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蔡依橙

診所醫師

(Q&A) 基層診所醫師,如何增加競爭力及開拓不一樣的人生?

 

問:在基層診所的醫師,似乎視野有限。如何增加競爭力及開拓不一樣的人生?(34歲 男 耳鼻喉科醫師)

 

答:(蔡依橙)

 

這有很多種選擇,以下分述之。

 

 

醫療 = 興趣 + 職業

 

真把醫療當興趣的人,會選擇持續的進修,即使診所看不到的病,也讀、也想,並思考:這些疑難雜症,我在工具不多的狀況下,可以由哪些蛛絲馬跡猜到。

 

各地都有幾位特別神奇的開業醫,藉由大量知識的堆砌,總能在瞬間感覺「這病人不太對」,而能診斷出需要轉診的各種疾病,連醫學中心的後送醫師都敬佩,「他到底是怎麼光看症狀就知道的啊?」

 

 

健保以外的執業型態

 

還有一種,會尋找可以跳脫健保的職業方式,我有兩位朋友,陳建華的「Clive Chen Clinic」 與陳建行的「建行診所」都是,本來作健保,但覺得在儀器添購以及治療設計上,有許多想法,用自費更容易實現,也對病人的療程更有幫助,所以經過幾年的努力進修後,成功的轉型。

 

兩位陳醫師的故事,我們將會舉辦研討會,請他們現身說法。如果您有興趣,歡迎訂閱我們的電子報,預計在二月前會公布報名時間。推薦您追蹤訂閱我們的最新消息。

 

 

醫療 = 工作

 

另外一種比較常見的作法,是把醫療當工作。

 

我們都知道,其實開業絕大多數的時候,處理的事情都類似,在既有的診斷、給藥跟治療給付架構下,難免會喪失熱情。

 

而如果把醫療當成一個服務人群換取收入的工作,在閒暇之餘給自己年輕時代的熱情一個機會,寫寫程式、作作模型、念點歷史社會趨勢經濟的書,也是一條很好的路。

 

其實,當放射科醫師,多數的工作也是 routine work,剛開始做 TAE 或 PTCD 很有挑戰性,但其實做到第一百次、第一千次的時候,還是會疲倦,所以在專業養成的過程中,我還改了一台車 (這裡這裡這裡)、做好自己的部落格、精進了簡報演講技術、進入了國際學術社群

 

其實路很多條,只有自己,才知道最喜歡哪一條!

 

 

診所醫師

年輕時候還改了一台車,現在回頭看,覺得玩太大了 XD

 

 

近期課程

 

 

蔡依橙

(Q&A) 如何獲得如國際級強者般的能力?

 

問:小弟去年次專科考試沒考過,痛定思痛後努力收集考試相關資料,終於在今年極低空掠過筆試及口試。但是看到其他大型醫學中心強者們的筆試成績及口試時表現出來的深厚學養及自信,深感汗顏!由於本院雖號稱醫學中心,但規模實在極小,科內雖有號稱學會大老的主任及老 VS 們,但實在無法由大老端得知最新資訊及任何讓自己強壯的方法。請問如何在封閉且資源不足的小型醫院中,學習並且獲得有如國際級強者般的能力?(背景:北部小型醫學中心臨床研究員 (F2),訓練尚稱紮實,本次專科該會的都會了,不該會的也大概都不會,delay 一年後終於在今年考過次專科。)(32歲 男 醫師)

 

答:(蔡依橙)你需要一個更浩瀚的知識來源。以下是你該做的,也是我年輕時候做過的基本功。

 

 

我這個學門,有哪些重要的雜誌?

 

這部分,請用醫院圖書館購買的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找到你的學門,用 impact factor 排序下來,一本一本的點進去看這雜誌的首頁,以及目錄,有興趣的就翻翻內容,並做一個 Word 大表,記錄下自己觀察的細節。

 

 

蔡依橙

2005 年,我花了一個晚上完成的大表,第一頁。

 

 

以放射科來說,大期刊就是 Radiology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以及 European Radiology。我最有興趣的心臟影像次專,則是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Imaging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Computed Tomography

 

 

用各種方式,刺激自己閱讀。

 

接著,決定一本你最對味的,到網站上訂閱 Table of Content。每個月收到 email 時,就閱讀目錄,並連上線上全文,閱讀幾篇自己有興趣的。

 

如果你跟我一樣有惰性,用電子閱讀會偷懶,那就請刷卡買紙本雜誌,用「實體雜誌每個月到達你信箱」的這個動作,產生「不看不行,要對得起自己的錢」的罪惡感,逼自己至少會從頭到尾翻一次,並看圖。

