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 就讀體制外小學,要如何避免未來銜接國中時適應不良?

 

問:小孩明年上小學,正考慮學區國小或體制外小學(如:道禾、或其他森林小學),請問未來銜接國中要如何避免適應不良?(40歲 男 科技業跨國公司 經理)

 

答:(謝宇程)以下針對一般的情況來設想,給您作參考。

 

 

小學問題並不嚴重

 

首先,在台灣各階段的體制內教育當然都不完美,但是小學階段卻是相對問題比較小一些些的。大致上教改團體過去曾對小學的抨擊及訴求,近年來改改善不少,例如不再體罰,也不再升學導向教育,班級學生人數也減少,許多小學老師也發展靈活、趣味、創意,具啟發性的教學。

 

雖然情況因地點,因學校、因教師而異,而且都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是小學至今是讓我最樂觀的一個階段。如果我是小孩,要在各階段之中選一個階段進入體制內教育,我最可能選擇的是小學。小學之後的體制內教育實況,普遍來說是讓人更加憂慮的。

 

體制內小學並不完美,但已是各階段之中問題相對不大的。

體制內小學並不完美,但已是各階段之中問題相對不大的。

 

 

銜接國中適應不良純屬必然

 

關於您所問的「如何避免未來銜接國中時適應不良?」,這個問題答案是非常明確:銜接國中是一定會適應不良。

 

從體制外國小進入體制內國中會適應不良,體制內國小升體制內國中也會適應不良,我聽過許多國中老師本身就頗為適應不良,希望及早退休。

 

因為現在國中還在一個多種期待並存,頻繁改革變動,舊模式雖瓦解、新模式仍沒有完善建立的尷尬狀態。

 

正常化教育的改革,在十二年國教之中,國中是重點,但是仍有許多家長期待國中是「拼明星高中」的鬥爭培訓場。國中的學生處於躁動的青春期,老師現在失去了管束的威權,但是無論體制上,或老師的教學方法上,都尚未發展出一個完整的模式 (例如選課制、創造導向而非聽考導向),引導及善用學生內發的動能。

 

國中教學的目標精神、課堂操作、學習方針,都仍在角力、碰撞和變化之中,也許再過幾年,國中教學可以從比較落後的狀態下蛻變,但目前還在陣痛期。

 

 

用駭客精神面對不完美體制

 

如何應對這樣的學習環境,關於方法細節,我未來會有更多文章討論分享。在這裡想提供一個最重要的原則:駭客精神。

 

如果您熟悉軟體界,駭客精神並不是許多人會聯想到的「發病毒、竊資料、破壞網站」。那些程式高手們談的駭客精神,是一種高度的自主精神及動手意願:如果什麼事情不完美,我不坐著抱怨,不等待別人來救贖,我會深刻了解問題,然後捲起袖子把它解決了。每一個程式高手,都有這樣的精神人格,而他們都用這樣的方式在教育他們的孩子。

 

說更實際一點,無論在什麼樣的教育體制之中,我們都要抱持一個更獨立自主的心態,思考教育的目標意義,判斷何為好的教育內容、方法、模式。

 

 

找方法繞過學習限制

 

不完美的制度和不頂好的教師,總會構成學習限制,教學內容和方法不免落後,甚至用某些荒唐的方式來評價孩子。我們不必和環境生死決鬥,要有辦法心平氣和看待,也不必臣服被牽著鼻子走錯的路,聰明地用手邊的資源,繞過限制,溜開錯路,走向自己人生前途。

 

例如,因為學校體系人事制度的僵硬落後,在學校中必有幾個科目的老師,可能是能力不佳、方法落後、偷懶怠惰。我們過去的方法是家教和補習,現在也許能利用網路資源,組成學生共學,也許更能提升學習成效果。

 

又例如,因為教育體系風氣的落後,體育、藝術等科目竟然被視為不重要,程式、商業知識、第二外國語這些前瞻性的科目被視為不必要;我們不必等(也等不到)學校做出改變,其實身邊早就有各種資源及途徑幫助我們好好學習。

 

這部分的實作方法,我也正在蒐集資料和分析,之後會有不少相關的文章和大家分享。敬請期待。

 

 

(Q&A) 如何有效地跟父母或長輩溝通不一樣的觀點呢?

