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ichentsai9487 的所有文章

實習期間的醫院宿舍

(Q&A) 你想過什麼樣的人生呢?

 

問:請問你想過什麼樣的人生呢?人生中你覺得最重要的是什麼?

 

答:(蔡依橙)近 20 年我所學會的,就是:

 

「其實我們不知道自己想要怎樣的人生,除非我們去試、去找、去走。」

 

大學的我,非常徬徨,徬徨到每天都很憂鬱,因為我不知道自己在作什麼。無聊的大堂課,為了點名才偶爾出席,直到參加社團當幹部、當社長,發現一群朋友,可以一起打造出全新的企劃,並完成他。

 

我以為這是我想要的,但很快的,大家都進醫院,朋友都離開社團了……。

 

 

實習期間的醫院宿舍

實習期間的宿舍,當年數位相機品質差,所以照片看起來比較雜亂 (咦)

 

 

進了醫院,才發現其實醫學頂有趣,我尤其喜歡北榮 combine meeting 時,胸腔放射科陳名聖主任與吳美翰醫師,看著片子就能知道患者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但又帶著謙虛風度的樣子,那時的我,拼命唸著 CXR 與 chest CT 的書,想當個 chest radiologist。

 

我以為這是我想要的,但很快的,我發現放射科的訓練什麼科都有,也不是只有 chest,就這樣沒日沒夜忙了四年,學了一堆知識技藝。

 

也因為這一連串的「隨波逐流」,我逐漸的從 chest radiology 走到 cardiovascular radiology;從獨當一面的主治醫師,變成領導科部 55 人的行政主管;從國際學者,變成微型創業的企業主。

 

住院醫師第三年時,與你一樣,我也曾有一樣的疑惑,於是,我寫信給一位我經常書信來往的學術偶像,「What’s the ultimate goal of life? What’s yours?」

 

平常學術的討論他都很快回覆。但這封他沒有回。我想,他也不知道答案吧……

 

十多年後的現在,你問我一樣的題目,我想給你的回答是:

 

人生,是 prospective 的。我們永遠不知道未來會多有趣,所以,用現在知道的事情,去定義「自己最想要的人生」、「自己最重視的事」,其實是沒有意義的。

 

Retrospective 來說,我認為「把事情作得好、作得漂亮、作得風情萬種」是我最想要的人生、也最重視的價值。只是,這答案是你問我後,我才想出來的。十年前的我,沒有這樣的概念。

 

 

近期課程

 

 

典範轉移的過程

(Q&A) 台灣情勢險峻,憂心忡忡呀!

 

問:我只能作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也不吝向身邊好友分享(如果不怕被我煩)。但教育攸關整個社會風氣,以及執政者態度。即使西方國家也非一蹴可幾,也是累積幾個世代才變成現貌;在台灣更加險峻。我們除了提升自己外,要如何極大化影響力?導正整個社會風氣呢?這不是只靠你我就能辦到,很難很難,而且要很久;但憂心忡忡呀!

 

答:(蔡依橙) 我也想過一樣的問題,與您直接分享結論:

 

「是的,是憂心忡忡,不過我們能做的,就是繼續下去而已。」

 

用結構性的角度來觀察台灣,不管國際政治、國內政治、經濟方向、教育政策,都沒什麼值得樂觀的點,我們覺得壓力大,是因為我們無力改變系統,覺得扛不起這個社會,往我們認為好的方向去走。

 

何不,就放下這個社會吧,從自己開始做起,感染周邊的朋友、家人。

 

扛不起舊的擔子,或許我們會找到一群新的朋友,走在新的路上。

 

典範轉移的過程

或許我們會找到一群新的朋友,走在新的路上。

 

世界的進步,往往是典範轉移的,寧靜而暴力。這也暗示,往往解決之道,不會在一個已經頹敗的體系內,而是在當初不被看好的那些 outlier (異常值、離群者、特立獨行者) 身上。

 

在我看來,您已經作得很好了,在兩年內,用自己的改變度化了許多身邊的人,才能參加什麼活動,一烙就是一群人。他們一定也持續看著你的進化,不管是思想、談吐、視野,都持續的在提升。

 

或許你的朋友們沒有說,但我想他們已經被你改變,而且逐漸的以你為學習的目標了!

