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台灣 下的所有文章

phd

(Q&A) 自己的或下一代的教育,都值得重視與討論。

 

問:《新思惟網路講堂》的團隊您們好,我是一個小兒科醫師,有家庭小孩,先生也是醫師,目前仍在大醫院,但之後也不一定有位子,我當年因某些原因,沒有拿次專即先離開至診所,打算等穩定再繼續進修,想請教的是進修的問題。

 

請問這樣的環境背景,會建議再花個 4-5 年(因要兼顧診所的工作)回醫院拿次專,還是念研究所?本來想念法律研究所跳脫醫療框架,但因家人都在國外,且最近的台灣令人失望,和家人討論過,若是有需要到國外去生活,念法律在當地找工作的難度比較大,家人當初是建議直接到美國念統計,不要在國內念研究所,把時間拿來準備 GRE,(家人是非醫療行業,只是單純看好美國統計市場),因國外缺統計人才且待遇不錯,也剛好可以帶著小孩,給他美語的環境。

 

但因短時間可能也出不去(經濟來源是一個問題,有聽說除了申請的學校之外,政府也有些獎學金可申請,但還沒研究),故打算先在國內念研究所,目前是考慮中國的生統研究所(生統或流病),念生統是想說是否在診所也可使用健保資料庫做 DRY LAB 寫 PAPER,不知這想法是否異想天開?想請教您們醫師念生統或流病在國內外的發展性如何,還是有建議其他方面的研究所?

 

整理一下我的問題

  1. 再花 4-5 年拿小兒次專值得嗎?還是念研究所?
  2. 醫師念生統或流病在國內及國外的發展性如何?還是有其他建議?

 

謝謝您們,很高興有這樣的網路平台能夠交流,的確,自己的或下一代的教育都值得重視與討論,幫助很大!謝謝!

 

答:(蔡依橙)從您的提問來看,您已經有「教育是投資」的概念,也就是說,目前所做的進修,應該要有「目的性」,已經進社會一陣子的人,因為青春年華不再,自我教育的投資在方向上一定要更精準,這是絕對正確的。

 

 

小兒次專

 

首先有關小兒次專,我個人認為意義不大。首先,您拿次專,如果是想回 center 工作,用較少的收入,換一個名氣,我猜機會不大,因為在您的問題中,想走的並非這條路。其次,如果您拿次專,是想讓自己開業患者更多,收入更好,取得經濟獨立,我認為也不值得。

 

您做這行久了,一定知道,其實一個患者決定來看您,只有一開始可能會看一下診所玻璃牆上的描述,知道你是那個醫院訓練出來的(不管是專科或次專、不管當到主任還是總醫師),之後,就是根據這次看病的互動,以及吃藥後的結果,決定要不要繼續來看、要不要推薦其他人一起來看。

 

所以,花五年時間,把自己操得沒日沒夜兼值班,還有醫院盯論文跟急重症醫糾壓力,怎麼看都不是一個好投資。之所以您看不開,應該還是醫療教育給我們的傳統價值觀,認為次專講話就比專科大聲、center 比診所大聲、有論文比只看病大聲。

 

您基層院所待久了,應該知道,去掉 lab、影像、biopsy、外科,其實面對患者、掌握病情、抓住顧客心理的能力,您是比 center 的次專教職醫師來得好的。

 

 

開業還有幾年光景

 

目前健保也在走下坡,但「最近幾年」應該會是開業的最後時機,拼十年,還有機會經濟獨立。我幾個朋友最近都開診所,不管自費或健保,只要有想過,現在都活得很好,對您來說,努力增加開業收入,或許是往經濟獨立,最快速的一條路。

 

 

研究所

 

接著,有關研究所。台灣的高等教育,有很多苦澀的現實,包括政治、資源、人際、潛規則等,並不容易。我因為入學前已經規劃好:畢業條件能達到,有足夠的臨床盟友能協助我畢業,所以順利。但許多朋友,困在學術巨塔中,辦休學,或花掉大把時間在通車與社交上,卻一直找不到自己的未來。

 

phd

入學前規劃好,走向畢業之路就順利些。

 

我認為,在報考前,您有幾件事情可以先做的:

 

