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父母 下的所有文章

親子共玩中,學習「發現和掌控風險」。

 

講者:謝宇程 研究員

 

日前上一個廣播節目,主持人比我還年輕四歲,他和我見面時坐在輪椅上,雙腿不能行走,雙手能動,但手指仍不靈光-把鴨舌帽戴在頭上需要費一番工夫。

 

訪談完之後,我問了他原因。原來是在他大三的時候,和同學到海邊戲水,同學們從岩石上跳水入海,他一跳竟然撞到岩石,脊椎嚴重受傷,頸部之下沒有感覺、不能動作。日後他恆心復健,今日已大幅進步,但距離「完全恢復」,仍遙遙無期。

 

類似這樣的意外,年輕人外出遊玩導致重傷或致命,台灣每年都有聽聞。在 2013 年 6 月,又發生一次這樣的意外。一群台大學生出遊蘭嶼,兩個學生共騎機車,失控撞上水泥護欄,兩人均當場喪命;騎車的學生沒有駕照,之前沒騎過機車,出意外的原因很可能是經驗不足。他的父母除了承受喪子之慟,還被後載的學生家長提告,真是情何時堪。

 

面對生活中可能的風險或意外,父母可以怎麼做呢?

 

 

「徹底無視風險」或「完全迴避風險」

 

有一種想法是:生死有命,反正也管不了,管了又會吵架,也不能管一輩子,就讓孩子去冒險吧。願意把孩子的安危交給蒼天與運氣的父母十分可敬,但若發生意外,我們真能承受下場?

 

另一個想法是:逃避所有風險,只要可能不安全就絕對不碰。我在大學時代,有一次和同學出遊台東,其中一個女生沒有和父母商議好。我們火車剛到台東,她父母就打電話來,勒令女兒直接搭火車返回台北。父母能逃避風險到什麼時候?命令孩子永遠不到外地玩,不和同學出遊,不出國旅行,不接近海邊和河谷?

 

把人放在保險櫃中鎖起來,當然是人生的選項之一,但這是最好的嗎?

 

 

親子共玩是學習「發現風險、掌控風險」的重要教育

 

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想起一位朋友曾經和我聊過,他帶孩子去公園玩遊戲器材的時候,並不是單純坐在長椅上發呆、觀看,或是拍可愛照。他會帶孩子一起觀察器材,哪裡尖銳,哪裡破損,哪裡斷裂,哪裡容易跘倒,然後再放孩子自己玩,培養他注意自己的安全。他曾經在童軍圈裡行走多年,這個教育方式也許與童軍有關。

 

 

教孩子辨視危險,對應危險,可能從身旁簡易的玩耍開始。

教孩子辨視危險,對應危險,可能從身旁簡易的玩耍開始。

 

 

也許這個想法才是值得拓展和實踐的-父母和子女一起玩耍、出遊,除了共享美好時光,還可以發揮重大的功能:學習掌控風險。

 

例如那位跳水受傷的年輕人,如果他的父母曾經在童年一起出去玩的時候,帶領他養成習慣,跳水前必要先探查水深、岩石分布,而不是看別人跳了自己就跟著跳,也許有機會避掉這場凶劫。

 

又例如那位無照駕駛的學生,如果他的父母和他有「預判風險」的習慣,也許出遊前可以討論,去蘭嶼是不是有騎機車的可能性?如果討論中「務實地」判斷,基於追女孩的需求,或是基於團體分工的必要,到時候真的無可迴避地要騎機車,「比較好」的方案也許是:父母先借台機車給兒子練習,在空地或巷弄中兜轉一下午,講解一下租車時怎麼測煞車、騎車時怎麼注意安全…。也許結果不會這麼慘痛。

 

兒女是父母的心頭肉,而且也實際承受連帶責任。完全迴避風險,或徹底無視風險,都不是好方法。學習辨視、控制風險,也許是比較好的模式。此能力不見得依年歲成長而出現,不見得因考試讀書而產生,反而,親子共玩是最好的教育機會。