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學習 下的所有文章

Walter E. Berdon Award Plaque

短時間精通全新領域:心臟電腦斷層

 

講者:蔡依橙 醫師

 

 

Walter E. Berdon Award Plaque

2006 年,技術獲國際獎項,那時候的我,相機低階,鏡頭變形嚴重,左邊的毛巾,是折一折拿來當鍵盤護腕墊的,右邊,則是正在跟我的老戰友 ThinkPad,一起準備國際演講的內容中。

 

 

世界的心臟電腦斷層浪潮,第一篇文章在 2001 年發表,實用價值確認在 2002 年,而我的醫院安裝機器開始掃描,是 2005 年初。起步慢了四年,但我們很努力,在 2005 年底就做出特色,技術在 2006 年就獲得國際獎項。

 

很多人問我,這過程有沒有任何技巧?歸納整理如下。

 

 

網路時代學習超快

 

在台灣,只要你有點成績,每個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去國外哪裡學的?」但事實上,心臟電腦斷層我全部是自學。起步的時候,也沒有資源讓我去德國與荷蘭的幾個領先的醫院參觀,不止沒有線可以牽,也沒有錢。臨床工作多,事實上也走不開。

 

我能做的,就是把手上的資源弄熟。所以,我自費訂閱了三本放射科領導期刊:Radiology、Radiographics、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AJR),連續兩年,把裡頭的 cardiovascular imaging section 全部翻過,其中幾篇知名團隊的論文,我把 PDF 印下來隨身帶著看,紙爛掉了、破掉了,就再印一份。

 

因為我沒有任何論文寫作的經驗,要一次熟悉心臟影像現況、瞭解國際學術氛圍、精通研究寫作技巧,最快的方法,就是直接熟讀標竿人物的論文,連研究設計也全部學起來。

 

所以,我學瑞士的團隊,寫了準確度的研究;我學韓國的創意,寫了先天性的文章;我學義大利醫師的研究設計,讓我的顯影劑注射技術,被國際認可

 

這個經驗,讓我知道,你不用真的去德國、韓國、義大利跟人家學,把人家的論文從頭到尾讀十次,熟悉參數與流程,在自己醫院裡要複製,並不難。

 

只要有一條網路線,跟什麼都願意做的態度,就可以。

 

 

沒日沒夜過兩年

 

人,一生都有幾次遇到大浪的機會,把握住了,就能叱吒風雲好多年。就像,人一生都會遇到幾次房地產低谷,敢買就有機會致富。但在那些歷史的重要時刻,我們往往不見得能精準把握。

 

幸運的是,經營專業跟買房地產不一樣:房地產,你不能什麼都買、天天買;但專業,卻可以什麼都拼、天天拼,拼到你找到一個大浪為止。

 

當年,我真的是什麼都有興趣,從超音波到介入治療,從骨骼肌肉到腹部判讀,連胸腔放射都學很深。最後,只是因為心臟這領域,我感覺比較自在,可能骨子裡就是喜歡開拓新領域的人,所以連續耕耘了十年。

 

從 2005 年起,我約有連續三年,早上 7:30 晨會準時到,下班都是晚上 10:00 以後,甚至偶爾靈感一來,還會待到凌晨兩點多,才知道,醫院的飲水機,會在清晨兩點停機自消毒,那時候想喝水,得到 24 小時便利商店去買……

 

週末?有兩天可以工作耶,當然要好好把握!通常我是八到八,睡醒大概八點,然後一直做到晚上八點,再回家。

 

那陣子,我的太陽能卡西歐手錶,因為照不到太陽,常壞,連續三次去修,老闆的表情怪異,似乎想問又不敢問,心裡想的大概是:「先生,你是從事什麼見不得光的行業嗎?」(哈)

 

這段時間,我打下了深厚的基礎,也讓我的學術研究起飛。

 

 

浸泡在市場裡頭 找到差異化的方向

 