 

問:我們通常比較少談「對上」的教育問題,如何有效地跟自己的父母或是長輩溝通我們對事不一樣的觀點呢?(31歲 男 澳洲打工度假)

 

答:(謝宇程)關於您的提問,有很多背景資訊其實很重要,例如,您想溝通的是什麼樣的課題,您和父母的關係如何,溝通的目標又是什麼。在沒有這些資訊的情況下,只能依我本身的經驗,提供一些思考方向和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

 

 

傳統家庭親子相處的難處

 

您和我年紀相差不多,都是男生,如果您也覺得和父母溝通不良(造成您如此發問的原因),也許這些構成了我們的基本相似之處。

 

我從高中起到幾年之前,和父母關係也很不好。有幾個原因。首先,我父母本來就不是那種溫柔、和煦、善於傾聽的人,他們是老一輩,習慣用管教指責來表達關愛。我在高中之後對自己的人生相當迷惘,而我似乎無法依照他們的期待來過人生,這都造成雙方的隔閡,有時候衝突頗為激烈。

 

我也曾經很怨,為什麼沒有和某些人和父母那樣親愛如蜜的關係。聽過一些「親子關係專家」分享的方法,也很難套用在我身上。和父母的關係,一直到這兩三年才有些改善,我的辦法並不感人,也不花俏。

 

常常,衝突最激烈的,是應該要最親密的家人。

常常,衝突最激烈的,是應該要最親密的家人。

 

 

從緊張對立到正向和緩

 

過去幾年,我和父母沒有住在一起,互動不如過去多,我也愈來愈接受他們的愛好、習慣、想法和我是不一樣的,很可能無法徹底改變。

 

所以,許多他們的意見,如果不會干涉到我的生活,我就不試著說服他們。相對的,關於我的生活和想法,我多提他們認同、放心、熟悉的事情。至於其他的部分,例如政治、人生觀…的想法,既不易溝通,實際上我們也不需要完全同步,我就不和他們提,就算偶然提起,我也尊重他們有自己的判斷和習慣。

 

另外,在相處的時候,我可能多帶到一些有共識、共同(有點)關心的話題,例如運動、營養、市場菜價、新知見聞、世界經濟。慢慢的,對話之中的共識增加,對立減少,關係漸漸和緩正向。最近父母主動裝了 LINE,偶爾互傳網路笑話、短文,似乎走入比較正向的循環。

 

目前的溝通,也許比起許多模範等級的親子關係,還差一大截,我們沒有每天說愛,也沒有早晚擁抱(我和父母都是內歛的人),但我已經覺得很慶幸了。

 

我們常期待和父母建立極為深入親密的親子關係,但這不見得是每個家庭的最佳模式。

我們常期待和父母建立極為深入親密的親子關係,但這不見得是每個家庭的最佳模式。

 

 

合適的親子關係,各家庭各時期不相同

 

這篇文章和您分享的最主要想法就是:每個人都要摸索合適的親子關係,每個家庭、每個時期不見得一樣。那些甜美如蜜的親子關係,需要一些雙方特質的前提條件,不見得是標準,不見得每個人都達得到。

 

有些父母和子女,可以達成深度的互相了解、支持、同心的關係,是很令人羨慕,但我們不見得要如此高的期待,至少不必急著達成。不見得要期待父母現在能理解和深度認同我們的一切。有時候子女不要對父母有太多期待、壓力、幻想,正如父母也不該對子女有一個預期,要子女成為怎麼樣的人。

 

所以,也許合適的溝通是,不期待在對話的時候說服對方什麼、證明什麼是對是錯。人與人的對話,不可能也不需要求得全然的共識。在對話之中,可以只是表達認同、重視、願意理解,如此,可以減少父母的自身焦慮。其實父母也有他們的脆弱吧,和我們這些做子女的一樣。

 

如果您期待達成父母與子女無話不談,徹底的彼此認同,成為深刻的心靈親密同伴,也許這篇文章無法滿足您,這也是我目前沒有到達的境界。推薦您「深度匯談」的相關資料,這是一系列在組織中達成共識的對話方法,在家庭中也可能某程度適用。

 

 

(Q&A) 剛到美國進修,如何有效率提升英文溝通能力?