 

想想,歐洲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各種慘無人道的故事,才有今天的高度文明。亞洲的日本,進步太快,快到被兩顆原子彈給炸了,才爬到今天。台灣成為先進國家之路,應該還很長……

 

 

Uno 牌戲

UNO:教小孩看破輸贏 學會策略虛實

 

講者:蔡依橙 醫師

 

 

Uno 牌戲

The game of UNO by Cburnett @ Wikipedia / CC BY-SA 3.0

 

 

UNO 紙牌遊戲

 

一次回家,女兒在安親班看同學玩 UNO,很熱鬧,想在家裡玩,於是我們上網買了一副,熟悉規則後,每天晚上都玩個幾輪。

 

UNO 是個風靡全世界的紙牌遊戲。多人同玩時,運氣成分大,即使精心經營的策略,也容易因玩家多、變數多,而功虧一簣。但兩個人玩的時候就不一樣了,由於特殊牌規則改變,態勢改為對決,策略以及 combo 技變得很重要。

 

多數時候,都是女兒跟我兩個人玩。我一直在思考,這麼把這些策略與 combo 技能,教給她?

 

 

策略虛實

 

大人畢竟思考力強,兩人對決的情況下,玩個幾盤、抓到技巧,就幾乎立於不敗之地。於是,小孩心裡挫折,哭鬧、耍脾氣都少不了。這時候的她,不喜歡輸,很想贏,於是我說:「你想知道爸比怎麼贏的嗎?」

 

忽然哭鬧就停了,仔細聆聽。

 

接著幾盤,我牌全部公開,出牌時,每一張我都跟她講「為什麼」,讓她知道,牌戲的重點,不是「能出就要出」,而是「有這麼多選擇的時候,我應該哪些先出、哪些後出,才會增加最後勝利的機會?」

 

小孩需要一個可以依循的開始,以下是我的教學重點:

 

  • 當別人喊 UNO 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破解。你可以從她的表情與信心去觀察,如果牌蓋上,連看都不看,可能是特殊牌或同色,換掉顏色是你僅剩的機會。如果 UNO 後,底牌還拿在手上,一再確認,可能是跳色,或甚至跳色又跳號,你可以賭賭看,不理他,下一輪或許他就乖乖抽牌去。
  • 最後的幾張牌,要組成連續技,一次到底,沒辦法獲得勝利的 UNO,沒有意義。
  • 最後的牌,最好是「跳色」或「跳色加四」,這樣的 UNO 最穩當。而且萬一居於劣勢,保有這兩種牌,在對方 UNO 時,才有機會破壞。
  • 對決狀況下,+2 應該早期先出,不要留到最後。因為那會增加對手的牌,也增加對手破壞你 UNO 的機會。
  • 對決狀況下,要保留「不同花色但同數字」的牌,先出畸零數字牌。因為「不同花色但同數字」以及「禁止」「迴轉」等,很容易組成 combo。甚至可以做到連續出掉五張牌,達致勝利。

 

小孩的學習能力非常快速,擦乾眼淚,學了一晚上,之後我就不敢亮牌了,因為那鐵輸無疑。即使照規矩來,勝負也變成五五波,我還被她 combo K.O. 好幾次,連破壞 UNO 的機會都沒有。

 

 

看破輸贏

 

這時候,再回頭跟她談輸贏。

 

「你一開始很怕輸,而且輸了就會哭對不對?」

「對。」

「那你現在 UNO 很厲害,懂得怎麼贏,以前都只是隨便出,是不是就很容易輸?」

「嗯。」

「所以,一開始玩新的遊戲,剛開始輸是一定的,只要多玩幾盤,想想為什麼自己會輸,然後找厲害的人學,或者上網查,看看怎麼贏,這樣就會變成 UNO 高手了,對不對?」

「對!」

 

這裡頭,傳遞了幾個重點:

 

  • 一開始的輸不是輸,只是不熟規則。
  • 重點不是輸贏悲喜,而是有沒有抓到戲局關鍵。
  • 資源的配置,決定了勝負,而如果自己想不出來資源配置的順序,就問懂的人。
  • 只要後面抓到重點,開始贏,前面的挫折就會忘記。
  • 下次他進入新賽局,起頭連續輸,心裡知道勝利之路,初始挫折就比較能承受。

 

 

真的學的會嗎?

