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yrciou 的所有文章

learning

(Q&A) 如何維持教學與自學的熱情?

 

問:請問如何燃起對教育的熱情?如何維持教學與自學的熱情?

 

答:(蔡依橙)兩位同學的問題都很實際,看你們的職業,應該是被現在的台灣醫療體系弄得很疲倦吧 XD

 

 

learning

 

 

過程會感到開心

 

這麼說好了,在我出道的時候,其實也很累,比起現在,只是法律訴訟少了些。一個住院醫師,每天急診超音波加上 portable 病房 sonography,多的時候做到 32 個,整天唯一的休息,就是趁下一床患者還沒推來時,跑洗手間,順便在販賣機投飲料,一口氣喝完。

 

但即使那樣的時候,也是有人喜歡教學、有人不喜歡教學;有人喜歡自學、有人不喜歡自學。而且,往往是喜歡教學、喜歡自學的人少。

 

那麼,我為什麼喜歡教學、喜歡自學呢?因為在過程中我會感到開心!

 

 

教學應該要有收穫

 

教學,讓我看到過去的自己,那個 intern 年代什麼都不懂,又怕搞砸但又太有膽的自己,教住院醫師,讓我看到前幾年的自己,那個想學但卻沒有資源,只要有人對我好就很感激的自己。

 

然後我就會好好的給他們一段塊狀的時間,至少這段時間,主角是他們。實際的故事,就如以下這兩篇所述:

 

 

教學,不需要單純是奉獻,你自己也應該要有收穫。所以,給學生們機會說話、表達,從他們的思路,你也會看到自己過去的盲點,做全新的突破。

 

 

自學伴隨快樂與成就

 

自學,不應該是苦學,而是伴隨著快樂與成就的學習。想自學細胞學,就給自己買台顯微鏡試試看吧,就給自己買本漂亮的書吧,就讓自己去認識一些有趣的人吧!

 

您是胸腔科,我是放射科。為了解決 biopsy 後,病理科老說我們 imprint cytology 沒細胞的問題,所以我自己買了 Nikon 顯微鏡、積極認識胸腔科的伙伴與細胞學高手,時常叨擾拜訪,並借了一套 Liu’s stain 在科裡自己做自己看,看不懂的,就等病理出來,或者拿去問熱心指導的前輩。

 

這過程真的很有趣,一開始都錯啊,我猜 squamous 結果 adenocarcinoma,我看不懂的結果是 cryptococcus。但到後來,正確率能有七成以上,而且能有效的區分「到底我有沒有 biopsy 到東西」後,回頭調整自己的 biopsy 手藝,又更上層樓。

 

 

這是ㄧ件非常有樂趣的事情

 

所以,如何維持教學與自學的熱情?「讓他好玩!」

 

教學與自學不應該是拿「熱情」去燒的,而是在那個過程中,就自發的會產生熱情。

 

如果您覺得臨床工作過於疲倦,那就休息一下,給自己 reset,你會發現,教學與自學,這本來就是非常有樂趣的事情!

 

 

mountE

(Q&A) 「負責」,與「責任制」中的責任差別是什麼?

 

問:蔡校長在品牌教育提到:成功的品牌,是一種形象、是一種信賴、是一種可靠感。所以,我們應該從「負責」開始教育小孩。想再提問:

1. 這裡的「負責」,與「責任制」中的責任差別是?

2. 充斥「責任制」的台灣,是否有無窮的品牌發展潛力?

