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羅輯思維 下的所有文章

dots_world_map_by_snowfleikun

(Q&A) 如何找到想鑽研的領域→面對醫療不確定性→觀察國際趨勢?

 

問:請問有哪些方法可以去嘗試,找到自己想鑽研的領域?要怎麼面對醫療不確定性的焦慮?在診所要怎麼觀察國際趨勢而不跟國際脫節?感謝!(29歲 女 中醫診所主治醫師)

 

答:(蔡依橙)以下分述之,請參考。

 

dots_world_map_by_snowfleikun

如何面對變動劇烈的世界,是每個人都有的焦慮。( by sNowFleikuN via CC BY 3.0)

 

 

想鑽研的領域

 

這很簡單,喜歡做什麼、做什麼會開心,就是有熱情的領域。

 

喜歡逛購物網站,看衣服、買東西,那就逛,並且一邊問自己:為什麼我的中醫診所介紹頁面不能做成這樣呢?為什麼這些購物網站會讓人黏住呢?因為顏色配置和諧嗎?因為給人一種美好生活的感覺嗎?哪些元素可以有這樣的效果?

 

而我的介紹頁面,能不能用一樣的概念來做,讓大家知道我的專業,很想來診所諮詢我?

 

喜歡出門露營,那就多去,並且一邊研究:我喜歡戶外活動的原因是什麼?讓我感到開心而且一再出門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喜歡動一動嗎?是因為平常都待室內,戶外活動可以提供更多差異化的生活體驗嗎?是因為可以認識不同的人嗎?是因為跟朋友一起去嗎?

 

我的中醫就診經驗,能不能打造成這樣?讓患者有差異化的就醫經驗?讓他們感受到像是專家朋友的關心?

 

這樣做的話,不只能盡量的去享受自己喜歡的事情,藉由深度思考,更能察覺許多細節,回過頭來,幫助自己吃飯用的專業!

 

 

醫療不確定性

 

不確定您說的是「醫療的不確定性」還是「醫療產業的不確定性」。

 

醫療的不確定性,指的是:一樣的病、一樣的患者、一樣開刀給藥,但有些人就是活,有些人就是救不起來,而且沒辦法事前知道。

 

這個不確定性是沒辦法消除的,所以:一來話不要說死、二來小心有奧客特質的人、三請保醫療責任險。

 

我是找那種「和解也會賠」的,避免訴訟花掉太多情緒與時間的成本。為了避免廣告嫌疑,需要的話,可以 facebook 私訊給我。我會跟你說我實際評估過後,買的是哪一家。

 

「醫療產業的不確定性」,請見拙文:(Q&A) 現行醫療體制下,未來是否還在?

 

 

觀察國際趨勢

 

關鍵是,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件事。台灣的教育太強調「正確」,但這世界上其實沒有「正確的」。

 

所以,中文的資源,我建議《羅輯思維》,也歡迎加入我們一群愛好者,最近新成立的討論區。除了「有種、有趣、有料」的視頻,還有每天微信的 60 秒語音可聽。如果您很介意在手機安裝中國軟件,也可以到這邊來補聽。這可以補足一些我們教育上的盲點與誤區。

 

另外,《彭博商業週刊中文版》,融合了美國與香港的立場,但又兼顧台灣讀者,是個不錯的期刊,雙週一期,資訊量也不至於太大,我們團隊經討論後,選為目前唯一訂閱的雜誌。這可以讓我們知道世界的重要趨勢。

 

如果你開車或搭捷運通勤,建議使用手機訂閱 NPR Planet Money,這是個非常受好評的 PodCast,我挑了一集跟醫藥有關的給您試聽:Meet The Drug Dealer Who Helps Addicts Quit,這期在講,毒品、治療毒品的藥物、毒販、醫師處方、藥廠、政府之間的複雜關係。其實,美沙酮就是「不會嗨的海洛因」,但為什麼這東西會由政府找藥廠研發,黑市甚至也賣?這類藥物,背後的資源投注與研發機制,以及後來的經銷機制,都很有趣。

 

如果開車,建議不要用 iPhone 或 Android 的原生軟體,因為那真的不好操作,太危險了。建議使用 DownCast (iOS) 或 BeyondPod (Android),花點小錢買軟體,方便接受世界知識,當學費,也當買個行車保險。

 

先學會思考與國際關係的背景,以後聽 BBC Global News時,就能很快的知道國際趨勢的走向。

 

PodCast_beyondpod

我的 hTC One X+,安裝 BeyondPod 後,所訂閱的頻道。多年篩選下來的精華。

 

 

(Q&A) 離開教育體制,或是離開台灣,怎樣對孩子最好?

 

問:最近很流行「非體制內教育」(最有名的例子為宜蘭的華德福),想請問講堂主人們對於選擇「體制內」或「非體制內」,甚至是離開台灣,怎樣才是對孩子最好?請給一個徬徨的媽媽一點建議。謝謝!(30歲 家醫科醫師)

 

答:(謝宇程)

 

相關文章:

要不要自學?並非二分,而是幅度拿捏

重新衡量「學校教育」的效益和風險

上學有風險?現今「學校教育」的三個層次

(Q&A) 是否建議兒女從小去國外留學?建議的年紀為何?

