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台灣 下的所有文章

世界的進步,靠的是每個人在自己的位置上各盡本分。

 

作者:中心診所 林禹喬 醫師

 

 

MEPA_20150207-450

 

 

被諾羅病毒摧殘許久的軀體,旁邊還有半夜發燒的小兒,一直惦記著新思惟的心得還沒交,終於在期限前的最後兩小時,掙扎出最後一點能量(想著一個字值一元)

 

 

認真地讓自己成為一個值得學習的榜樣

 

許多文章我都反覆再三咀嚼,比我看過的許多育兒書其實更深刻,也更實際。謝宇程老師所寫的富裕家庭子弟面臨的挑戰系列文章,是我常常重讀的部分。

 

原來在小孩成長的過程當中,金錢、出國等物質資源,所發揮的影響遠比我想像得來得少,或甚至很有可能是反作用。父母的引導方向、相處模式、以及認真地讓自己成為一個值得學習的榜樣,反而是更重要的事。(這段很容易讓我憶及某市長落選人然後靜默片刻…..

 

「當醫生或當畫家?別太小看你自己的小孩了!也許你的小孩會在影響人類文明數百年的這一代扮演重要角色呢?」

 

這種思想壯遊非常打動我。這兩年接觸新思惟開闊眼界之後,了解接下來的世界是過去幾十年完全無法比擬的,遠遠更加劇烈而不定,未來學家稱之為棋盤的下半場。若以現在的眼光來替小孩規劃未來,很容易就流於侷限在自己短淺狹窄的智識之內,做出過於保守而且不合時宜的建議。

 

閱讀更多 »

期待新思惟發展成為臺灣的專家問答網站領導品牌

 

作者:台南醫院 精神科 唐嘉宏 醫師

 

 

GRSP_20141221_080

 

 

人生只有一次,何不勇敢地追求興趣和現實的結合,去找自己的方向。

 

蔡依橙在「談教育」當中書寫的文章內容,其實跟他的演講、上課、其他部落格文章,都具有一貫性、延續性。一句話概括:追求極限。

 

他說「把事情做得風情萬種」是他最想要的人生。所以他來談教育,尤其是自我教育,基本上是在談,如何追求「自我潛能的最大發揮」。

 

大學時期,自己找資源去接軌更完整的大學教育和演練機會;實習醫師時期,追求最大化理解現代醫學的架構;住院醫師時期,學習該學科世界級的視野;自學時期,對新領域又要精通又要快速追上;最後無法滿足於現有的職業型態時,就自學創業。(除了沒有把野心放到外太空以外,我看地球上的極限他都想去碰一碰,譬如測試 dropbox 的極限

 

閱讀更多 »

現在所努力累積的,都會在將來、甚至下一代盛開。

 

作者:匿名

 

 

S01

 

 

最初看到網路講堂上線,其實猶豫了很久,因為自己離「教育」這個議題,似乎勾不上什麼邊。但是看了幾篇開放閱讀的文章後,便果斷決定加入這個講堂。

 

 

學習,從選擇資訊管道開始。

 

閱讀更多 »

一群美麗的心靈,認真思考教育本質。

 

作者:台南醫院 精神科 唐嘉宏 醫師

 

 

NHIRD

 

 

新思惟的「談教育」網路講堂企劃,最近畫下句點,令人感傷(絕對不是因為以後沒得問了)。這段時間,看到三位不同風格的作者,娓娓道來對於「教育」的三種觀點。

 

另外還有非常貼心、讓大家拼命問的「Q & A」園地。從這些提問當中,我看到家長們(包括我自己)的焦慮、對未來的悲觀;但更重要的是,我也看到一群美麗的心靈,認真地思考教育的本質。我看到的是希望。

 

閱讀更多 »

(Q&A) 是否會想要兒女走醫療一途?給他們的建議是什麼?

 

問:現今醫療環境下,你是否會想要兒女走醫療一途,或是如果他們有興趣走的話,你給他們的建議是什麼?(36歲 醫學中心 醫師)

 

答:(蔡依橙)這是個很常見的問題。通常,如果說「會」,就會被酸「你自己還是覺得醫療很好啊」,如果說「不會」,又被酸「說謊啦!假話啦!有那麼差嗎?」

 

我認為,這些網路上常見的反應,都忽略了時間的縱深,以及社會的複雜。

 

 

時間縱深

 

回頭想,我們在 18 年前的 18 歲,考聯考的時候,知道台灣醫療會是這樣嗎?不知道。

 

那麼,我憑什麼去幫小孩預測,18 年後的他們,應不應該走醫療?

 

說不定 18 年後的台灣,健保大幅修改,已經跟我們今天理解的困境不同,總額消失、適當引入市場機制,一片生氣蓬勃!當然,我們都覺得這機會不大 XD

 

所以,我不會替小孩做決定的。或許我會陪著他走、跟他一起去看他想看的世界,但這個決定,還是他自己得替自己負責任。

 

 

社會複雜

 

出國多次,認識許多國際友人後,我才開始理解產業化、價格訊息、定價權、市場機制等觀念,也才深刻理解台灣現今的醫療問題。

 

也就是說,我們現在遭遇的,其實是台灣這個非常獨特且怪異的地方,所產生出的獨特狀況。如果我的小孩真心喜歡醫療、不在目前的台灣執業,也做好了各種法令與環境調查,我一定會祝福他的!

 

 

實際建議

 

如果我的小孩真的有興趣,我會告訴他,「醫療還是一個很感動人的學門,我永遠記得那些親手救回來的生命。醫療科學,學問增加的速度也快,是一個很適合年輕人去奔十年的行業。但記得,全世界的醫療都是政治高度介入,但給予市場機制的寬容度則相差甚大,至少你需要認識一下新加坡與台灣兩個極端,認識一下世代與資源的現況。然後,就努力的耕耘十年吧!」

 

 

近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