 

你以為六歲的小孩學不會嗎?不,她學會了。

 

後來我們玩動物棋,她選擇一開始不自己下去玩,先看爸媽對決,而且觀察大象老鼠的配置、斜線直線不等距、從對手的反應猜動物種類 以及 思考不對稱虛實佈局。看不懂的都會問,也會一起討論陣形。

 

人生就是這樣,當你的層次不一樣,一時的輸贏思考也會不一樣。而這些,只要一副 UNO 紙牌,就能教。

 

 

靜仔洗碗盤

小孩其實什麼都能教,只是我們決定什麼時候教、怎麼教的問題。

 

 

近期課程

 

 

洪盈盈醫師於放射線醫學會口頭報告

教年輕人寫論文:完成那些他們以為做不到的事

 

講者:蔡依橙 醫師

 

周曉竺 醫師 @ 超級學術大道比賽

為增進科學簡報技巧,舉辦「口頭報告:超級星光大道」,五位評審聆聽周曉竺醫師報告中。

 

在醫學中心擔任主治醫師的四年間,我帶了不少住院醫師寫了相當多論文,光 SCI 就有十篇,非 SCI 的加進來就更多了。

 

其中幾位特別傑出,像是:林雁婷醫師,一個人有兩篇 SCI 系列文章;奇美的吳宛玲醫師,外訓三個月,打過大量的胸腔、心臟、血管 CT 報告,又完成了 AJR 一篇;或者蔡欣宇醫師,在住院醫師期間,就到國內外會議多次發表得獎,後來還把這些科學簡報的技術開成課程

 

怎麼做到的,以下分享。

 

 

老師自己要夠強

 

如果一個老師,自己連完成一篇 SCI 都有問題,動動嘴巴就想叫年輕人寫一篇掛你名字,這種其實不算教學。多數時候不會成功的,本質上,只是在等一個不世出的武學奇才來幫忙抬轎。的確偶爾會被你捕獲,順利協助升等,但就我個人的長期追蹤,後來這些關係都會以互相怨懟收場,因為「不世出的武學奇才」不笨,他們很快會發現這之間的不公平交易關係。

 

這是個連咖啡豆都講公平交易的年代,很難想像人均 GDP 兩萬的台灣,竟然很多人是這樣在經營論文數目。資源的分配錯置,應該就是國家進步遲滯的根本原因:「有能力的沒權力,有權力的沒能力。」

 

做為一個老師,你教人,自己總要有寫過文章的經驗,瞭解學術界怎麼評估一篇文章的好壞,才知道怎麼去幫年輕人。這是基本要件。

 

 

循序漸進動機最珍貴

 

記得我們怎麼教小朋友吃飯嗎?一開始就叫他自己拿筷子捧整碗吃飯,不會成功的。你總要先幫他鋪好報紙、圍好餐巾,然後從湯匙使用開始,而且會從磨好的、他喜歡的食物,像是蘋果泥,引誘他吃,然後才能漸漸的提升難度。

 

所以,我建議讓年輕人從國內學會開始,由我們先給主題,病例報告也行,讓他們先學會寫摘要,通常不過 250 字,彼此折磨不會太久。又因為國內學會幾乎每投必中,成就感容易取得,很適合做為起步。

 

因為台灣還沒流行電子壁報,所以如果在「口頭報告」與「紙本壁報」間選,我建議要求年輕人上台口頭報告 (請看這篇的 2011 年部分),練習表達力、組織力,並實際體驗,站在台上的感覺是什麼。有些年輕人喜歡這種感覺,之後研究寫作會更有動力!