 

 

蔡依橙

訂閱實體雜誌,是為了用空間、重量與視覺,逼自己一定要看。

 

 

多接觸,才有「愛」。感情都是從認識、常有交集、深入了解開始的,就讓你自己,跟一本國際期刊產生「愛」吧。

 

 

期刊是社群,是高手的社群。

 

我住院醫師時期,選定了三本:Radiology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以及 Radiographics,但後來發現,impact factor 高的 Radiology 離 clinical practice 太遠,所以後來的閱讀其實是以後兩者為主。

 

這個過程,可以讓你知道世界最前端的進步,全世界的高手是哪些?他們在想些什麼、研究些什麼?

 

 

找到自己喜歡的領域,參加國際學會。

 

經過一年持之以恒,你應該能理解:你最喜歡那個領域,是癌症還是生理?是重症還是常見疾病?是影像還是離子平衡?接著,就是到大池塘去看大魚的時候了。

 

請根據過去的經驗與想像,開始評估自己應該去那個國際學會見見世面,想聽哪些領域,想看到那個領域裡頭的強者。

 

說一個我曾經去過的:「全世界最大,五萬人同時與會,科學最先進、廠商技術發表最多」的 RSNA,每年固定在芝加哥天寒地凍時舉辦。

 

 

蔡依橙

RSNA 2011 由 I-Chen Tsai, MD, PhD

 

 

重點在於「事前的準備」

 

因為機票不便宜,請假的機會也難得,出發前,我用了很多天,看完 program book,並擬訂了我自己的「會議行事曆」,解決以下事項:

 

每天早上幾點到會場?怎麼去?shuttle bus 的路線跟時間是否配得上?通常我都是 7:00 或 8:00 就到,所以乾脆也不吃飯店早餐,直接在會場買麥當勞。

 

每個小時要到那個會議室聽什麼主題、為什麼?是因為題目還是因為講者?主要吸收的內容將是什麼?如果課程開始十分鐘後,內容不如預期,第二順位與第三順位是什麼?該去哪間教室?用這樣的準備,把整天的 schedule 填完。

 

 

蔡依橙

出國機會寶貴,請事先規劃,掌握每分每秒學習!

 

 

聽課要聽,Poster / e-Poster 也要看。

 

國際學會通常到五點左右就沒課了,接著可以到 Poster 與 e-Poster 區,一個人靜靜的自修,看看其他國家的與會者,程度到哪裡,別人怎麼呈現自己的專業與經驗。體力還行的話,我會待到九點關門,搭最後一班 shuttle bus 回去。中間有點累,洗個臉,或者找個地方趴睡一下,也是可以的。

 

 

蔡依橙

其實跟我一樣拼的年輕人,這世界上很多啊。晚上九點的 RSNA

 

 

這,就是變強之路。

 

我的心臟影像底子就是這樣打起來的。跟你一樣,我年輕決定作心臟的時候,台灣沒有人做,沒有人可以問,也沒有人很有經驗。所以,我們要藉由更大的平台:世界級的期刊、世界級的學會,讓全世界的高手,都變成你的老師。

 

我是這樣做到的,你一定也可以!

 

 

新思惟近期課程

 

 

(Q&A) 校長如何找出良好演講的關鍵要素?

 

問:蔡醫師在個人部落格的文章「醫學簡報與演講技巧:什麼叫做好的演講?提到:「2008 年,由於我的國際演講生涯開始了,我決心要把英文練好,便開始像著迷一樣地聆聽網路上的各種英文演講。」請問,校長是如何從這些優秀講者的演說中,找出良好演講的關鍵要素?而這些要素又是什麼?如何做到?

 

答:(蔡依橙)用大數據啊!最近沒用這詞,好像都落伍了 XD。流程是這樣的,TED 演講那麼多,我還真看不完。要全部看完並作歸納,時間上也不太可能。所以,就利用大量網友幫我做篩選。

 

 

畫面中央有「Most viewed」的按鈕可選。

畫面中央有「Most viewed」的按鈕可選。

 

 

大數據+ exclusion criteria

 

我選擇用 Most viewed 做為單一指標,依序看下來,大約看了 30 個演講,然後排除以下(這是一個 exclusion criteria 的概念):

 

  • 沒感動我的演講。
  • 我不喜歡的演講。
  • 講者特色與個性與我不同,無法沿用學習的演講。

 