在起步的時候,我清楚的知道,這個科技,我們落後最先進的歐洲約有四年,對學術發表來說,這只是前奏,還很有機會。大量閱讀的過程中,我注意到多數的研究者都專注在少數幾個領域,與我實際遇到的臨床案例,有明顯的出入。所以,我很快的找到四個利基市場先天性、全心臟評估、心臟內植入物、困難血管電腦斷層。

 

在這四個領域,發表文章的被接受率可達八成。但如果做跟歐洲一樣的題目,能被接受就偷笑了,往往也登不上領導期刊。

 

 

其實,學術界跟商業界一樣,比眼光、比速度、比技術、比創意、比執行、比策略、比差異化。蠻有意思的!

 

如果這些重點都能做到了,你一定能在國際學術舞台找到一席之地。

 

 

近期課程

 

 

超音波 GE LOGIQ 500

超音波:從 不熟 到 純熟 之路

 

講者:蔡依橙 醫師

 

 

超音波 GE LOGIQ 500

住院醫師時期的超音波簡報,除了基礎按鈕使用外,還教大家進入進階使用者模式,設定最適合自己的 protocol 並儲存。

 

 

前陣子貼了一篇,用超音波評估後,所做的「病入膏肓」治療,很多朋友覺得神乎其技,也有人來信詢問,如何自學超音波?要買什麼書?

 

我曾經做過約 3000 例的診斷超音波,多數為腹部、睪丸,其他的則有周邊血管與軟組織。這還不包括介入性治療前的評估超音波。

 

以下歸納,在超音波領域的學習過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做」才是重點

 

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做」,我們都說超音波是 operator-dependent (操作者決定檢查的價值),所以你沒有成為 operator,就不可能讓人 depends on you。只是看書、站著看,都沒有用的。

 

大部分想學的人,其實是卡在:「你不熟的話,人家不會給你作,但沒做,你永遠不會熟。」

 

所以,你要自己想辦法打破這個虛耗循環,想辦法找到機器、想辦法找到人做。

 

 

沒有資源就自己建立資源

 

我實習時,對超音波很有興趣,查完房,我會盡快打完病歷開好藥,在電梯開始塞車之前,到加護病房借公用超音波,上病房給 team 內患者,免費的掃描,並配合他們最近做的 CT 做對照。找找肝轉移、找找門靜脈拴塞、找找腎上腺轉移。

 

患者治療與檢查以外的時間,其實很閒,多數也很可愛,他們只要看到有醫師拿超音波過來掃,就覺得心情愉悅、病情進步甚多,掃了這床,隔壁的家屬會說:「先生,你也幫我跟我爸看一下好不好?」把握住病情告知的分際,不影響別 team 主治醫師診療策略的前提下,我都會盡量去做,累積了很多經驗。

 

至少,我能拿對探頭、選對條件、擺對方向,一個一個器官找出來。

 

 

書籍選購是很個人化的事

 

有了經驗,你才知道自己缺什麼,才會知道該買什麼書?

 

台灣的醫療人員,買書有「蛋塔現象」,一個人介紹,就一堆人跟著買一樣的。但,疾病狀況人人不同,知識學習當然也人人不同。

 

我總是建議,您先做幾例經驗,用用機器之後,覺得原理不熟,dynamic range、total gain control、、focal depth、Doppler scale 不知道怎麼調,那就買原理的書。如果是肚子解剖構造不熟,那就買圖譜,而且買你最有興趣的部位就好。

 

買房子講究「厝緣」,買書也講究「書緣」:你喜歡圖多的,還是文字表格多的?你喜歡彩色內頁,還是黑白內頁?你喜歡精裝,還是平裝?讀個序,隨意翻個內文,看看文字你喜不喜歡?到書局或書展,自己決定買哪一本,自己決定學習方向。

 

書,是拿來讀的,不是拿來貢的。你能喜歡、能讀,比什麼名人推薦,都來得重要。

 

 

從同儕社群中學習

 

上手之後,接著就是往「熟練」之路邁進。開始記下自己的任何問題,沒辦法突破的地方,找高手問,或者上網找期刊,如果同儕程度好,也可以成立社群或病歷討論會,增加交流,你將從別人的影像發現:為什麼他的影像這麼漂亮?為什麼我忘了開 Doppler 看看?為什麼他知道要用這個角度評估?