 

答:(蔡依橙)「太陽」跟「太陽餅」不一樣,「負責」跟「責任制」當然也不同囉。

 

 

mountE

Mount Elizabeth Hospital。以前的拍照技術真差,歪斜又模糊。攝於 2004 年 12 月,至今十年了,人家還是東南亞的轉介重鎮。

 

 

「負責」是種對自己的態度。「責任制」是一種制度,制度是拿來管人的,「責任制」就是用榮譽感,來增加工時與產出,有良公司,也會發給相對應的金錢報酬。勞資雙方,兩情相悅,說好便可,但如果弄到家不成家、人不成人,或許就要考慮考慮。

 

「責任制」真的只是種內部管理制度。他不是魔術,人在疲倦的時候,不會有什麼像樣的創意。所以你即使把「做出一個永續且有高毛利的國際品牌」,設成 KPI,每季考核平衡計分卡,並要求所有員工「責任制」,沒做到不准下班、不准休假,也還是生不出個像樣「品牌」的。

 

如果「責任制」真的有用,那台灣早就是國際醫療重鎮了。想想,多數台灣醫院早就導入 KPI、平衡計分卡,所有醫師也都是「責任制」,醫院也都有各種偉大的願景,但國際醫療作得好的還是 Mount Elizabeth Hospital 以及 Bumrungrad International Hospital

 

「責任制」可以增加瞬時產出,但對於需要企劃以及長遠佈局的事情,還是要有清楚的頭腦,一步一腳印去走,才會走到的。

 

 

近期課程

 

 

permalink

(Q&A) Facebook 上資訊的紀錄,用甚麼方式比較好呢?

 

問:在<如何正確、快速、有效的整理知識與累積經驗?>一文中提到「拼命的閱讀,記住關鍵字,然後把整個網路,當成我的 evernote」。如果是在 Facebook 上的資訊,例如網誌、一則動態、一些 comment,也可以用這種方式蒐尋到嗎?如果不行,對於這些在 FB 上資訊的紀錄,用甚麼方式比較好呢?

 

答:(蔡依橙) Facebook 到現在,搜尋都還有問題,補強方案有:

 

1. 使用「粉絲專頁」:因為 Facebook 讓粉絲專頁給 Google 搜尋,所以偶爾要找一篇曾經 post 在粉絲專頁的訊息,用 Google 也能找到。缺點是:經營粉絲專頁說實在的有點辛苦,需要一些時間,而且往往需要用自己的 Facebook 帳號去帶。

 

2. 使用「Qsearch:這是目前最好的 Facebook 搜尋服務之一,但說老實話,所需要的時間頗久,像我這種一天有好幾篇的,偶爾也搜尋不到。

 

以上兩種方法,對於 comment 也都沒辦法有效搜尋。所以,就放棄吧。

 

Facebook 比較像是沙洲,在上面熱鬧、在上面玩耍,但永遠要記得,他就只是個沙洲。如果您真的很在意的話,寫個部落格,記錄重點,並留下 permalink,是個不錯的方式。像這篇的作法:我看大腸花

 

每則 Facebook 的 permalink,可以點「日期時間」那邊,便能取得。

 

permalink

點選黃色區域,就能開新分頁,網址列上就有這則 post 的 permalink。

 

不過我還是覺得,資訊爆炸的時代,不去整理資訊才是對的,因為真的整理不完,而且現在優質資訊產出的速度超快,整理好的資料可能品質上還不如一篇新出來的評論。

 

所以,我真的不常整理 XD

 

 

books

(Q&A) 下班已經很累了,新鮮事要如何能夠學習?

 

問:如果是學生時代,這些學習自我充實的事情似乎並不困難。可是畢業以後,下班已經很累了,要如何能夠學習,又學習的主題每天都有學不完的新鮮事,但又有自己有興趣的主題,有沒有安排上的建議。

 

答:(蔡依橙)那就全部安排自己有興趣的主題吧!

 

因為學習是很疲倦且耗能量的,如果不是有極高的熱情,一定會半途而廢。而且,如果沒有熱情,做出來的東西沒辦法感動人,也看不到獨特的視角,要做到頂尖,也難。

 

所以,侯文詠說「認真是拼不過迷戀的」,Intel 總裁 Andrew S. Grove 說「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都是一樣的道理。

 

就全部安排自己有興趣的主題吧!

 

books

只有真正熱愛的主題,才有辦法帶我們熬過大量的閱讀、孤獨的思考,並勇敢提出與世界不同的看法。

 

 

(Q&A) 不同的道路上,教職及研究所是必需的基本條件嗎?

