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黃世宜

道路

(Q&A) 哪些要素能創造出豐沃環境,讓小孩成為不斷自我成長的強者?

 

問:兩位講師,一位正在教小孩(黃老師),一位已經長成完全體(蔡校長)。我們還沒看到黃老師的小孩十年後的樣貌,我們也不太清楚蔡校長是被教的好還是自己長的好。所以,我們能抱持多大的信心(信賴區間 XD),相信黃老師的小孩教出來會變成蔡校長那麼優秀?應該精確一點說,黃老師教學的哪些要素,最有可能創造出一個豐沃環境,讓小孩長成蔡校長那樣會不斷自我成長的(怪物)強者?(男 33歲 精神科主治醫師)

 

答:(黃世宜)我理解您的疑慮。

 

道路

人生的道路,因過程環境不同,難以預測,但也更多彩多姿。

 

作為教育的專業者,基本上我們嘗試挖掘每一個孩子的特質,並且讓這些特質發揮出來,但是對於職業和未來的樣貌,我們實在是沒辦法預設。

 

因為,孩子的樣貌就像我們的人生,充滿太多不可預測的因子,比如個人感情經歷,或是整個大環境經濟條件等等,都會改變形塑一個人的樣貌。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的性情、愛好與思維模式,都將開創一個全新的、只屬於他自己的人生。既然孩子本身是獨一無二的,都是唯一,所以彼此之間是無法去比較或複製的,因為教育本身並不是人體實驗,更不是科學研究,是無法用範本去預設實驗的結果。

 

一個人成長的過程充滿了太多無法預期的情感想像,也因為這一些無法預期,世界才更多彩多姿而多元。

 

 

skater

(Q&A) 小孩在父母溺愛下,已經行為偏差。如何介入幫助?

 

問:一位父執輩的牙醫母親以及不參與管教的醫師父親,從小灌輸學業至上的觀念給小孩。小孩已升上順利考上明星高中,才猛然發現小孩在她的溺愛下,有許多生活價值觀的極度偏差(唯我獨尊/自私的小公主)以及社交能力低落(不懂也不願與人建立關係),除小孩本身不願意接受輔導,母親亦表示無力教養而尋求外援。試問在這樣環境成長的小孩,有什麼介入幫助她的建議?感謝!

 

答:(黃世宜)我理解。我的想法是這樣的,有兩種可能情況:

 

skater

青春期階段的孩子,對外往往表現出叛逆的行徑,但其實內心是很火熱敏感的。

 

 

青春期調適階段

 

所有孩子在青春期調適階段,或多或少都有跟外界疏離的情況,不用擔心:

 

孩子在青春期階段,正是小孩轉大人的時刻,本來就正在摸索或發出疑問,往往對外表現出來的就是叛逆,所謂外冷內熱,其實內心是很火熱敏感的。

 

我認為台灣的教育與社會,特別強調家教還有社交禮貌,但是其實不盡然符合人性發展,孩子可能本身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是自私或搞孤僻;她只是正在經歷一個成長階段而已,我們所能做的,在這個時候,就是無聲、諒解而溫暖的陪伴。

 

所以我的建議是,順其自然,先不要給他太多的指責或安上罪名,讓孩子先平靜地自己摸索她跟世界對話的方式。

 

 

傷害人或自我傷害的行為偏差

 

所謂青少年行為確實偏差,是已經到了傷害自己或傷害別人的程度(如吸毒或參加幫派),此時才需要採取行動。

 

我建議,尋求私密安全的溝通管道,以能取得孩子信任、孩子願意敞開心胸的女性長輩,最為合適。

 

如果孩子真的想找人願意談談的話(千萬別勉強,目前我評估應該還不至於,先讓孩子平靜一段時間再說),我本人是很樂意的,可以用臉書聯繫我。我不會給太專業的指導原則,主要是讓孩子發洩心聲而已。

 

孩子對世界武裝的原因,其實只是因為她怕受傷而已,而不是真的故意跟世界為敵。

 

沒事的,我們都曾走過一段想對世界憤怒大吼的時刻,不是嗎?會沒事的。

 

 

探索生活

(Q&A) 歐洲式「學齡前」教育,有些什麼特點呢?