 

 

能做到這樣的程度,就能應付絕大多數的臨床需求了!

 

 

近期課程

 

 

外調台大實習期間宿舍 蔡依橙醫師

善用時間與資源,最大化學習效果:以實習教育為例

 

講者:蔡依橙 醫師

 

外調台大實習期間宿舍 蔡依橙醫師

外調台大實習期間的宿舍。

 

實習期間,每半個月就換一科,除了換科頻繁,工作也都必須配合患者、主治醫師與住院醫師時間,所以,空閒時間非常零碎。很多人認為實習就是走馬看花,但我卻從中學到非常多。在這樣高度碎片化的時間中,我們該如何去最大化學習品質?

 

 

提前做好準備

 

雖然每一科都只有半個月到一個月,但現代醫學會發展成這麼多專科與次專科,一定有其歷史與道理,雖然我很早就決定要走放射科,但即使去心臟科、血液科、一般外科,我一樣是做好準備。

 

去每一科之前,我會去醫學書局或圖書館,翻閱該科的重量級教科書,一定會看的,是「目錄」跟「序」,讓我迅速了解這個學門在當代醫學的現況:分成哪些疾病、哪些是論述的主力、常用哪些工具去診斷與治療、這本書可能需要注意的地方。

 

如果喜歡的學科,像心臟科,我就買一本大部頭教科書 Braunwald’s Heart Disease,空閒時間回宿舍可以翻。如果比較沒天分的領域,像是血液科,我就買小本的 manual,帶在身上。

 

(我是都用買的,總覺得實習一個月九千元的收入,全存了也不會變富翁,乾脆用來投資自己;加上讀書喜歡思考、喜歡畫線做筆記,借圖書館的不好意思。如果你不畫線,其實借閱也是不錯的方法。)

 

 

迅速理解該學門的架構

 

這是為了給自己一個「現代醫學」的架構,因為我們的實習教育,往往是 clinical-work-oriented,而非 systemic-knowledge-oriented。像是心臟科,所排的上課可能是心電圖教學、X 光判讀,對一個什麼知識經驗都沒有的實習醫師來說,很容易以為心臟科主要的工作就是心電圖與 X 光,那真是可惜!你必須強迫自己去閱讀目錄,才知道心導管才是心臟科的殿堂,超音波則是最方便的透視工具。

 

也因為理解到「從工作去學習」的極限,所以 run 心臟科時,我找朋友壯膽,在工作完成後,一起去導管室,並詢問總醫師,我們可不可以穿公用鉛衣站在旁邊看。只要不打擾工作,一般都會得到蠻正向的回覆。

 

 

保有世界觀

 

另外,不同的醫療體系、不同的給付,就會看到不同的疾病。因為翻過書、看過目錄,我發現台灣醫院的臨床工作,絕大多數以「冠狀動脈疾病」為主,「心肌疾病」相對少見,但在教科書的篇幅並非如此。這樣的過程,讓我永遠保持警覺,世界上也許有很多我們不常處理、不常看到的疾病,而我們看到的,可能都是經過社會經濟與醫療體系,高度選擇後的結果。

 

而即使 run 血液科,這種我比較沒有天分的科,還是會有個小手冊在身邊,聽到什麼關鍵字,至少可以閱讀個幾句,瞭解大概。畢竟,你總要知道這個學科在做些什麼,他所處理的各種疾病,才知道自己喜不喜歡。不喜歡的話,原因是什麼?

