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黃世宜

學步向前

(Q&A) 如何教養小孩才能在乖乖聽話與獨立思考間取得平衡?

 

問:如何教養小孩才能在乖乖聽話與獨立思考間取得平衡?(36生技公司經理)

 

答:(黃世宜)在教育孩子時,乖乖聽話與獨立思考之間,是可以取得平衡的。關鍵在於,家長在決定因應的教育策略之前,究竟是要孩子乖乖聽話還是獨立思考?必須快速地就以下幾點進行分析判斷:

 

 

學步向前

放手讓孩子蹣跚,才能學步,才能向前。

 

 

一、什麼樣的教育主題?

 

如果孩子想做危險的事情,可能傷害到自己或他人,比如未滿十八歲但想去夜店或是飆車等等,這時有必要堅持孩子乖乖聽話。但是如果教育的主題是開放式的討論,孩子可以自由表達觀點,而並不會傷害到他自己跟別人,那麼這時就應該鼓勵孩子獨立思考。

 

 

二、什麼樣的教育場合?

 

如果是在公開場合,如在大賣場大哭大鬧,此時不合適慢慢講道理鼓勵獨立思考,更不能當眾打罵孩子。這時最好方式就是冷靜把孩子帶開,先不要多說。但如果是在寧靜的星期日下午,自己的家裡,有親密的居家環境與空間,這時候就相當適合彼此聊天,陪伴孩子獨立思考,一起討論一些問題。

 

 

三、您所預期達到的教育目標?

 

每一次遇到需要跟孩子過招的時刻,都要很快問自己,「為什麼要這樣教小孩?」、「如果要教,要怎麼教?」、「目的是什麼?」

 

不要擔心讓孩子知道您的底線。要孩子乖乖聽話和獨立思考兩者之間取得平衡的基本前提就是,家長本身能對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標迅速權衡得失。

 

 

隨時分析,隨時調整

 

根據以上三點,隨時分析,隨時調整,隨時根據需要,時而要求孩子乖乖聽話,時而放手讓孩子自行獨立思考。最重要的是,父母本身要有彈性與包容,願意接受孩子偶爾的叛逆,願意給孩子最溫暖的支持與理解,願意給孩子足夠的時間慢慢摸索成長。

 

事實上,乖乖聽話和獨立思考兩者兼有之,是人的天性。我們大人不就是如此嗎?在工作現實中妥協又不失自己的想法。

 

所以放手相信孩子,放手讓孩子蹣跚,才能學步,才能向前。

 

 

有關於孩子的教養方式,可以更進一步參考這幾篇文章:

 

 

素養教育工作坊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Q&A)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怎麼開始?如何從圖畫書誘導到以文字為主的故事書?

 

問: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如何從圖畫書誘導到以文字為主的故事書?(41護理師)

 

答:(黃世宜)這兩個不同的問題,在以下各別說明: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讓孩子自己去挑書,自己閱讀。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1. 孩子善於模仿

因此,如果希望孩子喜歡看書,家長本身最好就有閱讀的習慣。

 

  1. 創造輕鬆宜人的閱讀環境。

比如輕鬆舒適的閱讀角:小沙發,小書櫃,抱枕,檯燈等等。讓孩子覺得閱讀是一個寧靜舒適的心靈角落,而不是應付家長的苦差事。

 

  1. 讓孩子自行選書。

千萬不要拿必讀書單,強迫孩子讀他沒有興趣的書。要讓孩子選他自己感到有興趣的書籍,閱讀習慣才能延續下去。此外,對孩子選的書,請不要加上自己的評語,如:「怎麼選這種書?會不會太幼稚了?」之類在無形中打擊孩子閱讀意願的話語。

 

  1. 不給孩子壓力,不追問成效。

要讓閱讀變成出於自願的一個習慣、一個嗜好,就千萬不能給孩子有壓力的感覺。比如一直關注孩子讀哪些書?有沒有看懂?看完有沒有心得分享?這一些問題都在無形中給孩子一種錯覺,好像閱讀本身就等於一場閱讀測驗一樣,毫無樂趣可言。

 

所以,我建議家長完全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挑書,自己閱讀,他想分享讀後感,自然會分享的。閱讀最吸引人的一點,就是能夠帶給心靈無比的寧靜。有時候孩子就是需要這樣一個能夠自己寧靜的思考空間。假若家長過度期待,往往容易破壞了這樣的心靈空間喔。

 

 

從圖畫書誘導到以文字為主的故事書

 

  1. 親子共讀的方式必須改變。

親子說故事時間逐漸減少,過渡到放手,讓孩子自己選喜愛的書自己看。

 

  1. 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讓他自己慢慢過渡,切勿心急造成反效果。

孩子喜歡圖畫書是很正常的,另一方面,孩子本身也同時有好奇、想要理解更多書籍文字內容的天性。隨著在學校學習,認字漸多,孩子能認讀的文字資訊肯定越來越多,只要放手讓孩子自行閱讀,孩子一定可以漸漸從圖畫書過渡到文字的。千萬不要逼問孩子,「你怎麼選這種圖那麼多的書來看!幾年級還看漫畫書?」這樣反而會有反效果,孩子更加排斥文字閱讀。

 

事實上,即便是成人,我們也非常喜愛圖畫視覺式的閱讀。本來人類的閱讀形式,就是圖畫影像與文字符號互相參雜混合的,沒有孰優孰劣。只要建立起自主閱讀的嗜好,孩子自然會有強烈的動機,想透過文字的理解去掌握他有興趣的書籍,慢慢來,一切會沒問題的。

 

 

分享

(Q&A)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如何無私的,引導開發尋找自我?

