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Coursera 下的所有文章

IC

(Q&A) 想請問蔡校長對 Coursera 的看法?

 

問:想請問蔡校長對於 Coursera 的看法,之前有空的時候曾經花點時間挑的一個課程上,但是有時候時間不夠就沒有把整個課程上完。想聽聽蔡校長對於這個媒介學習的看法。(37歲 男 一般外科醫師)

 

 

答:(蔡依橙)放心,你並不孤單。

 

 

IC

線上學習,是趨勢。我們都在學習與適應。

 

 

課程沒上完,是常態。

 

在一個小型的統計中,Duke 提供的 bioelectricity Coursera 課程,12700 名學生,只有 350 位最終完成了全部 course。也就是 97% 的 dropout rate,3% 的 course completion rate。即使統計更多的 Coursera 課程,平均來說,course completion rate 也多在 10% 以下。但,這並不代表 Coursera 是失敗的,也不代表你的學習是失敗的。

 

 

學習,不再要求「學完」,而是學到「需要的」。

 
我們想想自己看維基百科查資料的經驗,就說學一個新病 Fitz-Hugh-Curtis syndrome 好了,您一定看完概論後,就直接跳到 treatment 那邊,思考外科有什麼角色可以介入,而我則發現維基百科上頭沒有 CT 影像,於是看完概論後,直接跳到 Google 去找「Fitz-Hugh-Curtis syndrome CT」的圖片。   我們都沒有從第一個字看到最後一個字,但我們都學到自己要的重點了。   所以,course completion rate,就像 article completion rate 一樣,我們真去統計每篇維基百科條目的 article completion rate,一定很差,大概 3% 以下吧。但維基百科對我們重不重要?當然重要!我們有沒有學到東西?當然有!所以,重點是您有沒有學到您想學的東西,這個過程愉不愉快。只要有學到東西,您也開心,那就沒問題囉。

 

 

Coursera、edX 與其他線上課程

 

至於小弟對 Coursera 以及 edX 的看法,我認為這是趨勢,而且是世界頂尖大學鞏固領先地位的重要行動,屬於戰略投資,即使沒賺錢,也不得不做。這些平台的出現,就像 TED 影片上網,以及羅輯思維對中國年輕人的意義一樣,他們使嚴肅知識更普及,讓有心但沒有資源的年輕人,更容易看到寬廣的世界,能讓人類文明變得更好,這是毫無疑問的。(延伸閱讀:TED 上網前 Chris Anderson 的思考TED 上網後 Chris Anderson 的總結

 

 

跟不上,好挫折,怎麼辦?

 

如果您的學習時間是零碎的,參與這些 online courses 的挫敗感與疲倦感,自然會大些。我的建議如下:

 

  1. 改選其他方式進修,例如尋找好的資訊來源,藉由紙本或手持裝置閱讀。時間零碎,有讀就好,只要來源不錯、方向正確、自己喜歡,學習效果就不會差。我自己過去十年的主要學習方式,包括國際視野、專業知識、跨界學習,都是這樣完成的。(延伸閱讀:另一位外科醫師的學習困擾

 

  1. 真遇到好 course,決定要拼完一個學期,建議利用社群力量鞭策自己。像是柯紹華學長,就在一陣吆喝下,與三五好友,成立了 edX 的共學社團。如果你需要呼朋引伴,也歡迎到「新思惟之友 (InnovaRad: Radiating Innovations)」,尋找願意一起進修的朋友。

 

 

其實,新思惟網路講堂,就是這樣生出來的。

 

我們持續在協助醫療人員,高效學習,突破自己。不過,一直有朋友提到,即使新思惟國際的小班工作坊大型研討會,都只需要一天時間,但工作的壓力、請假的困難,都讓他們無法報名課程。

 

 

這個網路講堂,就是我們為忙碌的各位所量身打造的。用手機就可以讀,每週會提醒你讀,用大量的問答讓知識吸收更容易,一有問題又可隨時提問(延伸閱讀:新思惟網路講堂設計概念)。而且,在這裡沒有評量、沒有傳統課程的規劃,去掉挫折感與壓力。畢竟,人生的挫折感與壓力,已經很大了,不是嗎? XD

 

 

(Q&A) 離開教育體制,或是離開台灣,怎樣對孩子最好?

 

問:最近很流行「非體制內教育」(最有名的例子為宜蘭的華德福),想請問講堂主人們對於選擇「體制內」或「非體制內」,甚至是離開台灣,怎樣才是對孩子最好?請給一個徬徨的媽媽一點建議。謝謝!(30歲 家醫科醫師)

 

答:(謝宇程)

 

相關文章:

要不要自學?並非二分,而是幅度拿捏

重新衡量「學校教育」的效益和風險

上學有風險?現今「學校教育」的三個層次

(Q&A) 是否建議兒女從小去國外留學?建議的年紀為何?