  1. 旁聽:有視訊的去聽視訊,有課程的直接進去聽。老師問,你就說:「我對這門課很有興趣,之後想報考研究所,先來適應環境。」先花幾個小時試試水溫,而不要先考試、準備科目、繳學費,最糟的是,頭洗下去,等到上課後,才發現與自己想像不同。
  2. 詢問:先問問看該研究所的校友,請他們吃個飯,幾百元一個人,你就能問到就讀的經驗,比學費便宜許多。

 

 

診所與健保資料庫

 

診所做健保資料庫,目前的困境,是診所沒辦法取得 IRB,所以你沒辦法成為獨立研究者,一定要找「有管道取得 IRB 與資料的人」合作。但如果核心關鍵在別人手上,往往咱們就只能淪為代工,就算你有幸拿到資料、跑出結果,因為 IRB 是合作者的名字,你還是沒辦法用自己診所的名義發論文。

 

相對的,如果你有好朋友在大醫院,而且願意平等對你,那就直接開始吧,也不用念研究所了。之後來報名 健保資料庫工作坊,花一天上課,幾週的時間實作努力,就可以囉。(工商服務時間)

 

 

統計工作在美國

 

至於念統計去美國,如果您有可靠的線,評估過後也覺得可行,可以考慮。但如果靠統計吃飯,只會算簡單 大概是不行的。多變項迴歸、odds ratio、類神經等可能都要略懂。更重要的,要擔任「能創造價值」的工作才會有高薪,例如:data scientist,能評估賣場消費行為並提出適合貨架擺設建議。或 marketing analyst,能從公司的巨量資料中取得下次行銷的重點…等。

 

以美國 100 Best Jobs 的排名,Market Research Analyst 排第 15平均月薪約台幣 30 萬。如果沒人脈,剛去大概會從低標開始做,考量美國物價以及「畢竟不是自己的國家」,就看您能不能接受囉。

 

 

第一代移民的辛苦

 

除非您有 USMLE,而且願意重新訓練,不然台灣的「醫師證書」去美國是沒有用的。我遇過蠻多亞洲醫師去美國工作,因為年紀大了,USMLE 考起來太辛苦,只好降格以求,心臟科醫師去那邊做超音波技術員,外科醫師做基礎研究助理,幫開小鼠手術。或者,電影也有演的,中國當紅心臟外科醫師,去美國實驗室做工,並幫有錢產婦開車當司機

 

我們的年紀,已經到了「夢想必須用現實來支持」的時候。畢竟,苦到自己還好,苦到孩子就真的辛酸了。

 

我們還是可以 take risk,但記得要 take calculated risk。

 

 

近期課程

 

 

(Q&A) 現行醫療體制下,未來是否還在?自己該如何準備因應未來?

 

問:現行醫療體制下,未來是否還在?自己該如何準備因應未來?

 

答:(蔡依橙)醫療是剛性需求,所以醫療永遠會在,也會有現金流,但現在的問題是:

 

這塊餅的成長被政治力限縮了。

 

先進者,或稱既得利益者,要維護自己的權益比較容易,他們可以改法令、改規則、改分配方法、操縱公會選舉、改變科內獎金分配方法等。

 

後進者,或稱年輕世代,是吃不到麵包的,只能吃麵包屑。這是任何強力政治監管,並具有保守性格的團體,共同的特色。

 

所以,未來一定有的,只是並非過去長輩認為的「大麵包」未來,而是吃剩的「麵包屑」未來。

 

 

EDU_2013.02.23-442

 

 

目前這樣的薪資、這樣的工作環境,你能不能接受?如果可以,其實穩穩當當的過日子,花多一點時間給自己與家人,也不錯。

 

如果不行,以您的職業,其實能夠取代現有收入的工作並不少,只是起步辛苦,而且有可能失敗。我有朋友與您同行,跑了幾趟韓國,知道哪裡可以批便宜衣服後,就開始做服裝網拍,後來還開了實體店面,收入跟受雇差不多,工作時間也不短,但多了定期韓國旅遊,以及擁有一個自己事業的感覺。

 

因應未來的方法,就是請您想想,自己想要一個怎樣的未來?自己的熱情在哪?自己的專長在哪?藍圖會逐漸浮現的!

