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興趣 下的所有文章

iPad_heart

(Q&A) 是否可提供跨領域整合知識的方式?知識學習的策略?

 

問:

  1. 跨領域整合知識的方式。
  2. 知識學習的策略(該學甚麼 如何學習可以在工作上有最好的 ROI) (29歲 女 會計師事務所 顧問)

 

答:(蔡依橙)我們這個世代,剛好面臨觀念的轉換,所以一些過去常見的問題與解答,現在似乎必須重新定義。

 

您所提的兩個問題,二十年前,我們唸書的年代就已經很夯,但現在還是有人會提,為什麼?因為以前我們聽過的答案都不適用了!

 

iPad_heart

與傳統放射科的學術領域相比,我所做的「心臟電腦斷層」是跨領域的全新主題,橫跨醫學物理、輻射生物、工作站操作與管理、量化影像、心臟學…等。與其被六個領域嚇倒,不如直接開始學,遇到什麼學什麼。圖 / 心臟電腦斷層判讀結果,經處理與傳輸後,於 iPad 顯示,方便與患者溝通說明。

 

 

領域的邊際模糊中,新領域出現太快。

 

過去思考跨領域,是我念了資訊畢業後,再去念會計師,跨領域的學歷、跨領域的工作。但現在世界變化太快,如果不是非要「那張政治力保護的證照」,其實根本不需要進入主流的教育體系。

 

Zuckerberg 難道是先去學資訊,然後學了社交工程,然後學了伺服器維護,接著創辦 facebook 嗎?您可能也看過 Social Network這電影,我們都清楚,他是邊做邊進化的。

 

Elon Musk、Bill Gates、Warren Buffett 也都不是,他們都是邊做邊進化的。

 

很多人會說:「Warren Buffett 是 outlier、是異常值,不是我們一般人可以學的。」我都回答:「那就有趣了。為什麼說到買股票的方法的時候,大家又學他、又看他的書,又認為他的價值觀是對的,應該學習呢?」

 

其實,「跨領域」已經不是問題。因為這個世界出現「新領域」的速度太快,我們應該在腦中除去任何我們自己對知識所設下的疆界,追尋自己的熱情去學習,當我們不去定義領域,就不存在「跨領域該怎麼跨」的問題!

 

 

學什麼,在工作上有最好的回報?

 

同樣的概念,其實「如何讓學習,在工作上有最好的投資回報」,這問題最根本的,其實是「工作上」,如果我們期待讓上司肯定、讓公司需要,那自然應該去問上司、問公司。

 

但就像賈伯斯說的:「其實消費者的需求,是問不出來的。他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除非你展示給他們看。」您所身處的公司,非常龐大,面對的危機與挑戰也非常多,如果他們都不清楚兩年後可能會遇到怎樣的衝擊、需要怎樣的人才,何況是做為員工的我們呢!

 

所以,您對什麼有興趣,就學什麼吧!用熱情,才學得深、學得久、學得精髓。而當你的能力夠好,對組織能產生加成效益時,主動爭取更高的職位、更大的挑戰,「展示給他們看」吧!

 

我在 A 醫院服務時,因為主管職務已經過飽和,很多可以升主管的人,被擺到真該有人發展的業務,卻只能開出「任務編組」的書面缺,也就是,要作事,但沒有對應的薪水與銓敘,只給你重刻一個印章。

 

在那樣的環境裡,學習領導、學習分配資源、學習策略思考,是沒有用的,因為我太年輕,升遷機會微乎其微。但我就對這有興趣,所以自己辦活動自己開創新領域自學團隊經營走向世界

 

幾年後,A 醫院一樣沒有升遷的可能,但因我已經準備好,也有許多客觀成績,所以就到了 B 醫院體系,擔任兩家醫院的放射科主管,領導 55 個人

 

所以,就準備您自己最有熱情的領域吧。畢竟,時代變化太快了。

 

 

books

(Q&A) 下班已經很累了,新鮮事要如何能夠學習?