 

 

最大化學習效果

 

同樣的,我到一般外科,上一台 Billroth II operation,就會開始想,Billroth II 有幾種作法呢?那 Billroth I 是什麼呢?如果切得比 Billroth II 更多的時候,又是什麼手術呢?因為我又是打算作放射科,就會在拉勾的同時,讓腦袋思考一下,這患者做完之後,CT 要怎麼看,才知道他做過 Billroth II 手術。在我學到這些的同時,同梯的實習醫師,可能只覺得自己浪費了五小時的生命在拉勾。

 

同樣是被 call 去做一台心電圖,我會詢問護理站與患者,為什麼需要做心電圖?是術前例行?是胸口不舒服?是最近有抽血報告異常嗎?做出來的結果,我會列印兩張,一張夾病歷,一張自己先判讀,不懂處,在明天查房時詢問資深前輩。

 

 

實習教育的現況是……

 

我想說的是,「實習」的現況是,你不能期待人家準備好一整套完整的教育給你,更不是排一大堆課幫你上就有用的。實習的本質是,組織給你一點點夠生活的錢、要你幫忙一些勞力工作,換來一張「門票」,這門票讓你在裡頭,以參與者的身份學習。所以,你要善用這個「參與者」的身份,用組織可以接受的方法,到各個你想看的地方學習。

 

這世界,沒有人欠你什麼,但其實每個人都願意幫你些什麼。重點,就是你怎麼讓人家願意幫你,而你又怎麼讓這些經驗帶來的學習效果最大化。

 

 

近期課程

 

 

三峽隊 陽明十字軍 朋友

社團學到的事情 會影響你一輩子

 

講者:蔡依橙 醫師

 

三峽隊 陽明十字軍 朋友

1997 年,沒有數位相機的年代,與朋友們一起出隊。

 

從加入大學社團到現在,已經將近 20 年了。回顧這 20 年的路,社團影響我很大。

 

 

社團 = 社會的模擬器

 

就以很多朋友關注的「新思惟國際」來說,我們 評價 一直 很好大型研討會,其實就是過去「第一屆全國人文醫學營」的進化版,在大三那年,我接任「陽明十字軍」總領隊,與朋友們,從無到有,規劃了一個協助各種不同領域學生交流的大型活動。募款、組建團隊、專案管理 (當年不是這個時尚的名字,而是叫盯進度)、流程確認、領導。

 

我一直認為,社團是最好的領導訓練!因為,你連錢都沒得給人家,只有「共同的理念」以及「給對方成長的機會」,這兩個東西,能夠叫得動人,而且人家還可以不理你!如果在這麼有限的資源下,還能推動組織往你想要的方向,那可真領略了「領導」的本質。

 

 

帶領團隊

 

至於我們有名的小班工作坊,重視互動高效教學,則是從「陽明十字軍」出隊過程學來的,一支隊伍約 15 人,報名約半年後,就要遠離城市,挨家挨戶家訪,三次的訓練,要讓一群學生能問問卷、量血壓、衛教,同時學會彼此合作,就很頭大了。更別說,還要避免成員記錯時間、遲到、中途退出,說實在的,並不簡單。

 

是的,以成年人的角度回頭看,這些都是扮家家酒,但,能在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下,用小規模的人力與物資,練習團隊合作、溝通談判、領導組織,我認為投資報酬率非常高,深深具有「教育」的意義。

 

 

人際互動學習

 

而且,在這些合作過程中,因為沒有金錢的糾葛,你更能學著去觀察不同個性的人。在組織中,哪些人其實只是保守,而不是反對你的意見;哪些人看似朋友,但卻應該小心;哪些人願意跟你合作,是因為他有明確的自我價值,剛好跟你同路,但如果哪天價值不同,千萬不要強求。

 

這 20 年,我們也都學會了,人在金錢與權力下,會改變,在年輕時,學會觀察金錢與權力之前的人性,更是重要。如果你有一個自己的組織,該怎麼設計制度與組織文化,讓人性中,好的面向被發揮,避免各種道德危機事件發生。

 