 

問:我是一個平常沒有在寫文章,唸英文的地區醫院婦產科醫師,陰錯陽差拿到 Visiting scholar 身份,帶著全家來美國進修半年,剛到芝加哥三天。常聽去過美國進修的朋友講,丟到這個環境慢慢就會適應,聽力就會進步,小弟到目前為止還沒這個感覺,不知道是不是平常用的太少,想請問版上的名師,有沒有更快適應美國生活的方法,光是這樣辦事(開戶、租屋),聽力就會進步嗎?不需要再做額外的努力嗎?(39歲 男 婦產科主任)

 

答:(謝宇程)您好,拿到獎學金與家人一起海外進修,真是一大美事。如果能充分運用這段時間,您不但能加深專業能力,相信您的視野、人際關係,都能向前大幅邁步。

 

語言能力是您擴展經歷與見識的必要工具。要有水準以上的英語溝通能力,才可能結交外國朋友,包括同專業或專業外的朋友。這不但是為了生活需求,也是為了確保上課或參加研討會有收獲,進而向同領域的人展現你的能力,誰知道可以為您帶來什麼樣的機會?

 

而您的懷疑是對的,平常辦些開戶租屋的手續,不足以讓您的英文自動進步,美國的空氣沒有讓英文自動進步的魔力。半年時間不長,用掉一天少一天,要短時間提升英語溝通能力,絕對要用有效率的方法。
以下提供您幾個方法:

 

有機會進修充電,值得好好把握。圖為元智大學校園一景。

有機會進修充電,值得好好把握。圖為元智大學校園一景。

 

 

新聞 podcast 訓練聽力也增加聊天話題

 

建議從現在開始,無論採買、煮菜、洗澡、散步…任何只要耳朵能空出來的時間,都用來聽新聞廣播的 podcast。之所以使用新聞廣播,是因為它雖然不斷變化,但略有主題性,例如,最近 ISIL 的事件就不斷報導,幾個關鍵字聽熟了,內容就大致能掌握。

 

再則是因為新聞是和他人聊天的重要話題,和歐美朋友聊聊蘇格蘭獨立失敗後西班牙與比利時的分裂問題,談談美國再次出兵伊拉克,他們會把你當成一個「世界人」。

 

資源推薦:National Public Radio Podcasts

 

 

影集強化聽力且兼顧樂趣

 

聽新聞的時候可以是像流水一般聽過去,抓到多少懂多少,期待順其自然的進步。另外,聽力要快速進步,還需要專注訓練。而影集能幫助你達到這個目標。

 

首先,請選購一套合適的影集。除了你喜歡之外,也可挑一下主題。依您的背景來說,最好是挑醫療為背景的影集。以一般人生活為主題的幽默影集也可。

 

其次,建議這樣看:若沒有中文字幕就完全看不懂,可以先開中文字幕看一遍,若可以,就跳掉這個步驟。然後,開英文字幕來看,若有看不懂的地下就停下來,倒退一點重看,或是查個字典。最後,關掉字幕再看一次,若可以,儘量聽懂每句話的意思。

 

這樣的學習,大致上可以兼顧樂趣,實際用途(用於聊天),了解美國人溝通與思考,而且由影集教你英文,相對便宜,而且不會沒耐心。

 

資源推薦:
List of medical drama television programs(醫療相關)

The Big Bang Theory(生活幽默)

 

學習英文,是許多台灣人從小到大難逃避的焦慮。圖為某英文補習班的巨幅廣告。

學習英文,是許多台灣人從小到大難逃避的焦慮。圖為某英文補習班的巨幅廣告。

 

 

語言交換訓練口說

 

如果您有些資金,當然不妨找個短期的英文家教。如果您想省些錢,可以找語言交換,許多大學都有這樣的服務或中介機構。您可以找一個想學中文、能說英文的人(想學中文的人可不少),您和他定期見面聊天,一半時間用中文,一半時間用英文。

 

特別建議找歐陸來的人,他們英文會在水準以上,但是比美國人更能同理外國人的情況,面對破破的英文比較有耐心,他們也更容易和亞洲人交朋友。事實上,最可能和您交上朋友的,是其他從各地孤身而來的訪問學者,而不是已有人際關係網絡的當地人。

 

要做這些事,都是要花心力時間,但要有收獲總要先付出。這些建議應該可以達成「擒蛇打七寸,好鐵鑄刀口」的效果。祝您在美國的學習與生活充實又愉快。

 

 

電玩

(Q&A) 歐美第一流人才都是互動高手,所以結成網絡,成為領袖;台灣第一流人才都是讀書考試高手,都被僱用當職員?