 

問:如果是學生時代,這些學習自我充實的事情似乎並不困難。可是畢業以後,下班已經很累了,要如何能夠學習,又學習的主題每天都有學不完的新鮮事,但又有自己有興趣的主題,有沒有安排上的建議。

 

答:(蔡依橙)那就全部安排自己有興趣的主題吧!

 

因為學習是很疲倦且耗能量的,如果不是有極高的熱情,一定會半途而廢。而且,如果沒有熱情,做出來的東西沒辦法感動人,也看不到獨特的視角,要做到頂尖,也難。

 

所以,侯文詠說「認真是拼不過迷戀的」,Intel 總裁 Andrew S. Grove 說「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都是一樣的道理。

 

就全部安排自己有興趣的主題吧!

 

books

只有真正熱愛的主題,才有辦法帶我們熬過大量的閱讀、孤獨的思考,並勇敢提出與世界不同的看法。

 

 

(Q&A) 如何觀察小孩的性向、特質與能力?

 

問:想問謝宇程老師:如您所說的,教育目前是無法客製化的。我兩個兒子,大男生六歲,小男生三歲,請問如何觀察小孩的性向、特質與能力?(37歲 男 一般外科醫師)

 

答:(謝宇程)

 

相關文章:
課本上學不到的事物,丹麥學校如何教

哈佛畢業生說明:美國最好的中學,如何培養學生強大的學習動力?

(Q&A) 家長要成績、學生要玩樂,在學習上如何找到交集點?

(Q&A) 如何激發年輕人的學習動機?馬拉拉的父親說:「我所做的,只是沒折斷她的翅膀。」

(Q&A) 生活環境的教育資源不足,如何讓小孩擁有充沛資源?

(Q&A) 孩子對學校課業興趣缺缺,如何引導渡過課業壓力?

 

我真是想當面和您說一句:您真是好家長,這個問題很重要。許多父母正在把心思放在如何把兒女培養成全方位的優等學(考)生,您已經將心思放在幫助兒女發現長才與特色。

 

將心思放在發現兒女的長才與特色是極好的,但依據我訪談和閱讀許多人的經驗,如果您的孩子才六歲和三歲,現在一點也不必急,您的孩子還有充裕的時間可以嘗試與摸索;而且答案勢必無法很快就在眼前出現。以下和您分享幾個目前為止我發現的一些方向與原則。

 

 

很少人是在十二歲之前找到的

 

也許少數古典音樂家、中國特技學校的孩子,他們在十二歲之前就確定了未來的方向,但他們究竟是發現自我的愛好,或是被封閉了其他的可能性、太早投下巨量而不可移轉的投資?我們很難說。大部分人在十二歲之前,都在學習基礎知識與能力,還無法分辨本身的特質與長才,這很正常。

 

 

在幼年,我們還在建構基本知識與能力,不急著找到「特長」。

在幼年,我們還在建構基本知識與能力,不急著找到「特長」。

 

 

通常兒女自己會知道

 

大部分時候,兒女自己會發現自己在哪方面學得快,學得開心-我們也要鼓勵他們留意和發現。在父母那一邊,其實不必每天拿著放大鏡檢查兒女才能的蛛絲馬跡;若才能存在,而兒女不知道,需要父母告知和鼓舞,這表示其中有些疑點。做為父母,兒女發現才能或興趣,父母不澆冷水、不堅持自身心中的期待,就有一百分了。

 

 

常是和外環境互動體驗的結果

 

所有的才能與天賦都不是在真空中發生,總是和外界互動的結果。舉個粗淺例子:在電腦出現之前,不會有「程式天才」;在台灣不再有人靠漁獵為生,也就不會有「天才獵人」。愈廣泛地了解世界,愈廣泛地經歷各種可能性,您的兒女會愈早發現適合他的方向,並獨立探險尋索。

