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TED 下的所有文章

(Q&A) 只靠「有趣」來學習,真的行嗎?有人說,學習就該嚴肅而痛苦……

 

問:似乎應該尋找「有趣」素材幫助各領域快速入門,選定自身需要/有興趣的領域然後「痛苦」深入死嗑。兩者如何取捨分配?如何避免發懶只挑有趣的軟柿子吃?(33歲 男 精神科醫師)

 

答:(蔡依橙)

 

不能永遠靠有趣

 

我也同意,專業知識走到一個程度,不會再有那麼多「有趣」的素材引導我們進入,像是最新的心臟影像研究、醫學物理、神經科學發展,都必須實際閱讀教科書或論文才有辦法,等著「科學人」或 Discovery 報導,根本不實際。

 

但是,在專業以外的跨領域知識吸收,我還是認為光「有趣」的素材,我們就吸收不完了。

 

 

有趣也不等於不動腦

 

就以羅輯思維TED 來說,這樣的內容「有趣」,並不代表「不動腦」,而是經過仔細的整理後,直接訴諸最核心的關鍵,打動人心。基本概念沒錯,要延伸閱讀也行。

 

如果不是羅輯思維,我不會知道集裝箱(貨櫃)的來源跨大西洋海底電纜的故事。如果不是 TED,我不會知道會議可以這樣辦、視覺化可以做到這種程度

 

 

有趣 → 熱情 → 死嗑

 

有趣,能激發熱情,有了熱情,就能死嗑。

 

為了有個專長能生存,我們已經死嗑醫學十幾年,那是用「生存本能」驅動的。後半段的人生,讓我們犒賞自己,試試看用「有趣」與「熱情」驅動吧!

 

 

(Q&A) 離開教育體制,或是離開台灣,怎樣對孩子最好?

 

問:最近很流行「非體制內教育」(最有名的例子為宜蘭的華德福),想請問講堂主人們對於選擇「體制內」或「非體制內」,甚至是離開台灣,怎樣才是對孩子最好?請給一個徬徨的媽媽一點建議。謝謝!(30歲 家醫科醫師)

 

答:(謝宇程)

 

相關文章:

要不要自學?並非二分,而是幅度拿捏

重新衡量「學校教育」的效益和風險

上學有風險?現今「學校教育」的三個層次

(Q&A) 是否建議兒女從小去國外留學?建議的年紀為何?

(Q&A) 教育體制令人昏頭,講者對目前「體制外」教育的看法?

(Q&A) 就讀體制外小學,要如何避免未來銜接國中時適應不良?

(Q&A) 請問公私立學校如何選擇及家長如何適應?

(Q&A) 小學要不要遠讀資優班?

 

光是在新思惟講堂中,相似的提問就出現了許多次。每再出現一次,我就再一次感受到台灣父母的焦慮和急迫感-希望找到一個標準答案、一條正確道路、一個權威意見,只要依照遵循,一切就會完美。

 

每次我都要克制自己給「簡單答案」的衝動,我也建議您克制要找簡單答案的衝動。因為,我研究到現在,探討許多案例,真的沒發現某一條路一定是錯的,或是某一條路一定是對的。

 

如果一定要給一個最接近「正確」的答案,它不是關於哪個具體的機構、路徑、選項,而是關於父母與學生的心境。

 

 

在南投的暨大附中,校長老師合立建構非常豐富而且舒服寬敞的圖書館,體制內也有人在盡心盡力。

在南投的暨大附中,校長老師合立建構非常豐富而且舒服寬敞的圖書館,體制內也有人在盡心盡力。

 

避免天梯獨橋式的教育視野

 

日前我在商周刊出一則文章:《理化老師幫我考了高分,卻讓我從此遠離「科學」》分享我在高中的時候,以為做習題與考高分就是學科學,後來很堅決地不走這條路,多年後才發現這是個誤解。

 

後來有一些網友留言,指出我這個做學生的當時也有責任:「BBC 科普紀錄片早就有了,建中二十年前就有和中研院的人才培養合作,建中更是少數照表進行實驗的學校。你沒有發現科學的真貌,也要怪自己沒好奇心,不要只說老師不好。」

 

說真的我是感覺稍有委曲,我檢討的是教學目標的問題,而不是責難這兩位教師個人。但他說的沒錯,在高中的時候,是我自己蒙蔽掉了各種可能性。那時候我打從心裡認定了,高分、考試、升學,這既然就是對的路,何必還要冒「歧路亡羊」的風險?古書不是都教我們要專心致志、鐵杵磨針、愚公移山、心無旁鶩…嗎?

 

事實上,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體制之中,只要心中存著「天梯獨橋」的思維-認定了只有某條路、某學校、某方法才是唯一正解,從今以後不必向外探求,只要遵循這一套方針指引,就會走向幸福美滿的人生。如果你相信,那就慘了。若有人和你推銷這樣的說法,請你在心中默默地說:「呸,騙子。」(借了羅輯思維的梗)

 

 

抱持網絡多元式的教育態度

 

在教育課題上,我至今沒有發現無敵的神功。所有的判斷,都該依據具體的人、環境、目標來下決策,而這是一種態度與行動方針。

 

 

日前造訪暨大附中演講,和校長及老師深談,發現他們非常努力將外界視野帶入學校,學校也在改變中。圖為暨大附中一景。

日前造訪暨大附中演講,和校長及老師深談,發現他們非常努力將外界視野帶入學校,學校也在改變中。圖為暨大附中一景。

 

