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小孩 下的所有文章

教育不是注水入壺,而是點亮蠟燭。

 

作者:林口長庚 復健科 吳易澄 醫師

 

 

點亮蠟燭 Photo credit by Subharnab Majumdar

 

 

愛爾蘭詩人葉慈曾說過: 教育不是注水入壺,而是點亮蠟燭。

 

「教育」一詞,當初看到這網路講堂的主題時,有點錯愕,想說還沒小孩,離教育小孩的歷練還有段時間,卻因為蔡依橙醫師一路成長的心路歷程令人佩服與著迷,試想著遇到相同遭遇與挫折時,是否能鋪陳出屬於自己的故事?

 

閱讀更多 »

蔡依橙 醫師 使用電腦閱讀中

(Q&A) 如何在極有限的時間內,大量讀書?

 

問:好多講者都能在極有限的時間裡,持續性不間斷的閱讀各類書籍。想知道他們是怎麼辦到的。

 

答:(蔡依橙)讀「書」的話,比較簡單回答。讀「書」最難的點,其實是找出連續的時間來閱讀。如果你沒有小孩,那事情比較簡單,關掉電腦、手機切無聲,每天找一段時間,給自己兩個小時。就行。

 

通常難,是難在有小孩的時候,除非狠得下心把自己關起來兩個小時,完全不與家人見面,否則休息時間要閱讀並思考,是非常困難的。

 

自從晚上得幫小孩看功課後,為了因應時間碎片化,我的閱讀,從書籍為主,移到網路為主。現在的我,會用 feedly 訂閱網路一些高品質的訊息來源,如:BuzzOrangeTechOrangeMr. Jamie……等。

 

蔡依橙 醫師 使用電腦閱讀中

 

因為現代人在 facebook 的時間越來越多,我們更要多利用這個管道,取得資訊。建議主動去「思考有深度、閱讀廣泛的朋友」那邊,多點讚並留言互動,這樣子做的話,facebook 的演算法,就會持續餵這些人的資訊給你,算是數位時代「談笑有鴻儒」的實際作法。

 

最後,也要習慣閱讀越來越短暫,有一點點空閒的時間,20 分鐘就看個 TED、10 分鐘就讀幾頁書、5 分鐘就看個雜誌、1 分鐘就翻閱一下 feedly 也好。

 

幸運的是,我們雖然忙碌,但隨著歲月淬煉出來的整合能力也越好,碎片化對我們的影響並不會太大的。

 

 

Uno 牌戲

UNO:教小孩看破輸贏 學會策略虛實

 

講者:蔡依橙 醫師

 

 

Uno 牌戲

The game of UNO by Cburnett @ Wikipedia / CC BY-SA 3.0

 

 

UNO 紙牌遊戲

 

一次回家,女兒在安親班看同學玩 UNO,很熱鬧,想在家裡玩,於是我們上網買了一副,熟悉規則後,每天晚上都玩個幾輪。

 

UNO 是個風靡全世界的紙牌遊戲。多人同玩時,運氣成分大,即使精心經營的策略,也容易因玩家多、變數多,而功虧一簣。但兩個人玩的時候就不一樣了,由於特殊牌規則改變,態勢改為對決,策略以及 combo 技變得很重要。

 

多數時候,都是女兒跟我兩個人玩。我一直在思考,這麼把這些策略與 combo 技能,教給她?

 

 

策略虛實

 

大人畢竟思考力強,兩人對決的情況下,玩個幾盤、抓到技巧,就幾乎立於不敗之地。於是,小孩心裡挫折,哭鬧、耍脾氣都少不了。這時候的她,不喜歡輸,很想贏,於是我說:「你想知道爸比怎麼贏的嗎?」

 

忽然哭鬧就停了,仔細聆聽。

 

接著幾盤,我牌全部公開,出牌時,每一張我都跟她講「為什麼」,讓她知道,牌戲的重點,不是「能出就要出」,而是「有這麼多選擇的時候,我應該哪些先出、哪些後出,才會增加最後勝利的機會?」

 

小孩需要一個可以依循的開始,以下是我的教學重點:

 