 

問:謝老師在是否建議兒女從小去國外留學?建議的年紀為何?》一文中提到,「適應環境的能力不完全是智力問題,但需要練習,可以及早培養,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想請問「適應環境的能力」 該如何培養?(35 醫院科主任)

 

答:(謝宇程)謝謝您提問,讓我把這件重要的事講得更清晰。我本身不算是「適應能力」的高手,但可以提供一個案例分析。

 

George 比我稍大十來歲,似乎有天生的領導基因。他幽默風趣,卻又穩重可靠,曾和他一起參與一些活動,在群體中,他往哪兒一站,那兒就是中心點。

 

為什麼他到哪個團體、場合之中,都能夠快速融入,享受其中,並且積極地參與和貢獻。原來,他確實有稍稍受到一些培養和鍛練的。

 

 

問一個適應能力的高手

 

首先,George 經歷許多次環境的改變遷移。出生和成長在台灣,中學時期移往紐約讀大學,畢業後到洛杉磯工作,回台灣工作六、七年之後,又到芬蘭諾基亞公司工作八年,到諾基亞出現敗象的時候,又回到台灣另起爐灶。

 

每一次遷移,都在新環境中重新建立朋友圈、參與當地社群。

 

在美國中學的時候,有幾年是和一個遠房的堂哥一起過。這堂哥大他十歲左右,雖然也是個華裔,但是卻非常活躍。George 除了偶爾和堂哥一起參與教會活動之外,也會互相討論在美國適應的問題。

 

我自已從小是很傳統的台灣孩子,為了考試、升學,長時間躲在家裡讀書,一直沒去培養「適應環境的能力」。一直到我這幾年要獨當一面做研究、訪談、演講、談合作,才開始有意識地努力培養自己。現在還不是高手,但是己經改善很多。

 

綜觀 George 的經歷和自己的嘗試體會,提出幾點結論。

 

K書中心

台灣教育並不把經營人群的適應能力視為一件重要的事項,學生花許多時間在補習班、K 書中心。

 

 

適應能力和學琴、外科手術的相似之處

 

「適應環境的能力」與任何技能一樣,「實作」是不可或缺的環節。

 

聽完一個大師講解如何拉奏小提琴,我會變成小提琴大師嗎?不可能。寫程式、演講、繪畫、外科醫生開刀等,都有相似之處:

 

「需要在實作當中練習!」

 

所以,我們應該樂見、鼓勵孩子,到不同的環境中,學習自處以及溝通互動。但是,可別強迫他去。

 

小時候練習適應的機會包括幼稚園、和朋友的孩子玩、帶孩子到聚會、群體遊玩的場合。等孩子大一點,參加夏令營、長期的課程、學習社群,或其他的長期活動,都值得支持。

 

 

問題的「引導」,讓思考發揮效益

 

在成長階段,若能夠得到合適的引導成效會更好。

 

注意,是「引導」,不是「指揮」。不是一系列的「答案」,而是一系列的「問題」,讓他自己思考。以下列出幾個最重要的引導問題:

 

1. 想達到什麼目標?是想交到好朋友嗎,還是想認識女生/男生,或者是單純想一起遊玩,或者是想要學習領導和團隊活動經驗?想要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

 

在進入一個新群體、新情境之前、過程中都可以不斷自問這些問題。因為問題的答案,決定了應該要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電玩

年輕人往往也不把與人互動視為重要的事,用功之後以動電放鬆休閒往往花掉許多時間。

 

2. 如果想達到這個目標,合適的方式是做什麼?要和誰接觸、如何接觸?要如何呈現自己?要多主動、是否要引起注意,用什麼方式讓別人注意到?

 

3. 在每一次參與新情境、與新群體互動之後,都可以自問:你達到了什麼,有什麼意外的收獲或損失?下次會想要如何調整,讓參與的結果會更充實、讓自己更開心?

 

 

引導、發問、經驗傳承

 

George 提到,在美國的環境中,對參與社群活動,不但鼓勵,還會提供一些引導。更進一步,還能得到珍貴的經驗傳承。

 

他的堂哥及其他認識的平輩、長輩,都會在生活中指導與分享:如何禮貌地認識別人?有衝突歧見時怎麼辦?如何有效地合作?如何在認識新朋友之後進一步保持聯繫?

