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才藝 下的所有文章

富裕家庭培育子女的關鍵困難點 — 缺安全感、友情焦慮

 

講者:謝宇程 研究員

 

在〈富裕家庭子女成長的風險〉一文之中,整理了富裕家庭子女可能出現的幾種高風險歧路。你可能會想問:究竟為什麼呢?

 

富裕家庭中,父母教育程度和社會地位往往高於平均;孩子從小可能有充足的資源學才藝,讀各種教材書籍,他們通常會住在非常好的學區,就讀極好的公立學校或是昂貴的私立學校,甚至做了一大堆「XX的小孩不會變壞」的工夫。我們總覺得,在這樣的條件下,孩子應該不會走偏吧?其實,還真的不見得。

 

在一些訪談、了解一些個案之後,我整理了以下富裕家庭培育子女可能遭遇的困難點:

 

 

習於用物質評量價值,對情感無安全感

 

富裕的家庭通常有一個共通點:父母親至少其中之一是個大忙人。勤於工作的父母可能忙到沒有時間對家人付出感情。有一種方式可以「快速」表達感情:送東西,禮物或金錢。你送食物、玩具、衣飾給孩子,你看到孩子的笑容了,你覺得自己可以稍微不要感到歉咎了。但一次一次下來,給孩子什麼樣的認知?禮物=價值=關愛。

 

當這種認知建立後,會出現許多種類的危險。

 

富裕的父母有一個共同困境:忙碌。圖為某銀行辦公大樓,該銀行以加班聞名,而且不只基層員工。

富裕的父母有一個共同困境:忙碌。圖為某銀行辦公大樓,該銀行以加班聞名,而且不只基層員工。

 

例如,當許多出身富裕的小孩在一起,有可能彼此互相比較,總會有些東西是別人有而我沒有,這可是危及自身價值感的事:我擁有的比別人少,是因為我比較不值得愛。這樣的孩子,日後也更可能需要藉由擁有物質、奢華消費來肯定自己,若無法達成,往往陷入深度焦慮。

 

 

「有錢」常是被排斥的理由

 

當出身富裕的小孩和出身一般的孩子在一起生活學習有另一種危機,就是孩子總在找機會互相排斥,而「富有」有時候也是一個原因。富家孩子會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樣,他可能比較早學英語,可能有其他孩子沒有的喜好和習慣,其他孩子會說什麼?「喲,愛現鬼」、「你和我們不一樣」,這些都是一個被排斥的好藉口。

 

尤其,家境優沃的孩子如果偏偏長得不像王子公主,例如矮一點、胖一點、黑一點,或不太靈敏,稍有點笨手笨腳,別人更容易針對他嘲笑。倘若,這時候老師冷漠地袖手旁觀(我甚至聽過有老師加入排擠學生行列的案例),或是反過來,對這個孩子刻意(或不刻意地)迴護偏愛,都可能使情況更惡化。

 

 

難得而艱辛的友誼發展

 

其實在孩童到青少年時期,孩子的最重大課題之一,都是尋求同儕的認同,簡單說就是交朋友。出身富裕的孩子,他們所有的資源是金錢,而且他們心理上也傾向認為:我喜歡你,所以送東西給你,是理所當然的。

 

也許他用這樣的方式也可以交到一些朋友,但某一天他也可能開始懷疑:這些朋友和我來往,是真心喜歡我,或者是為了那些好處?如果某天他真的發現,有人是為了利益而當我朋友,其實並不真的喜歡我,他當然玻璃心要碎一地了。

 

因此,富裕家庭的孩子後來,往往特別渴求友情、期盼朋友的認同,特別容易被朋友的意見影響,怕被看不起,又特別害怕受到欺騙背叛。甚至,他們往往在感情與戀愛交往之中,也有相似的弱點。

 

寫到這邊,我們可以說部分解答了一部分富裕家庭子女的生長風險。因為習慣透過物質表達的情感和價值,容易因為無法擁有某個東西,就失去價值感和安全感。他們也容易被朋友影響,做出別人眼中的傻事。

 

 

(Q&A) 小孩必修才藝是哪一種?孩子不打真的不會變壞嗎?

 

問:

  1. 小孩必修何種才藝好?英文、程式設計、繪畫、舞蹈、音樂、體育項目?多才多藝試探?
  2. 孩子實在太皮,不打真的不會「變壞」嗎?除了講道理外有沒有更有效的管教方式?

(男 32歲 心臟外科主治醫師)

 

答:(黃世宜)孩子該學哪一些才藝?