(Q&A) 教育體制令人昏頭,講者對目前「體制外」教育的看法?

(Q&A) 就讀體制外小學,要如何避免未來銜接國中時適應不良?

(Q&A) 請問公私立學校如何選擇及家長如何適應?

(Q&A) 小學要不要遠讀資優班?

 

光是在新思惟講堂中,相似的提問就出現了許多次。每再出現一次,我就再一次感受到台灣父母的焦慮和急迫感-希望找到一個標準答案、一條正確道路、一個權威意見,只要依照遵循,一切就會完美。

 

每次我都要克制自己給「簡單答案」的衝動,我也建議您克制要找簡單答案的衝動。因為,我研究到現在,探討許多案例,真的沒發現某一條路一定是錯的,或是某一條路一定是對的。

 

如果一定要給一個最接近「正確」的答案,它不是關於哪個具體的機構、路徑、選項,而是關於父母與學生的心境。

 

 

在南投的暨大附中,校長老師合立建構非常豐富而且舒服寬敞的圖書館,體制內也有人在盡心盡力。

在南投的暨大附中,校長老師合立建構非常豐富而且舒服寬敞的圖書館,體制內也有人在盡心盡力。

 

避免天梯獨橋式的教育視野

 

日前我在商周刊出一則文章:《理化老師幫我考了高分,卻讓我從此遠離「科學」》分享我在高中的時候,以為做習題與考高分就是學科學,後來很堅決地不走這條路,多年後才發現這是個誤解。

 

後來有一些網友留言,指出我這個做學生的當時也有責任:「BBC 科普紀錄片早就有了,建中二十年前就有和中研院的人才培養合作,建中更是少數照表進行實驗的學校。你沒有發現科學的真貌,也要怪自己沒好奇心,不要只說老師不好。」

 

說真的我是感覺稍有委曲,我檢討的是教學目標的問題,而不是責難這兩位教師個人。但他說的沒錯,在高中的時候,是我自己蒙蔽掉了各種可能性。那時候我打從心裡認定了,高分、考試、升學,這既然就是對的路,何必還要冒「歧路亡羊」的風險?古書不是都教我們要專心致志、鐵杵磨針、愚公移山、心無旁鶩…嗎?

 

事實上,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體制之中,只要心中存著「天梯獨橋」的思維-認定了只有某條路、某學校、某方法才是唯一正解,從今以後不必向外探求,只要遵循這一套方針指引,就會走向幸福美滿的人生。如果你相信,那就慘了。若有人和你推銷這樣的說法,請你在心中默默地說:「呸,騙子。」(借了羅輯思維的梗)

 

 

抱持網絡多元式的教育態度

 

在教育課題上,我至今沒有發現無敵的神功。所有的判斷,都該依據具體的人、環境、目標來下決策,而這是一種態度與行動方針。

 

 

日前造訪暨大附中演講,和校長及老師深談,發現他們非常努力將外界視野帶入學校,學校也在改變中。圖為暨大附中一景。

日前造訪暨大附中演講,和校長及老師深談,發現他們非常努力將外界視野帶入學校,學校也在改變中。圖為暨大附中一景。

 

 

這個行動方針是指,對外,要儘量去接觸各種資源、材料、方法。客觀評判它們的價值。也就是說,我們要把自己放在一個知識的網絡之中,而不能只吃一個知識奶媽的奶水。現在,我們的知識網絡可以包括 Coursera, TED, Codecademy, BBC, 好學網,當然也包括體制內外的學校及老師。我們不必效忠於任何一個知識來源,無論他的知識多充沛多優良。

 

而態度是指,對於任何學習管道,我們都是在「效益」原則之下來使用它,而不是讓它來定義與評價自己。我們可以透過 Codecademy 學程式,如果你在多方試用後最喜歡它;我們可以看 BBC 記錄片學歷史,只要你在比較後發現是最適合的;當然也可以在體制內的學校中學,只要你知道要在其中學什麼。如果用某個方法,怎樣也學不好,該把它換掉,如果某條路怎樣都走不順,就換一條;不要讓學校或科目來認定自己是模範生或是劣等生。

 

我看過一些人,態度和方針是對的,他們在體制內學習,也極有創新精神和能力。他們曾經在有些壓力,有些死板的地方學習、成長、工作,但這個過程沒有壓死他們,反而讓他們更堅韌。因為他們的心靈面向無限的知識網絡,願意嘗試多元的目標、方法、內容,學校的水泥圍牆其實擋不住他們的學習。

 

反而,在任何所謂明星級、改革派的教育體制之中,信仰著某個知識來源、信仰這個體制是絕對正確的,這仍然是鬼遮眼的狀態。

 

 

自己的國家自己教:談國家認同教育

 

講者:謝宇程 研究員

 

相關前文:

年終的思想壯遊之一:我們的孩子能否開創世界新局?

