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適性發展 下的所有文章

(Q&A) 歐洲如何用「非常費心機的長期作戰計劃」,幫助孩子找到特長「適性發展」?

 

問:我對黃世宜老師這篇 Q&A 很有興趣:「爸媽應該怎麼幫助孩子,找到特長「適性發展」?」非常想進一步了解最後一段『非常費心機的長期作戰計劃』。可提供實例嗎?(40歲 男 科技業跨國公司 經理)

 

答:我所指出的「費心機的長期作戰計劃」,其實是參考我在歐洲所觀察到的情形。

 

在歐洲,並沒有把職業和興趣只設定於少數幾種行業。

在歐洲,並沒有把職業和興趣只設定於少數幾種行業。

 

 

歐洲:有計畫的評估發展計畫

 

我發現,歐洲家長並不是像台灣家長所想像的,完全放任不管任期發展興趣,完全不是。他們其實是非常有計劃,提出各種問題,比如:評估大概要花多少時間去發展這個興趣?要怎樣讓孩子的興趣跟課業配合?如果將興趣當作職業,孩子是否可以養活自己等等?我觀察了很多例子,其實他們非常費心地為孩子做好長期的發展計劃。

 

跟台灣不同的是,他們並沒有把職業和興趣只設定於少數幾種行業。

 

 

讓孩子「自己」在興趣與課業中取捨

 

我舉一個瑞士朋友為例。她本身是四個孩子的單親媽媽,也是一位充滿愛心的幼稚園老師。每一個孩子都讓他們從小接觸各種才藝跟活動,其中有一個孩子,對音樂展現很大的興趣,這一位母親從小就支持他學各種樂器,如打擊樂,管樂等等。

 

當這孩子升上中學的時候,她開始要求孩子必須在興趣跟課業中做個取捨,如果要學這麼多音樂,真的還要讀普通高中嗎?還是應該選擇音樂院呢?如果要走音樂院,未來的職業是什麼?等等這一些問題,都要事前,至少幾年前就得開始思考,跟孩子一起討論。記住,不是替孩子決定,是把優缺點跟他一起分析,讓孩子自己了解職場實況,自己做主做決定。

 

 

大部分的狀況都是有心理準備的

 

後來這孩子去英國倫敦讀作曲,被好萊塢挖掘,但是在等待新合約的同時,遇到一些問題,有一段時間孩子是吃苦的狀態,靠存款過日子,處於失業狀態。但是,這一位母親跟我談到這一件事,她卻非常樂觀:「很多年前,當孩子決定要以音樂做職業,我們就已經討論過,未來收入可能會不穩定,要他心裏有數。所以現在這樣子,孩子自己心裡是有準備的,我對他有信心,相信一定沒問題的。」

 

一年後,我再跟這一位母親提到此事,兒子已經去美國好萊塢發展了。

 

 

一視同仁

 

很有意思的是,這位母親其中有一個兒子,則是對音樂才藝並不感興趣,卻從小喜歡生物和醫學,這或許是受到獸醫父親的影響。這一位喜歡生物的兒子,目前在大學醫學系讀書。而在瑞士,醫師是一個穩定高薪、受人敬重的職業,但是,我發現這位母親對所有四個孩子都一視同仁,提供一樣的機會、用一樣的態度去關愛,完全不會去比較她四個孩子間的個性或成就。

 

 

(Q&A) 爸媽應該怎麼幫助孩子,找到特長「適性發展」?

 

 問:爸媽應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找到特長「適性發展」?

 

 

 

 

答:(黃世宜)

 

1. 心態上:

 

父母本身心態首先要放輕鬆,順其自然。

 

很多家長會給自己設定目標,為了想發現孩子的興趣,而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其實孩子是很敏感的,您的情緒跟期待他們都可以感受得到,孩子很容易一方面為了想贏得父母的肯定,另一方面又對自己內心的聲音感到茫然。

 

我完全可以理解家長想去幫助孩子的渴望與急切,但是,過度的期盼往往造成所有人的壓力。您可以給孩子最大的幫助,就是「信任」與「放手」。

 

相信孩子,有能力自己去觸探不同的可能。

 

2. 行動上:

 

許多家長以為,信任放手就等於放牛吃草,全然不管的意思。其實完全不是。我在這裡必須要特別強調:信任放手是心態上。但在幫助孩子找出興趣的過程,是需要行動,而且是謹慎、費盡心機的長期行動。

 

是的,檯面下謹慎而費心機的長期佈局。這包括,盡量提供充分並多元的資源、不預設立場、不預設回收值、謹慎評估計劃能給孩子多少教育資源與時間心力、從旁暗中觀察孩子的個性與專長、不隨便批評孩子的表現等等,這會是一段非常費心機的長期作戰計劃。

 

 

素養教育 / 教養深度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