 

 

興趣才能充滿雜訊與誤判

 

興趣不是一種元素,也不是個純物質,而是一種混合物。當一個年輕人談到興趣的時候,往往背後是複雜的因素,包括:老師教得好、自己考得好、朋友間流行、媒體追捧代表性人物,自己學得比別人快、某種被看好的職業前景…這些都讓人以為自己對什麼有興趣;但深入理解後,會發現不見得是那一回事。

 

 

科技、環境、自我都在變遷

 

剛才看到一篇文章,討論過去十年之間科技和環境的變遷,感觸甚多。試想,現在三歲的孩子看到的世界,當他十三歲、二十三歲、三十三歲的時候,變成什麼樣子?我的一個朋友在十年前考上資工,當時他只知道這是個能學會修電腦的科系。現在,資訊科技的影響貫串、顛覆每個產業。

 

時代真的走得很快,許多新的媒材、營生模式、發揮才能方式、創造價值管道都在快速起滅轉換。我們的興趣才能既要寄託依附在這些外在現實的工具之上,必然會、也必要隨環境有所轉換變化。這幾年,我們剛剛開始強調:重視興趣與才能;我現在已經發現,面對未來,可能要進一步開始強調:不能只重視當前眼下看得到的興趣與才能。

 

我的想法還在摸索與塑形之中,有幾個概略的想法和您分享:

 

  1. 不急不迫,給兒女嘗試的時間與空間,不必急著讓孩子在六歲定向,十歲、十五歲,都還非常早。現在回頭看,二十三歲大學畢業能有個概略想法-基於理解前瞻外在大局而產生的想法,而不是失去自信只想找個蘿蔔坑窩著 — 那就非常早了。
  1. 沒有預設,不必阻止也不必加強兒女心中的趨向:在任何時點與情境,不必和兒女說某條路走不通,也不必和兒女說某條路一定比較好走。他們想法有轉變的時候,請樂觀地欣賞他們的成長,而不必擔憂和指責。
  1. 開放想像,擴展兒女既有興趣與其他事物的連結、擴展他們將才能做各種我們意想不到的轉化、改造、變形、呈現。這件事,我們叫做「開創」。

 

 

多元興趣與才能,將陷入「樣樣通樣樣鬆」困局?

 

講者:謝宇程 研究員

 

我曾經認為人生最好要一路正確地疊加,有什麼樣的興趣與才能,就依此為學習重點,以此為選擇未來學校和科系的依據。長輩不總是警告我們:「要專心一意,樣樣通樣樣鬆?」但我和 Mindy 老師訪談之後,徹底地重新思考了這件事。

 

「我從小就很喜歡美術,對音樂也很有感覺,高中畢業也順利考上台藝大美術系。但是當我去台藝大註冊的路上,發生了我人生第一次大迷路,非常驚慌害怕,當天就決定不讀台藝大了。後來,我憑學科考進了我其實不知道在做什麼的文化大學戲劇系。」

 

哎呀,這麼草率的決定,Mindy 的人生該糟了嗎?並沒有,為什麼呢?

 

 

戲院

學戲劇系,以後只能當導演或剪接師嗎?圖為西門町的戲院。

 

 

天分和興趣,是選擇的指導原則嗎?

 

當我訪問 Mindy 的時候,她是個活躍而廣受重視的藝術工作者。她有多重角色:影劇配樂創作者、音樂賞析作家、大學動畫系講師,而且長年在電子琴領域執教 – 這只是一部分。而她參與的每個角色,每項工作,每個領域,都讓她樂在其中。

 

事隔多年,回首她選擇科系時草率的決定,再和她後來的專業生涯相對照,我們發現許多值得討論的課題。首先,是 Mindy 本身的才能與學習背景。

 