 

 

才藝依孩子興趣選擇,多方試探不設限。

 

我的建議是,觀察孩子的興趣,多方試探,不設限。可以儘量讓孩子嘗試不同的才藝,音樂類也好,運動類也好,讓孩子有機會接觸並進一步思考自己到底喜歡什麼。

 

才藝可不設限的多方嘗試,讓孩子自己思考喜歡的是什麼。

才藝可不設限的多方嘗試,讓孩子自己思考喜歡的是什麼。

 

外語建議早學早接觸

 

唯一我想特別提醒的,就是外語類的學習。我個人認為外語類不應該跟其他音樂運動等才藝放在一起比較,因為幼兒學習外語,如果方法正確,謹守自然又有趣的原則,孩子將有機會輕鬆打下外語基礎,對孩子日後是有相當大的優勢的。所以我的看法是,外語建議早學早接觸。

 

但務必記得,幼兒外語學習一定要自然有趣生活化,家長切記不要求成,並且慎選良好的外語師資與環境,否則孩子很容易造成學習挫折,對該外語學習產生厭倦,反而招致反效果。而其他才藝則順其自然,看孩子興趣選擇為主。

 

 

體罰只能暫時嚇阻,正面獎勵才能一勞永逸。

 

體罰只是暫時性的嚇阻,並不是真正有效一勞永逸的做法。我個人深受體罰的害處,所以我知道那一種對身心的傷害,而且對親子關係會有一道永遠跨不過去的傷痕,會造成日後親子溝通的鴻溝,所以我是完全不贊成體罰。

 

我建議您可以考慮用獎勵的方式。比如,孩子如果不犯錯,或是有了什麼好行為,可以用集點遊戲的方式,來達到正面獎勵的效果。

 

 

我對「頑皮」的另一種看法

 

此外,以下是我個人的看法,不知道您怎麼看?我個人認為您的孩子很皮,是一件很棒的事呢!一個頑皮的孩子,往往有更豐富的點子,更不一樣的創意,這是其一,而且也代表他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與獨特。或許您可以在他調皮搗蛋的時候,去試著理解看看孩子為什麼頑皮的原因?是不是有他的理由?或許您也因此會心一笑而不是生氣懲罰他呢?

 

另一方面,我也的確能理解您教養調皮孩子的不易,有時候火氣一上來,加上孩子調皮的時間點跟場合都不對,更叫人生氣,很難顧得了許多,沒關係,慢慢來,加油!

 

 

(Q&A) 歐洲如何用「非常費心機的長期作戰計劃」,幫助孩子找到特長「適性發展」?

 

問:我對黃世宜老師這篇 Q&A 很有興趣:「爸媽應該怎麼幫助孩子,找到特長「適性發展」?」非常想進一步了解最後一段『非常費心機的長期作戰計劃』。可提供實例嗎?(40歲 男 科技業跨國公司 經理)

 

答:我所指出的「費心機的長期作戰計劃」,其實是參考我在歐洲所觀察到的情形。

 

在歐洲,並沒有把職業和興趣只設定於少數幾種行業。

在歐洲,並沒有把職業和興趣只設定於少數幾種行業。

 

 

歐洲:有計畫的評估發展計畫

 

我發現,歐洲家長並不是像台灣家長所想像的,完全放任不管任期發展興趣,完全不是。他們其實是非常有計劃,提出各種問題,比如:評估大概要花多少時間去發展這個興趣?要怎樣讓孩子的興趣跟課業配合?如果將興趣當作職業,孩子是否可以養活自己等等?我觀察了很多例子,其實他們非常費心地為孩子做好長期的發展計劃。

 

跟台灣不同的是,他們並沒有把職業和興趣只設定於少數幾種行業。

 

 

讓孩子「自己」在興趣與課業中取捨

 

我舉一個瑞士朋友為例。她本身是四個孩子的單親媽媽,也是一位充滿愛心的幼稚園老師。每一個孩子都讓他們從小接觸各種才藝跟活動,其中有一個孩子,對音樂展現很大的興趣,這一位母親從小就支持他學各種樂器,如打擊樂,管樂等等。

 

當這孩子升上中學的時候,她開始要求孩子必須在興趣跟課業中做個取捨,如果要學這麼多音樂,真的還要讀普通高中嗎?還是應該選擇音樂院呢?如果要走音樂院,未來的職業是什麼?等等這一些問題,都要事前,至少幾年前就得開始思考,跟孩子一起討論。記住,不是替孩子決定,是把優缺點跟他一起分析,讓孩子自己了解職場實況,自己做主做決定。

 

 

大部分的狀況都是有心理準備的

 

後來這孩子去英國倫敦讀作曲,被好萊塢挖掘,但是在等待新合約的同時,遇到一些問題,有一段時間孩子是吃苦的狀態,靠存款過日子,處於失業狀態。但是,這一位母親跟我談到這一件事,她卻非常樂觀:「很多年前,當孩子決定要以音樂做職業,我們就已經討論過,未來收入可能會不穩定,要他心裏有數。所以現在這樣子,孩子自己心裡是有準備的,我對他有信心,相信一定沒問題的。」

 

一年後,我再跟這一位母親提到此事,兒子已經去美國好萊塢發展了。

 

 

一視同仁

 

很有意思的是,這位母親其中有一個兒子,則是對音樂才藝並不感興趣,卻從小喜歡生物和醫學,這或許是受到獸醫父親的影響。這一位喜歡生物的兒子,目前在大學醫學系讀書。而在瑞士,醫師是一個穩定高薪、受人敬重的職業,但是,我發現這位母親對所有四個孩子都一視同仁,提供一樣的機會、用一樣的態度去關愛,完全不會去比較她四個孩子間的個性或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