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美育 下的所有文章

誤解扭曲的五育架構之三:殘缺羸弱的美育

 

講者:謝宇程 研究員

 

系列前文:

 

從高三那年開始,為了在長時間讀書做習題的同時排遣煩躁,我開始聽古典音樂,一聽就是十五年至今。在三年前,有一位學音樂的朋友,找我去聽台北國樂團演出,出於好奇我也就去了。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

 

整個演出的禮儀、演出方式幾乎是西方演奏會的翻版,連樂器長相、樂團編制都完全管絃樂團化了。胡琴,像是提琴一樣分成了低中高音,低音革胡簡直就像是胡琴和大提琴交配生下來的混血兒。

 

當我陳述我的訝異,這位學音樂的朋友告訴我,西方管絃樂團的編制組合,確實在音色、音域、音量、作曲理論上,都達到目前可想像的「完滿」境界,國樂除了學習,別無他途。

 

繪畫上也是,西方媒材(水彩和油彩)和繪畫思維成為台灣繪畫界的主流,欲尋求東方特色的人不是沒有,但頂多是在西方的技法與架構間,渲染濃淡之間加上「東方元素」。

 

很久以來,我並不了解,為什麼東方除了船堅砲利輸給西方之外,連「美」的領域也守不住?最近我在閱讀中慢慢了解到,東方藝術被西方壓倒,其原因正和兩百年前戰爭失利的原因一樣:科學和技術。

 

 

筆墨行

中國俗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話向來沒被認真執行。數千年來,書寫繪畫的工具仍只有文房四寶。圖 / 某筆墨行。

 

音樂的進展,前提是資訊與工具

 

在音樂上,東方為什麼守不住?不是因為東方人沒有美感,沒有靈感。而是因為沒有科學與技術。

 

數千年來,東方一直沒有廣為流傳、簡潔好用的音樂記錄方式。於是,音樂就是少數有才華的個人自娛之用,或是地方戲曲在鄉里以口耳相傳。音樂就沒有擴散、交流、撞擊的機會。然而,巴哈時代記譜法在歐洲已臻完善,相當於音樂領域出現了文字系統,創造力在傳達系統上才能飛翔。

 

在工具上,東方樂器的發音效果整體而言是差了一截。西方在科學革命之後,把各種知識與方法運用在製造樂器上。舉個例子,巴哈所彈的大鍵琴本只有音高變化,莫札特彈的古鋼琴可以有強弱變化,到了李斯特時代,鋼琴可以彈出接近完美的延長音。若不是琴絃的材質和製法不斷改變,琴的機構設計也不斷進化,讓長音、強音等變化成為可能,不會有莫札特和李斯特的藝術進展。

 

 

西畫器料行

去一趟西畫器料行,數點一下有多少種類的工具,可略知西方藝術背後是什麼樣的材料技術在支撐。

 

 

繪畫的進展,載體和媒材是關鍵

 

在繪畫上,東方為什麼被西方凌駕?不是東方人沒有創造力,而是東方沒有那麼好的物質材料來承載創造力。

 

以中國而言,畫在紙上就易因潮、蛀、火、霉而毀,一扯便壞。藝術的物質破壞,附著其上的心靈也就湮滅。材質本身就構成藝術保存的難度,千百年也沒變,這也是為什麼清明上河圖是神蹟。保存困難,也就難以展示、流傳;藝術家的概念和技法也就無法交流激盪。

 

相反地,西畫常畫於帆布,比薄薄的紙張強得許多,錶框,保存、展示、流傳都容易,畫家互相學習風氣就盛,進步演化就快。

 

油彩方面亦然,西方的畫家、工匠、商人數百年來形成一個不斷精進油彩品質的技術圈子。數百年來,不斷嘗試和演進,油彩的顏色日益鮮明,各色材料之間化學作用日少,保存情況愈來愈好。今日我們看拉斐爾畫作,顏色至今仍然飽滿亮麗,顯見當時油彩工藝已經多麼進步。

 

教育體系從小讓孩子將美與智分開,將美術音樂,與化學物理分開,似乎雙方八竿子打不著,抱歉,這是錯的。化學物理,正是美術音樂的地基樑柱。若我們在五育思維下,以為自然工程方面的老師和學生,與藝術創作的老師和學生永遠是兩撥人,不需要或不可能交流、對話、互相涉獵、交叉學習,這,就足以嚴重剝奪我們的藝術社群打破框限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

 

 

素養教育 / 教養深度對談

 

 

國慶門樓

誤解扭曲的五育架構之二:膚淺狹隘的美育

 

講者:謝宇程 研究員

 

系列前文:

 

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是柏林圍牆倒塌,歐洲冷戰冰融的 25 週年紀念。25 年前的聖誕節,在冷戰的核心柏林,舉行了一次音樂會。這次音樂會的演奏家,歌唱家,來自東德與西德,以及原本在冷戰中敵對的兩方勢力:美、法、英、俄(蘇聯)。

 

這次演出,可能是人類歷史至今以來最具歷史意義的藝術表演。當時全世界有二十餘個國家即時轉播,包括半個地球外的日本與台灣。他們演奏的,是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一個終身孤獨最後耳聾的音樂家,最後對世界的遺言。指揮家決定將曲中的「快樂」,改為「自由」。指揮家是柏恩斯坦,他在這次演奏會之後的十個月離開人世。

 

每隔一段時間,我會有意無意地聽貝九,通常是一邊聽一邊工作。幾乎沒有意外的,在第一句哈合唱齊聲吶喊的時候,我總會被重重撞擊,像是無形的大雨傾盆、大風搖撼。這樣的經驗,一次又一次地告訴我,真實世界中的「藝術」,無論聆賞或創作,有多少溢出了我們五育架構下「美育」。

 

 

國慶門樓

國慶日在總統府前架設的門樓,有沒有人想過,它有創意嗎,有美感嗎,值得當作國慶的代表物嗎?