  • 當別人喊 UNO 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破解。你可以從她的表情與信心去觀察,如果牌蓋上,連看都不看,可能是特殊牌或同色,換掉顏色是你僅剩的機會。如果 UNO 後,底牌還拿在手上,一再確認,可能是跳色,或甚至跳色又跳號,你可以賭賭看,不理他,下一輪或許他就乖乖抽牌去。
  • 最後的幾張牌,要組成連續技,一次到底,沒辦法獲得勝利的 UNO,沒有意義。
  • 最後的牌,最好是「跳色」或「跳色加四」,這樣的 UNO 最穩當。而且萬一居於劣勢,保有這兩種牌,在對方 UNO 時,才有機會破壞。
  • 對決狀況下,+2 應該早期先出,不要留到最後。因為那會增加對手的牌,也增加對手破壞你 UNO 的機會。
  • 對決狀況下,要保留「不同花色但同數字」的牌,先出畸零數字牌。因為「不同花色但同數字」以及「禁止」「迴轉」等,很容易組成 combo。甚至可以做到連續出掉五張牌,達致勝利。

 

小孩的學習能力非常快速,擦乾眼淚,學了一晚上,之後我就不敢亮牌了,因為那鐵輸無疑。即使照規矩來,勝負也變成五五波,我還被她 combo K.O. 好幾次,連破壞 UNO 的機會都沒有。

 

 

看破輸贏

 

這時候,再回頭跟她談輸贏。

 

「你一開始很怕輸,而且輸了就會哭對不對?」

「對。」

「那你現在 UNO 很厲害,懂得怎麼贏,以前都只是隨便出,是不是就很容易輸?」

「嗯。」

「所以,一開始玩新的遊戲,剛開始輸是一定的,只要多玩幾盤,想想為什麼自己會輸,然後找厲害的人學,或者上網查,看看怎麼贏,這樣就會變成 UNO 高手了,對不對?」

「對!」

 

這裡頭,傳遞了幾個重點:

 

  • 一開始的輸不是輸,只是不熟規則。
  • 重點不是輸贏悲喜,而是有沒有抓到戲局關鍵。
  • 資源的配置,決定了勝負,而如果自己想不出來資源配置的順序,就問懂的人。
  • 只要後面抓到重點,開始贏,前面的挫折就會忘記。
  • 下次他進入新賽局,起頭連續輸,心裡知道勝利之路,初始挫折就比較能承受。

 

 

真的學的會嗎?

 

你以為六歲的小孩學不會嗎?不,她學會了。

 

後來我們玩動物棋,她選擇一開始不自己下去玩,先看爸媽對決,而且觀察大象老鼠的配置、斜線直線不等距、從對手的反應猜動物種類 以及 思考不對稱虛實佈局。看不懂的都會問,也會一起討論陣形。

 

人生就是這樣,當你的層次不一樣,一時的輸贏思考也會不一樣。而這些,只要一副 UNO 紙牌,就能教。

 

 

靜仔洗碗盤

小孩其實什麼都能教,只是我們決定什麼時候教、怎麼教的問題。

 

 

近期課程

 

 

(Q&A) 如何培養勇於表達意見的孩子?

 

問:孩子在幼稚園的團體分享中,發言不太主動,老師點到才會發言,請問如何培養勇於表達意見的孩子?(40 男 跨國公司主管)

 

答:(黃世宜)其實孩子的天性,一般在團體分享都不會太主動。因為人性本來就是會害怕受傷、需要肯定的,特別是在公開場合發言、都是陌生人的情況之下。也因此,很多孩子在課堂上會很安靜沈默,但回到家裡就又很活潑,就是這個道理。

 

即使在瑞士這樣鼓勵孩子多多發言的國家,孩子在早期幼稚園或小學階段,甚至瑞士高中生或成人,也還是有不少並不喜歡公開發言的孩子跟我們是一樣的,每一個人都怕傷害、被否定。

 

 

fb_classroom

 

 

耐心培養孩子的「發言安全感」

 

也因此,如果要培養出孩子勇於表達意見的上課態度,最重要的概念就是:讓孩子有安全感。

 

這一個安全感的培養需要時間,看孩子的個性,長短不一定,但師長千萬要有耐心,慢慢來。基本上培養課堂發言安全感的步驟如下:

 

    一、不強迫,順其自然:

孩子的嘴巴就像蚌。越想逼他說話,他嘴巴越緊。孩子可以感受到那一種被期待發言的壓力,這反而會造成他們內在的恐慌與不安。因此建議順其自然。

 

如果不想講,沒有點到就不說也沒關係。記住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評論這一件事(如:你今天有沒有在大家面前說話?你要多多跟大家玩啊不要害羞之類的話),盡量裝作不在乎,讓孩子自己慢慢熟悉老師和同學,慢慢建立自己的安全感。

 

讓孩子自己靜靜找到「跟公眾說話的安全感」。而安全感的累積,是一點一滴需要時間的。

 