 

問:如何引導兒女在成長過程中開發尋找自我,並避免將父母的想法、行為或期望無形中影響子女將來的發展?(36 歲 男 放射科醫師)

 

答:(黃世宜)可以嘗試透過兩個階段,幫助孩子尋找自我:

 

 

分享

彼此的信任感增加,孩子才能願意與父母溝通。

 

 

第一階段:儘量多用問句,少用直述判斷句

 

  1. 不預設答案的連續式小問題

幫助孩子在尋找自我時,最重要的就是儘量避免用「已預設答案」,或「充滿暗示」的問題。比如:你是不是喜歡棒球?這就是一個可能已經預設個人立場的問題,孩子會根據家長平時的喜好去猜測父母期待的答案會是什麼。相反的,可以將這一些是非題,改成答案開放的漸進式小問題。比如先問:你喜歡玩什麼球類?接著問:為什麼喜歡棒球?然後最後問:當你看棒球賽的時候,你看到了些什麼?你有那一些感覺?等等。

 

  1. 避免使用直述判斷句,因為容易帶入父母本人的價值觀和期望

如:爸爸以前很喜歡棒球。打棒球對身體很好。這一些非問句的判斷句,很直接地表達了父母個人的觀點。在初期幫助孩子開發自我的時候,儘量多用引導式的詢問,而避免直接告訴孩子您的個人經驗或看法。

 

 

第二階段:向孩子坦誠分享您的所有感覺,包括擔憂與困惑

 

經過一番開放式問題的討論之後,父母和孩子本人開始了解彼此,此刻,家長一定會開始醞釀自己內心的想法。此時,不需要為了避免影響孩子的自主性而刻意壓抑自己把話吞下去。您依然可以用坦誠的態度告訴孩子您的感受。可以先跟孩子表達您的支持和理解,接著表達自己的立場。如果有任何擔憂與疑問,都可以跟您的孩子分享,請孩子提出他的解決之道,一起討論,一起解決。

 

記住,儘量讓孩子提出他個人的問題解決方案,而不是父母代勞。比如,經過第一階段的討論,孩子決定參加棒球隊:

 

孩子:「我很喜歡棒球,所以我要參加棒球隊。」

 

家長:「你想參加棒球隊我可以理解(表達支持),我以前也有這樣的想法。(表達認同)但是,我在想,你現在已經學英文,又學鋼琴,還有時間玩棒球嗎?(表達您的擔憂)」

 

孩子:「可以吧?」

 

家長:「你看看時間怎麼安排?如果星期三跟星期五要學英文跟鋼琴的話,你要什麼時候去棒球隊?(把具體的問題交給孩子去思考)」

 

 

用鼓勵取代情緒判斷

 

在整個溝通過程中,切忌用情緒化的言語判斷,如:「你很愛玩ㄟ!」或是「連這個都不會嗎?我對你真是太失望了!」等語句,這種話很容易讓孩子退避三舍,以後就寧可關起心房了。儘量多說:「我懂,我理解」或「然後呢?你怎麼看?」之類的句子,鼓勵孩子慢慢表達自我。

 

在這裡也特別提醒各位家長,引導孩子開發自我的過程非常緩慢,需要時間慢慢來的。大部份的孩子可以跟同學朋友分享心事,而不願意回答父母的問題,這是非常非常正常的現象,所以切勿不要心急,如果孩子不想談,就讓他自己靜靜,耐心等待,等彼此間的信任感增強,孩子想說的時候,自然會願意跟父母溝通。加油!
 

 

(Q&A) 小孩必修才藝是哪一種?孩子不打真的不會變壞嗎?

 

問:

  1. 小孩必修何種才藝好?英文、程式設計、繪畫、舞蹈、音樂、體育項目?多才多藝試探?
  2. 孩子實在太皮,不打真的不會「變壞」嗎?除了講道理外有沒有更有效的管教方式?

(男 32歲 心臟外科主治醫師)

 

答:(黃世宜)孩子該學哪一些才藝?