 

 

當「美」淪為洋裝廉價花邊般的娛樂妝點

 

在五育架構下,「美」是和「德」平行無涉的。美的教育是美術課畫畫和音樂課唱歌,美只是生活中的娛樂與妝點,這樣的美只是洋裝的廉價花邊,不是藝術。

 

不確定是國中或高中,音樂老師確實有帶我的班唱過「快樂頌」,還有與原文不太相符的中文翻譯歌詞(真的是好棒棒?),但就只是唱,與唱「春神來了」,是一樣的教育程序。很慶幸我和藝術作品的緣分不僅於此。

 

我們若要培育好的欣賞者、優良的創作者,就要在教育中,正視藝術涉及了人類的多少領域,至少,必然涉及那看不到也聽不到的精神領域;在五育之中,也許是「德」。

 

後來,我透過德 ‧ 英對照,看懂了原文歌詞。我閱讀了貝多芬的創作歷程,聆聽了歷史性的經典演奏,知道了這首曲子被歐盟定為國歌。我才一步一步理解作曲家、演奏者,乃至整個歐洲文明,埋藏蘊釀在這首曲子之中的,是為什麼樣的人類理想發生的痛楚、渴望、掙扎、吶喊。

 

台灣有許多音樂家,每天各地不缺表演,但常缺聽眾。和社會不相聞問的諸多表演,就是藝術的最佳狀態?

 

 

教藝術的內核 ── 作品無聲無相的部分

 

藝術的最內核價值一定在於精神層面,《合唱》被不斷流傳演奏成為經典,絕不是因為它是世界最「悅耳」。Bruno Mars 的情歌固然朗朗上口,但不會在人類歷史當中成為不斷回顧的藝術,在人類最重要的紀念時刻,我們會一次又一次選擇貝九,是因為它為人類最深的內心發聲。

 

如果我們期望台灣的下一代有任何人、任何作品在藝術的領域有世界級的成就,我們教「美」的方式就需要改變、深化。藝術的教育者要帶領學生體悟與經歷各種真實的人生經驗,從愛與恨、信仰與懷疑、發明與毀滅、孕育與殘殺;也許幾十年後,台灣某個角落,也許會有個了不起的心靈,結出光輝恆久的藝術之果。

 

人類的精神,總是仰賴藝術帶令我們訪查與體驗戰爭、和平、邪惡、善良、寬恕、殘酷。而且通常是藝術,而非道德教條,讓我們進行各種關於人類心靈與情感的思考與學習。有趣的是,用教條教道德,總像是以鋼鐵製造棉襖,而且會讓人失去人性。

 

是心靈反思充實了藝術,是藝術展現而且啟發了心靈。

 

 

素養教育 / 教養深度對談

 

 

(Q&A) 歐洲和台灣幼兒園教育有何差異?小小孩該帶出國見世面嗎?

 

問:

  1. 對於學齡前(0~6歲)小孩,台灣幼兒園教育和國外教育最大的差異在哪,如何幫助小孩提升自身能力?(32歲 男 眼科醫師)
  2. 問:有一位二歲未滿的小小孩,到底該不該帶出國見世面?父母想出國開醫學會又放不下他一個人在台灣。(37歲 男 核醫科醫師)

 

答:(黃世宜)以西歐幼兒園為例,跟台灣幼兒園教育最大的差異在:

 

 

  1. 歐洲幼兒園不重視智育,重視美育和體育:

比如在歐洲幼兒園,上小學之前不拿筆做習題,不學認字,但是有大量的勞作與遊戲,運動與出遊。非常重視美育和體育,智育方面認為上了小學再開始即可,應該趁幼兒園好好玩,從玩中學習。

 

 

  1. 歐洲幼兒園重視生活良好習慣的自律與養成:

比如鼓勵孩子自己收拾餐具,自己做點心,自己選衣服自己穿衣服,自己走路上學,自己照顧幼兒園內的小動物,自己整理教室等等。讓孩子從手動勞動中學習,養成生活獨立的自主習慣。

 

 

  1. 歐洲幼兒園鼓勵與社區或外界有更強的聯結:

學校經常安排跟外界接觸的多元活動。比如參觀麵包店怎麼製作麵包,參觀社區裡的養老院,或是到附近的森林裡找野生香菇等等。讓幼兒園的小朋友對生活周遭不同的人事物,產生關心與好奇。

 

在歐洲會有父母帶小孩去滑雪,自然接觸不同的環境。

在歐洲會有父母帶小孩去滑雪,自然接觸不同的環境。

 

以上這三點,是我個人所觀察到最大的不同之處,也可以說,是台灣小朋友可能比較需要補強的地方:美感的培養,健康與運動,生活習慣的自理,對社區與外界的好奇與關懷。

 

根據我的觀察,台灣幼兒園小朋友跟歐洲幼兒園小朋友同齡比較起來,數學跟語文能都明顯超強許多,所以我會認為這方面智育的能力,台灣的孩子已經很不錯,跟著學校安排就可以了,但相對的,台灣家長可以觀察並斟酌一下現實生活條件,是否來增強孩子關於美育、體育、生活關懷方面的能力。

 

 

多接觸不同的環境,是孩子很棒的成長刺激。

 

出國開會該不該帶孩子見見世面?其實我個人認為,如果您可以確定,在開會期間仍有人可以妥善照料孩子、不影響既定開會行程的話,與孩子一起旅行會是一個很美好的經驗。在歐洲,我經常可以看見嬰兒與父母夏天一起去海灘上度假,或是冬天一起去滑雪。對孩子來說,自然接觸不同的環境,都是一種很棒的成長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