接著,再以剩下的演講,鎖定幾位我特別喜歡的「人」,做為我的學習標竿,努力學習。其中,影響我甚大的有:

 

  • Ken Robinson:幽默,讓困難概念能用實例說出。
  • Hans Rosling:視覺化統計數據,以及熱情。
  • Pranav Mistry:有專業,就要讓人看見。
  • Richard St. John:沒有什麼概念,不能在三分鐘內講完。
  • Benjamin Zander:技術真的很好,就秀出來。

 

 

萃取出「對你重要且可學習」的特色 

 

這裡頭,Ken Robinson 跟 Hans Rosling 都是 TED 常客,他們有些點閱率不高的影片,我也一個一個翻出來看,從過去到現在,用歷史縱深,看著他們的進步,觀察他們做為一個活生生的「人」,怎麼去精進自己的表達。

 

當看得夠多、看得夠細,您會發現 Ken Robinson 講的笑話,並不是想到就隨便講的。內容看似輕鬆,卻都是經過安排。例如 How schools kill creativity 中,6’39” 處「莎士比亞的英文老師」這個段子,就是在提醒大家,「目前的學校教育是教不出大師的,甚至有可能毀了他」。

 

Hans Rosling 規劃演講前,會真正站在「觀眾」的角度思考,用物品、用視覺化、用比喻,想辦法把枯燥的統計與複雜的概念,讓一般人也能懂。例如在 New insights on poverty 中,6’29” 處他用 Volvo / Ford / Toyota 比喻,去解釋瑞典、美國、日本三個國家的經濟成長,讓人易於吸收。

 

為什麼他不是說 Saab / Chrysler / Subaru 呢?因為這三個牌子品牌形象太鮮明,但國家聯想較 Volvo / Ford / Toyota 弱些。所以,Hans Rosling 的神比喻,其實也都是演講前就決定的。

 

照這個「大數據」流程找出優秀講者,再根據你自己的個性,尋找適合的典範,努力反覆地看,自然會萃取出「對你重要且可學習」的特色,並規劃運用在自己的演講中。

 

加油!

 

 

近期課程

 

 

(Q&A) 新加坡的工作邀約該如何從各面向來考量?

 

問:請問對於新加坡的工作邀約,從職涯、家庭、小孩教育方面,考量因素為何?感謝!

 

答:(蔡依橙)因為我也考慮過一樣的問題,行業雖不同,但有妻有小,生活考量相同,以下分述之:

 

 

新加坡路邊的裝置藝術展,跟這個國家給人的印象一樣 ─ 五彩繽紛、井然有序。

新加坡路邊的裝置藝術展,跟這個國家給人的印象一樣 ─ 五彩繽紛、井然有序。

 

 

動機要強

 

去新加坡,薪水是一定要比較多的,不然高物價一下去,可能反倒比在台灣窮。至於是兩倍、五倍、十倍 (能力強的主治醫師真的可以差十倍),或者有更多的股票、分紅、升遷機會,以及相關的 relocation expenses 補助,這部分是一定要搞清楚的前提。

 

個人建議,要是那種「不去拿會後悔」的數額,才考慮。不然換國家工作,適應總有挫折,鄉愁一來,薪水又沒有增加到很明顯,心裡很難受的。

 

 

所謂的物價

 

接著,薪水多了,但實際收入到底有沒有多?這就要考量物價跟大宗花費。而人一生花最多錢買的,就是房子跟車子。

 

如果以「要在新加坡定居」考慮的話,除了昂貴的汽車價格得問清楚,房價與生活品質更是最重要的關鍵。

 

 

在當地感受才準

 

最好的作法,是請五天假(含六日就只要請三天),自己一個人去新加坡(帶小孩行動力就弱了)。買個超便宜的自由行,配一些地點比較不方便的四星旅館(就像住 W Hotels 不能看到真的台北一樣),避開觀光景點。

 

 

高級地方,不是日常生活的新加坡。圖為 Equinox 餐廳。

高級地方,不是日常生活的新加坡。圖為 Equinox 餐廳。

 

 

每天起床,就買幾份報紙,看看新房屋都在那邊蓋、價格是否負擔得起,然後搭公車過去,親眼看看那邊的人、那邊的生活型態、多少錢可以買到怎樣的房子、跟怎樣水平的人當鄰居,也順道考量通勤到公司的距離。

 

 

評估生活環境的方法

 

這就像,外國人要考慮到台中長時間工作,網路上找不到準確的資訊。最好是到中科這附近,看房仲廣告評估買不買得起,順便到幾個大樓附近走一走感受一下,然後到台糖量販店,看看食物與日用品價格。