重新衡量「學校教育」的效益和風險

 

這一篇文章要從一集電視節目談起:《羅輯思維》。也許不少人都已經看過《羅輯思維》這個節目,蔡依橙校長和我都是這個節目的忠實觀眾,為這個節目的趣味與淵博深感敬佩。蔡校長甚至為這個節目,開了一個臉書討論區,與同好交流觀後感。

 

在 2014 年的最後一集,羅振宇談:「甲午悲歌」,值得一看。在結論中,提到一個今日台灣教育中的問題,剛好趁這個機會,站在羅胖的肩膀上看得更遠,和大家分享。

 

 

國家認同教育,從解藥變爭端。

 

甲午悲歌」有個結論:中國輸給日本的一大原因,在於日本較早完成形塑現代化國家;人民不再只認同各自的家庭、宗族、地域、姓氏等「小共同體」,而是進一步認同國家「大共同體」。羅胖的結論是,因為中國與日本人民認同模式的差異,所以日本得以團結一致共迎外敵,中國內部各路人馬之間各逐其利,龐大的中國終究不敵量體不到十分之一的日本。

 

 

學歷史應該是讓我們對未來更加明智,而非承繼過往的錯誤和包袱。圖為古代學習治國的教材:貞觀政要。

學歷史應該是讓我們對未來更加明智,而非承繼過往的錯誤和包袱。圖為古代學習治國的教材:貞觀政要。

 

 

我們先不論這一集在史學上的因果是非。我想提的是台灣教育數十年來面對的爭端:國家認同教育。

 

確實,在十九世紀,世界各國實施大量的國家認同教育,成功建立「想像的共同體」,團結國內的民心和各種資源。就戰爭角度來說,兩國交戰,一方國家認同鬆散,一方國家認同緊密,後者必然佔有優勢。時至今日,許多後現代化國家,包括台灣、中國,都把國家認同教育視為國民教育的重要內涵。

 

 

教育界的地雷區,誰是其中贏家?

 

在台灣,國家認同教育不但存在,還是教育界中的地雷區。歷史、語文、社會等極為重要的知識領域教育圈,都有衝突對立的國家認同立場:偏中華,或偏台灣。而兩者的爭執、對立、對抗,長期佔據這些領域的教育討論。例如,每次歷史課綱編修,最大的爭議總是「日治」或「日據」,在文字上費盡脣舌。至於更重要的課題,例如在這個時代前瞻未來歷史科(或其他人文社會科目)的教育內涵、方法模式有沒有精進演化的可能等類似議題,反而沒有足夠的討論。

 

其實,無論兩派最後孰勝孰敗,我們該思考的是國家認同教育有益於戰爭,但有益於和平嗎?

 

國家認同教育幫助日本打贏甲午戰爭,但最終卻也促使日本在軍閥策動下發動全面侵華,無論日本或大東亞,數十億人都生靈塗炭。國家認同讓德、法、英、俄在二十世紀前五十年打了兩次大戰,戰爭結果有勝有敗,但人民都是輸家。

 

 

國家認同有益戰爭,但戰爭無益任何人(除了軍火商?)圖為軍事書籍。

國家認同有益戰爭,但戰爭無益任何人(除了軍火商?)圖為軍事書籍。

 

 

全球化時代,該養成什麼樣的認同?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越來越少以國家為單位的輸贏勝敗。一個國家的污染、沙塵暴、核災變,所有鄰近地區都遭殃。一個國家政經秩序崩盤,或是恐怖行動禍央全球 ─ 擊落客機的時候,可不會先檢查乘客中有哪些國籍。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認同親族與地域的小共同體,固然還是非常原始。如果強調對國家的認同是藉由醜化、敵對、排斥、憎恨其他的國家,來達成愛國教育目標(通常是最快也最有效的手段),也實在非常落伍。

 

今日的國家認同,最適合的投射對象是人類、地球、世界萬物 ─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地球的資源由所有生靈共享,人類不能獨活。而這個思維,並不是今日才萌生;四個世紀前的孟德斯鳩已提出非常清晰的想法:

 

如果我知道一件事,有益於我自己但傷害我家人,我會將它拋諸腦後;

如果我知道一件事,有益於我家人但傷害法蘭西,我會將它徹底遺忘;

如果我知道一件事,有益於法蘭西但傷害歐洲,或有益歐洲但有害人類,

我會將它視為罪惡。

 

回到教育現實。我們沒有辦法改變藍綠兩黨和各自的學術打手,如果兒女不幸遇到偏執的歷史、國文、公民老師,指使兒女與老師對抗,無益於國家認同教育。我們可以提供兒女更多元、多視角的故事材料(小說、史書、電影),同理各種人的經驗,並且鼓勵孩子用理解心、同情心,看待他們還在追求現代化的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