    二、開始積極發表意見時,請盡量都給予正面鼓勵,傾聽就好,不要下個人判斷:

不只在學校,在平常親子溝通也是如此。關於這一點,坦白說老師就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如果老師越能給予正面鼓勵與肯定,不加上個人判斷,那麼孩子日後就能卸下心防願意分享自己真實想法。相反地,如果換來的是糾正或否定,甚至當場給孩子打臉,那孩子就很容易像受到驚嚇的蚌,退回到自己的殼裡。

 

舉例:

 

老師說:「想去日本玩,要搭飛機還是火車?」

 

孩子發言:「搭龍貓去日本。」

 

(全班哄笑)

 

老師:搭龍貓公車?太好啦!老師也想一起搭呢,一定很有趣。(正面肯定,老師一起跟著開心大笑,真心覺得有趣覺得孩子有創意,而不是露出譏諷的表情嘲笑,小孩子很敏感的,馬上可以感覺到大人的真實意念。)
 

老師:龍貓?那個是卡通啦!沒有龍貓!要去日本一定只能搭飛機去!(這種回答就算再怎麼溫和,都是一種負面否定的傷害,立刻就能把孩子的創意跟勇氣打退了。只要不是危險的錯誤資訊,請盡量多一點感性與想像,少一點理性與判斷。如果真的不同意孩子的回答,就笑笑聽聽就好,不要認真反應。)

 

    三、課外多參與表演與娛樂運動:

課外活動休閒看似跟課堂發言無關,但其實都是大眾接觸的管道。課外活動越多的孩子,一般膽子越大,越喜歡發表自己的想法,越有自信。比如音樂表演,運動競賽,戲劇舞蹈等等,都是增加上台經驗、慢慢培養膽識的開始。

 

以上三個小撇步,基本上就跟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一樣。我們都只願意跟那種我們信任、有安全感的朋友分享秘密,孩子也是一樣的。

 

 

相信凡事自有其時,也尊重孩子本性。

 

曾經遇過一位瑞士大學教授,他在高中以前完全都無法在大家面前說話,非常害羞。但經過長時間的耐心與來自師長與自我的肯定,後來竟然從事語言學的教學工作。所以,我相信凡事自有其時。

 

最後,如果經過這一些努力,孩子還是依舊如此不習慣公開發表意見,也請家長不要擔心,這說明孩子的個性本來就是這樣,我們依舊還是要支持尊重他原有的本性,不要強迫。

 

事實上,就課堂表現而言,不見得踴躍發言的孩子就是好。我們大人教育孩子的立場,是視每一個孩子皆為寶物,獨一無二。每一個孩子的秉性,都有它獨特而美麗的姿態,都會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Q&A) 何種懲罰方式能讓小孩知道錯誤?

 

問:何種懲罰方式能讓小孩知道錯誤,並對他們造成最小的傷害?

 

答:(黃世宜)關於懲罰孩子的方式 ── 我的個人原則是絕不體罰

 

肉體上的疼痛是絕對避免的基本底線。事實上,坦白說,我自己也從未懲罰過孩子,連言語上,我都捨不得用言辭來責罵。據我所了解,各種教育理論有不同的懲罰方式,但我個人的體驗是,懲罰只是暫時性的紓解親子壓力,但對孩子認識錯誤,從基本解決問題,沒有幫助。

 

我的做法您可以參考,但我承認,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耐心。

 

例如:小孩在大賣場撒賴哭叫,堅持要買喜歡的玩具或零食。

 

孩子犯錯時,他正處在一種焦慮跟生氣的狀態,在這個情況下,任何一個人腦子發熱的時候,任何的解釋都聽不進去,懲罰也只是收到暫時性的嚇阻效果而已,與其造成無謂的心靈或肉體傷害,還不如不要。

 

我建議,孩子犯錯時,先等風頭過去,等到雙方心境都可以平和說理的時候,才表達父母不滿的立場,以及解釋「為什麼錯誤之所以為錯誤」的原因,很坦白地說明父母對這個錯誤的底線。在說明道理的時候,注意措辭,不要用威脅恐嚇的口吻,比如:「你下一次這樣我一定會打你之類」,而是要完完全全,把孩子當作跟自己一樣平等地位的大人,講理

 

很多人認為幼兒年紀太小,無法理解,其實完全不然。孩子正處於認識外界遊戲規則的時刻,無論是在語言發展、生活習慣等各方面,都需要大人給他們正面而持續的刺激。所以,用大人的邏輯以及語言詞彙,跟孩子說理,其實對孩子的教育養成是非常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