 

有一個朋友到歐美工作過一段時間,感嘆地和我說:「歐美第一流人才都是互動高手,所以結成網絡,成為領袖;台灣第一流人才都是讀書考試高手,都被僱用當職員。」

 

希望我們的下一代不必再經歷相同的感嘆。

 

 

教育部

(Q&A) 為何教育專家研擬的制度與現實落差大,常朝令夕改?

 

問:台北市這幾年的升學制度非常搖擺不定(北北基考區、分發問題、12年國教計分爭議等),可否請講師以在台北市研考會擔任研究員的經驗分享,為何「教育專家」研議出來的制度,常常與現實需求落差這麼大?如果制度真的很好,又為何常隨民意朝令夕改?(女 40診所醫師)

 

答:(謝宇程)台灣許多教師、教授、教育專家,都心地善良,學有專攻。但是教育體系的改革,我們卻常感到正向效益很少,反而帶來很大的紛爭、衝突,以及您所說的「朝令夕改」。關於這些現象,以下是我的觀察:

 

 

 1. 多元紛雜的需求 v.s. 一體適用的制度

 

「現實需求」這個詞,其實是關鍵。我們該問,教育的現實需求是什麼?仔細一想會發現,在教育體系中,每一個人,每一群體,現實需求都不一樣,而且十分複雜。

 

對李媽媽而言,教育需求是考高分,上名校;黃媽媽需要學校晚點下課,以節省安親費;吳爸爸希望學校,將孩子培養成未來的人才;王爸爸希望孩子畢業就有工作…。學生希望輕鬆點、老師希望不要變太多、校長和教育局官員又各有盤算……

 

抗議

十二年國教抗議現場,許多家長和老師集結表達不滿。

 

當各種紛雜的期待、需求、盤算之間沒有對話,沒有共識,甚至各人都不清楚自己的目標,教改新政推下來,卻要一體適用全部的人,大部分的人當然感到不滿意。

 

 

 2. 教改執行者 思維 眼界 的限制

 

教育政策的執行者是老師,老師們的培育過程、思維範疇是如何呢?他們是社會變遷、產業變化的專家嗎?通常不是。多數老師前腳踏出校門從學生身分畢業,不多久又換上老師身分進入學校,他們一輩子主要接觸的成年人都是現任老師、退休老師、自己過去的老師。

 

台灣的教育學,大致上是心理學的子領域,探討「怎樣有效地教會別人某件事情」,加上一些行政領導(如何管理學校)、一些哲學(什麼是健全人格)。而師範學校的各科系,專業就是重視特定學科的課程經營方法。例如數學老師,他有一套方法,教二元一次方程式的課程。

 

所以,你若要老師去思考大課題「未來的世界,學生需要用到什麼樣的數學?又要怎麼教?」他不擅長想這個問題,常常也不關心。在這種情況下,教改對他來說只是造成麻煩。

 

老師不內發性地追求更進步、更優質的教育,任何 規定 和 措施 都會失效。

 

教育部

教育部,教育決策擬定的地方。

 

 

 3. 手段的錯誤認知:有權力好辦事

 

教改推動者的主張是否正確,不好說,但至少能肯定,他們常把手段搞錯。如前兩點所說的,家長有多元的複雜的需求(其中大多是短視、自相矛盾的),但許多老師無法思考,廣大變動的社會中,教學方法與內涵該怎麼變。

 

當消費者和員工,都沒做好改變的準備,改革推動者,應該從對話、試點、示範開始。

 

但是,教育改革者似乎太迷信權力。他們以為說服有權力者,然後以行政方法貫徹主張就能成功。他們不清楚一件事:

 

「在複雜多元的自由社會,政府強壓不能成事,必壞事。」

 

 

 4. 反對陣營抵制反撲,政策支離破碎

 

綜結以上三點,「教育專家」的改革方案,常常未能與家長的需求、老師的處境相乎應,卻想透過行政權力貫徹,造成一體適用,終會引發集結抵制、反撲對抗。雖然一開始教改有其整體方案,但是在立法、交涉、執行當中受到頑強阻力,就必然得調整、變動。

 

結果,最終執行的方案,與一開始的計畫相比,往往支離破碎、面目全非。

 

您的問題,許多人寫了博士論文、專論書籍來討論,不勝枚舉。但眾多討論的細節中,您需要知道的是:

 

「現在教育的規劃執行體系體質確實不夠好,而在短期內不會改善。」

 

我們該怎麼辦?這正是我經營「學與業」系列研究的原因,來日方長,咱慢慢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