Mindy 對於繪畫、影像、色彩,很早就有高度的熱愛。雖然她沒有讀美術班、第一次水果靜物畫被老師開玩笑說是「水果乾」,甚至因為家裡沒畫桌與畫板,常常跪在床上畫到雙腳全麻,但這些一點都沒有減低她對繪畫的喜好。

 

而在音樂方面,Mindy 相當有天賦。她學鋼琴的起步甚晚,也從來沒有讀過音樂班,但一遇到電子琴就相見恨晚,在國三那一年,幾乎想要全心投入電子琴。在大學的時候,Mindy 抱著「不可能得獎」的預期,參加了 Panasonic 舉辦的電子琴比賽,擊敗了一缸子音樂系學生,代表台灣到馬來西亞交流演奏。

 

有這樣的興趣和天分,主修美術和音樂才是「正途」,不這樣做就是浪費嗎?

 

 

配樂

各種舞台表演,都有配樂的需求。圖為表演場地附近捷運站中的演出戲碼海報。

 

 

歪路成正途,新開的窗原來是大門

 

但是,Mindy 進入戲劇系後,卻學得很快樂。她發現戲劇和音樂、美術一樣,都是一種表達方式,戲劇也有畫面,也有顏色,也有聲音和配樂,只是多了別的元素,例如台詞、表情、肢體、劇情、人物性格。誤打誤撞進入文化大學戲劇系,不但不是災難,反而是收獲豐富的一年。她回憶:在系上有動畫的、紀錄片的、劇場的大師,許多老師本人就是戲劇界的活歷史、活百科全書。

 

進入戲劇的領域,不但沒有讓 Mindy 在美術和音樂上的路斷掉,相反地,戲劇為她多開了許多門。她對於語言、空間、人身的表達與律動有了深刻的體會。甚至,戲劇成為美術和音樂這兩項專長的揉合點 — 在劇場和電影配樂之中,她要創造音響來烘托視覺,用節奏來深化劇情。Mindy 不但路更寬,而且她更獨特了。

 

 

樣樣通樣樣鬆,是該逃避的詛咒?

 

Mindy 的經歷,證明了人生的學習路途可以亂選嗎?倒不盡然。如果 Mindy 當年選了會計系、地政系,結果就不見得皆大歡喜。但是,Mindy 的例子讓我們了解,如果天賦和興趣都很明確了,我們要用畢生的力氣在同一個基座上不斷加高嗎?不見得。如果在年輕的歲月,可以用興趣與天賦為基礎,跨進一個相通的領域,也許是非常有價值。

 

此外,「樣樣通樣樣鬆」不見得是「多領域學習」需要擔心的詛咒。多領域的長才和能力本身就是一種優勢 – 請注意,它並不是一種簡單無機的數字概念:三大於二,二大於一。多領域的長才優勢,是一種有機複雜的化學概念:三個領域的知能化合後會產生全新的能力 – 讓人可以有更大的潛力進行綜合、溝通、接橋、創造。

 

所以,天賦與興趣,和人生選擇的關係,是這麼地複雜和巧妙。因為,人能創造藝術品,而我們本身就是自己用一生持續打造的藝術品。

 

 

素養教育 / 教養深度對談

 

 

工業設計

選到有興趣的科系領域,大學與生涯就一路順暢?

 

講者:謝宇程 研究員

 

ychsieh-01-01-1

 

最近幾年,教育領域的價值觀稍有轉向。過去,選科系必問是否「熱門」,挑職業必選「高職」,但近來,「興趣」成為了重點關鍵字。愈來愈多父母願意尊重孩子的個人興趣,也比較多學生開始思考科系的內容是否符合興趣。這是一個進步,我很肯定。

 

但是,故事結束在這裡嗎?進了有興趣的科系,小王子和小公主們就會在大學過得幸福快樂嗎,會和興趣白頭偕老嗎?那可未必。先從我最近訪談的設計師 Helen 說起吧。

 

 

選到了有興趣的科系,好棒!(?)