 

這個行動方針是指,對外,要儘量去接觸各種資源、材料、方法。客觀評判它們的價值。也就是說,我們要把自己放在一個知識的網絡之中,而不能只吃一個知識奶媽的奶水。現在,我們的知識網絡可以包括 Coursera, TED, Codecademy, BBC, 好學網,當然也包括體制內外的學校及老師。我們不必效忠於任何一個知識來源,無論他的知識多充沛多優良。

 

而態度是指,對於任何學習管道,我們都是在「效益」原則之下來使用它,而不是讓它來定義與評價自己。我們可以透過 Codecademy 學程式,如果你在多方試用後最喜歡它;我們可以看 BBC 記錄片學歷史,只要你在比較後發現是最適合的;當然也可以在體制內的學校中學,只要你知道要在其中學什麼。如果用某個方法,怎樣也學不好,該把它換掉,如果某條路怎樣都走不順,就換一條;不要讓學校或科目來認定自己是模範生或是劣等生。

 

我看過一些人,態度和方針是對的,他們在體制內學習,也極有創新精神和能力。他們曾經在有些壓力,有些死板的地方學習、成長、工作,但這個過程沒有壓死他們,反而讓他們更堅韌。因為他們的心靈面向無限的知識網絡,願意嘗試多元的目標、方法、內容,學校的水泥圍牆其實擋不住他們的學習。

 

反而,在任何所謂明星級、改革派的教育體制之中,信仰著某個知識來源、信仰這個體制是絕對正確的,這仍然是鬼遮眼的狀態。

 

 

(Q&A) 如何激發年輕人的學習動機?馬拉拉的父親說:「我所做的,只是沒折斷她的翅膀。」

 

問:如何激勵中學生的學習動機?因為現在接觸的學生都缺乏學習的動力。(37歲 男 補習班老師)

 

答:(謝宇程)今年,年僅十七歲的馬拉拉得到諾貝爾和平獎。她一邊學習成長,就一邊投身世界平權的改革運動,才十七歲,她已經獲得了全世界的敬重和肯定。

 

馬拉拉的父親 Ziauddin Yousafzai 在 TED 講台上說,人們常問,他怎麼教育馬拉拉,讓她能如此勇敢?這位了不起的平凡父親說:「我所做的,只是沒折斷她的翅膀。」

 

這句話值得我們深思。

 

若在台灣一個十五歲少女要投入和平運動,她的父母老師會怎麼說?「管好自己的功課要緊。」

 

 

台灣激烈的折翅膀大賽

 

台灣產不出十七歲的和平獎得主,因為父母常以愛為名折斷兒女的翅膀。古代中國父母可能以愛為名,為女兒裹小腳。今日,父母還可能以愛為名,禁止孩子做某些事,勒令孩子做一些「別人都在做」的事。

 

 

加裝鐵欄桿,外頭進不來,裡面出不去,關住的只有教室這個空間,還是學生的心靈?

加裝鐵欄桿,外頭進不來,裡面出不去,關住的只有教室這個空間,還是學生的心靈?

 

 

我參與過一個在高中辦的程式營隊,幫助有興趣的學生用矽谷最前緣的資源學習程式;指導營隊的,堪稱是國內首屈一指的程式高手團隊。然而,我知道部分父母以及學校教師關注的焦點在於:學習程式要「適可而止」,不要影響他們其他科目的學習,並且段考幾個星期不要花太多時間在程式上。

 

我曾在一個台大辦的科學競賽發表會場當聽眾;結果與會的同學竟然說,父母希望他們不要參加,因為害怕投入時間在這個競賽會影響他們的學業。這件事意外到令人覺得趣味:這是一場科學競賽,而且舉辦者是台大。

 

更不用說學校的課程,讓學生在英文課就不淮讀中文小說詩詞、在國文課不能算想到一半的數學題,在化學課不能讀物理學家傳記。

 

 

先殺死再搶救,先扼殺再激勵?

 

究竟是我們的年輕人天生缺乏學習動機,還是我們的父母和老師們很花了很大的努力把它們撲滅?當孩子自己向前踏步追尋的時候,我們就發怒、責難、禁止。他當然停下腳步,放棄自己走路,意興闌珊地眼神空洞。然後我們再次發愁:孩子都沒有學習動機。

 

我們到底期望什麼?我們期望孩子在指定的十點整,對於指定的數學科,針對指定的三角函數,針對這堂課的進度 sin 到 cos ( tan 是下次進度) ,一聲令下開啟興趣;然後關掉對數學的興趣在十點五十分整,接下來在十一點整開啟對國文課五柳先生傳的興趣?對不起,世界上不存在這樣的興趣。

 

支持老舊學習模式的,是威脅恐嚇和責打。興趣,這一種我們近年來認可的學習動力,和過去老舊的學習模式不相容,當然 bug 滿天飛,怎麼 de 都 de 不完。

 

 

保持冷靜,let it go.

 

帶領賈伯斯、比爾蓋茲、札克伯格成為鉅子的學習動力,不是他們父母和老師餵給他們,不是頸上拉個圈拖著他們跑。而是他們本身從內發湧出,對於美、對於機械、對於程式語言的好奇,他們不管課業,徹夜不眠,最後休學。他們的父母只做一件事:保持鎮定。

 

回到您的問題:「如何激勵中學生的學習動機?」迪士尼的動畫早就告訴我們奧義:Let it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