 

洪盈盈醫師於放射線醫學會口頭報告

洪盈盈醫師於 2011 年 RSROC 年會報告,後來整理發表於 KJR,impact factor = 1.55。

 

下一步,就是把報告主題寫成文章,這個階段,主要是讓他們學習「寫作的形式」,懂得每一段應該寫什麼?怎樣描述才會受審閱者注意?圖片怎麼處理、圖說怎麼寫?不要期待學生寫出來的東西要上多好的期刊,殘酷的事實是:「最後能登多好的期刊,取決於老師對主題選擇的洞見 (vision)。」

 

我們是來教學的,不是來搜刮年輕人當樂透彩券的。

 

 

給出引導的方向而非責罵與批評

 

學生的初稿一定會不好的,從摘要一直到全文,你看了絕對不會滿意 (不然他當老師就好了)。這時候,你可以面露不悅,但不要在言語上太過失格。

 

你可以說「嗯,這樣可能不會被接受。」「嗯,這樣的內容,掛我的名字上去,我會感到有點壓力。」但不要說「真是一代不如一代」「簡直丟我們醫院的臉」,別懷疑,後者就是在我起步時,曾被長輩當面指責的真實內容。我們,要讓世界更好,試著從我們自己開始,讓這樣的難堪話語不再出現。

 

該怎麼做呢?你可以找一篇好的範例,印出來,請他拿回去研究:人家的文章,「每一段」放進了什麼?跟你的有什麼不一樣?約好三天後,拿著寫滿筆記的論文來跟你進行下一步的討論。

 

現況不好,我們要指引他,什麼叫做「好」,方向有了,這路該讓他自己去走。如果現況不好,作老師的,只是原地鞭打、羞辱他,年輕人永遠不會知道該往哪裡修正的,只是徒增對你、對學術界的憎恨。

 

 

一個教好就會有一堆來跟你學

 

其實住院醫師的程度都不錯,畢竟能在台灣考上醫學系,也經過了很多場考試戰役。只要作到以上所說的,很快你的第一個學生就會有成績,當其他的年輕人,看到跟你學的人有結果,陸續就會有一堆人來拜師學藝,而你也將教到更聰明、更有才華的學生,擁有更好的教學成績

 

 

讓自己更上層樓

 

 

蔡依橙醫師指導蔡欣宇醫師施做 CT-guided lung biopsy

技藝傳授:把住院醫師當未來的自己

 

講者:蔡依橙 醫師

 

00_IMG_8108

 

指導住院醫師臨床技藝,是我最喜歡的事情之一。畢竟,你自己能救人,還能把技術傳給別人。天底下最有成就感的事,大概就這樣。

 

之前提過,我曾獲全院醫師票選為「教學績優主治醫師」,這個獎項,不只是人數眾多的實習醫師投票而已,還包括住院醫師,與全院醫務主管。投票那天,住院醫師們還特別跟我說:「學長,我們要去幫你投票!」實在是很感謝。

 

所以,住院醫師到底要怎麼教、怎麼帶?三個月的時間,你才能讓他們非常深入的學會許多重要的核心技能?

 

 

住院醫師的需求

 

每個住院醫師來到這裡,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成為能夠獨當一面的「主治醫師」。

 

他們願意付出青春來這邊學習,他們願意付出勞力在各種事物上幫你,只要,你所做的事情,能夠「讓他們成為獨當一面的主治醫師」。

 

所以,損人不利己的事情不要作,不要因為他們會聽會做,就叫他們做一些邊際效益很差的事情。如果真的要請他們幫忙,也務必說明,這些你花的時間與精力,會有什麼意義。

 

 

把他們,當成未來的自己。

 

例如:手術前,我有自己的 check list,寫明每個患者的抽血結果,以及我預計做的手術與步驟。因為忙,查電腦我往往會請住院醫師協助,項目不多,大概就是 platelet、PT INR、aPTT、albumin、bilirubin…….這些,而我一定會在進手術室之前,指著他們寫好的數據,跟他們一起看過,並說明:為什麼我看這個數據 A,而不要你抄那個 B?因為某某篇 meta-analysis 證明,B 對於預測患者預後沒有幫助,所以就不要花時間抄了。為什麼請你一定也要抄 D,C 不是就夠了嗎?這是因為,病人可能會吃 E 藥,你不看 D 的話很容易中計,等患者大出血,你才記得來看,那就很麻煩了。

 

但你知道,多數時候,你看到的主治醫師或許不是這麼教的,而是「反正你就全部抄下來」。然後住院醫師乖乖的照做後,跟完整台手術,一點教學與說明都沒有,只帶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寢室,覺得「獨當一面」離自己好遠……

 

 

世界共善養虎為患?