 

想找外國人比較多的地方,就該到勤美誠品、凱福登附近走一走,看看這樣的街道、這樣的物價、這樣的生活環境是否喜歡。

 

 

仔細找,最高貴的烏查路附近,也有台幣 60 元一餐的「混菜飯」,類似台灣的自助餐。物價是高,但要省著過日子,也行。所以,物價這事,要自己去看「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平與消費」才準。

仔細找,最高貴的烏查路附近,也有台幣 60 元一餐的「混菜飯」,類似台灣的自助餐。物價是高,但要省著過日子,也行。所以,物價這事,要自己去看「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平與消費」才準。

 

 

Mixed Vegetable Rice = 混菜飯 = 台灣的自助餐

Mixed Vegetable Rice = 混菜飯 = 台灣的自助餐

 

 

而這些,都是在「裕元花園酒店」這樣的觀光飯店裡頭看不到的,得花點時間作功課。

 

我一個朋友,獲得兩倍薪水的邀約,答應前,他就真的花了五天在新加坡看房子,發現自己的薪水雖然會增加,但在新加坡只能買得起「小印度」區的房子,社會階層與生活品質不如預期。相對的,繼續待在台灣,少說自己也是個高薪公務人員,又在中科這裡有了房子,算混得不錯。於是就沒過去了。

 

 

在台灣可以先做的功課

 

在台灣,您可以用「Singapore property」當 Google 關鍵字,找找房仲網站,瀏覽物件與價格,熟悉新加坡各個行政區,房價單位 (sqft) 與幣值 (SGD),到當地才不用反覆地按計算機,浪費寶貴時間,又抓不到數字感。

 

網站參考:

 

小孩教育

 

這大概是讓我們這種做爸媽的,最煎熬的部分。

 

新加坡的教育,競爭風氣超強,而且本地大學量少質精,體制內非常頂尖的學生才能進去。優秀的學歷,出來就是優秀的薪資。

 

沒辦法進入新加坡本地大學,必須遠赴其他國家就讀的孩子,也因為很早就有覺悟,所以教育過程「內建國際觀」,對於周邊國家、國際情勢、世界現況,比台灣長大的孩子更瞭解。

 

因為政策方向與產學失聯的關係,台灣學生即使有優秀的學歷,出社會並沒有優秀的薪資,產業轉型停滯,給年輕人的高薪位置越來越少。但是,有一壞必有一好,既然「多好的學校出來也都可能低薪甚至失業」,國民教育的成績競爭,自然也沒有新加坡那麼激烈。

 

 

一分才能、一分機會

 

雖然新加坡的激烈升學競爭,也產生了很多問題(參閱 小孩不笨小孩不笨2 兩部電影),但只要孩子在這樣的架構下,表現優異,能獲得的機會、資源以及能開創的未來,都是相呼應的。一分才能、一分機會。

 

新加坡政府求才若渴,優秀的外國孩子在新加坡唸書,好到一個程度,就由新加坡政府發給獎學金,連父母的生活費都包,期待這群 brilliant kids 可以留在新加坡,甚至成為公務員,讓政府永遠有 brilliant minds 進來。

 

我的幾個新加坡朋友,跟他們的小孩,多數散發出的共通特質是:

 

  1. 做事情實際,講求績效、講求業績,在台灣人的眼中,有時感覺的確比較現實些。但相對的,台灣人常滿口仁義道德,抓不到真正的重點。
  2. 對國際情勢比台灣人瞭解,看趨勢、抓機會都很準確。新加坡的教育,一直灌輸他們新加坡太小,要永遠看著全世界的變化,保有危機感。
  3. 大器不扭捏,從孩子到年輕醫師到資深醫師,都一樣,他們很少會不好意思、客氣退讓、扭扭捏捏。這是我最希望孩子擁有的特質,但在台灣不是很容易培養。

 

教育是許多父母做決定的關鍵因素。我的一位南韓朋友,在跨國公司工作,表現傑出。當歐洲總公司想開拓東南亞市場時,他主動請調新加坡,成立區域辦公室,薪水沒多,但就因「能給小孩比在南韓更國際化的教育」,以及「從無到有開創一個市場的權限」,加上外商公司福利不錯,轉調、租房、搬家、小孩教育各方面都有補助,就這樣在新加坡長期住了下來。

 