 

加油!

 

 

《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待人接物

(Q&A) 在台灣環境中,孩子如何能順應心性來待人接物?

 

問:謝老師在《好學生待人接物該是什麼樣?Google 創辦人不一樣。》文末提到「幸運的是,他們身處的環境,並沒有那些容易被得罪、會受傷被冒犯的大人」,如果尊重小孩是佩吉和布林一樣的心性,但卻處在台灣的環境,在不考慮出國換環境的選項之下,該如何應對台灣的教育/文化背景呢?(35歲 男 核醫科主任)

 

答:(謝宇程)感謝補充提問,這一點確實值得寫篇文章專門討論。本文重點放在十二三歲以上,已經懂事的青少年。

 

在台灣,待人接物的合適模式和美國不同,當然不能認為在台灣成長生活的年輕人,可以直接套用美國待人接物的模式。父母要如何拿捏呢?

 

我的建議是:讓兒女自行拿捏,父母只是協助他調整到他的最適平衡。

 

 

找到「恭順成本曲線」的最低點 ── 不卑不亢

 

要如何待人接物,要對人多少恭敬、多少尊重?這個問題,我認為可以用「經濟邏輯」分析,也許比用「倫理邏輯」分析來得更好。什麼意思呢?

 

其實,以「對他人恭敬依順的程度」為橫軸,以「成本」為縱軸,可以劃出一條 U 型的成本曲線。太卑屈自己依順他人,其實付出相當大的心理成本,簡單就是「不爽」。在反面,對他人恭敬依順太低,也就是太囂張狂放,也有相對大的成本,也就是別人「不爽」,可能受到指責或是抵制。

 

對他人恭敬依順的代價,其實構成了一個微笑曲線:在某一最適點,總體成本達到最低。在中文成語中叫這點為:不卑不亢。

 

強調「恭順成本的微笑曲線」是為了說明一件事:我們以為在沒有父母與老師管教的情況下,兒女會走向「無限沒禮貌」,因為愈沒有禮貌愈爽。不,其實很可能根本不是這樣。即使沒有父母與老師管教,一個有基本理智的人,自然會發現他在無禮的時候會受眼神、表情、語言、動作的反擊,這是人類不喜歡的狀態,他們天然地會找內在與外在的平衡點。

 

我們對於年輕人的禮節教育,在根本假設上該先導正。而父母要做的,是幫助兒女找到那個平衡點,而不是為他指定一個平衡點,逼兒女接受;更絕不是讓兒女以為「愈恭順愈好」,因為壓得愈緊,反抗愈大。

 

怎麼幫他找到平衡點呢?

 

 

待人接物

某地的文學書籍排行榜,第一名《和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第二名《別相信任何人》。我們的社會關係果然融洽(點頭)。

 

 

推薦模式一:提醒注意

 

有時候兒女顯得無禮,純粹因為他們社會經驗不足,沒經驗、沒注意、不理解;並不是他們刻意要和誰作對。這樣的情況發生時,父母可以在略為隱私的環境,輕聲和兒女提醒以下問題:你注意到你剛才說 xxxx 話的時候,某伯父的表情不開心嗎?你知道為什麼嗎?試想,要是你是他,你聽到旁人說了 xxxx,你的感覺如何?

 

 

推薦模式二:提供方法

 

另有時候兒女顯得無禮,只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某些社會常規、行為模式。這種錯誤,連我們成人,進入不熟悉的文化環境都有可能會發生。這種時候,他們需要的不是責罵,只是需要有人告訴他 ── 當你覺得想中斷一個談話的時候,禮貌的方式該怎麼說;當你想拒絕一個長輩的時候應該如何措辭…。

 

通常,除非這個年輕人更深層的心理困擾,不然的話當有人提醒他、給他方法,他們通常都樂於調整,減少別人對他們的反感。如果提醒了,方法也教了,兒女仍然覺得他原本的作法有理,那也就讓他承擔結果,或許他承擔後果之後就知道必要調整,這也蠻好的。每個人「恭順成本的微笑曲線」長得不一樣,最適點的判斷也不同。

 

 

不推薦「代位懲罰」

 

