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討論 下的所有文章

蔡依橙醫師指導實習醫師

給實習醫師們 一小時的啟發

 

講者:蔡依橙 醫師

 

 

蔡依橙醫師指導實習醫師

 

 

以下是我教過的實習醫師,多年後的回饋:

 

在台中榮總放射科實習時有幸被學長教到一堂課,主題是胸部 X 光判讀,那時學長就展現功力,讓困難的閱片變得感覺不是那麼困難,雖然是短短一堂課,卻開啓我對 X 光的興趣 (誤以為自己滿有天份的 XD),幾年後想不到真的走了胸腔科,現在專科執照都拿到了,是應該謝謝當初啓蒙的蔡 P。(出處 / 這位是胸腔專科榜首)

 

原本排定的教學課程,就在學長開門見山說了:「這堂課我們要聊天而已,大家不用緊張。」的一句話之後開啟了我對醫學的熱誠與憧憬…… (出處)

 

許多同行,對於我總是得到高滿意度,甚至獲全院醫師票選,成為「教學績優主治醫師 (Best Clinical Teacher)」,覺得很好奇,但又沒空來看我怎麼教實習醫師,所以,我把相關概念跟細節,分享如下:

 

 

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

 

實習醫師,是一個完整的「人」,他們到每一個科部輪調,學習不同的知識與技能,自行裝入大腦內,關於各科的知識儲存區,但卻很少有人,把他們當一個「人」來看。

 

也就是說,我們很少真正去「直視」一個事實:他們只是個什麼經驗都沒有的孩子,在醫院實習的過程,對科部是人力、是教學負擔、是技能傳遞、是費用申請的依據,但對他們,卻是大量在碰撞,並吸收資訊,用以做選科決定的一段重要時間。

 

所以,開場,我通常會「闔各言爾志」一下,聊聊他們已經 run 過哪些科、看過什麼、有什麼心得,而且從不強迫推銷放射科,以免這些精明的學生,會揣測並說出你想聽的話,那就聽不到真話了。

 

從這個過程,可以瞭解他們的個性,與「現在的心理狀態」,那個學生外向、那個學生內向、那個學生愛發表意見、那個學生說理清楚、那個學生已經有明日之星的特質。

 

 

技藝背後的思考

 

接著,一個小時的課程,大概就聊三張 X 光片,不多,但聊非常深,一定要聊到他們覺得「奇怪,這張本來我好像懂,但學長一講才知道背後好多事情我沒想透。」

 

 

氣胸 X 光片

 

 

例如:氣胸的片子。程度好的學生,很快就看出來是右邊肺部有問題,更好一點的還可以看到 ruptured bullae。嘿嘿,然後才是「高等教育」的開始,一句一句,我會根據每個學生的特性,與學生問答,每一個問題,都讓他們想一下,說出心中的答案,然後用輕鬆的語氣,繼續追問……

 

喔,所以你覺得他是男生女生?高矮胖瘦?為什麼是瘦高型的男生?女生不行嗎?為什麼是瘦的?胖的不行嗎?你覺得這個患者有沒有張力性氣胸 (tension pneumothorax)?為什麼?氣管沒有歪就沒有嗎?一張 CXR,有哪三個 imaging findings 可以評估?照實用性跟準確度來排,順序為何?這個病人如果有張力性氣胸,隨時可能會休克倒下,為什麼?因為吸不到氣嗎?是的話,那為什麼切除一邊肺部 (pneumonectomy) 的人可以活的好好的?所以是因為壓到什麼器官?心臟嗎?主動脈嗎?靜脈?很好,那是上腔靜脈還是下腔靜脈?我跟你說吧,是下腔靜脈,但是為什麼呢?解剖上跟生理上,有什麼原因讓下腔靜脈變成氣胸致死的關鍵?這個跟 ICU 急救病人常要大量灌水有什麼關連?有聽過 Frank-Starling law 嗎?跟這個有什麼關係?……

 

 

因材施教

 

內向的就帶他講,外向的就委婉的給他進一步的問題;本來就很傑出的給他一點鼓勵,讓他更好;沒有基礎的,就讓他親自感受,相信:「原來理解了一切之後,醫學沒那麼難。」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將開始體會:原來我們都背了很多名詞,以為懂了這些名詞,就會懂醫學,但其實背後有很多事情,自己從未深思。

 

為什麼要這樣教?因為氣胸的片子,他到處都學得到,胸腔科會教、胸腔外科會教,連圖書館的影像教科書,每本都會提到。但是,拆解到底層的「critical thinking」,卻只有個善於引導、觀察學生,並樂於互動的老師,才能夠教。

 

而這些與我見面只有一小時的學生,不管走那一科、做什麼事,都將會是台灣高階專業人才界,很重要的種子!給他們受用一生的思考與態度,教學 C/P 值最大。

 

 

近期課程

 

 

學步向前

(Q&A) 如何教養小孩才能在乖乖聽話與獨立思考間取得平衡?

 

問:如何教養小孩才能在乖乖聽話與獨立思考間取得平衡?(36生技公司經理)

 

答:(黃世宜)在教育孩子時,乖乖聽話與獨立思考之間,是可以取得平衡的。關鍵在於,家長在決定因應的教育策略之前,究竟是要孩子乖乖聽話還是獨立思考?必須快速地就以下幾點進行分析判斷:

 

 

學步向前

放手讓孩子蹣跚,才能學步,才能向前。

 

 

一、什麼樣的教育主題?

 

如果孩子想做危險的事情,可能傷害到自己或他人,比如未滿十八歲但想去夜店或是飆車等等,這時有必要堅持孩子乖乖聽話。但是如果教育的主題是開放式的討論,孩子可以自由表達觀點,而並不會傷害到他自己跟別人,那麼這時就應該鼓勵孩子獨立思考。

 

 

二、什麼樣的教育場合?

 

如果是在公開場合,如在大賣場大哭大鬧,此時不合適慢慢講道理鼓勵獨立思考,更不能當眾打罵孩子。這時最好方式就是冷靜把孩子帶開,先不要多說。但如果是在寧靜的星期日下午,自己的家裡,有親密的居家環境與空間,這時候就相當適合彼此聊天,陪伴孩子獨立思考,一起討論一些問題。

 

 

三、您所預期達到的教育目標?

 

每一次遇到需要跟孩子過招的時刻,都要很快問自己,「為什麼要這樣教小孩?」、「如果要教,要怎麼教?」、「目的是什麼?」

 

不要擔心讓孩子知道您的底線。要孩子乖乖聽話和獨立思考兩者之間取得平衡的基本前提就是,家長本身能對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標迅速權衡得失。

 

 

隨時分析,隨時調整

 

根據以上三點,隨時分析,隨時調整,隨時根據需要,時而要求孩子乖乖聽話,時而放手讓孩子自行獨立思考。最重要的是,父母本身要有彈性與包容,願意接受孩子偶爾的叛逆,願意給孩子最溫暖的支持與理解,願意給孩子足夠的時間慢慢摸索成長。

 

事實上,乖乖聽話和獨立思考兩者兼有之,是人的天性。我們大人不就是如此嗎?在工作現實中妥協又不失自己的想法。

 

所以放手相信孩子,放手讓孩子蹣跚,才能學步,才能向前。

 

 

有關於孩子的教養方式,可以更進一步參考這幾篇文章:

 

 

素養教育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