 

問:兩個小孩,一個即將滿 3 歲,一個即將滿 3 個月。在這裡也獲得許多,但版上文章討論的教育內容多針對較大年齡的孩子,請問有關「學齡前」教育,有些什麼樣的叮嚀呢?(36歲 女 主治醫師)

 

答: (黃世宜)學齡前教育的重點,顧名思義,就是學校之外的生活。換句話說,生活包括了生活感知、生活習慣、生活安全等三方面,就是學齡前教育的重要目標。

 

探索生活

讓「學齡前」孩子探索生活

 

 

(一)生活感知

 

也就是情感教育。這一段時間的孩子尚無法用繁複語言文字來表達自己,往往訴諸情緒與直覺來表達自己的需要。

 

我的建議是,在這一段時間,讓孩子儘量抒發自己的情緒與感性部分,不要試圖壓抑孩子的表達,藉著大量的遊戲與運動(如:美術勞作、音樂、玩球),幫助孩子建立起一個概念,就是,要懂得尊重自己的感覺,要懂得欣賞自己的感知,這樣可以打下孩子未來獨立思考的基礎。

 

比如,當孩子看到一部喜歡的卡通而開心地大笑,就讓他盡情大笑,然後接著問他是看到什麼?為什麼笑得這麼開心?用引導式的問題,讓孩子慢慢認識自己的情感與愛好。有了學齡前的認識自己,用感性打下信心的基礎,在學齡後才能用理性的知識慢慢加高批判邏輯的積木,成就自己獨一無二的城堡。

 

 

(二)生活習慣

 

為自己負責的生活習慣,往往是學齡前教育經常被忽略的重點。但其實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生活習慣,如守時概念,自理概念,都會影響到學齡後的知識學習。一個懂得守時跟自理的孩子,在以後上學之後,就會懂得自己規劃合理的功課與休閒比例,也不需要家長和老師督促,自己會漸漸學習為自己學習負責。

 

具體實施細節,可以讓學齡前孩子練習自己吃飯,自己練習穿鞋子,自己練習穿衣服,自己養成定時上床起床的習慣。這一些都是看似平常的生活小事,但其實都屬於教育的一部份。

 

 

(三)生活安全

 

學齡前的孩子非常稚嫩,一方面要放手讓他們自己來嘗試自理,但一方面仍要注意基本安全,尤其您的孩子才三歲左右。比如雖然讓孩子自行進食,但最好在旁邊看著,而不是完全讓他一個人吃,以避免噎到或嗆到的危險發生。又比如放手讓孩子玩球,可以跟孩子解釋不可以在樓梯口或是巷口玩球,讓孩子理解可能發生的危險,並學習自己評估並且預防危險發生,這也是學齡前教育很重要的一環。

 

寫到這一邊,您可以發現,在學齡前階段,我完全沒有強調知識的學習,完全以生活為重點。這是因為生活本身其實是更豐富更基礎的教室,打好學齡前的生活認知,對學齡後的知識學習銜接有直接關鍵的幫助,而這也是歐洲學齡前教育的特點。

 

 

素養教育 / 教養深度對談

 

 

independent_study

(Q&A)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

 

問:我的孩子目前三歲,如何從小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32歲 女 主治醫師)

 

答:(黃世宜)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確應該從小開始。有以下建議:

 

independent_study

生活自理訓練往往被忽視

 

1. 從生活細節自理做起:

 

在開始進行抽象事物的自主學習之前,其實最重要的,是打下生活細節自理的基礎。比如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不需要餵食,自己養成定時起床就寢的習慣等等。這一些生活細節與習慣的養成,是訓練自律的初步。

 

在台灣,這一部分生活自理訓練往往被忽視,台灣家長很容易主動把生活事務自己拿過去幫孩子做,而直接讓孩子接受抽象知識的單向學習,但其實,孩子的自律與自主能力如果沒有經過具體生活習慣自理的形塑過程,而直接跳到抽象思維的話,事實上孩子只是憑著背誦被動學習而已。