如果兒女刻意選擇的行為,確實招致了某些親戚長輩的不滿,而他本身也知道,我建議就讓他面對與承受自己的行為招致的結果。父母不必迴護他:「看在我的面子上別和他計較」;也不用心理上去承擔這件事的結果:「兒女被批評讓我好痛心」。

 

更不必替別人懲罰兒女:如果王阿姨對我孩子有意見,歡迎王阿姨直接給他建議,我不必承接王阿姨的情緒,以親子關係為代價替王阿姨逼迫孩子改變,尤其,王阿姨習慣的互動方式不見得就是「對的」。如果兒女選擇冒著被王阿姨討厭的危險,和王阿姨辯論燒紙錢、喝符水有沒有意義,我覺得父母就微笑著吃爆米花吧 ── 一個科學家年輕時不正應如此?

 

 

children

(Q&A) 在歐洲,是否有為孩子量身打造符合年齡的學習環境?

 

問:

  1. 想問世宜老師,關於您提及歐洲與台灣幼兒園的差別。那歐洲會有教育「派系」的不同嗎?
  2. 我自己是認同學齡前教育(0-6 歲)是人格及生活習慣養成的基礎,不過好奇一件事,在國外,真的絕大部分都會依照小孩年紀準備剛好尺寸的東西嗎?(掃帚、抹布等)有時候看到小孩子主動想試,卻因為沒有合適尺寸,總是跟他說「你太小,不會」似乎不是挺理想的回應?(雖然我們也是這樣長大……)(29急診醫師)

 

答:(黃世宜)

 

 

歐洲教育也存有「派系」

 

有的。在歐洲,以瑞士幼稚園為例,也存在著不同的派系。

 

一般來說,我所熟悉的是一般歐洲公立幼兒園的做法。但是,也有所謂的私人幼兒園,因為校方有著特殊的教育理念,比如:堅持早期多語學習,而比一般公立幼兒園多上幾門外語,也有所謂的蒙特梭利華德福幼兒園。一般來說,公立幼兒園必須在教學上遵守共同的教育政策和學習目標,但私人辦學的幼兒園,因為各校自主,所以往往擁有自己辦學的教育特色。

 

 

讓孩子參與生活實作

 

 

children

 

 

在歐洲,許多超市(不只玩具店)有販售非常完備、適合孩子使用的生活器具,比如小掃把,小廚具,小吸塵器,小鏟子,小锯子等等。目的就是讓孩子可以參與生活實作。但……

 

即使沒有,歐洲大人也往往放手讓孩子參與。

 

比如幼兒園安排了自制披薩的活動。讓孩子自己切青椒絲,火腿片,洋菇片等等。起初很驚訝學校老師竟然讓孩子用大人用的小刀來切菜,因為對我來說實在還太危險,但是他們竟然就讓孩子這麼使用。關於這一點,坦白說我自己還沒有辦法辦到完全放手。

 

比如大人用的拖把,給小孩子拿去拖地我認為是無妨的,因為並不會發生危險,頂多就是被拖把的柄敲到頭而已。但讓小孩子用刀子切菜還是讓我心驚膽跳,由此可以發現,歐洲大人在生活教育上,尺度放得很大,這一點我個人無法做到,更無法向其他台灣家長建議。

 

畢竟,我個人認為,孩子的健康與安全是基本前提,安全做到了,其他都好說。

 

 

Luxembourg

母語?外語?── 從盧森堡看台灣

 

講者:黃世宜 老師

 

 

Luxembourg

 

 

為了孩子學好英文和國文,是否在家應該停止講方言(如閩南語、客家話)?

 

許多台灣家長往往擔心,如果在家裡講方言,是否會影響孩子在學校的語言學習?尤其,國語(國文)和英文,又被視為學校必修的重點科目。也因此,有些家長選擇放棄使用方言,改用國語跟孩子溝通,甚至還有一些英文程度不錯的家長考慮是否應該跟孩子講英文…在這一篇文章中,我們就以盧森堡為例,來探討一下,究竟方言會不會影響孩子的外語學習?又,方言教育會不會削弱孩子未來的國際競爭力?

 

 

世界人均 GDP 第一的盧森堡:當地公立學校怎麼教孩子語言?

