最大的不同之處,也可以說,是台灣小朋友可能比較需要補強的地方:美感的培養,健康與運動,生活習慣的自理,對社區與外界的好奇與關懷。

 

根據我的觀察,台灣幼兒園小朋友跟歐洲幼兒園小朋友同齡比較起來,數學跟語文能都明顯超強許多,所以我會認為這方面智育的能力,台灣的孩子已經很不錯,跟著學校安排就可以了,但相對的,台灣家長可以觀察並斟酌一下現實生活條件,是否來增強孩子關於美育、體育、生活關懷方面的能力。

 

 

多接觸不同的環境,是孩子很棒的成長刺激。

 

出國開會該不該帶孩子見見世面?其實我個人認為,如果您可以確定,在開會期間仍有人可以妥善照料孩子、不影響既定開會行程的話,與孩子一起旅行會是一個很美好的經驗。在歐洲,我經常可以看見嬰兒與父母夏天一起去海灘上度假,或是冬天一起去滑雪。對孩子來說,自然接觸不同的環境,都是一種很棒的成長刺激。

 

 

(Q&A) 如何培養孩子面對人生挫折的勇氣?

 

問:在「(Q&A) 退學──我最好的文憑」一文中,黃老師提到:「在陽光下被父親甩耳光的經歷,突然間被打那一刻,讓我意識到我終於脫離了會計系那個大牢籠,人生又重新有了機會,可以做回我自己真的想做的事!」

 

我一方面很佩服黃老師的勇氣,另一方面也很疑惑,到底黃老師是怎麼有這樣的勇氣?家庭背景?自我訓練?個性使然?我需要培養孩子這樣的勇氣嗎?如果應該,那又該怎麼做?(35歲 男 核醫科主任)

 

答:(黃世宜)

 

consumer-47205

 

 

台灣的教育要求壓抑情緒

 

首先先謝謝您的話語,感覺很溫暖。坦白說,我從小到大,最常被家長同學批評取笑的一點就是:軟弱愛哭,敏感流于感性。所以,「愛哭鬼」一直是我的綽號,成長過程中也經歷過不少同儕的排擠跟取笑,一方面不是台灣的人生勝利組,另一方面敏感感性並不是在台灣那樣競爭的環境所需要的配備。我們的成長環境,一直要求我們堅強武裝,壓過別人,要當人生的勝利組,要壓抑自己的情緒,否則就會像我一樣失敗。

 

但是,隨著我來到歐洲發展,漸漸有越來越多台灣親友,開始羨慕起我在歐洲的生活與工作,當年的揶揄跟取笑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請問我「成功的祕訣」。但是,我仔細回首來時路,其實我還是以前那樣愛哭愛笑,敏感軟弱啊!

 

 

只有面對真實自己,信心與勇氣才會油然而生。

 

所以我想了很久,是不是正因為我軟弱,所以我一直很真實地面對自己的失敗,從不壓抑自己的情緒,想哭就哭,想禱告就禱告。我喜愛文學藝術,並且是個基督徒,所以我軟弱的時候,就是從讀小說、看電影、聽音樂、讀聖經、禱告這一些很簡單的東西來取得勇氣的力量,就是這麼簡單真實:承認自己的失敗與軟弱,把情緒宣泄出來,然後重新再來,沒有關係的。

 

我在歐洲,觀察他們對下一代的教育方式,不管是家庭還是學校,都鼓勵表達發洩自己的情緒,這是一種人本精神的展現。所以,如果您不是基督徒也沒有關係,具體您教育孩子的時候,您平時可以鼓勵他表達自己的感情,他如果感到挫折或傷心,想哭的時候,就靜靜地陪他流眼淚,這樣就夠了,他如果想用自己的方式來發洩負面情緒,如花三天打電動,就讓他這麼做,讓他自己靜靜面對處理人生的危機。

 

只要記得,信心與勇氣,只有在面對真實自己的時刻,才會油然而生。容許孩子犯錯,容許孩子失敗,容許孩子流淚,容許孩子受傷,他就會自己愈合傷口,自己戴上盔甲,成為人生戰場上真正的鬥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