 

Helen 從小成績是相當不錯,極可能考上台大。但她把台大的招生簡章看過一次,發現沒有對任何一個科系感興趣,她甚至懷疑自己是否合適讀大學。一直到她發現成大有「工業設計系」,這個系的科目和美學、工程、人文、商業都有關係,讓她極感興趣。雖然學校老師不支持(不願意班上少了一個台大錄取名額),Helen 最後還是以優異的成績上了成大規劃與設計學院工設系。

 

但是,快樂的時光沒有就此到來。

 

工業設計

工業設計發揮的領域之一,汽車外觀設計;
據說,隨手畫一條弧線,就看得出你有沒有天分。

 

 

四年大學,有收獲的課只有…兩門

 

Helen 回憶,在成大的課程,至今仍然失望。讓她感到挫折與沮喪,學起來覺得快樂的課程極少,只有兩門算是有收獲。這兩門課的老師,都是業界人士在成大兼任,教學的內容、教材、方法較靈活有趣,而且帶入業界真正的設計思維與作業流程。

 

在成大工設系,許多必修課程,如:微積分和物理學……等,內容是比照工學院,並沒有依照工業設計領域的需求,設計科目和上課內容。老師們的解釋是「為了讓學生轉系容易」。

 

 

創意作品被扣分 – 因為有創造

 

而且許多專業課程的老師,都是學術研究的人才,但沒有業界經驗,老師只能照課本附的投影片搬演內容。某些設計作業的評分標準,竟然是以「市面上的成品」為準,創新的設計竟然因為「和多數的商品不同」被扣分了。

 

這些作法,她和同學當時都無法認同。之後在工業設計領域工作五年的經驗,也印證了她當時的想法。

 

Helen 總結她的學習經驗,她認為在成大工設系的期間,大部分的學習收獲來自同學和學長姊。學長姊有時在課後開設計軟體操作的分享課程,硬是比相同性質的正式課程有料得多。而且,雖然她在學校有學到一些基本架構和思維能力,進業界之後大致上還是從頭學起。

 

 

如果大學無用,是否可以不讀?

 

談到這兒,我問了一個殺手鐧問題:

 

「一個聰明努力的高中生對工設有興趣,你會建議他直接去工業設計公司從助理開始邊學邊工作,或是成大工設畢業後再加入同一個公司,你覺得孰優孰劣?」

 

她想了一想,回答:

 

「前者會學得比較多。只是目前台灣的老闆是否願意晉用沒有大學學歷的畢業生,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傢俱

工業設計發揮的領域之二,家具設計;
家具的價格落差極大,原料只是小部分原因,設計才是主要價差來源。

 

Helen 算是幸運的。她在工業設計上有興趣也有能力,在畢業之後,很快受到肯定,進入口碑相當好的工業設計公司任職,在工作上也如魚得水。

 

不過有趣的是,她不久前從穩定的工作離職。她的原因是,她現在已經不想只做商品外觀的設計,她更希望能更深入參與商品功能、市場定位等方面的規劃。

 

 

原來「重視興趣」並不是萬靈丹

 

Helen 的學習到就業的歷程其實不算特別,但可謂相當有代表性 — 展現了「學習興趣」、「教育體系」、「專業職涯」三者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重視興趣」這樣的單純原則,其實並不能夠充分地套用「教育到就業」的種種選擇與規劃。

 

稍微整理原因如下:

 

「興趣」本來就不是固定不變的物質,它是一種綜合評價與感受,會隨我們的知識、經歷的開展而變化。

 

因為教育體系內部的各種(過時的、不良的、僵化的)規範與制度,一些有教學資格的人,其實並不適合、沒能力教學,反而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熱忱。

 

工作場域的實況,有權力、利益、結構、產業環境等複雜因素。對一件事有興趣,和將這件事當作謀生工具,兩者並不可同日而語。

 

究竟,學習興趣、教育體系、專業職涯三者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應如何分解?我們會在其他的文章中細細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