 

問:外科系醫師留在醫院發展所需學習的能力?轉往基層發展所需學習的能力?教職及研究所是必需的基本條件嗎?

 

答:(蔡依橙)各種不同的道路,我都有朋友,以下分述之。

 

 

醫院發展

 

醫院發展主要分三種:臨床型、綜合型、行政型。

 

臨床型:病人爆多,走百大良醫路線,以診斷與治療為樂。這種的需要的技術,就是開刀好、術後 care 好、對病人態度好。不過您要看開,臨床型醫師是在醫院裡頭最容易被 abuse 的人,醫院吃定你喜歡看病,會利用各種方法增加你的工作負擔,但另一方面批評你沒有論文,可能會走入無止盡的悲憤,所以需要調適心情的能力。

 

綜合型:臨床也做的不錯,教學反應也好,研究也一年有個幾篇 SCI,這種需要的技術,是全面型的能力,有點講究天分,大概 5% 不到的醫師,能做到這樣。所以如果沒天分的話,就算了。因為這種人過的也不好,能力強、鋒芒太露,各種臨床、教學、研究的要求,都修理不到他,但對專走行政的人,卻是權力的潛在威脅者。你需要對抗與鬥爭的能力,讓大家知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才能持盈保泰。

 

行政型:悲哀的是,在台灣往往是臨床不行的人會積極的去走行政,臨床超好而有機會去做行政的,大概 45 歲以上才比較常見,我們這輩只有往衛星醫院,或被挖角,成立一人/少人科室的時候才有機會。因為台灣醫療體系本質為政治特許的關係,在生存權重上,行政表現比不上乖乖聽話。加上外科系天生的弱點,你被綁在開刀房的時間多,作 social、送往迎來的時間,比其他科少。其實很難。這型需要的能力,是應酬、喬事、做人情。聽來很心酸,但在台灣,的確多數時候是這樣。

 

 

基層發展

 

基層發展比較像是微型創業,由於台灣的中小型醫院的生存空間漸小,我們就假設您想開診所好了。

 

開診所,只有極少數的案例,您還能開刀,多數狀況,就是放掉自己的刀藝。這需要看開過去,把自己一身武藝當成「沈沒成本」的能力。其實我離開醫院時,也是放掉了自己能做各種疑難雜症、介入治療的一身武藝。

 

開診所,需要的是商業經營的能力,選地點、在法令內行銷、維持團隊運作與士氣、防弊、競爭者管理、客戶關係管理、口碑經營。如果您與健保局簽約,那又有申報、剔退、低點值、總額社交圈等需要煩惱。

 

在基層發展,刀藝幫助不大,一般內科疾病、慢性疾病、兒科疾病的處理,以及患者心理的掌握,才是關鍵。真的!

 

 

教職與學位的意義

 

如果在大醫院發展,教職跟學位真的讓人走路有風,但以你我的年紀,最多就是助理教授、厲害一點的副教授,還拿個博士。有時候你看到哪些用「中文論文」升教授的罵咱們不認真,真會覺得時不我與。

 

這是一個「學歷通貨膨脹」的概念。

 

如果規矩清楚,對你有幫助,那就去拿吧。但我的朋友們,助理教授、副教授、博士的所在多有,在一流醫學中心當主任的還真不多,多數當到主任的,都是學位教職拿滿,結果還是沒辦法往上升遷,於是到其他地區/區域醫院工作,小小的科,當個小小的主任。

 

需不需要學位與教職,就看您囉。我個人覺得,「自己的好,有效的表現給人家知道」,比起用頭銜更有說服力。我們到國際學會上,其實不太在意誰是 professor 誰是 PhD 的,因為每個國家、每個學校發學歷的標準不一樣。

 

重點是,這個人的論文是否改變世界、這個人是做什麼出名的。

 

CHD_article

這篇 2006 年,用 MDCT 做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的文章,雖然是個冷門領域,但因改變業界臨床流程,至今(2014)已被引用達 87 次。在我參加國際學會時,總是會有幾位學者來致意,提到他們開始做這個領域,是受到我們文章的啟發。

 

 

近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