 

有長輩誠心建議我,為什麼要這樣養虎為患呢?哪天,他們技術成熟了,或許升主治醫師後,跟你競爭資源,甚至變成別的派系的成員,回頭來踩你。用你的技術,取代你。

 

我想的比較遠。

 

我這朋友說的,的確有可能,但想想,未來那麼多年,這年輕人可以用這個技術救活多少人?而或許哪天,我自己生病需要救助的時候,畢竟我沒辦法幫自己做介入手術,有個厲害的年輕人可以幫我,也很好啊!

 

至於取代,我覺得,如果我的優勢,是建立在壟斷、排擠、獨佔上,那我的技術可能不怎麼樣。如果,我的優勢,是建立在不斷改進、跟上世界潮流、快速解決患者與臨床醫師問題,其實我並不需要擔心被取代的,只需要擔心,找我的人太多,超過負荷。

 

十多年了,發生的情境是後者。不管是先天性心臟病、手術後追蹤、換肝前評估、換肝後介入、困難肺部腫瘤切片,我都越做越多,也很慶幸,我真的把一群年輕人教會了,所以他們在值班時、擔任總醫師時、或變成我的主治醫師同事時,都能繼續與我合力完成各種困難的任務。

 

 

更好的世界

 

一個人救死扶傷,很酷;把技術傳給一群人,一起來救死扶傷,成就感無可言喻!

 

 

 

 

例一:困難且有風險的手術,自己先來。

 

雙側 subphrenic abscesses 引流(蔡依橙/沈昭諭)

 

這是雙側橫隔膜下膿瘍,薄薄兩公分一層,幾乎沒有角度進去。患者狀況已經很嚴重,上呼吸器了。我預計根據對解剖學的知識,先進入腹膜腔,再用導線技術進入橫隔膜下方。

 

因為技術難度高,而且右邊做完後,為了不要頻繁移動患者,所以醫師必須進入機器內做左邊的膿瘍,萬一機器操作不當,有受傷的可能。

 

所以這種病例我自己做,請住院醫師當助手,並跟他講解我每一步打算怎麼做、為什麼、如果遇到問題的時候我打算怎麼解決?

 

一般做手術的時候我不說話的,要進入完全寧靜的狀態,專心操作。但術前術後可以盡量問。

 

 

例二:中等級手術,在安全狀況下一定要讓住院醫師操作。

 

CT-guided lung biopsy,算是 biopsy 界的上乘武功,這次有個中上等級難度病例,蠻適合蔡欣宇醫師當時的程度 (他現在可能比我強了…..Orz),所以就放給他做,從旁指導。

 

送佛送上天,要教人家做,連滑鼠的控制權都給他,左一為林保鐘放射師,擁有世界級定位準度!

 

蔡依橙醫師指導蔡欣宇醫師施做 CT-guided lung biopsy

 

左邊的白頭髮,是林保鐘放射師,協助欣宇找到精準的角度。這個看角度的綠色縫隙,是陳明至放射師的手工作品,靈感從步槍瞄準來的,精實的醫療器材設計,還上過國際期刊

 

蔡欣宇醫師施做 CT-guided lung biopsy

 

真的有切到標本喔,拍個照!然後做 imprint cytology,兩分鐘後在我們自己辦公室的顯微鏡確認一下,發現是 cryptococcus。一般都是說要用 India ink 染來診斷,但下面的圖您可以看到,其實簡便的 Liu’s stain 可以得到一樣的效果。

 

病理標本

 

05_DSCN6850-1

 

 

近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