這些訓練,都讓我在後來的工作中,如魚得水,不管是帶住院醫師工作、寫論文,或者是領導 55 人的大型團隊,均游刃有餘。

 

 

傳統 vs 現代

 

很多人覺得,花太多時間在社團沒有用,我的年代,應徵工作時,社團經驗多甚至是減分效果,「老師們」會覺得這孩子沒有定性、不專心上課、只愛玩。但 20 年過去,我們都清楚看到了,單打獨鬥升學、順從長輩工作的年代已經過去,讓孩子成為優秀的領導者 (或輔佐者或跟隨者都行),整合群體智慧並持續創新,才是永續競爭之道。

 

數以萬計的優秀工程師,台灣與美國都有。可是,只有美國長出了 Google、facebook、Tesla、Amazon、Apple。

 

讓你的孩子去學習領導與被領導,瞭解了這些,他終能創造工作,而非求一個工作!

 

 

陽明大學校門

大學時代:自己的視野自己定義

 

講者:蔡依橙 醫師

 

 

陽明大學校門

我念的大學,後面的大建築物是圖書館,我在學時還沒有。

 

 

我成長的年代,是科舉聯考的年代,所有人都跟你說,上大學之前就是拼命唸書。

 

 

大學之後

 

我畢竟不是 Neo 那種 the One,所以 18 歲以前就真的是照著長輩說的做。但上了台北唸大學,我想,這總該是我自己決定「人生怎麼學習」的開始了吧!

 

上大學,所有的老師都跟你講,通識教育的重要,因為我們該是個「人」,然後才是個「醫生」。但當年的陽明大學,通識課程不像現在這麼豐富,選了幾堂有趣的課程後,感覺到不足,就開始自己設定學習的路徑。

 

 

完整的大學生

 

為了想看醫療的社會面向,我去陽明公衛所與醫管所旁聽,不缺課、所有的閱讀都跟上。為了想看純人文的教育是怎樣的,我去了藝術學院 (後改名台北藝術大學),跟著上研究所、甚至博士班的課,學習藝術史與表演理論。為了學習課本沒教的台灣史、建築、政治、經濟,每週有兩天,騎著野狼 125,到敦南誠品,付費聽誠品講堂

 

為了知道其他學校的傑出大學生是怎麼樣的,也想知道我在一個更大的池塘競爭,能不能脫穎而出,所以我到課外活動組看了傳單跟海報,參加民間機構辦的青年幹部甄選培訓,因為培訓資源有限,數百位大學生,只能挑出 30 位,在履歷篩選後,全程錄影的面談、籃中演練、情境模擬中,順利通過,並接受每週一天晚上的培訓。過程中也認識了很多不同專業的朋友。

 

 

探索的過程

 

對現在的大學生來說,這些或許不足為奇,但當年的氛圍跟現在並不一樣:「安分守己」還是主流價值,網路要用電話撥接,資訊傳遞緩慢而沒有效率。

 

就說「去藝術學院」上課這件事情好了,嘴巴上說要去其他學校旁聽的人很多,但真的去找資料的人少,敢每週坐在完全不熟的老師同學間,發言、討論、自我介紹、破冰、跟著閱讀、交作業的人,全陽明大學,也就我一個。

 

那其實是一連串自行尋找資訊、設定方向、實際執行並克服恐懼的過程。

 

 

大學生活給我的心靈資產

 

回想起來,這是大學教育給我最重要的心靈資產。而大學教育作了什麼?它給我一個學籍,讓我有個理由住在台北,自由出席的大堂課,甚少點名,期中期末考以外的時間,在台北的各個角落,自由來去。

 

自己設定的學習,永遠比老師設定的,更有動機、更有熱情、更有啟發。

 

另外,我想說的是社團。我認為,參加大型的社團,去學習與人互動、貢獻專業、團隊領導,是很珍貴的機會。因為他成本低、容許錯誤、而且實際上就是一個小社會。到現在,新思惟國際所策劃的大型研討會,與小型工作坊,都有著我大學時代所辦活動的架構。