(Q&A) 教育體制令人昏頭,講者對目前「體制外」教育的看法?

(Q&A) 就讀體制外小學,要如何避免未來銜接國中時適應不良?

(Q&A) 請問公私立學校如何選擇及家長如何適應?

(Q&A) 小學要不要遠讀資優班?

 

光是在新思惟講堂中,相似的提問就出現了許多次。每再出現一次,我就再一次感受到台灣父母的焦慮和急迫感-希望找到一個標準答案、一條正確道路、一個權威意見,只要依照遵循,一切就會完美。

 

每次我都要克制自己給「簡單答案」的衝動,我也建議您克制要找簡單答案的衝動。因為,我研究到現在,探討許多案例,真的沒發現某一條路一定是錯的,或是某一條路一定是對的。

 

如果一定要給一個最接近「正確」的答案,它不是關於哪個具體的機構、路徑、選項,而是關於父母與學生的心境。

 

 

在南投的暨大附中,校長老師合立建構非常豐富而且舒服寬敞的圖書館,體制內也有人在盡心盡力。

在南投的暨大附中,校長老師合立建構非常豐富而且舒服寬敞的圖書館,體制內也有人在盡心盡力。

 

避免天梯獨橋式的教育視野

 

日前我在商周刊出一則文章:《理化老師幫我考了高分,卻讓我從此遠離「科學」》分享我在高中的時候,以為做習題與考高分就是學科學,後來很堅決地不走這條路,多年後才發現這是個誤解。

 

後來有一些網友留言,指出我這個做學生的當時也有責任:「BBC 科普紀錄片早就有了,建中二十年前就有和中研院的人才培養合作,建中更是少數照表進行實驗的學校。你沒有發現科學的真貌,也要怪自己沒好奇心,不要只說老師不好。」

 

說真的我是感覺稍有委曲,我檢討的是教學目標的問題,而不是責難這兩位教師個人。但他說的沒錯,在高中的時候,是我自己蒙蔽掉了各種可能性。那時候我打從心裡認定了,高分、考試、升學,這既然就是對的路,何必還要冒「歧路亡羊」的風險?古書不是都教我們要專心致志、鐵杵磨針、愚公移山、心無旁鶩…嗎?

 

事實上,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體制之中,只要心中存著「天梯獨橋」的思維-認定了只有某條路、某學校、某方法才是唯一正解,從今以後不必向外探求,只要遵循這一套方針指引,就會走向幸福美滿的人生。如果你相信,那就慘了。若有人和你推銷這樣的說法,請你在心中默默地說:「呸,騙子。」(借了羅輯思維的梗)

 

 

抱持網絡多元式的教育態度

 

在教育課題上,我至今沒有發現無敵的神功。所有的判斷,都該依據具體的人、環境、目標來下決策,而這是一種態度與行動方針。

 

 

日前造訪暨大附中演講,和校長及老師深談,發現他們非常努力將外界視野帶入學校,學校也在改變中。圖為暨大附中一景。

日前造訪暨大附中演講,和校長及老師深談,發現他們非常努力將外界視野帶入學校,學校也在改變中。圖為暨大附中一景。

 

 

這個行動方針是指,對外,要儘量去接觸各種資源、材料、方法。客觀評判它們的價值。也就是說,我們要把自己放在一個知識的網絡之中,而不能只吃一個知識奶媽的奶水。現在,我們的知識網絡可以包括 Coursera, TED, Codecademy, BBC, 好學網,當然也包括體制內外的學校及老師。我們不必效忠於任何一個知識來源,無論他的知識多充沛多優良。

 

而態度是指,對於任何學習管道,我們都是在「效益」原則之下來使用它,而不是讓它來定義與評價自己。我們可以透過 Codecademy 學程式,如果你在多方試用後最喜歡它;我們可以看 BBC 記錄片學歷史,只要你在比較後發現是最適合的;當然也可以在體制內的學校中學,只要你知道要在其中學什麼。如果用某個方法,怎樣也學不好,該把它換掉,如果某條路怎樣都走不順,就換一條;不要讓學校或科目來認定自己是模範生或是劣等生。

 

我看過一些人,態度和方針是對的,他們在體制內學習,也極有創新精神和能力。他們曾經在有些壓力,有些死板的地方學習、成長、工作,但這個過程沒有壓死他們,反而讓他們更堅韌。因為他們的心靈面向無限的知識網絡,願意嘗試多元的目標、方法、內容,學校的水泥圍牆其實擋不住他們的學習。

 

反而,在任何所謂明星級、改革派的教育體制之中,信仰著某個知識來源、信仰這個體制是絕對正確的,這仍然是鬼遮眼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