 

筆者之所以挑選盧森堡作為分析對象的原因在於,盧森堡的語言情況跟台灣很相似:

 

  1. 盧森堡有自己的方言:

盧森堡的官方語言有三種:盧森堡語、德語、法語。其中盧森堡語,可以視為一種近似德語,在盧森堡境內通行的方言。

 

  1. 盧森堡自古以來被歐洲列強包圍,境內語言交錯:

盧森堡與歐洲列強為鄰,是一個語言文化相當多元的小國,跟台灣的情況相當近似。但是,與台灣地理與語言條件勁似的盧森堡,卻創造了世界人均 GDP 第一的奇蹟。這個奇蹟,連瑞士人都非常推崇。

 

在歐洲,瑞士也是一個相對富裕、有許多方言通行的小國。但根據筆者觀察,連一向標榜本土、非常自信的瑞士人,都非常羨慕盧森堡的國際化與富裕程度。因此,筆者特地透過人脈關係,做了盧森堡語言教育的實際調查。想了解這一個歐洲小國,是如何創造經濟奇蹟的?他們的多語能力又是培養出來的呢?

 

除了訪談之外,以下資料出自盧森堡國家教育部「幼兒和青少年教育部門」官方網站

 

 

重視方言,幼稚園階段率先打下方言基礎(三到五歲幼兒)

 

盧森堡非常重視自己的母語方言,不但將自己的方言「盧森堡語」,列入國家正式官方語言,並且在幼稚園基礎教育,三到五歲的幼稚園階段,明文規定盧森堡語是課堂唯一使用的語言。

 

如此,可以確定國民的方言水平,另一方面,由於在幼稚園階段並不學習書寫,因此與口語方言並不衝突。

 

 

重視學校生活應用的交叉多語教育

 

盧森堡與其他歐洲國家的語言教學,最大的差別在於他們的語言學習,並不只是在該科目的課堂上,而是把這一門語言,當作某一個階段,學校生活必備的溝通語言。換句話說,盧森堡人所學的語言,並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為了融入學校生活,孩子應該具備的溝通能力。

 

以一個讀盧森堡普通高中的孩子為例,當這個孩子六到十一歲時,在學校所有的課程以及溝通,都是用德語,僅法語課和數學課例外。而十二歲以後,又會經歷又一次重要的學校生活語言轉變:

 

從過去在學校通行的德語,轉換成全部用法文上課及溝通。只有德語課、英文課、或某一門外語課例外(如義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

 

盧森堡高職也是如此。在盧森堡,基本的語言教學原則就是,「語言學習並不只在課堂上,而是包括了整個學校、涵蓋了孩子整個的成長歲月。」孩子必須要在不同的階段,運用他們所學得的語言,去學習,去交友,去生活。

 

 

結論:從盧森堡看台灣何去何從

 

盧森堡雖然是小國小民,但是重視母語方言加上靈活開放的語言教育,讓他們的國民自小就具備至少三種語言能力:盧森堡語、德語、法語。

 

從盧森堡的例子,我們可以發現,重視母語,提倡方言教學,完全不會阻撓後來的語言學習。相反地,方言教學對之後的多語能力,甚至起了正面加分的作用。

 

盧森堡人的多語能力,比瑞士人還要自如流暢。這是因為,盧森堡的多語教育,並不是只為了應付書面考試,而是從小就在學校生活中應用溝通。而法語跟德語,更是歐陸主要兩大語言,也因此法德語言流利的盧森堡人,在歐洲各國的就業市場,更具備了國際化的競爭力。

 

另一方面,也正因為流利的多語能力,穩定而民主的政治,對盧森堡的銀行業產生了推波助瀾的加分作用,進一步創造了世界第一的人均GDP。

 

從盧森堡的例子,我們可以發現,原來真正的國際化競爭力應該是這樣子的:

 

  1. 重視母語,不壓抑族群。
  2. 靈活的多語教育,能應用於生活溝通。

 

台灣這幾年,如何提升國際化競爭力,始終都是大家非常關心的議題。從盧森堡的例子,或許可以給台灣一條思考的方向。

 

讀者提問:

(Q&A) 盧森堡語言教育的轉換模式,學生銜接上是否有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