 

 

 


 

 

 

回覆:《大學時代:自己的視野自己定義》

 

主講:黃世宜

 

看來,要走出自己的路,就是要敢於獨特。

 

 

師範大學

 

這一部分我再補充:但基本上我也是師範大學的異數。前途已經一目了然,但我不願意。還記得當時我除了英語系本科的課程之外,也自行跑去上國文系的課,還有美術系的課,研究崑曲歌仔戲、西方美學和藝術批評,都去上。然後也去中山大學上法文課。

 

還記得,有一次獨自上課回來,回到宿舍,因為宿舍門沒關,在走廊上聽到一個室友在講我,她是一個很漂亮的女孩子,正準備出門聯誼。我聽到她跟其他人笑著說,在大學就是要認真找男朋友,應該要多多參加聯誼才是,說我很呆,讀這麼多書,是要準備當老處女嗎?

 

 

「理所當然」

 

的確,作為一個讀師範的大學女生,等畢業,當老師,嫁人。好像也是理所當然。

 

但是我總覺得那一種「理所當然」令人窒息,所以我依舊我行我素,研究探索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做自己想做的事。

 

比如社團也是這樣。當時跟辯論社、女同志社的朋友都聊過,還打了幾場辯論賽,但幾經思考摸索,最後都沒有決心加入。反而,在很偶然的機緣裡,才真正定下心來長期為一個社團付出,自己的社團自己創:高師大流浪動物社。

 

 

新社團

 

起初,只是跟幾個朋友,跟合作社外面徘徊的狗狗貓貓玩熟了,餵著養著,竟然幾個人就很勇敢地,草創了第一屆高師大流浪動物社。基本上我們也是窮學生,所以都是自掏腰包在生活費之外,自費帶狗貓看獸醫、買飼料,因為本社吃力不討好,所以社員好像沒有超過五個人。

 

在流浪動物社期間,我學到很多,包括怎樣用最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關心與行動力,怎樣變得更勇敢,接人家不敢接的事。比如,我們本來只照顧校內的流浪動物,後來名聲大概傳出去了,於是開始有人把動物棄養在高師大校園內,就擺在我們女生宿舍門口。還記得有一次一下子就收到一箱五隻成年大黑貓,甚至還收過一隻大烏龜。除了得為這一些丟來的小棄兒想辦法安排去路之外,我們也開始接到校外民眾打來的電話,說某某處有流浪狗群,要我們趕快去處理,云云。

 

 

工業區的野狗

 

有一次,聽民眾告訴我們,高雄市郊,有一處居民稀少,只有工廠的社區,那邊有一群流浪狗非常之兇,有可能會被撲殺,叫我們去看看,看能不能挽救些什麼。

 

於是,我跟我們社長,兩個女孩子,她騎一輛淑女小綿羊,我在後座,就這樣出發察看現場。
還記得那一天是星期六下午傍晚,夕陽西下的時刻,工業區的確相當淒涼,沒有任何人。社長說,她有點怕,我說,我也是。但是她還是繼續騎下去。

 

突然,一群齜牙咧嘴的野狗衝出來,追著我們狂吠~~

 

 

難忘的回憶

 

啊!啊!啊!

 

我們兩個一路尖叫,社長卯起來拼命加速往前狂飆,而坐在後座穿短褲的我,好幾次都看到那兩排尖森狗牙逼近我的小腿,又在最後一刻拉遠…

 

後來成功擺脫瘋狂的狗群,到了繁華的高雄市區。社長把車停在路邊,脫下安全帽,我們彼此相視大笑,大聲喘氣,有那麼一點歇斯底里,一點自嘲,又有一點放鬆。

 

社長說,想不到這小綿羊還蠻厲害的!

 

我說,以後招新社員要招騎野狼的男生啦,有汽車更好!

 

這是我在大學最美好最珍貴的回憶。

 

 

近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