 

2. 容許孩子犯錯,給他足夠的時間摸索嘗試,從錯中學:

 

以三歲小孩為例,許多生活自理的關鍵習慣,正逐漸養成中。比如:怎麼自己吃完一餐飯,而不需要大人的餵食?許多家長會擔心,如果大人不餵三歲孩子的話,一來可能孩子本身吃不飽,二來可能食物弄得到處都是,還要花時間清理。

 

這時候,如果要培養孩子日後自主學習能力的話,請務必記得放手。放手讓孩子自己練習吃飯,雖然剛開始灑出來的比吃進去的還要多,但是沒有關係,慢慢來,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與耐心,讓孩子在不斷的嘗試中,自行調整自己面對錯誤時所應有的策略。

 

許多人以為孩子的自主學習是透過給予正確步驟,要求孩子逐一模仿,其實不是這樣的。就像孩子要學會自己走路,勢必要經過跌倒的過程一樣,自主學習能力也是從不斷嘗試錯誤中逐漸培養的。

 

3.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依照年齡的發展,是有階段性的,逐次漸進,階段模式如下:

 

生活細節自理(學齡前)

情感自由表達(學齡前到十歲左右)

抽象批判思維(青春期左右開始到成年)

 

以您家孩子目前三歲來說,正是處於建立生活細節自理能力的階段,當然,您跟孩子對話的時候,可以用簡單的口語來讓幼兒自由表達情緒。如:我好怕!我好高興!等等。生活自理和自由表達情緒,是邁向抽象批判能力建立的基礎。

 

我個人並不鼓勵跳過這兩個基本階段,直接讓兒童進入抽象知識的學習階段。因為如此一來,兒童其實接受的是大人幫他準備好的知識資訊,而少了對生活周遭事物自我摸索觀察的過程,以及欠缺表達自我情感與觀點的能力,這是很可惜的。

 

 

校園

(Q&A) 若是和學校老師有不同的教育理念,該如何溝通?

 

問:若是和學校老師有不同教育小孩的理念,該如何溝通?(33歲 男 主治醫師)

 

答: (黃世宜)意見分歧的時候,要怎麼溝通?其實是因人因地因時隨時調整的。我建議您首先考慮:

 

校園

意見分歧的溝通,盡量避免在公開場合。

 

 

先行了解

 

溝通對象本身(學校老師)本身的個性、年齡、背景:

 

溝通對象本身差異很大,根據個性等特質,有些人偏向直接坦率地口頭溝通,有些人卻不習慣,可能越直接越是收到反效果。所以我建議您先對老師進行初步地了解,知道老師的底線是什麼,再選擇溝通的策略。

 

 

幫對方保留面子

 

把握成功溝通的基本共通原則:

 

其實在學校經常遇見家長和教師為了教育孩子理念或方式不同而產生爭執,即使在瑞士學校也是如此,所以幫對方保留面子,也就是溝通的餘地,是中外皆然的。

 

因為老師本身會認為他是專業的,所以面對家長的公開質疑,很容易因為面子掛不住而劍拔弩張,情緒上來就失去了理性溝通的可能。因此,在我會特別想建議家長,跟老師溝通時,儘量:

 

  1. 避免在公開場合(如辦公室),或公開結合幾個家長的力量,或大家聯名寫公開信之類的,造成老師反射性地憤怒。儘量用私下管道,一對一解決,不要大聲聲張,對老師跟孩子都造成壓力。
  2. 儘量用口頭,而不要用書面的方式:避免用寫電郵、簡訊、書信甚至轉寄給校長或其他家長之類的方式來溝通。因為這一些方式,白紙黑字容易留下懷恨批評的證據,對解決溝通爭端並沒有幫助。我的建議是,可以用口頭面對面溝通的方式,如一起喝個咖啡,或是吃一頓飯的方式,大家私下聊一聊,彼此有疑問可以當面溝通清楚,理性融洽地共同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

 

記住,不管是教師還是家長,意見再怎麼不同,都是為了孩子好,所以教師和家長需要彼此互相體諒,一起幫孩子成長,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