如果您對自己的孩子有信心,新加坡真是一個更大的出海口,讓孩子能看到全世界。如果您的孩子較為自由叛逆,擔心在一個壓力大且規範清楚的體系下沒辦法表現得很好,或許全家留在台灣,孩子有父母的陪伴,也是不錯的選擇。

 

 

國家發展與政治

 

新加坡是一個高度權貴資本主義的國家,跟台灣類似,世界第五與第八名的差異而已。不過寄人籬下,建議就別談政治了。

 

在新加坡,專業人士看政府,通常有兩種態度,分述如下。

 

年輕專業人才,多數認為人民行動黨執政太久,又全部都是李家的人,他們戲稱新加坡為 Lee Dynasty。非常厭惡李家人長期身居高位,領高薪。李顯龍之妻何晶,掌管淡馬錫國家主權基金運作,資金操作不透明,更是時常被批評的焦點。

 

但這類人,通常不敢公開說,也沒什麼實際的組織行動,更知道,公開跟李家對著做,只有兩種下場:「Jail or Exile (監獄或流放)」。

 

有點年紀的主管多數認為,李家雖然掌握權力與金錢,但對新加坡的治理,相當有成績,讓新加坡從小港口變成世界先進國家。金融海嘯後的經濟反彈,強勁有力。對於新加坡長遠的規劃,相當用心,也有遠見。

 

您在前往新加坡實際感受時,可以想想,您的看法傾向於哪一種?如果可以接受這樣的環境,也不喜歡談論他國政治,其實新加坡是一個不錯的工作環境與生活城市。

 

當然,其實台灣也不差。

 

祝您鵬程萬里!

 

 

(Q&A) 請問老師平常看的各領域書籍推薦?

 

問: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雖然網路資源及訊息發達(像蔡P推薦的羅胖),但紙本書仍有一定不可取代的地位。 而綠角大定期分享閱讀心得,讓人追隨前輩的腳步,受益良多。因為自己平常閱讀書籍大概就四至五類,想請問幾位老師是否有些平常看的閒書推薦(不管是教育或其他領域)?(30歲 男 復健科住院醫師)

 

答:(蔡依橙)是的。書本的特色,就是「深度夠」,但得「花時間」讀,而且閱讀的認知歷程,是單向的。這些特色,就決定了我們該怎麼使用這個媒體。

 

 

住院醫師期間,其中一次搬家,回收掉的書這麼多。當時,收紙的阿伯好開心。

住院醫師期間,其中一次搬家,回收掉的書這麼多。當時,收紙的阿伯好開心。

 

 

「書」這個媒體的特色

 

我的作法是,因為讀一本書,需要「安靜且屬於自己的連續時間」,這是一個「每天要幫小孩看功課洗澡」的我,最珍貴的資源,所以,必須做出嚴格的篩選。

 

 

看別人的心得

 

於是,我大量的在網路上,快速閱讀「別人看書的心得」,像是:綠角的財經筆記羅輯思維等。知道現在流行什麼書、這些書講些什麼。

 

知名的書,通常會有三、四個知名部落客寫心得,因為每個人的視角跟立場都不同,這就像 GPS 的多點定位,讓我們對一本書的內容,以及他存在社會上的位置,開始有立體感。

 

 

雜誌的選粹試閱

 

接著,新書出版,往往會放一個章節到週刊類的雜誌,做宣傳兼試閱。閱讀的過程中,我可以評估:這書寫得好不好、翻譯得好不好、內容有不有趣。

 

畢竟買書花錢事小,花時間讀 (想想您自己四小時時薪是多少錢?)、或者佔空間放 (想想您自己的房子一坪多少錢?),才是更大的成本。

 

這是很嚴格的篩選,能通過的不多,但事實上在這個篩選過程中,我們也在讀書。除了一部分的內文,還讀了不同立場、不同背景的人,所看到的各個角落。

 

 

相信作者

 

另外,我相信「人」的品牌,好的作者,通常出版社會搭配好的譯者,好的內容加上好的呈現,如果這作者今年的書我喜歡,往往明年的我也會喜歡,可以持續買下去。

 

這幾年,我的「最愛作者」,是大前研一。他的書我全部都有,也都讀過。的確,有些人不喜歡他,但以書本內容來說,我覺得很不錯。

 

 

避開地雷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台灣翻譯與出版素質,下降的很嚴重。我想,這跟書市獲利嚴重衰退有關,假書有、爛翻譯也有。所以,用以上建議的流程:「看別人的心得、選粹試閱、相信作者」這三步驟來選書,往往也可以有效避開地雷。

 

 

近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