 

 

才藝依孩子興趣選擇,多方試探不設限。

 

我的建議是,觀察孩子的興趣,多方試探,不設限。可以儘量讓孩子嘗試不同的才藝,音樂類也好,運動類也好,讓孩子有機會接觸並進一步思考自己到底喜歡什麼。

 

才藝可不設限的多方嘗試,讓孩子自己思考喜歡的是什麼。

才藝可不設限的多方嘗試,讓孩子自己思考喜歡的是什麼。

 

外語建議早學早接觸

 

唯一我想特別提醒的,就是外語類的學習。我個人認為外語類不應該跟其他音樂運動等才藝放在一起比較,因為幼兒學習外語,如果方法正確,謹守自然又有趣的原則,孩子將有機會輕鬆打下外語基礎,對孩子日後是有相當大的優勢的。所以我的看法是,外語建議早學早接觸。

 

但務必記得,幼兒外語學習一定要自然有趣生活化,家長切記不要求成,並且慎選良好的外語師資與環境,否則孩子很容易造成學習挫折,對該外語學習產生厭倦,反而招致反效果。而其他才藝則順其自然,看孩子興趣選擇為主。

 

 

體罰只能暫時嚇阻,正面獎勵才能一勞永逸。

 

體罰只是暫時性的嚇阻,並不是真正有效一勞永逸的做法。我個人深受體罰的害處,所以我知道那一種對身心的傷害,而且對親子關係會有一道永遠跨不過去的傷痕,會造成日後親子溝通的鴻溝,所以我是完全不贊成體罰。

 

我建議您可以考慮用獎勵的方式。比如,孩子如果不犯錯,或是有了什麼好行為,可以用集點遊戲的方式,來達到正面獎勵的效果。

 

 

我對「頑皮」的另一種看法

 

此外,以下是我個人的看法,不知道您怎麼看?我個人認為您的孩子很皮,是一件很棒的事呢!一個頑皮的孩子,往往有更豐富的點子,更不一樣的創意,這是其一,而且也代表他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與獨特。或許您可以在他調皮搗蛋的時候,去試著理解看看孩子為什麼頑皮的原因?是不是有他的理由?或許您也因此會心一笑而不是生氣懲罰他呢?

 

另一方面,我也的確能理解您教養調皮孩子的不易,有時候火氣一上來,加上孩子調皮的時間點跟場合都不對,更叫人生氣,很難顧得了許多,沒關係,慢慢來,加油!

 

 

(Q&A) 歐洲和台灣幼兒園教育有何差異?小小孩該帶出國見世面嗎?

 

問:

  1. 對於學齡前(0~6歲)小孩,台灣幼兒園教育和國外教育最大的差異在哪,如何幫助小孩提升自身能力?(32歲 男 眼科醫師)
  2. 問:有一位二歲未滿的小小孩,到底該不該帶出國見世面?父母想出國開醫學會又放不下他一個人在台灣。(37歲 男 核醫科醫師)

 

答:(黃世宜)以西歐幼兒園為例,跟台灣幼兒園教育最大的差異在:

 

 

  1. 歐洲幼兒園不重視智育,重視美育和體育:

比如在歐洲幼兒園,上小學之前不拿筆做習題,不學認字,但是有大量的勞作與遊戲,運動與出遊。非常重視美育和體育,智育方面認為上了小學再開始即可,應該趁幼兒園好好玩,從玩中學習。

 

 

  1. 歐洲幼兒園重視生活良好習慣的自律與養成:

比如鼓勵孩子自己收拾餐具,自己做點心,自己選衣服自己穿衣服,自己走路上學,自己照顧幼兒園內的小動物,自己整理教室等等。讓孩子從手動勞動中學習,養成生活獨立的自主習慣。

 

 

  1. 歐洲幼兒園鼓勵與社區或外界有更強的聯結:

學校經常安排跟外界接觸的多元活動。比如參觀麵包店怎麼製作麵包,參觀社區裡的養老院,或是到附近的森林裡找野生香菇等等。讓幼兒園的小朋友對生活周遭不同的人事物,產生關心與好奇。

 

在歐洲會有父母帶小孩去滑雪,自然接觸不同的環境。

在歐洲會有父母帶小孩去滑雪,自然接觸不同的環境。

 

以上這三點,是我個人所觀察到最大的不同之處,也可以說,是台灣小朋友可能比較需要補強的地方:美感的培養,健康與運動,生活習慣的自理,對社區與外界的好奇與關懷。

 

根據我的觀察,台灣幼兒園小朋友跟歐洲幼兒園小朋友同齡比較起來,數學跟語文能都明顯超強許多,所以我會認為這方面智育的能力,台灣的孩子已經很不錯,跟著學校安排就可以了,但相對的,台灣家長可以觀察並斟酌一下現實生活條件,是否來增強孩子關於美育、體育、生活關懷方面的能力。

 

 

多接觸不同的環境,是孩子很棒的成長刺激。

 

出國開會該不該帶孩子見見世面?其實我個人認為,如果您可以確定,在開會期間仍有人可以妥善照料孩子、不影響既定開會行程的話,與孩子一起旅行會是一個很美好的經驗。在歐洲,我經常可以看見嬰兒與父母夏天一起去海灘上度假,或是冬天一起去滑雪。對孩子來說,自然接觸不同的環境,都是一種很棒的成長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